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5)
- 2023(5838)
- 2022(4875)
- 2021(4420)
- 2020(3688)
- 2019(8087)
- 2018(7665)
- 2017(14247)
- 2016(7873)
- 2015(8359)
- 2014(7896)
- 2013(7686)
- 2012(6853)
- 2011(6199)
- 2010(5932)
- 2009(5405)
- 2008(5290)
- 2007(4381)
- 2006(3701)
- 2005(2965)
- 学科
- 济(27474)
- 经济(27433)
- 管理(22544)
- 业(22204)
- 企(17056)
- 企业(17056)
- 方法(13867)
- 数学(12490)
- 数学方法(12401)
- 农(8864)
- 学(8736)
- 财(8003)
- 贸(7271)
- 贸易(7270)
- 易(7100)
- 业经(6679)
- 中国(6426)
- 农业(6311)
- 环境(5277)
- 务(5244)
- 财务(5240)
- 财务管理(5234)
- 技术(5156)
- 企业财务(5008)
- 制(4693)
- 划(4328)
- 产业(4165)
- 地方(4076)
- 银(4074)
- 银行(4032)
- 机构
- 大学(112778)
- 学院(111735)
- 济(44155)
- 管理(44002)
- 经济(43496)
- 理学(39562)
- 理学院(39105)
- 研究(38974)
- 管理学(38377)
- 管理学院(38202)
- 农(30301)
- 科学(28442)
- 中国(27892)
- 业大(25858)
- 农业(23921)
- 京(23685)
- 所(20873)
- 研究所(19805)
- 财(17492)
- 中心(17456)
- 农业大学(16663)
- 江(15282)
- 财经(15004)
- 院(14786)
- 北京(14537)
- 经(13913)
- 省(13474)
- 室(13187)
- 经济管理(13172)
- 经济学(13125)
- 基金
- 项目(87763)
- 科学(68186)
- 基金(65817)
- 家(62159)
- 国家(61702)
- 研究(53638)
- 科学基金(51432)
- 自然(37267)
- 自然科(36399)
- 自然科学(36382)
- 基金项目(36064)
- 自然科学基金(35792)
- 社会(35432)
- 省(33676)
- 社会科(33657)
- 社会科学(33646)
- 划(29345)
- 资助(25860)
- 教育(23615)
- 重点(20012)
- 计划(19375)
- 编号(18626)
- 部(18404)
- 科研(18311)
- 创(18167)
- 科技(17747)
- 发(17746)
- 创新(17070)
- 业(16465)
- 国家社会(15297)
共检索到145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秋华 舒立福 戴兴安 王明玉 田晓瑞
冰雪灾害后,实地调查湖南省娄底市、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等受冰雪灾害影响的马尾松、杉木、枫香、樟树和毛竹林及新发生的森林火烧迹地,设置野外样地,采集样品。室内测定分析含水率、可燃物载量等因子,计算火蔓延速度等火行为参数。结果表明:冰雪灾害造成森林内大面积灌木和草类冻枯冻死,森林中有效可燃物负荷量在短期内成倍地增长,可燃物厚度增加,连续性变强。在调查的7个样地中,最低载量为12.23t·hm-2,最高达到了50.26t·hm-2。森林火烧迹地火行为非常复杂,火强度在1500~9000kW·m-1之间,平均火强度超过3500kW·m-1,具有高强度火灾的特征;蔓延速度为111.67~972.71m...
关键词:
冰雪灾害 森林可燃物 火环境 火行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玉 舒立福 赵凤君 王秋华 阎厚 戴兴安 田晓瑞
利用遥感数据、地面调查数据及植被分布图,将可燃物分为6种类型: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混交林、其他针叶林和竹林。通过地面调查和遥感分析对森林受害程度进行分级,根据冰雪前后同期卫星数据NDVI值的差异可以对林木受害程度进行分级,对不同结构层次可燃物增减情况进行分析,根据NDVI变化和地面调查将受害程度分为4级。结果表明:Ⅰ级受害面积400.07万hm2,占总森林面积41.68%,Ⅱ级受害面积403.95万hm2,占总森林面积41.93%,Ⅲ级受害面积100.90万hm2,占总森林面积10.42%,Ⅳ级受害面积57.76万hm2,占总森林面积5.96%。林木受害后主要表现为地表可燃物载量急剧增加...
