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7)
2023(9152)
2022(8270)
2021(7948)
2020(6635)
2019(15525)
2018(15670)
2017(30043)
2016(16819)
2015(19141)
2014(19131)
2013(18893)
2012(17190)
2011(15471)
2010(15625)
2009(14618)
2008(13127)
2007(10917)
2006(9303)
2005(7792)
作者
(48344)
(40057)
(39860)
(37768)
(25415)
(19261)
(17943)
(15901)
(15206)
(14369)
(13758)
(13304)
(12628)
(12585)
(12322)
(12255)
(12065)
(11955)
(11374)
(11331)
(10111)
(9858)
(9636)
(9060)
(9006)
(8947)
(8904)
(8737)
(8159)
(8075)
学科
(60439)
经济(60369)
管理(46068)
(43643)
(36591)
企业(36591)
方法(30139)
数学(26021)
数学方法(25714)
(16678)
中国(15467)
(14773)
(14187)
业经(13413)
理论(13234)
地方(12667)
农业(10990)
教育(10767)
(10640)
贸易(10635)
(10512)
技术(10437)
(10316)
(9969)
财务(9910)
财务管理(9896)
(9708)
环境(9680)
企业财务(9387)
(8926)
机构
大学(231160)
学院(230978)
管理(93276)
(83408)
理学(81633)
经济(81371)
理学院(80750)
管理学(79291)
管理学院(78910)
研究(74869)
中国(52303)
(49454)
科学(49221)
(39915)
业大(38152)
(37897)
(36537)
研究所(34974)
中心(33386)
(32331)
农业(31739)
(31286)
北京(31114)
师范(30989)
财经(30135)
(27441)
(27017)
技术(26938)
(26757)
师范大学(24896)
基金
项目(165067)
科学(127584)
研究(120679)
基金(116602)
(102121)
国家(101249)
科学基金(86066)
社会(71873)
社会科(67900)
社会科学(67881)
(66308)
基金项目(63200)
自然(57747)
教育(56616)
自然科(56373)
自然科学(56358)
(55940)
自然科学基金(55299)
编号(50833)
资助(48259)
成果(40997)
重点(37011)
(35743)
课题(35216)
(34663)
(34575)
创新(32058)
科研(31575)
项目编号(31258)
大学(30792)
期刊
(87804)
经济(87804)
研究(64683)
中国(42919)
学报(40252)
(36649)
科学(34884)
管理(32917)
教育(32450)
大学(29599)
学学(27722)
农业(26504)
(26199)
技术(21201)
(15588)
金融(15588)
业经(14894)
图书(13817)
财经(13553)
(13486)
经济研究(13218)
科技(12141)
理论(12069)
实践(11429)
(11429)
(11350)
问题(11271)
业大(11119)
(10979)
技术经济(10606)
共检索到322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士山  张余红  廖方全  吴永成  蒲晓斌  
为探讨冬油菜高密度机直播条件下的适宜氮肥用量及施氮方式,选用主导品种川油36在成都平原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机直播条件下,氮肥运筹对机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油菜籽粒产量在90225 kg/hm2随施氮量增多呈增加趋势,N135、N180和N225等处理均可获得3 000 kg/hm2以上高产水平。油菜籽粒含油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则呈增加趋势。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27.915.0 kg/kg)和氮肥偏生产力(29.215.6 kg/kg)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姜心禄  郑家国  池忠志  何树林  王少华  
在成都平原研究了强化栽培技术模式下的氮肥运筹,结果表明:适宜的纯氮用量为210kg/hm2,最优的运筹方式为底肥:追肥1:追肥2:穗肥=5:2:2:1。移栽后20d第1次追肥,移栽后40d第2次追肥,穗肥倒2叶全展时施用,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义月  李阳  汪本福  张枝盛  杨晓龙  张作林  程建平  
为研究不同的氮肥运筹处理对机直播水稻的产量、稻米品质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在机械直播条件下,以南粳9108和黄华占为材料,在大田总氮量210 kg/hm~2的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的氮肥运筹,基肥∶分蘖肥∶幼穗分化肥分别为N1(5∶2∶3)、N2(3∶4∶3)、N3(无∶6∶4),并以不施氮肥(N0)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南粳9108和黄华占都在基肥∶分蘖肥∶幼穗分化肥为3∶4∶3时产量最高,分别为9 691.2、11 596.1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随着穗肥比例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N3>N2>N1,垩白率、垩白度随穗肥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表现为N1>N2>N3。水稻各个生育时期在3∶4∶3的处理下,氮素吸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并且氮素农学利用率、氮肥利用率表现为N2>N3>N1。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运筹N2(3∶4∶3)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而N3(无∶6∶4)处理显著提高稻米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寅  鲁剑巍  李小坤  李继福  刘朋朋  徐维明  杨运清  
