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1)
- 2023(6728)
- 2022(5392)
- 2021(4773)
- 2020(3858)
- 2019(8527)
- 2018(8128)
- 2017(14966)
- 2016(8303)
- 2015(8648)
- 2014(8298)
- 2013(8204)
- 2012(7637)
- 2011(6756)
- 2010(6412)
- 2009(5825)
- 2008(5677)
- 2007(4678)
- 2006(4045)
- 2005(3376)
- 学科
- 济(31816)
- 经济(31781)
- 管理(23272)
- 业(21996)
- 企(15989)
- 企业(15989)
- 方法(13892)
- 数学(12741)
- 数学方法(12668)
- 农(10512)
- 学(9065)
- 环境(8660)
- 中国(7823)
- 财(7582)
- 地方(7426)
- 贸(7413)
- 贸易(7411)
- 农业(7372)
- 业经(7331)
- 易(7183)
- 技术(5719)
- 划(5523)
- 制(4799)
- 务(4610)
- 财务(4607)
- 财务管理(4602)
- 产业(4585)
- 融(4494)
- 金融(4492)
- 企业财务(4381)
- 机构
- 学院(117016)
- 大学(116687)
- 济(45915)
- 经济(45153)
- 管理(44009)
- 研究(42817)
- 理学(39145)
- 理学院(38638)
- 管理学(37851)
- 管理学院(37676)
- 农(32202)
- 科学(31065)
- 中国(30658)
- 业大(26429)
- 农业(25865)
- 京(25303)
- 所(22926)
- 研究所(21645)
- 中心(19836)
- 财(17849)
- 农业大学(17691)
- 江(16793)
- 院(15707)
- 北京(15467)
- 财经(15117)
- 省(15079)
- 室(14266)
- 科学院(14261)
- 经(14013)
- 范(13850)
- 基金
- 项目(91435)
- 科学(70720)
- 基金(67433)
- 家(63288)
- 国家(62776)
- 研究(56090)
- 科学基金(52561)
- 自然(37733)
- 社会(37150)
- 基金项目(37110)
- 自然科(36821)
- 自然科学(36801)
- 自然科学基金(36164)
- 省(35567)
- 社会科(35304)
- 社会科学(35290)
- 划(31392)
- 资助(26243)
- 教育(24006)
- 重点(21081)
- 计划(20593)
- 发(19752)
- 创(19345)
- 编号(19332)
- 科技(18861)
- 部(18731)
- 科研(18593)
- 创新(18226)
- 业(17366)
- 国家社会(15965)
共检索到158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百红 刘克旺 曹铁如 汤胜 吴健
采用样方法研究2008年春季冰雪灾害对株洲市常绿木本园林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株洲市常绿木本园林植物受严重灾害后表现为雪折、雪倒及器官冻害;雪折、雪倒现象较严重的植物为樟树、毛竹、杉木及马尾松;冻害现象最严重的大多为近几年从南亚热带地区引进的树种,这些树种需2~4年才能恢复正常形态;本地传统绿化植物中受冻害的种类在5月下旬均发出新枝叶,恢复正常生长。冰雪灾害对园林植物的极端危害是可以预防的:在园林植物引种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地引种驯化步骤,建立健全的引种法规;依据立地类型选用园林绿化植物,还须强化园艺技术(特别是防寒防冻和修剪整型)以及营造混交林、防护林等栽培管理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霞 沈孝清 黄世能 罗鑫华 骆土寿 曾繁助 张娜 余伟盛 肖以华 王旭
在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700~1000m的植被群落中设置4个固定样地,研究雨雪冰冻灾害对其木本植物的机械损伤情况,结果表明:1)冰雪灾害对木本植物的机械损伤包括断梢、压弯、断干、翻蔸、倒伏等类型,其中压弯占的比例最高,超过总株数的50%;2)胸径≤3.0cm的林木受危害株数最多,其次是3.1~5.0cm,7.1~9.0cm的株数最少;平均胸径≤5.0cm的林木,主要危害表现为压弯,其他危害类型的平均胸径大多超过5.1cm;3)树高≤5.0m的林木受害较多,翻蔸的平均树高在5.0m以上,5.0m以下的大多是压弯和倒伏,断梢和断干的高度一般在3.1~5.0m之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毛双燕 侯继华 赵秀海 何俊 范娟
以九连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雪灾林隙与非林隙条件下幼苗的组成、多样性等进行研究,分析冰雪灾害对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幼苗更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幼苗的个体密度在林隙内外差别不大;(2)乔木幼苗在林隙中的重要值大于非林隙,灌木幼苗在非林隙中的重要值大于林隙;(3)主要乔木树种的幼苗对林隙的反应存在很大的差异;(4)整体上,幼苗在中度干扰林隙中的物种多样性最高;(5)幼苗密度、幼苗种类与受灾程度相关性都不显著。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冰雪灾害 幼苗更新 林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秋华 舒立福 戴兴安 王明玉 田晓瑞
