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6)
2023(4180)
2022(3580)
2021(3341)
2020(2808)
2019(6285)
2018(6433)
2017(10542)
2016(6722)
2015(7831)
2014(8087)
2013(7412)
2012(7027)
2011(6453)
2010(6702)
2009(5868)
2008(5811)
2007(5316)
2006(4677)
2005(4206)
作者
(22526)
(18823)
(18730)
(17829)
(11819)
(9077)
(8525)
(7512)
(7296)
(6810)
(6531)
(6433)
(6363)
(6278)
(6169)
(5878)
(5617)
(5584)
(5562)
(5238)
(5042)
(5014)
(4848)
(4519)
(4425)
(4246)
(4232)
(4117)
(4099)
(4077)
学科
(15934)
经济(15891)
管理(15697)
(12628)
(10224)
企业(10224)
(9765)
理论(7687)
(7134)
教育(6457)
(6349)
中国(6256)
(6223)
教学(6111)
方法(4910)
业经(4768)
农业(4279)
学法(4209)
教学法(4209)
(4155)
(4125)
(3869)
银行(3824)
(3728)
学理(3719)
学理论(3719)
(3596)
金融(3589)
体制(3471)
地方(3435)
机构
学院(92063)
大学(90297)
研究(37231)
科学(27496)
管理(27262)
(27170)
中国(25799)
(25181)
经济(24250)
理学(22436)
理学院(22081)
农业(21659)
(21586)
管理学(21384)
(21270)
管理学院(21232)
业大(19988)
研究所(19937)
(16680)
技术(16610)
中心(15927)
(15024)
(14002)
(13914)
师范(13683)
农业大学(13661)
北京(13560)
(13131)
(12986)
(12954)
基金
项目(63150)
科学(45949)
研究(43708)
基金(40162)
(38319)
国家(37974)
科学基金(29420)
(27777)
(23759)
教育(22390)
社会(21968)
自然(20990)
基金项目(20927)
自然科(20424)
自然科学(20410)
社会科(20351)
社会科学(20345)
自然科学基金(20004)
编号(18990)
资助(16854)
成果(16459)
重点(15574)
课题(15561)
科技(14291)
计划(14254)
(13541)
(13205)
(12509)
(12471)
(12441)
期刊
(32673)
经济(32673)
中国(27780)
学报(25593)
(25271)
研究(24932)
教育(21593)
科学(19480)
大学(18051)
学学(17050)
农业(17032)
管理(11254)
(10446)
技术(9918)
(9900)
业大(8222)
职业(7597)
(6937)
农业大学(6661)
(6281)
金融(6281)
业经(6183)
林业(6141)
科技(5643)
图书(5232)
(4895)
论坛(4895)
技术教育(4889)
职业技术(4889)
职业技术教育(4889)
共检索到148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霍秀文  魏建华  张辉  米福贵  云锦凤  
以适宜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质牧草冰草属(AgropyronGaertn)中的三个不同种———蒙古冰草新品系(A.mongolicumKeng)、航道冰草(A.cristatumcv.Fairway)、诺丹冰草(A.desertorumcv.Nordan)和一个种间杂种冰草———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cv.Mengnong)为材料,分别以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冰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 D2.0mg/L,分化培养基为MS(无附加成分),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后得到完整小植株。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长度的幼穗在培养时,其愈伤...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芃睿  张帆  崔杰  刘青红  成蓓禧  曹宁宁  
以迷你岩桐(Sinningia hybrida ‘Isa’s Murmur’)带柄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外植体的灭菌方法、不同基本培养基以及外源激素(6-BA、NAA、IBA)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生根等的影响,成功建立了迷你岩桐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迷你岩桐带柄叶片在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300 s时,污染率较低(15.56%)而启动率较高(85.56%)。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1 mg·L~(–1) NAA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1.11%)。在1/2 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05 mg·L~(–1) NAA时,不定芽诱导率为88.89%。在MS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0 mg·L~(–1)6-BA和0.1 mg·L~(–1) NAA时,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2.38。1/2 MS+0.10 mg·L~(–1) IBA培养基有利于生根,生根率为87.78%。腐殖土∶泥炭土∶河沙以体积比为1∶2∶2的混合基质为移栽基质时,瓶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本研究结果可为迷你岩桐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黄鑫  张彦妮  
对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Blekitny Aniol’)的带芽茎段进行诱导产生无菌苗,并对其叶片和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的分化研究,成功建立了铁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佳培养基为MS+1mg·L(-1)6-BA+0.05 mg·L(-1)NAA,腋芽萌发率为100.0%;茎段诱导愈伤最适宜培养基为MS+2 mg·L(-1)6-BA+0.01mg·L(-1)NAA,诱导率为78.3%;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1 mg·L(-1)6-BA+0.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尔西旦·吐尔逊   刘欣欣   谷玉风   陈永坤   葛风伟  