【目的】研究氮肥施用对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生长发育状况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探寻直播油菜的氮素营养特点,比较和明确两种种植方式下油菜氮肥施用效果和适宜施氮量的差异,为油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0年度在湖北省沙洋县布置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氮肥用量田间试验,开展田间调查和产量分析,根据肥效模型确定适宜施氮量。【结果】由于种植方式的不同,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生育期内植株形态和生长发育特点存在较大差异。移栽油菜单株优势明显,植株各方面发育均好于直播油菜,而直播油菜具有群体优势,籽粒产量水平与移栽油菜接近。施氮有效促进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同时,两种种植方式下油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宇  马均  童平  朱萍  李树杏  王根齐  许远明  
在施纯氮总量180 kg.hm-2下,以II优498为材料,研究大苗移栽三角强化栽培水稻前中后期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对苗情动态、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及运转、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茎基部伤流量、成熟期各器官氮素含量、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种施肥方式下,依产量从大到小排序,底、蘖、穗、粒肥比例依次是5∶3∶1∶1、5∶3∶2∶0、6∶3∶1∶0、7∶3∶0∶0、6∶4∶0∶0、10∶0∶0∶0、5∶5∶0∶0。在强化栽培条件下,只施底肥和分蘖肥的处理显著低于施用底蘖穗粒肥处理的产量,其叶面积衰退速率高,成熟期的伤流强度低,收获指数低。而采用底、蘖、穗、粒肥比5∶3∶1∶1施肥处理,从齐穗期到成熟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国培  郑顺林  袁继超  孙磊  刘灵  周虹  
采用2因素(施氮量、追肥比例)5水平随机区组试验与2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相结合的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雅安地区施氮水平与追肥比例对春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及纯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和纯收益与施氮量和追肥比例之间均呈二次凸函数关系,随施氮量和追肥比例的增加而先升后降,采用频数统计分析法得出马铃薯产量≥22500 kg/hm2的优化方案为氮肥水平67.8~160.7 kg/hm2,追肥比例37.9%~53.8%;纯收益≥12 000元/hm2的优化方案为氮肥水平59.0~147.4 kg/hm2,追肥比例36.3%~53.3%,高效的施肥水平小于高产的施肥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焱波  苏凡  段宗颜  
1999—2000年在云南省祥云县草甸土壤上进行移栽玉米的不同水平氮肥试验研究,对移栽玉米在产量、氮素吸收及不同氮肥处理下土壤剖面中硝酸盐残留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发现祥云坝区玉米种植中农民习惯施但量明显偏高,在目标产量为1032kg/hm2时最佳施氮量为250kg/hm2,仅相当于农民习惯施氮量的45%。合理施用氮肥,无论对减少农民的投入,还是降低氮肥潜在的环境污染,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波  鲁剑巍  李小坤  丛日环  吴礼树  叶川  郑伟  徐维明  姚忠清  任涛  
【目的】在油菜种植主产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方式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油菜高产高效生产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0—2011年度在湖北省和江西省开展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氮肥施用田间试验,比较氮肥表施(表面撒施)、翻施(撒施后旋耕)和集中施用(移栽油菜穴施和直播油菜条施覆土)3种不同施氮方式对两种栽培模式(移栽和直播)油菜产量、干物质动态、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相同条件下,移栽油菜产量水平显著高于直播油菜,两者的产量差达到299.1—544.2 kg·hm~(-2),从干物质动态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生育期移栽油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显著高于直播油菜,此外,移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寅  鲁剑巍  