冰雪灾害后,实地调查湖南省娄底市、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等受冰雪灾害影响的马尾松、杉木、枫香、樟树和毛竹林及新发生的森林火烧迹地,设置野外样地,采集样品。室内测定分析含水率、可燃物载量等因子,计算火蔓延速度等火行为参数。结果表明:冰雪灾害造成森林内大面积灌木和草类冻枯冻死,森林中有效可燃物负荷量在短期内成倍地增长,可燃物厚度增加,连续性变强。在调查的7个样地中,最低载量为12.23t·hm-2,最高达到了50.26t·hm-2。森林火烧迹地火行为非常复杂,火强度在1500~9000kW·m-1之间,平均火强度超过3500kW·m-1,具有高强度火灾的特征;蔓延速度为111.67~972.71m...
关键词:
冰雪灾害 森林可燃物 火环境 火行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旭 黄世能 李家湘 吴仲民 周光益 张守攻 沈孝清 刘新科
在南岭冰雪灾害受损常绿阔叶林建立4块样地,分析样地内受损树木的受损类型、径级、树种组成等因子与灾后萌条关系,结果表明:1)灾害后受损优势木72.00%以上均有萌条出现,乔木层优势木萌条率高于灌木层,为南岭地区冰雪灾害后受损森林生态系统快速恢复与重建提供保障;2)不同受损优势木萌条率存在差异,萌条率随着受损程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倒伏类型萌条率最高(100%),其他受损类型中灌木层金缕梅科萌条率最低,乔木层樟科萌条率最低;3)冰雪灾害后萌条特性表现出与采伐、刀耕火种后不同的规律,应做为1个特例进行研究;4)建议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森林自然干扰频发区,在人工促进恢复时多选用格药柃、小红栲和交让木等...
关键词:
南岭 自然干扰 萌条率 萌条数 栲类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解卫海 王仲礼 朱建军
【目的】分别用热力学和显微观察分析常绿植物顶花板凳果结冰过程的胞外结冰,以了解该种常绿植物叶片的结冰模式,为阐明常绿植物抗冻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高分辨率差热扫描分析模式植物叶片结冰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同时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组织的结冰特征。【结果】高分辨率差热扫描法监测到顶花板凳果活叶片在冷却过程中出现双放热峰,呈现双相结冰和细胞外先结冰的特征,而预先冰冻杀死的叶片和叶片组织提取液仅有1个快速的单放热峰,呈现单相均一溶液结冰,即细胞内外同时结冰的特征。活叶片的结冰弛豫时间为195秒,过冷度为5.05℃,冰冻杀死叶片的结冰弛豫时间为73 s,过冷度为5.45℃。由显微观察可知,细胞间隙中细胞间隙溶液形成大体积的无色冰晶。【结论】顶花板凳果叶片组织在冷却过程中的胞外结冰现象。同时,本研究提供了高分辨率差热分析植物叶片结冰模式的方法。该结果为从热力学角度进一步深入了解植物的冰冻伤害机制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
顶花板凳果 冰冻胁迫 差热分析 胞外结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建辉 胡海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晓丽 许建新 薛立
2008年1~2月广东粤北地区遭受冰雪灾害的袭击,导致杉木林产生了大量的林冠残体。作者对2008年林冠残体各组分和2008-2011年各年的凋落物持水特性进行研究,可以了解灾后杉木林凋落物的涵养水源特点和为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08年,各组分最大持水量为叶(10.9 t/hm2)>凋落物(8.22 t/hm2)>枝(8.13 t/hm2)>干(6.25 t/hm2)>皮(2.72 t/hm2),各组分最大持水率呈现叶(320%)>干(296%)>皮(280%)>凋落物(227%)>枝(214%);各年度凋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呈现2008年(27.25t/hm2)>2011年(1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治军 吴仲民 王旭 邹滨 罗鑫华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对2008年冰雪灾害后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九峰山不同海拔受损阔叶林枯落物量、持水量、持水率、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枯枝落叶层总量为25.34 t.hm-2,其中叶、枝、干分别为8.84、6.01、10.49 