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5)
2023(9003)
2022(7635)
2021(7194)
2020(5679)
2019(12980)
2018(12443)
2017(22411)
2016(12048)
2015(13637)
2014(13924)
2013(13803)
2012(13493)
2011(12832)
2010(13061)
2009(12523)
2008(12239)
2007(10884)
2006(10102)
2005(9645)
作者
(35571)
(30147)
(29706)
(28802)
(19128)
(14175)
(13636)
(11610)
(11426)
(10799)
(10458)
(9933)
(9901)
(9758)
(9521)
(9238)
(8821)
(8766)
(8594)
(8253)
(7897)
(7249)
(7186)
(7074)
(6838)
(6632)
(6501)
(6295)
(6214)
(5950)
学科
(73422)
经济(73336)
管理(35769)
(29210)
(25356)
企业(25356)
方法(22351)
数学(18284)
数学方法(18073)
中国(17561)
(17522)
地方(17461)
(13843)
业经(13719)
(13679)
(13205)
地方经济(12557)
(11891)
理论(10979)
(10672)
(10651)
金融(10650)
(9432)
银行(9415)
(9179)
(8972)
贸易(8964)
环境(8857)
农业(8698)
经济学(8600)
机构
大学(191880)
学院(186036)
(86661)
经济(84966)
研究(71946)
管理(67985)
理学(57449)
理学院(56728)
管理学(55878)
管理学院(55498)
中国(54060)
(41100)
(40372)
科学(39541)
(36117)
研究所(32228)
财经(31652)
中心(31272)
(28663)
(28108)
经济学(28101)
(27049)
师范(26878)
北京(26137)
(25952)
(25527)
经济学院(24705)
财经大学(23296)
师范大学(22202)
(22199)
基金
项目(113379)
科学(90147)
研究(85889)
基金(83991)
(72570)
国家(71975)
科学基金(61040)
社会(57914)
社会科(54705)
社会科学(54691)
基金项目(42948)
(40979)
教育(39326)
自然(35969)
(35446)
自然科(35062)
自然科学(35054)
自然科学基金(34450)
编号(33875)
资助(33865)
成果(30387)
(26542)
重点(26373)
(24984)
国家社会(24836)
课题(23777)
教育部(23482)
(22763)
(22556)
(22420)
期刊
(109221)
经济(109221)
研究(66108)
中国(40612)
(31890)
管理(28495)
学报(28020)
科学(26113)
(24478)
教育(22029)
大学(21729)
学学(19645)
(18839)
金融(18839)
经济研究(17643)
财经(17635)
农业(16185)
(15480)
技术(15187)
业经(13871)
问题(13788)
图书(12130)
(11765)
国际(11198)
世界(10876)
技术经济(10048)
书馆(9023)
图书馆(9023)
统计(8855)
经济问题(8762)
共检索到308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霍姆斯特罗姆和哈特因其对契约理论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1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契约理论旨在研究如何通过契约安排使得面临不同利益冲突的人们更好地进行合作的问题。本文在简要回顾两位契约理论大师的学术生涯及其主要论著的基础上,阐述霍姆斯特罗姆的完全契约理论、哈特的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及其对契约理论发展的贡献,着重探讨契约理论如何通过契约安排解决合作过程中的冲突问题,最后通过契约理论在日常生活的具体应用、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方案设计等问题展示契约理论的价值,以及契约理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其友  李宝良  
本文首先概述性地介绍了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的学术生涯及其主要的学术著作,然后分别详细评述了奥斯特罗姆在公共资源经济治理方面和威廉姆森在企业边界经济治理方面的重要学术贡献,最后分析了经济治理理论对反思当前金融危机和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借鉴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本文首先介绍了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生平;然后在统计推断的统一分析框架下,以检验统计量是否超出随机性可以解释的程度为线索,较为详细地述评了法玛对有效市场假说(EMH)的检验和三因素模型的发展、希勒对过度波动假说的检验及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以及汉森对广义矩估计法(GMM)及其在消费资产定价实证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贡献;最后探讨了他们的贡献对金融实践活动以及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倪娟  
奥利弗·哈特由于对契约理论的杰出贡献而与本特·霍尔姆斯特伦一起分享了201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哈特与格罗斯曼、穆尔的重要研究成果奠定了企业契约理论的基础,确立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成为现代企业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针对传统企业契约理论无法解释现实世界企业缔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哈特采用"剩余控制权"取代之前的"剩余索取权"解释了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从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框架基本确立以来,哈特围绕企业债务偿付、破产程序、治理结构以及契约参照点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和拓展。自此,不完全契约理论引起了主流经济学的更多关注,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各个分支,并成为组织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公...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三位经济学家因为对减轻全球贫困的实验方法所做的突出贡献,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1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从实地实验方法和贫困问题的具体研究两个方面对他们的突出贡献进行述评,得到四个主要的结论:第一,在对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关于因果关系实证研究之异同的基础上,阐明实地实验与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有着相同的基本原理,并且都面临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的争议。第二,实地实验作为因果关系推断的工具在经济学实证研究中有着特别的优势,应该将其纳入经济学家因果关系分析的工具箱中;此外,实地实验可以作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有效工具,应该予以推广。第三,他们对贫困问题所进行的实地实验以及由此得到的结论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这一点值得肯定。特别是,在机制设计或者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细节的设计非常重要,必须仔细加以考虑。第四,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发展思想到现代发展经济学的演化历程及中国扶贫的实践来看,他们将贫困问题作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使得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视野过于狭窄,发展经济学应该回归和重视经济发展机制的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鹏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0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Robert J.Aumann)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 (Thomas C.Schelling),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领域做出的贡献。这是继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豪尔绍尼(John Harsanyi),约翰·纳什(John Nash) 和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之后,又两位因博弈论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理查德·塞勒因其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而被授予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对塞勒在经济学和心理学整合及行为经济学理论的拓展与应用方面的主要贡献做了较为系统的述评。