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4)
- 2023(2832)
- 2022(2263)
- 2021(2228)
- 2020(1842)
- 2019(4176)
- 2018(4126)
- 2017(7227)
- 2016(4156)
- 2015(4900)
- 2014(4915)
- 2013(4872)
- 2012(4642)
- 2011(4280)
- 2010(4350)
- 2009(4008)
- 2008(4064)
- 2007(3949)
- 2006(3616)
- 2005(2877)
- 学科
- 济(14790)
- 经济(14783)
- 管理(9112)
- 业(6799)
- 地方(6654)
- 农(6488)
- 学(5328)
- 中国(5300)
- 方法(4583)
- 企(4449)
- 企业(4449)
- 农业(4262)
- 数学(3869)
- 数学方法(3802)
- 业经(3627)
- 财(3255)
- 环境(3248)
- 生态(2978)
- 森(2848)
- 森林(2848)
- 林(2821)
- 教育(2798)
- 和(2645)
- 地方经济(2538)
- 制(2519)
- 资源(2483)
- 理论(2421)
- 发(2350)
- 及其(2151)
- 融(2112)
- 机构
- 学院(55913)
- 大学(55092)
- 研究(23217)
- 济(18373)
- 管理(18040)
- 经济(17783)
- 中国(17499)
- 科学(16572)
- 理学(14435)
- 理学院(14145)
- 管理学(13573)
- 管理学院(13478)
- 京(13460)
- 农(13161)
- 所(12595)
- 业大(11588)
- 研究所(11464)
- 省(11253)
- 中心(11019)
- 江(10104)
- 农业(9944)
- 院(9691)
- 南(9282)
- 财(9231)
- 范(9143)
- 北京(9069)
- 师范(9045)
- 湖(8266)
- 州(8206)
- 技术(7737)
共检索到97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著明 张灿明 柏方敏 李锡泉 李有志 申爱荣 袁穗波 陈红长 左家哺 杨正洪
2008年1—3月,采取现场观测、查阅林班档案、标准地调查、影像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1月冰灾后湖南主要受害地区森林进行较全面的综合调查。结果如下:桉树、湿地松、楠竹等大面积人工林毁损;部分地区马尾松、杉木、阔叶树天然次生林机械折损量大;多种绿化大苗、柑桔等经济林树种商品价值丧失殆尽;多数树种因树冠冰晶负荷过重导致机械损伤,桉树、柑桔等少数树种既具机械损伤,又兼有明显的生理损害。冰灾的基本原因是拉尼娜现象而致的气候异常,直接原因是有利于冰晶形成的气象因子组合。过量汽车尾气、工厂烟尘、烹饪等产生的烟气等污染物形成的纳米级微颗粒(1~10nm)悬浮质,促进了雾和霾的形成。适度低温与饱和湿度的配合及...
关键词:
冰灾 森林 气象因子 冰晶 重建 湖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晓红 谭著明 袁跃林 张灿明 杨正洪
比较分析2008年初冰灾期间湖南部分地区气象资料,并与各地森林冰灾损失情况进行比较。湖南森林损害主要表现为腰折或翻蔸、断梢、折枝等机械损伤,有的树种伴随有生理损害。各地马尾松、湿地松、杉木、针阔混交林受害程度为中、重度的蓄积量比例达40%~100%不等,主要随地区冰灾严重程度而异。郴州、永州、衡阳等南部地区是特重灾区,益阳、常德、岳阳等地系一般灾害区,其余地区为重灾区。造成冰灾的主要气象原因是接近0℃的日平均气温(-1~0℃)和高于85%的日平均相对湿度的配合及上述2种组合条件的长时间维持。这样的冰棱形成条件,造成空中和地面树枝、树干、电线等附着物结冰和冰晶过度发育,并使得此次冰灾不同于本区域...