t.hm-2;枯落物量及各组分的比例与样地植株受损形式、受损比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枯落物持水实验表明:各组分中,叶、枝、干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27.8、8.2、13.8 t.hm-2,最大持水率分别为314.2%1、36.4%、131.7%;叶、枝、干的持水量、持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自然对数曲线增长,各组分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幂函数曲线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玉 舒立福 赵凤君 王秋华 阎厚 戴兴安 田晓瑞
利用遥感数据、地面调查数据及植被分布图,将可燃物分为6种类型: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混交林、其他针叶林和竹林。通过地面调查和遥感分析对森林受害程度进行分级,根据冰雪前后同期卫星数据NDVI值的差异可以对林木受害程度进行分级,对不同结构层次可燃物增减情况进行分析,根据NDVI变化和地面调查将受害程度分为4级。结果表明:Ⅰ级受害面积400.07万hm2,占总森林面积41.68%,Ⅱ级受害面积403.95万hm2,占总森林面积41.93%,Ⅲ级受害面积100.90万hm2,占总森林面积10.42%,Ⅳ级受害面积57.76万hm2,占总森林面积5.96%。林木受害后主要表现为地表可燃物载量急剧增加...
关键词:
可燃物 MODIS NDVI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列志旸 李洁 许建新 侯晓丽 薛立 曾曙才
2008年1~2月严重的冰雪灾害袭击了广东粤北地区,导致杉木林产生大量的折干残体,增加林地的碳和养分输入。折干残体中的难分解物质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循环,然而还不了解冰雪灾害后杉木林折干残体的储量和养分动态规律。分析了粤北冰雪灾害后的杉木林折干残体的储量和养分动态,结果表明:从2008年到2011年,折干残体的质量从6.86 t·hm-2减少到6.11 t·hm-2,N含量从1.99 g·kg-1增加到2.33 g·kg-1,P含量从0.19g·kg-1增加0.23 g·kg-1,而k含量从0.88 g·kg-1下降到0.75 g·kg-1。折干残体N累积量从13.65 kg·hm-2增...
关键词:
杉木 冰雪灾害 储量 养分 折干残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炳山 张剑 李建娟 刘英 陈李花 范春节
通过冰雪灾害后的冻害调查和多次恢复调查,探讨了桉树冻害评价指标与恢复能力的相关性及其对桉树耐寒性评价的适用性,从灾后恢复水平评价了多种桉树和无性系的耐寒性,总结了不同种类和无性系在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年龄和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恢复能力和恢复特点。
关键词:
桉树 冰雪灾害 冻害指标 恢复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荫伟 黄连桂 邓业成
2008年1—2月广西银杏产区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冰雪灾害,银杏树主侧枝因雨雪结冰重压断裂的损伤较大,调查结果表明:(1)海拔100~400 m的断裂损伤轻微;(2)海拔401~600 m的银杏大树断裂损伤率为100%,单株主侧枝断裂损伤在50%以上的为2.302 5万株,占银杏大树的30.46%;银杏幼树断裂损伤率为75%~100%,单株主侧枝断裂损伤在50%以上的为142.225万株,占银杏幼树的13.17%;(3)海拔601 m以上的断裂损伤严重,断裂损伤率达100%,其中,银杏大树单株主侧枝断裂损伤在50%以上的为1 037株,占该海拨株数的96%,是银杏大树的1.37%,银杏幼树单株主侧...
关键词:
广西 银杏 冰雪损伤 调查 治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宏温 温琳华 温远光 梁家善 黄道京
以2008年初遭受特大冰雪灾害干扰的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收获法测定林地上的木质残体贮量及其腐解等级特征。结果表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的总贮量为37.249t·hm-2,其中粗木质残体和细木质残体的贮量分别为33.143和4.106t·hm-2,依次占林地木质残体总贮量的88.98%和11.02%;倒木和落枝是大明山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贮量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木质残体总贮量的61.6%和34.6%;木质残体各腐解等级的贮量百分比序列为2级(69.22%)>4级(13.62%)>3级(12.98%)>5级(3.96%)>1级(0.22%);2008年初的特大冰雪...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木质残体 干扰 冰雪灾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