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5)
2023(5311)
2022(4399)
2021(4020)
2020(3348)
2019(7515)
2018(7126)
2017(13165)
2016(7494)
2015(8117)
2014(8097)
2013(7879)
2012(7430)
2011(6803)
2010(6748)
2009(5934)
2008(6149)
2007(5547)
2006(4722)
2005(4284)
作者
(26401)
(22228)
(21899)
(20760)
(14102)
(10784)
(9995)
(8502)
(8102)
(8027)
(7498)
(7456)
(7338)
(7146)
(7109)
(6827)
(6651)
(6474)
(6445)
(6112)
(5749)
(5419)
(5399)
(5172)
(5161)
(4891)
(4867)
(4754)
(4738)
(4700)
学科
(26122)
经济(26088)
(18335)
管理(17171)
(14788)
企业(14788)
方法(11771)
数学(9875)
数学方法(9665)
(9533)
(7014)
(6972)
中国(6930)
业经(6036)
(5887)
地方(5312)
(5096)
银行(5067)
(5017)
贸易(5012)
(4916)
金融(4915)
(4891)
理论(4843)
(4808)
农业(4803)
(4800)
财务(4784)
财务管理(4772)
企业财务(4646)
机构
大学(107489)
学院(107452)
研究(45336)
(38004)
经济(37130)
管理(33765)
科学(33219)
(31711)
中国(31617)
理学(29222)
理学院(28733)
管理学(27853)
管理学院(27654)
(26492)
农业(25785)
研究所(24604)
(23915)
业大(23110)
中心(19836)
(17844)
(16703)
(16349)
(16216)
(16074)
农业大学(16029)
科学院(15177)
(15164)
技术(14743)
北京(14733)
实验(14716)
基金
项目(77902)
科学(59837)
基金(56716)
(54384)
国家(54007)
研究(48125)
科学基金(43660)
自然(31973)
(31807)
自然科(31273)
自然科学(31260)
自然科学基金(30712)
基金项目(29559)
社会(28375)
(27737)
社会科(26919)
社会科学(26907)
资助(23422)
教育(22020)
重点(18935)
计划(18708)
科技(17096)
(16807)
编号(16644)
(16358)
(16123)
科研(16106)
创新(15467)
(15241)
专项(14565)
期刊
(39688)
经济(39688)
学报(30656)
(29464)
研究(27930)
中国(23760)
科学(23551)
大学(20551)
学学(19913)
农业(19668)
(14138)
管理(13496)
(11351)
教育(10136)
(9737)
金融(9737)
业大(9291)
农业大学(7834)
技术(7790)
(7484)
财经(6970)
经济研究(6944)
中国农业(6446)
科技(6441)
林业(6334)
(6028)
业经(5779)
自然(5285)
统计(5165)
问题(5037)
共检索到160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其信  倪中福  陈希勇  刘志勇  黄铁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小蒙  肖宁  张洪熙  冯彦侠  刘知晓  高勇  戴正元  陈建民  
【目的】分析水稻强、弱优势组合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特征,探讨其与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扬稻6号、明恢63、特青配置的9个杂种F1为材料,利用差异显示PCR技术(differential displa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分别分析分蘖期(叶片)、孕穗期(幼穗)、抽穗期(剑叶)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结果】同一时期内强优势组G1(父本扬稻6号)、中优势组G3(父本特青)以及弱优势组G2(父本明恢63)在母本特异表达(UNP1)、父本特异表达(UNP2)、F1特异表达(UNF1)、F1特异缺失表达(ABF1)4个基因差异表达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异;相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单雪松  崔庆媛  李克鹏  王雪丽  杨雨江  
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方法研究动物杂种相关基因表达差异。选用北京鸭、法国番鸭及其正反交F_1代,以杂种组为处理,亲本组为对照,建立肌肉组织SSH基因文库,随机选取1 000个单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共发现40个新ESTs,93个未知功能蛋白基因,34个已知功能蛋白基因。在34个已知功能蛋白基因中,杂种表达上调的基因有23个,杂种表达下调的有11个。研究表明杂种优势分子遗传基础复杂,涉及能量代谢、信号传导及调控、转录调控、蛋白质合成加工等基因的差异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贵霞  宋希云  尤明山  刘广田  
