- 年份
- 2024(6986)
- 2023(10352)
- 2022(8667)
- 2021(8140)
- 2020(6463)
- 2019(14197)
- 2018(13606)
- 2017(24356)
- 2016(14040)
- 2015(15858)
- 2014(15814)
- 2013(14266)
- 2012(12699)
- 2011(11441)
- 2010(11824)
- 2009(10484)
- 2008(9112)
- 2007(8013)
- 2006(7172)
- 2005(6599)
- 学科
- 济(43615)
- 经济(43584)
- 管理(30065)
- 业(26711)
- 中国(26491)
- 融(24958)
- 金融(24956)
- 企(23002)
- 企业(23002)
- 银(22161)
- 银行(22156)
- 行(21593)
- 教育(21029)
- 地方(15985)
- 方法(15137)
- 理论(13923)
- 数学(12468)
- 财(12234)
- 数学方法(12226)
- 农(12037)
- 业经(11659)
- 制(11417)
- 中国金融(10976)
- 教学(10048)
- 学(9636)
- 农业(8479)
- 发(8277)
- 地方经济(8122)
- 务(7927)
- 财务(7905)
- 机构
- 学院(173341)
- 大学(167000)
- 济(59516)
- 研究(59307)
- 经济(57797)
- 管理(54587)
- 理学(46254)
- 理学院(45588)
- 中国(45161)
- 管理学(44475)
- 管理学院(44135)
- 京(36153)
- 科学(34582)
- 范(33886)
- 师范(33664)
- 教育(32068)
- 财(29600)
- 所(28517)
- 中心(28437)
- 职业(27833)
- 江(27687)
- 技术(27351)
- 师范大学(27345)
- 研究所(25838)
- 州(23444)
- 北京(23214)
- 财经(23100)
- 院(21736)
- 农(21464)
- 经(20867)
- 基金
- 项目(112544)
- 研究(94238)
- 科学(90493)
- 基金(75635)
- 家(63891)
- 国家(63169)
- 社会(56652)
- 科学基金(54274)
- 社会科(53585)
- 社会科学(53577)
- 教育(51965)
- 省(49002)
- 编号(43316)
- 划(41709)
- 基金项目(38764)
- 成果(36627)
- 课题(33889)
- 自然(31167)
- 自然科(30469)
- 自然科学(30464)
- 资助(29925)
- 年(29885)
- 自然科学基金(29850)
- 重点(27911)
- 发(27825)
- 规划(26101)
- 项目编号(25682)
- 部(25225)
- 创(24834)
- 性(24796)
- 期刊
- 济(65775)
- 经济(65775)
- 研究(60685)
- 教育(59105)
- 中国(45728)
- 融(29107)
- 金融(29107)
- 财(22133)
- 技术(21429)
- 学报(21230)
- 农(19969)
- 科学(19787)
- 管理(19465)
- 职业(19309)
- 大学(17601)
- 学学(14994)
- 农业(13239)
- 技术教育(12690)
- 职业技术(12690)
- 职业技术教育(12690)
- 业经(11626)
- 坛(11269)
- 论坛(11269)
- 财经(11116)
- 经济研究(10991)
- 经(9664)
- 发(9184)
- 图书(7626)
- 问题(7464)
- 商业(7122)
共检索到273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龚添妙 朱厚望
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界发展的重大举措,深化产教融合是主线。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层壁垒实质是文化的冲突,表现为两种文化的属性对立、目标追求差异和范式冲突。破解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困境,促进文化自主转型、打造文化创新平台、强化文化育人功能是其路径选择。提升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更是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促使高职教育由对接产业走向引领产业,营造学习型社会。
关键词:
文化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牛士华 陈福明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进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较丰富的理论及实践成果。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快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重点项目工程实施以及创新载体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书才 陈向平 赵勤贤
"双高"建设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为高职教育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创造了新的机遇。文章分析了"双高"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之间的互动逻辑,明确了"双高"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此,文章提出以下破解对策: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改革管理体制,注重区域差异,平衡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优化产教资源建设,促进校企有效协同;加快产业升级,精准定位人才规格,强化人才资源支撑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树超 郭文富
党的十九大对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提出明确要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做出全面部署,产教融合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从中国高职教育20年的大发展来看,坚持产教融合是其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其实践探索取得的重要经验。深化产教融合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克服现存问题,进一步将产业先进技术、优秀文化和发展需求融入专业教学,深入推进产业界、教育界的有机衔接,以保证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向阳 顾建军
从文化的视角理解技术,对于高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技术作为一种文化,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技术可以促进人实践智慧的生成,技术有助于人的创造力的提高,技术还是沟通真善美统一的现实桥梁。从教育的角度看,技术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为高职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技术文化 高职教育 文化使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永坤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有两层递进含义,第一层为制度上的合作,第二层为文化上的融合。专业文化是"产教融合"的深层次表现形式。高职院校在加强产教制度合作的同时,不可忽略专业文化的建设。专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形成专业特色,提升专业软实力;形成文化资本,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要通过更新专业理念、引入行业文化、开设专业文化课、提升课程和教学文化内涵、精心设计专业文化实践,以"专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实现产教深层次融合,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产教融合 专业文化 特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波 肖霞
