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
2023(1144)
2022(958)
2021(927)
2020(878)
2019(1909)
2018(1839)
2017(3227)
2016(1992)
2015(2363)
2014(2349)
2013(2469)
2012(2640)
2011(2551)
2010(3034)
2009(3308)
2008(2041)
2007(1734)
2006(1449)
2005(1304)
作者
(7813)
(6711)
(6449)
(6330)
(4320)
(3272)
(2879)
(2614)
(2606)
(2502)
(2430)
(2370)
(2352)
(2286)
(2198)
(2047)
(2024)
(2013)
(1969)
(1831)
(1822)
(1698)
(1650)
(1533)
(1491)
(1490)
(1481)
(1454)
(1440)
(1421)
学科
(5421)
经济(5414)
(4273)
(3507)
管理(3493)
(3363)
(2988)
森林(2988)
(2976)
(2470)
企业(2470)
农业(2316)
(2295)
金融(2294)
方法(2015)
中国(1746)
数学(1696)
数学方法(1642)
生态(1618)
地方(1524)
业经(1431)
(1428)
(1365)
银行(1355)
(1333)
生态学(1221)
(1218)
及其(1128)
教育(1090)
理论(1021)
机构
大学(30656)
学院(29704)
研究(14383)
中国(10971)
科学(10422)
(10239)
管理(10050)
经济(10016)
(9441)
(8369)
理学(8189)
(8131)
业大(8123)
理学院(8064)
管理学(7815)
研究所(7809)
管理学院(7758)
林业(6882)
中心(6675)
农业(6622)
(6285)
(6257)
北京(5694)
(5555)
(5139)
研究院(5039)
(4599)
师范(4545)
农业大学(4503)
(4469)
基金
项目(22944)
科学(16571)
研究(15387)
基金(15357)
(15213)
国家(15071)
科学基金(11100)
(8865)
基金项目(8057)
(8052)
自然(8043)
社会(8029)
自然科(7747)
自然科学(7744)
自然科学基金(7606)
社会科(7442)
社会科学(7440)
教育(6897)
资助(6869)
编号(6207)
重点(5754)
科技(5286)
成果(5278)
计划(5141)
科研(4990)
(4923)
课题(4843)
(4700)
(4499)
专项(4311)
期刊
(12458)
经济(12458)
学报(9181)
研究(8330)
科学(7927)
(7669)
林业(7377)
大学(7125)
学学(6877)
中国(6727)
农业(4436)
教育(4068)
(4011)
金融(4011)
业大(3076)
业经(2923)
管理(2582)
(2541)
科技(2525)
(2311)
(2193)
问题(2125)
技术(2028)
科技大(1988)
科技大学(1988)
资源(1950)
(1866)
(1843)
图书(1757)
经济问题(1685)
共检索到49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段爱国  童书振  孙洪刚  邓宗富  张守攻  
以受冰冻雪灾较为严重的江西省大岗山林区杉木近成熟林分为研究对象,探讨杉木林分结构和立地条件与杉木受损类型及灾害发生程度的关系,得到几点主要结论:1)冰冻雪压造成大岗山林区杉木受害株数比例达66.84%,受灾相当严重,杉木林分受害类型可分为弯梢、断梢、斜干、断干、倒地及翻蔸等6种,其中断干和断梢为最主要的2种受害类型。2)杉木林分结构对冰冻雪压危害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灾害主要发生于径阶相对较小的林木,林分内径阶越大的林木其受害程度明显越轻;林分密度与受害强度具极显著正相关,密度越高,林分受损株数愈多,且密度主要影响断干、翻蔸这2种不可逆的受损类型,合理的密度调控至关重要。3)杉木林分的立地条件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建民  李光友  陆钊华  项东云  曾炳山  张宁南  郭洪英  
2008年初,中国南方8省(区)桉树人工林遭受严重雨雪冰冻寒害。调查分析表明:桉树人工林受灾的地理范围是24°15′—26°54′N,104°—118°E,其中,重灾区是湘南、赣南、桂北和粤北地区,在粤、桂、赣3省区,寒害的垂直分布发生在在海拔300~600m范围以内。受灾树木断顶、折干、弯曲、倾覆、树皮冻裂或枝叶冻枯,多数植株以遭受机械损害为主,发生生理冻害的情况极少。根据综合受害等级分析,巨赤桉无性系DH201-2受害程度最重,尾巨桉DH32-29和巨尾桉无性系GL9等次之,邓恩桉和巨桉耐寒性较强,受灾程度相对较轻。通过对灾情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关于今后桉树人工林发展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温庆忠  魏雪峰  赵元藩  罗顺宏  张正华  王振和  
2008年初,在波及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雨雪冰冻灾害中,云南省文山州作为一个亚热带地区,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在对受灾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损失程度、受损类型以及受灾前后郁闭度、单位面积蓄积量、胸高断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雨雪冰冻灾害对当地5种人工林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来树种的大面积造林,未能做到适地适树,是调查区人工林大范围受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区别不同经营主体和经营目标,提出人工林营造中科学合理地选择造林树种的建议,为今后的人工林营造技术及管理提供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则生  