关键词:
森林 冰灾 气温 相对湿度 冰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玉 舒立福 赵凤君 王秋华 阎厚 戴兴安 田晓瑞
利用遥感数据、地面调查数据及植被分布图,将可燃物分为6种类型: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混交林、其他针叶林和竹林。通过地面调查和遥感分析对森林受害程度进行分级,根据冰雪前后同期卫星数据NDVI值的差异可以对林木受害程度进行分级,对不同结构层次可燃物增减情况进行分析,根据NDVI变化和地面调查将受害程度分为4级。结果表明:Ⅰ级受害面积400.07万hm2,占总森林面积41.68%,Ⅱ级受害面积403.95万hm2,占总森林面积41.93%,Ⅲ级受害面积100.90万hm2,占总森林面积10.42%,Ⅳ级受害面积57.76万hm2,占总森林面积5.96%。林木受害后主要表现为地表可燃物载量急剧增加...
关键词:
可燃物 MODIS NDV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凤兰 钱国钦 杨伦增
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损失经济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估方法;提出通过定量和半定量折算的方式计算出各项评估指标值,将造成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以货币数值形式反映出来,实现定量评价的目标;同时,以福建省受灾森林为例,对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经济损失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冰冻灾害造成福建省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方面的价值损失分别为107.906,80.228,52.617,27.782和0.720亿元·a-1,共造成生态服务价值的间接经济损失达到269.253亿元·a-1,给福建省林业造成直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陆钊华 徐建民 韩超 李光友 王伟 项东云 郭洪英
针对雨雪冰冻灾害未满5年轮伐期的4类重灾林分开展经济损失评估。结果表明:在萌蘖经营前,不同重灾林分的经营成本与产量均有所差异,只有4年生的重灾林分木材利润为正值,其平均净收入和平均利润分别为16907.20元·hm-2和2480.85元·hm-2;其余类型的重灾林分因为经营期较短,木材产量较低不足以完全抵销经营期内的成本。在萌蘖经营中,亦只有4年生重灾林分的收益高于未受灾林分(CK),其平均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和产出投入比(B/C)分别达18114.00元·hm-2、57.95%和3.52,比最低分别高98.56%,39.21%和65.79%。不同类型萌蘖经营的NPV和IRR...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冻害损失 经济分析 中国南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健生 陈莎 彭建
雪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生态干扰之一,会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并降低生态系统功能。利用2000-2011年SPOT NDVI长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基于SG滤波函数进行时序重建,采用灾后同期影像的图像阈值法,以常年多灾的云南省2008年雪灾为例,进行雪灾森林植被受损评估。评估结果与全国灾情月报中的云南省雪灾范围基本一致,全省森林雪灾受损面积达12.09%,主要分布在滇西北的迪庆州、怒江州。对森林雪灾受损程度分析表明,全省重度受灾县7个,中度受灾县13个,轻度受灾县45个。对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等地形条件的叠加分析表明,海拔3300~4000 m、坡度5~15°、处于东坡或东北坡中坡位的森林植被受损最严重。本研究有助于实现森林雪灾损失的快速评估,对有效规避次生灾害、开展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锋伟 鲁绍伟 王兵
根据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受灾面积、受灾程度以及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此次雨雪冰冻灾害受损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土壤、涵养水源、森林固碳和生物多样性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此次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的价值为7117亿元,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量损失排序为水源涵养>森林碳储量>生物多样性>森林年固碳能力>保育土壤;从各省份雨雪冰冻灾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价值来看,江西与湖南最大,分别为1499.8亿元和1463.75亿元,江苏、陕西和青海最小,分别为58.96亿元、53.42亿元与1.06亿元;从各省份雨雪冰冻灾害不同树种生态服务功能受损情况来看,马尾松...