关键词:
可燃物 MODIS NDV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建辉 胡海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玉 舒立福 王秋华 赵凤君 田晓瑞 阎厚 杜建华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分析冰雪后短期内(3月份)卫星热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受害程度的空间关系,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和扑火人员伤亡情况,以及气象因素对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受害区确认为森林火灾的卫星热点占总数的61.00%。2008年3月份火灾次数和过火面积异常增高,共发生火灾3097起,过火面积23227.68hm2,火灾次数超过1999—2007年3月份火灾次数的总和,且是1999—2007年3月份火灾次数总和的120.65%,3月份平均火灾次数的10.86倍。过火面积是1999—2007年3月份总和的88.40%,3月份平均过火面积的4.69倍。人员伤亡40人,是1999—2007年3月...
关键词:
雨雪冰冻 火发生 扑火安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晓红 谭著明 袁跃林 张灿明 杨正洪
比较分析2008年初冰灾期间湖南部分地区气象资料,并与各地森林冰灾损失情况进行比较。湖南森林损害主要表现为腰折或翻蔸、断梢、折枝等机械损伤,有的树种伴随有生理损害。各地马尾松、湿地松、杉木、针阔混交林受害程度为中、重度的蓄积量比例达40%~100%不等,主要随地区冰灾严重程度而异。郴州、永州、衡阳等南部地区是特重灾区,益阳、常德、岳阳等地系一般灾害区,其余地区为重灾区。造成冰灾的主要气象原因是接近0℃的日平均气温(-1~0℃)和高于85%的日平均相对湿度的配合及上述2种组合条件的长时间维持。这样的冰棱形成条件,造成空中和地面树枝、树干、电线等附着物结冰和冰晶过度发育,并使得此次冰灾不同于本区域...
关键词:
森林 冰灾 气温 相对湿度 冰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肖以华 佟富春 杨昌腾 陈康华 罗鑫华 肖荣高 邹滨
对冰雪灾害后粤北地区的森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和生态特性进行初步调查,将研究区的大型土壤动物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动物3个功能类群,其中腐食性动物的生物量占比例最大,而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占优势,捕食性动物两者所占比例较小。土壤动物生物量最大的类群以寡毛纲蚯蚓为主,各样地土壤动物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表聚性特点,3个样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DG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多样性指数(H)排序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均匀度指数(E)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Simps...
关键词:
冰雪灾害 粤北 土壤动物 功能类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治军 吴仲民 王旭 邹滨 罗鑫华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对2008年冰雪灾害后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九峰山不同海拔受损阔叶林枯落物量、持水量、持水率、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枯枝落叶层总量为25.34 t.hm-2,其中叶、枝、干分别为8.84、6.01、10.49 t.hm-2;枯落物量及各组分的比例与样地植株受损形式、受损比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枯落物持水实验表明:各组分中,叶、枝、干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27.8、8.2、13.8 t.hm-2,最大持水率分别为314.2%1、36.4%、131.7%;叶、枝、干的持水量、持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自然对数曲线增长,各组分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幂函数曲线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际友 王旭军 廖德志 程勇 侯伯鑫 何才生
2008年3月,对湖南郴州城市森林树种及其配置模式和不同密度林分受雪压灾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就城市森林树种而言,不同生长表现的同一树种抗压性不同,生长旺盛的单株抗压性强;落叶树种比常绿树种抗压性强,乡土树种比外来树种抗性强。就城市森林树种配置模式而言,群植模式比孤植模式抗性强,混交林模式比纯林模式抗性强。就城市森林不同密度林分而言,低密度林分(郁闭度小)比高密度林分(郁闭度大)抗性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炳山 张剑 李建娟 刘英 陈李花 范春节