利用杉木人工林标准地材料建立生长收获预估模型,根据技术经济指标采用净现值法研究经济成熟。结果表明:在现有技术经济指标的情况下,利率为5%时杉木人工林经济成熟龄为17年。若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木材价格或成本每增减20%,杉木人工林经济成熟龄将推迟或提前1年。利率对经济成熟龄的到来有显著影响,利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成熟龄将提前1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钦相  陈绘画  
根据固定标准地调查材料,引入立木价值生长概念,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的经济成熟。结果表明: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杉木的经济成熟,会有不同的结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尹新华  翁益明  董云富  傅红梅  吴礼栋  
通过对浙江省遂昌县受雨雪冰冻危害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受损特点分析,旨在为今后的毛竹科学经营提供依据。结果显示:①海拔为400~750m时,毛竹受损率达50%以上,受损最严重。②坡度与受损率成正比关系,y=1.3011x-1.0714,坡度t(5)0.01(4.032);④不同龄级毛竹间受损率存在极显著差异,进一步进行Q检验发现,Ⅰ度竹(1~2年生)受损率极显著低于Ⅲ度(5~6年生)竹,D=18.64>D0.01(15.7215),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春华  周光益  赵厚本  周志平  邱治军  
采用全挖法对广东天井山成熟杉木人工林中具不同优势度和胸径(D)的8株样木进行了根系生物量实测,以D、D2H参数建立了根系生物量模型,分析了该森林根系生物量在各森林层次、各直径级的分配规律等。结果表明:(1)与单一胸径为自变量相比,树高的引入并没有显著提高方程的精度;根系生物量建议首选三次方程来拟合,其次是二次方程和幂函数。(2)该森林总地下根系生物量平均为29.27 t·hm-2,其中乔木层根系(28.11t·hm-2)占96.04%,灌木、草本层分别占0.38%和3.59%;乔木层根系生物量中,根头(W ST)、粗根(W C)、大根(W L)、中根(W M)、小根(W S)和细根(W F)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际友  王旭军  廖德志  程勇  侯伯鑫  何才生  
2008年3月,对湖南郴州城市森林树种及其配置模式和不同密度林分受雪压灾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就城市森林树种而言,不同生长表现的同一树种抗压性不同,生长旺盛的单株抗压性强;落叶树种比常绿树种抗压性强,乡土树种比外来树种抗性强。就城市森林树种配置模式而言,群植模式比孤植模式抗性强,混交林模式比纯林模式抗性强。就城市森林不同密度林分而言,低密度林分(郁闭度小)比高密度林分(郁闭度大)抗性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爱国  何彩云  张建国  童书振  
林分直径结构预测能为科学地进行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从生长方程等 4方面探讨了产生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预测效果好坏的原因 ,并对两种参数估计方法作了实证比较研究 ,对影响预测适合度高低的原因从林分因子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不同的回收模型、建模材料、检验材料、生长方程对检验适合度的影响程度分别为具有极显著影响、显著影响、呈显著影响或极显著影响、无显著影响 ,当回收模型采用最简幂函数时 ,适合度均在 5 0 %以上 ,Richards生长方程预测效果较好 ,其 6种情形下的适合度仅有 1种低于 6 0 % ;参数预测法和参数回收法用于预测时检验适合度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江希钿  黄烺增  杨锦昌  
应用单株木二元材积方程、二元材种出材率表计算林分蓄积量和出材量的基本原理 ,推导出编制林分出材率表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 ,利用杉木人工林现场实际造林样木 ,选择Richards方程建立以胸径、树高为辅助因子的累积材种出材率模型 ,据以估计单株材种出材率。然后 ,分别应用直径分布参数回收技术法和相对树高曲线模型 ,预测林分各径阶株数概率及径阶平均高 ,结合二元材积方程 ,编制了杉木人工林林分出材率表。表 1参 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封尧  周永奇  