【目的】以扭果花旗杆(Dontostemon elegans)根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建立扭果花旗杆组织培养体系,为后续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利用萘乙酸(NAA)探究根和下胚轴直接诱导不定芽情况,利用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氨基嘌呤(6-BA)、NAA、苯基噻二唑基脲(TDZ)、吲哚丁酸(IB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和不定芽生根试验,统计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和不定芽生根情况,确定扭果花旗杆组培体系最佳培养基类型。【结果】(1)由根和下胚轴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3 mg/L NAA和MS+0.6 mg/L NAA,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外植体为根。(2)扭果花旗杆根和下胚轴都能诱导愈伤组织,其中根系诱导愈伤组织速度最快且状态最佳,其次为下胚轴。根系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2,4-D+0.2mg/L 6-BA+0.1 mg/L NAA,诱导率可达100.00%;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3 mg/L 2,4-D+1.5 mg/L 6-BA+1.5 mg/L NAA,诱导率可达100.00%。(3)根系和下胚轴的最佳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均为MS+0.5 mg/L 6-BA+0.3 mg/L NAA,分化率分别为100.00%和86.66%。(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 IBA,生根率可达50%以上。(5)将组培苗移至土壤后,在光照培养室培养15 d,其存活率可达83.33%。【结论】建立的扭果花旗杆组培体系可获得与实生苗形态一致的组培苗,为扭果花旗杆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程莹  李根有  夏国华  黄晌决  黄宇锋  
阐述了国内外楤木属Aralia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外植体、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楤木属植物愈合组织、不定芽和体细胞胚诱导均产生重要影响,叶片、叶柄、嫩茎、顶芽、子叶、花序等均可用作初代培养的外植体,其中叶片和嫩茎是最常用的外植体;培养方式有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其中液体培养通常用于体细胞胚的培养;MS(Murashige and Skoog)是最常用的基本培养基,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其配比是楤木属植物离体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其中生长素对愈合组织诱导起到主要作用,脱落酸(ABA)可以有效调控体细胞胚同步化;楤木属植物生根容易,采用常规的炼苗移栽,成活率较高。楤木属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洪军  罗晓芳  田砚亭  
该文结合近几年来的新进展,从酶促褐变的底物和多酚氧化酶出发,论述了组织培养外植体的影响因子,生产过程中克服褐变的方法,目前在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褐变机理的假说.结果表明,酚类物质的含量、多酚氧化酶的类型和活性、生物膜的透性以及外植体的种类、基因型都是决定材料是否发生褐变的重要因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琳   纵丹   李嘉其   杨玲   余进德   何承忠  
【目的】建立高效的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离体叶片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滇杨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方法】以滇杨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从而获得滇杨再生组培苗;进一步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探讨菌液吸光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对滇杨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滇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05 mg·L~(-1)噻苯隆(TDZ)+0.010 mg·L~(-1)萘乙酸(NAA),诱导率达91.7%;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0.002 mg·L~(-1) TDZ+0.010 mg·L~(-1) NAA,诱导率为75.0%;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10 mg·L~(-1) NAA+0.100 mg·L~(-1)吲哚乙酸(IBA),生根率高达96.7%,平均生根数为2.57条。利用pBI121-GUS载体转化滇杨,最适转化菌液吸光度D(600)为0.2,侵染时间为5 min,共培养时间为2d;在分化过程中,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Cef)最佳质量浓度为200 mg·L~(-1),抗性筛选中最佳培养基的卡那霉素(Kan)质量浓度为20 mg·L~(-1)。对再生植株进行β-D-葡萄糖苷酸酶(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鉴定,获得20株阳性植株,转化阳性率为45.4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滇杨离体叶片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图5表5参2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平  韦丽君  金刚  庞新华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冰洁  李厚华  阙怡  魏新翠  王亚杰  
【目的】建立‘雪球’海棠离体植株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并对组织培养体系进行优化。【方法】以‘雪球’海棠当年生茎段为起始接种材料,获得无菌苗,利用无菌苗和试管苗叶片为材料,以MS为基础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激素及其配比对雪球组培苗扩繁、植株再生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用2g/L HgCl2处理‘雪球’海棠茎段外植体是较为恰当的消毒及获得无菌苗的方法。在MS+2.5mg/L 6-BA+0.3mg/L IBA培养基中组培苗的总增殖倍数最高,为9.11,为最适增殖培养基;在MS+0.5mg/L 6-BA+0.3mg/L IBA培养基中组培苗的总增殖倍数为6.38,分化的芽生长良好,无玻璃化,为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艳芳  郭彩霞  周媛  戢小梅  陈法志  童俊  徐冬云  刘国锋  
【目的】探索2个德国鸢尾品种金娃娃、黑骑士的组织培养条件,为2种鸢尾的种苗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金娃娃、黑骑士2种鸢尾的幼嫩花葶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方法和培养基对2种鸢尾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2种鸢尾的花茎节能直接诱导出不定芽,故其为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金娃娃外植体以75%(体积分数)乙醇浸摇3s、0.1%(质量分数)HgCl2消毒6min的处理污染率和死亡率均较低;黑骑士则以75%乙醇浸摇5s、0.1%HgCl2消毒8min的效果较好。初代培养中,MS+2.0mg/L 6-BA+0.1mg/L NAA是2种鸢尾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金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付雪宁  高洪治  申耀荣  王永康  姜在民  蔡靖  