关键词:
雨雪冰冻灾害 受损森林生态系统 经济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琳 于丽娜 李林姝 史翔
文章结合森林火灾风险实际发生情况(未截断数据)及当前保险公司森林火灾保险赔付情况(截断数据),从给定森林火灾巨灾定义开始到做出巨灾损失超越概率曲线,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流程及参考模型的输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祖军
在对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存在的评估结果差别大、资产核查难度大、过火林木受损判断困难等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针对不同灾后处理方式及林分结构与龄组提出相适应的资源资产评估方法,并就评估中的参数确定、资产核查、过火处理方式确定、过火林木价格、采集运成本等重要参数选择与应用进行探讨,最后提出要慎重选择评估参数、加大资源资产核查力度、合理确定过火林地的处理方式、合理测算过火林木的木材价格、注意采集运输成本对林木残值的影响等建议。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损失评估 评估特点 参数确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伟 杨飞 王卷乐 程淑兰
【目的】定量评价冰雪冻灾干扰下的亚热带林生态系统恢复力,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科学管理和抚育、促进生态恢复、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参考。【方法】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遴选气候、土壤、地形、生态存储和人类活动方面关键指标并结合遥感影像监测技术,建立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道县为研究案例,对冰雪冻灾极端气候干扰下的南方丘陵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自组织能力、抵抗能力、适应能力单个核心属性评价结果与恢复力综合定量评价结果均差异显著;恢复力评价应综合考虑自组织能力、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3个核心属性功能;道县森林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归一化值为0.4~0.9,空间分布整体上呈北部、西部及东南部山区相对较高;绝大部分区域抵抗能力归一化值为0.5~0.6;适应能力归一化值主要为0.4~0.5,主要分布于道县北部、西部、东南部地区及中部部分区域;平均恢复力处于中等水平,为1.2~1.8,其中北部、西部部分地区及南部山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水平相对较高。【结论】为客观、准确、便捷地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恢复力评价应该全面考虑森林生态系统受干扰前的结构、受干扰的破坏情况、受干扰后恢复的各过程,应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恢复力自组织能力、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3种核心属性功能。遥感动态监测与传统森林资源调查相结合是恢复力综合定量评价的有效手段。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相对较高的恢复力,减少人类活动干扰范围和程度、保持森林生态原始状态有助于显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华 张德琼 方益杭 尹文
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而间接经济损失是刻画自然灾害强度、衡量经济系统脆弱性的重要指标,加强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2008年湖南省冰雪灾害为例,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灾害过程中电力供应故障对湖南省造成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08年雪灾中的电力供应故障造成湖南省产业部门总产品的间接经济损失接近27.5亿元、总的增加值损失为7.99亿元。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分析部门总产出的间接经济和增加值损失,有助于制定减灾政策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服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吉中会 李宁 吴吉东 刘雪琴
选择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1995—2009年4—9月降水量、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最高水位值以及对应年份的年末耕地面积、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人口密度、产值密度8类指标作为自变量,损失率为因变量,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分类与回归树模型逐级提取出了造成洪涝灾害损失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7月降水量、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9月降水量以及人口密度。同时确定了影响阈值,当农作物受灾面积不超过56.8×103hm2,且受灾人口少于158.2万人时,预测损失级别为1,属于微灾;而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81.1×103hm2,7月降水量少于343 mm,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大于94.5%时,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妍 丁菊芳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作为当前森林防火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标准的制定对森林火灾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剖析当前我国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我国国情、林情,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分类方法 评估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玉 舒立福 王秋华 赵凤君 田晓瑞 阎厚 杜建华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分析冰雪后短期内(3月份)卫星热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受害程度的空间关系,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和扑火人员伤亡情况,以及气象因素对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受害区确认为森林火灾的卫星热点占总数的61.00%。2008年3月份火灾次数和过火面积异常增高,共发生火灾3097起,过火面积23227.68hm2,火灾次数超过1999—2007年3月份火灾次数的总和,且是1999—2007年3月份火灾次数总和的120.65%,3月份平均火灾次数的10.86倍。过火面积是1999—2007年3月份总和的88.40%,3月份平均过火面积的4.69倍。人员伤亡40人,是1999—2007年3月...
关键词:
雨雪冰冻 火发生 扑火安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明权 李龙 尹少华
农地不仅具有基本的经济产出价值,同时还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由于其市场机制的缺陷,对农地资源价值认识不充分,将会导致农地征收过程中农地补偿标准过低和农民权益损失。基于农地资源三类不同的价值,分别运用了相应的计量模型对湖南省2005—2014年的10年被征收农地资源的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过去10年农地征收过程中,湖南省农地资源价值非市场价值损失高达56亿多元,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今后必须要重视农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提高农地资源的保护意识,更好地保障农民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