通过冰雪灾害后的冻害调查和多次恢复调查,探讨了桉树冻害评价指标与恢复能力的相关性及其对桉树耐寒性评价的适用性,从灾后恢复水平评价了多种桉树和无性系的耐寒性,总结了不同种类和无性系在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年龄和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恢复能力和恢复特点。
关键词:
桉树 冰雪灾害 冻害指标 恢复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晓丽 许建新 薛立
2008年1~2月广东粤北地区遭受冰雪灾害的袭击,导致杉木林产生了大量的林冠残体。作者对2008年林冠残体各组分和2008-2011年各年的凋落物持水特性进行研究,可以了解灾后杉木林凋落物的涵养水源特点和为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08年,各组分最大持水量为叶(10.9 t/hm2)>凋落物(8.22 t/hm2)>枝(8.13 t/hm2)>干(6.25 t/hm2)>皮(2.72 t/hm2),各组分最大持水率呈现叶(320%)>干(296%)>皮(280%)>凋落物(227%)>枝(214%);各年度凋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呈现2008年(27.25t/hm2)>2011年(1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百红 刘克旺 曹铁如 汤胜 吴健
采用样方法研究2008年春季冰雪灾害对株洲市常绿木本园林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株洲市常绿木本园林植物受严重灾害后表现为雪折、雪倒及器官冻害;雪折、雪倒现象较严重的植物为樟树、毛竹、杉木及马尾松;冻害现象最严重的大多为近几年从南亚热带地区引进的树种,这些树种需2~4年才能恢复正常形态;本地传统绿化植物中受冻害的种类在5月下旬均发出新枝叶,恢复正常生长。冰雪灾害对园林植物的极端危害是可以预防的:在园林植物引种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地引种驯化步骤,建立健全的引种法规;依据立地类型选用园林绿化植物,还须强化园艺技术(特别是防寒防冻和修剪整型)以及营造混交林、防护林等栽培管理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旭 黄世能 周光益 李家湘 邱治军 赵霞 邹滨
以广东乐昌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严重受损天然林为对象,研究冰雪灾害对该区域天然次生林建群种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区森林建群种以甜槠、南岭栲、小红栲、雷公青冈、冬青、虎皮楠和交让木为主,具有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分布;2)灾害对冬青损害最轻,虎皮楠损害最重,南岭栲、甜槠、小红栲、雷公青冈等栲类种和交让木损害居中;3)建群种各受损类型中胸径1.0~5.0cm以倒伏、压弯和正常类型最多,5.1~10cm以断干和翻蔸类型最多,15.0cm以上以断梢最多,10.0~15.0cm在各受损类型受损最低;4)海拔和坡度对不同的建群种受损程度影响不同,但在一定的范围内地形因子对林木严重受损率无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毛双燕 侯继华 赵秀海 何俊 范娟
以九连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雪灾林隙与非林隙条件下幼苗的组成、多样性等进行研究,分析冰雪灾害对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幼苗更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幼苗的个体密度在林隙内外差别不大;(2)乔木幼苗在林隙中的重要值大于非林隙,灌木幼苗在非林隙中的重要值大于林隙;(3)主要乔木树种的幼苗对林隙的反应存在很大的差异;(4)整体上,幼苗在中度干扰林隙中的物种多样性最高;(5)幼苗密度、幼苗种类与受灾程度相关性都不显著。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冰雪灾害 幼苗更新 林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列志旸 李洁 许建新 侯晓丽 薛立 曾曙才
2008年1~2月严重的冰雪灾害袭击了广东粤北地区,导致杉木林产生大量的折干残体,增加林地的碳和养分输入。折干残体中的难分解物质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循环,然而还不了解冰雪灾害后杉木林折干残体的储量和养分动态规律。分析了粤北冰雪灾害后的杉木林折干残体的储量和养分动态,结果表明:从2008年到2011年,折干残体的质量从6.86 t·hm-2减少到6.11 t·hm-2,N含量从1.99 g·kg-1增加到2.33 g·kg-1,P含量从0.19g·kg-1增加0.23 g·kg-1,而k含量从0.88 g·kg-1下降到0.75 g·kg-1。折干残体N累积量从13.65 kg·hm-2增...
关键词:
杉木 冰雪灾害 储量 养分 折干残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