[目的]探究红桦组织培养各个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比,建立红桦组织培养体系,为红桦良种选育、定向培育及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红桦休眠芽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最佳消毒灭菌方法,6-BA、NAA浓度对休眠芽萌发、增殖培养的影响以及基本培养基类型、IBA和蔗糖浓度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整的红桦组织培养体系为:(1)以红桦休眠芽为外植体,先用70%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0.1%HgCl2灭菌8 min,无菌水冲洗5~6次获得无菌材料;(2)休眠芽萌发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WPM+1.5 mg·L~(-1) 6-BA+0.1 mg·L~(-1) NAA,外植体萌发率为83.33%;(3)增殖培养所需最佳激素配比为WPM+1.5 mg·L~(-1) 6-BA+0.02 mg·L~(-1) NAA,增殖系数达到4.77,健康指数达到2.45;(4)不定根诱导最佳配比为WPM+0.8 mg·L~(-1) IBA,生根率达100%,根健康指数为2.61;所有培养基均附加30 g·L~(-1)蔗糖与7g·L~(-1)琼脂。[结论]红桦以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IBA,可成功进行各阶段的培养,最终建立完整的红桦器官发生途径再生体系,再生植株移植成活率在80%以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成城  余江洪  陈凌艳  何天友  郑郁善  
[目的]探究福建柏不同外植体再生过程中最适激素配比,为建立福建柏组织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福建柏鳞叶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在饱和洗衣粉液浸泡20 min和体积分数75%酒精浸泡30 s条件下,研究体积分数0.1%HgCl_2浸泡不同时间(5,8,10,12,15 min)后的消毒效果;以福建柏鳞叶和茎段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生长素(NAA和2,4-D)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NAA、2,4-D、6-BA不同配比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福建柏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NAA、2,4-D、6-BA、KT对愈伤组织继代增殖的影响;以福建柏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细胞分裂素6-BA对芽诱导和萌发的影响;以福建柏分化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6-BA、2,4-D、KT对分化苗继代生长的影响;以福建柏无根苗为材料,研究无根苗扩增繁殖的效果。[结果](1)福建柏鳞叶最适消毒配方为体积分数75%酒精30 s+体积分数0.1%HgCl_2 10 min,污染率为16.67%;茎段为体积分数75%酒精30 s+体积分数0.1%HgCl_2 15 min,污染率为23.33%。(2)鳞叶愈伤组织诱导最适配方为MS培养基+NAA 2.0 mg/L+2,4-D 1.0 mg/L+6-BA 1.0 mg/L,诱导率为81.67%;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白色近透明,长势良好。而茎段为MS培养基+NAA 0.5mg/L+2,4-D 0.5 mg/L,诱导率为78.33%,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淡绿色,长势良好。(3)愈伤组织最适增殖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2,4-D 1.0 mg/L+6-BA 2.0 mg/L+KT 0.5mg/L,增殖质量为1.984 g,褐化率23.33%。(4)芽诱导萌发最适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6-BA 2.0 mg/L,平均诱导芽数2.05个,平均萌动数1.70个,分化率100%。(5)分化苗生长和扩繁的最适配方为1/2MS基本培养基+2,4-D0.5 mg/L+KT 1.0 mg/L,平均生长长度为2.241 cm,无褐化,扩繁成活率为95.50%,扩繁系数为3.18。[结论]福建柏以带芽茎段作为芽增殖再生途径外植体,鳞叶作为愈伤组织再生途径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最佳,长势好且稳定,并对体系进行了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烈健  王鸿  
从外植体选择及分化途径、影响增殖、生根的主要因素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林木植物组培的研究进展,外植体3种分化途径(腋芽萌发途径、间接器官发生途径、体细胞发生途径)有其相应的最适外植体类型,林木组培首选腋芽萌发途径。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影响增殖的两大因素,对培养基的探索已从对林木植物组培常用培养基的筛选发展到无糖培养基的探索,出现了光自养、开放组培等概念;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根的关键因素,外源激素与内源激素的相互作用对增殖有较大影响。阐述了组培中褐化、玻璃化、污染三大难题的起因和解决措施,对褐化和玻璃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和培养环境方面,提出无糖组培通过对培养环境进行改善,有望改善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葛胜娟  
植物组织培养萌芽至今已有100多年,本文简要回顾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形成过程,综述了在植物快速繁殖与脱毒、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交流、植物育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人工种子生产5大方面的应用和无糖组培、开放组培、新型光源应用、组培容器改进、多因子综合控制5项新技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杜宝明  季梦成  
苔藓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但目前对苔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苔藓的许多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开发。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了苔藓植物的应用价值,并就苔藓植物在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介绍了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简史。同时,对苔藓植物培养材料、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建议加强苔藓植物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发掘苔藓的应用价值,并加强对苔藓快繁体系的研究,建立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快繁体系。对苔藓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