利用6个T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5个恢复系配制30个T质杂种和30个相应的A质杂种,另外选用4个K型不育系与2个K型恢复系配置8个K质杂种和8个相应的A质杂种,研究杂种F1和杂种F2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T质、K质及A质杂种F1和F2的籽粒胚乳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均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变异范围大,多数组合呈正向优势且具有较高的超亲优势,与前人的结论不一致,说明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杂种小麦的籽粒胚乳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是可能的。T质、K质及A质杂种F1和F2籽粒胚乳的Zeleny沉淀值的杂种优势以负向为主,说明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杂种小麦的籽粒胚乳Zeleny沉淀值,提高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云宗  张久刚  乔蕊清  
在灌溉和雨养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F1组合的平均杂种优势和平均超标优势。结果表明,小麦杂种生态型在水地是以穗粒数为主,兼顾成穗数;在旱地是以千粒重为主,兼顾成粒数。灌溉条件下小麦强优势组合最佳配置模式为均衡型×多穗型;雨养条件下以多穗×多穗或均衡型×多穗型为主。小麦杂种优势正反交差异在水地不明显,在旱地则具有较强的正反交效应。旱地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不仅要具有高的一般配合力,而且要具有较强优势的特异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海英  孙毅  阎敏  段永红  
为探讨玉米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选用了8个玉米自交系和它们的5个杂交种,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杂种和亲本之间抽穗期叶片的基因表达差异模式。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杂交种与自交系之间的基因表达模式可以分为5种类型:杂种特异表达型(W1)、单亲显性表达型(W2)、双亲表达沉默型(W3)、单亲沉默表达型(W4)、亲本和杂交种表达一致型(W5),所占比例分别为2.81%,16.92%,11.79%,4.25%和64.23%。还对每种差异表达模式与12个杂种性状表现和中亲优势进行了相关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君  王丕武  闫冬生  杨祥波  关淑艳  马建  姚丹  孙丽芳  
【目的】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揭示大豆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为探明大豆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4×5 NCⅡ设计,配制20个大豆杂交种,以大豆苗期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杂交种及亲本之间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并分析其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大豆杂交种和亲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差异表达,差异表达模式可分为单亲表达一致一型(110型)、单亲表达一致二型(011型)、双亲共沉默型(101型)、单亲表达沉默一型(100型)、单亲表达沉默二型(001型)和杂种特异表达类型(010型)6种,其中单亲表达一致一型所占比例最高(13.25%)。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表现的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强  李丁  乔文臣  孙书娈  孟祥海  魏建伟  赵明辉  赵凤梧  李会敏  
分析衡观35广适基因对冬春麦杂交F1影响,可为冬春杂交小麦定向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广适节水小麦品种衡观35与145份节水春麦材料杂交配制F1,用相关分子标记测定不同矮秆基因、春化基因和光周期不敏感基因对F1影响。结果表明,测试春小麦材料不具有Rht1和Rht2基因,有Rht8矮秆基因的16份,具有矮秆基因(Rht1、Rht2、Rht8)的衡观35与携带Rht8矮秆基因的春小麦材料杂交F1降秆作用最明显,达25.5%。具有隐性春化基因(vrn-A1和vrn-B1)的衡观35与携带vrn-A1基因的春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希云  于龙飞  黄铁城  张爱民  
以16个品质性状不同的普通小麦品种及其双列杂交的F1为材料,利用亲本品质性状分组的方法研究了普通小麦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规律,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不完全一致,多随双亲性状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以品质性状表现值均为中等的双亲进行杂交的杂交类型为最高,干面筋含量可通过高双亲杂交而使杂种F1得到改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航  向珣朝  许顺菊  杨博文  王琦  张林  