文章阐述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分析了产教融合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利条件,进而提出了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具体策略:高职院校要发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导作用;企业要承担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阵地功能;高职学生要把握自身工匠精神培养的主体地位;社会其他力量要给予全方位支持。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基纯 王枫
专业产业契合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其产业转型升级,这势必对高职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基于对大湾区现有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契合性的分析,发现大湾区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错位问题,且内部各区域契合特征差异明显。为提升大湾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性,建议加强跨区域统筹规划设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坚持区域错位发展,对接地方产业群打造特色专业群;给予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建立政府主导的产教融合机制;共建特色高职教育园区,探索大湾区高职专业建设融合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沪 李万锦 金洪勇
产教融合是提高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产教融合过程管理,可持续提高高职教学质量。依据职业标准制订课程内容(教学计划P),到教学与生产一体化(教学实施D),再到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考核(教学检查C),最后总结固化经验、提出产教融合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进入下一次循环(提升水平A),以此构建一个动态、循环的提高产教融合质量的过程管理方法,促进产教融合呈阶梯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规范化管理,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快速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友 赵文平 王仲民
产教融合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深化产教融合在于构建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统筹深化融合。从系统论视角将产教融合看作整体组织,深化产教融合内外部支持体系亟待完善、实施主体能动性亟待提高、企业参与动力亟待加强,以此探究产教融合深化的突破路径,从而有助于高职院校构建和完善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和保障机制,引领各相关主体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系统论 高职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艳琦 丁丽娟 周钰爽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河南省近年来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产教融合成果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足、校企双方在办学诉求上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提出河南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化路径:政府利用政策工具包,优化产教融合的宏观环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优化产教融合的中观环境;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产教融合的微观环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璇
产教融合是国家政策导向,是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发展的需要。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课"建设逐步陷入符号式"金课"陷阱,存在产教融合度低、利益主体缺乏动力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为突破当前困境,可尝试构建"四位一体"的"金课"评价体系,多方联动,共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激发"金课"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金课” 校企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志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尽快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当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问题。由贺星岳等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高职的产教融合范式》,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典型案例,通过对"学园城"一体化实践的全面剖析,探索了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长效机制与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俊华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路径。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深度释放技术技能人才红利,是职业教育和产业界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当前,"成型未成熟"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正陷入"制度低效"困境,具体表现在企业的集体性"主体失位"与行业的边缘游离;组织文化碰撞,难以调和的价值冲突格局;被迫"出局"的应然主体,筹资偏好转向的高职院校;制度执行的约束与监督机制缺失,"囚徒困境"中的产教各方。而困境缘起主要集中在认知受阻、动力缺乏、执行不力以及理性有限等方面。由此,可以从唤醒激活、和而不同、自觉担当以及监督保障等层面进行有效地突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制度低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高职院校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属性要求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办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文章从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着手,探寻了高职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为个案,提出了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