直播和育苗移栽是目前长江流域冬油菜并存的两种栽培方式,其技术发展和推广状况对中国油菜产业发展和油料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历史阶段下,随栽培品种、种植目标、劳动力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变化,中国冬油菜栽培方式也在不断的转变和发展。文章概述了新中国建立后冬油菜栽培方式的发展变化历程,从最初以直播种植为主,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直播为主而育苗移栽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育苗移栽方式实现全面推广并长期应用,再到当前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栽培方式并存。而养分管理措施也经历了从最初施用农家肥,到开始施用氮、磷化肥,到提倡氮、磷、钾、硼肥配合施用,再到当前形成的育苗移栽油菜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直播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选择产量、熟期、抗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双低油菜品种,因地制宜引种示范推广,实行统一供种,集中连片,区域化规模种植,在种植优质油菜区域内,不允许种植高芥、高硫甙油菜。 二、适时早播 培育壮苗 适时早播早栽,有利于秋发,搭好高产苗架,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娟  鲁剑巍  陈防  李银水  李小坤  
【目的】分析当前生产条件下长江流域冬油菜施氮增产效应及氮肥利用率,为冬油菜进一步增产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4—2006年在长江流域10个省的73个油菜肥效田间试验数据,通过增产量、增产率、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生理利用率及表观利用率等指标分析长江流域冬油菜施氮增产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结果】长江流域油菜施氮增产效果显著,当氮肥用量为180 kg·hm-2时,平均增产油菜籽1 109 kg·hm-2,增产率为71.7%,地上部生物总量增加72.7%,但施氮对油菜收获指数无明显影响;施氮处理收获期地上部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比不施氮处理增加90.0%、55.4%和59.8%,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凡迪   魏全全   肖华贵   饶勇   杨斌   冯泽蔚   冯文豪   曾涛  
为优化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肥药模式,于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在贵州省11个冬油菜主产县(市、区)连续2 a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药模式(T1:传统肥药模式、T2:优化肥药模式、T3:优化肥药模式下不施用化肥和T4:优化肥药模式下不喷施农药)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适合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生产的高产高效肥药技术。结果显示,与T1相比,T2总养分投入量减少19.9%,农药投入量减少69.5%。T2模式(直播冬油菜)株高、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长度、角果密度、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低于T1处理,2018—2019年T2处理的株高、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长度和角果密度分别比T1处理低9.8%、26.4%、10.9%、10.2%和24.2%,2019—2020年分别低9.5%、28.3%、12.8%、10.9%、23.9%;但T2处理有群体优势,2 a收获密度较T1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99.0%、194.2%。2aT2冬油菜产量分别为2224.4和2 103.3 kg/hm2,较T1分别增加10.1%和3.7%。T2化肥利用效率和农药防治效率2 a分别为2.20、2.14和141.82、106.23 kg/kg,显著高于T1。T2冬油菜2 a产值和净收益分别为11 121.8、10 516.4和5 286.8、4 681.4元/hm2,较T1分别增加1 020.0、371.6和2 625.0、1 976.6元/hm2,实现节本增收。结果表明,当前优化肥药模式(T2)能够满足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生长,能有效提高冬油菜产量、肥料和农药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此优化肥药模式可作为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生产的主推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述光  吴明亮  官春云  刘兴国  
建立了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开沟器旋耕刀片运动学模型,研究了土粒在开沟刀片上运动的动力学特性,采用Matlab软件对旋耕开沟机优化仿真试验和田间抛土试验进行验证,弯折半径为0.21~0.23 m、刀盘转速为245 r/min、土粒质点在0.04 s离开正切面时的相对速度为4.5~6 m/s,这一范围内具有最佳的抛土性能,最大抛土距离为0.968~1.024 m。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  周晓勤  王成洪  
通过从陕西、山西、山东沾化、浙江义乌引进5个北方枣品种与溆浦鸡蛋枣进行栽培对比试验,历经10年的引种、比对、筛选。从中筛选出品质优良、晚熟、抗性强、产量高的山东沾化冬枣作为湘西南晚熟优质鲜食枣品种。进行了该品种的试验研究,并系统组装了冬枣在湘西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