选取新育成的水稻7个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以及经典不育系冈46A进行杂交得到15个杂交组合,分析F1组合性状间的关系探究单株产量的主要构成因子,计算出F1代产量的超亲优势,筛选39个与功能基因连锁紧密的SSR标记,来考察F1代各个性状关联的功能基因连锁标记的杂合率,并按照不同的方式建立模型并比较模型的可信度。结果表明:四川地区水稻单株产量主要受穗实粒数及千粒重的影响;考虑千粒重、结实率、穗实粒数、有效穗4个性状的预测模型仅考虑穗实粒数及千粒重2个性状的预测模型参数可信度更高;由于四川地区年均日照时间短,有效穗数的提升对单株产量提升影响较小,在使用分子标记预测杂种优势时,不选择有效穗相关功能基因的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窦秉德  孙其信  倪中福  吴利民  孟凡荣  刘保申  
以6个普通小麦为母本,5个斯卑尔脱小麦和 5个密穗小麦为父本配制6×10种间 NCⅡ双列杂交组合,对其杂种F1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麦种间杂种在产量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斯卑尔脱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交组合产量杂种优势平均为109.24%(43.14%~187.96%),单株穗数及千粒重平均优势较大且与产量优势的相关分别达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密穗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种的杂种优势为77.19%(-2.18%~143.42%),单株穗数和主穗粒数优势较大且与产量优势的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种间杂种的品质指标中籽粒硬度大多降低,但农大3226所配组合均具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蒲宗君  饶世达  田宁  陈国跃  
利用创制的蓝标型显性矮秆核不育系97-866为基础,转育了10份不同遗传背景的优良新不育系。通过杂种优势测定,结果表明,所配制的杂交组合中既有超亲优势,又有超标优势,选育出5个杂交种的经济产量均超过标准品种15%以上。利用SSR标记,初步筛选出Xgwm165-4D和Xgdm6-4D是蓝标型显性核不育系蓝粒基因所在4E染色体的特异性标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仲齐  饶世达  
本文以成熟期和产量结构为基础,对18个亲本品系进行了分类。通过比较各类组合的优势表现,发现穗数型与重穗型亲本杂交,F1的产量优势最强;其次是穗数型X中间型的组合,其余组合的优势都较弱。双亲成熟期的差异为5~13天时,从中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的概中较大,产量的负优势只出现在双亲熟期差为0~4天的组合中。据此认为,熟期差异较大时,穗数型亲本和重穗型亲本或中间型亲本可构成本地区的小麦杂种优势群。优势群中两基础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明显地大于其它亲本群体。与遗传距离法相比,杂种优势群能更好地预测F1的优势表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付安  曹黎明  储黄伟  程灿  周继华  罗小金  顾永平  袁勤  罗忠永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的分子基础。[方法]利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谱芯片分析了强优势水稻籼粳交组合‘申9A/繁31’与母本‘申9A’和父本‘繁31’在幼穗分化初期剑叶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基于生物学过程的GO(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幼穗分化初期杂种与双亲的表型已经产生了明显差异;共有2 258个基因在杂种与亲本之间差异表达(差异倍数≥2或≤0.5),杂种与双亲均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27个,杂种与父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远多于母本。杂种差异表达基因具有多种表达模式,具有正效应基因的增强表达和具有负效应基因的抑制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付安  储黄伟  程灿  周继华  罗小金  曹黎明  袁勤  罗忠永  
[目的]为了研究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的分子基础,[方法]利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谱芯片分析了强优势籼粳交水稻组合“申9A/繁31”与母本“申9A”和父本“繁31”在幼穗分化初期剑叶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基于生物学过程的GO(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幼穗分化初期杂种与双亲的表型已经产生了明显差异;共有2258个基因在杂种与亲本之间差异表达(差异倍数≥2或≤0.5),杂种与双亲均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27个,杂种与父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远多于母本。杂种差异表达基因具有多种表达模式,具有正效应基因的增强表达和具有负效应基因的抑制表达对杂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