首先,在简要概述塞勒的学术生涯及主要论著后,着重阐明塞勒在行为经济学由学术异端到主流经济学分支演变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其次,在概述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和有限自利三个行为经济学基本要素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塞勒对禀赋效应与心理账户、时间偏好的动态不一致性与自我控制、公平与社会偏好理论及应用方面的主要研究;再次,阐述塞勒在应对传统金融学质疑中对夯实有限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劳埃德·夏普利(Lloyd Shapley)和阿尔文·罗思(Alvin Roth)因对稳定配置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的卓越贡献而荣膺201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在概述合作博弈论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夏普利为稳定配置理论及其算法研究做出的贡献,以及罗思对稳定配置理论的经验分析、实验研究及其在现实市场设计实践中的扩展和应用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了系统述评,并且介绍了公平分配的夏普利值及其变体的含义和应用,最后指出了他俩的经济理论贡献对于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的重要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Jean Tirole)因其对市场势力及其规制分析的贡献荣膺201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首先概述了梯若尔的学术生涯及其主要论著;其次着重阐述了梯若尔运用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理论拓展产业组织理论和新规制经济学研究的卓越贡献;最后探讨了梯若尔主要理论的意义及其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的借鉴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其友  李宝良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0月13日宣布,把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以表彰他在新贸易理论和新地理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以新贸易理论与新地理经济学的发展与融合为线索,介绍和评价了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和新地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克鲁格曼凭借其对金融危机的独到敏锐性所提出的许多深邃见解,并且简略介绍了他的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理论,最后对克鲁格曼的经济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评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如何使用观察数据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可信评估是实证经济学要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大卫·卡德(David Card),以表彰其对劳动经济学实证研究的贡献,以及约书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和吉多·因本斯(Guido W Imbens),以表彰其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性贡献。他们借助自然实验对因果关系评估进行准实验设计,显著提高了从观察数据中进行因果关系评估的可信性。对准实验设计方法和实证研究的回顾表明,各种准实验设计都有相同的基本逻辑,即在社会经济中找到一种场景也就是"自然实验"来模仿随机控制实验,评估反事实结果从而推断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准实验设计的质量是决定实证研究质量和结论可信性的关键,高质量的准实验设计来自对自然实验背后相关制度运作过程的深刻理解和透彻分析。国内经济学者在借助准实验设计以科学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讲好中国故事时,要注重对自然实验背后的相关制度进行深度的调查分析,规范准实验设计过程,避免P值操纵,并要加强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政策制定者在利用准实验研究结论时,必须关注准实验设计研究结论的局限性和外部有效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如何使用观察数据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可信评估是实证经济学要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大卫·卡德(David Card),以表彰其对劳动经济学实证研究的贡献,以及约书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和吉多·因本斯(Guido W Imbens),以表彰其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性贡献。他们借助自然实验对因果关系评估进行准实验设计,显著提高了从观察数据中进行因果关系评估的可信性。对准实验设计方法和实证研究的回顾表明,各种准实验设计都有相同的基本逻辑,即在社会经济中找到一种场景也就是"自然实验"来模仿随机控制实验,评估反事实结果从而推断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准实验设计的质量是决定实证研究质量和结论可信性的关键,高质量的准实验设计来自对自然实验背后相关制度运作过程的深刻理解和透彻分析。国内经济学者在借助准实验设计以科学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讲好中国故事时,要注重对自然实验背后的相关制度进行深度的调查分析,规范准实验设计过程,避免P值操纵,并要加强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政策制定者在利用准实验研究结论时,必须关注准实验设计研究结论的局限性和外部有效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勤发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由于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认识而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科斯教授获得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时说,科斯教授“发现并阐明了交易费用和产权在经济的体制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这二概括就是科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保罗·罗默和威廉·诺德豪斯,以表彰他们把技术创新和气候变化纳入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从而对经济增长理论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在简要回顾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罗黙和诺德豪斯对扩展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应用的主要理论贡献,以及他们的研究是如何构成西方经济学中既有经济持续增长可能性又有经济负增长乃至突然崩溃的相对完整的经济增长理论逻辑体系的。同时,简要讨论他们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在制定有关促进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构造绿色发展体系等政策措施方面的借鉴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郑文智  
著名女性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因“推进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荣膺202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戈尔丁研究了美国200多年劳动力市场性别差距发展演变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对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如下贡献:第一,戈尔丁延续了福格尔计量经济史学的研究,并采用现代计量方法使研究更具可信性,这是对福格尔计量经济史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第二,戈尔丁突破了“性别歧视”的固有思维,发展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经济分析框架,对影响女性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因素进行连贯的经济分析,这是对贝克尔家庭论和歧视经济学的拓展和完善;第三,戈尔丁提出了队列分析法探讨女性劳动力市场的代际演变,对经济研究方法作出了独创性贡献。戈尔丁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女性争取参与劳动力市场和获得收入平等机会的艰难历程。但是,戈尔丁提出的解决收入性别差距的建议有可能导致员工在与雇主谈判时处于弱势地位且面临随时被替代的风险,其效果值得商榷。此外,戈尔丁的研究较少规范分析,且涉及的大多是长期因素,这对政策制定者是一种挑战。然而,戈尔丁的研究指向了“机会平等”这一现代社会发展原则和理念,对相关制度建设具有普遍的导向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