以福寿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用角尺度、大小比和混交度3个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混交度是0.138,为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过渡类型。说明树种的空间隔离程度较小,林分的稳定状态差。平均角尺度为0.533,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大小比数为0.478,林木大小比数分布均匀,表明林分内林木个体胸径差异不大,林木分化不严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兴召  陶彩蝶  李敬斋  徐小牛  
根冠比是研究森林生物量存储方式和分配策略的基础,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筛选134篇文献608条杉木Cunninghmia lanceolata人工林根冠比(RSR)的数据,分别建立根冠比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林分密度和林龄的最优方程。根冠比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和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小。同时,利用结构方程,阐述气候和林分因子与根冠比关联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林分密度和林龄对根冠比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15(P<0.01),0.548(P<0.01),-0.462(P<0.01)和0.201(P<0.01)。年平均降水量和林龄还通过影响年平均气温和林分密度间接影响根冠比,其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08(P<0.01)和-0.082(P<0.05)。影响杉木人工林根冠比变化因素的69%来自气候和林分因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巢林  刘艳艳  洪伟  吴承祯  林卓  
以中亚热带杉木中心产区为案例,基于样地调查数据、前人有关模型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采用年均净现值法研究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杉木人工林经济成熟龄及现值收益,探讨了立地质量、木材及碳价格、森林经营成本、利率等因素变化对经济成熟龄及现值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位指数为16 m、利率为5%、碳价格为42.41元·t-1的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经济成熟龄为19 a,年均碳汇木材复合收益最大值max(aNPVw+c)为1 695.5元·hm-2.回归分析发现,碳汇木材收益净现值NPVw+c和aNPVw+c与林龄之间分别呈现出Sigmoid函数、三次函数关系;增加碳汇目标并未对经济成熟龄产生影响,但现值收益m...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冬婧  温远光  罗应华  李晓琼  张万幸  明安刚  
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设置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样地,进行3种间伐强度处理(75%、55%、35%),均匀套种4种阔叶树。改造5年后,研究不同间伐强度近自然经营对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化改造5年后,乔、灌、草3层的物种数明显增加,灌草层的优势种有所变化,但各间伐处理的优势物种大致相同;各间伐处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改造后各处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的纯林,各处理草本层的Simp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改造前的纯林。杉木胸径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显著,但各处理间树高无显著差异;套种的4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随间伐强度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同龙  
对杉木人工林开展近自然经营技术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通过对近自然经营后的林分树种组成、植被多样性、土壤肥力以及林分生产力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近自然经营技术后,杉木林分中嵌入了多种乡土阔叶树种,林地生物多样性达74.3±4.0,比常规经营的提高了52.88%;土壤肥力得到了提高,表现在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和土壤交换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有较大的增加;近自然经营法明显促进了杉木的生长,提高了林分生产力,17年生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杉木蓄积和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常规法经营提高了9.24%~17.64%、8.61%~17.29%、27.94%~58.46%、2.38%~28.6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