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2)
- 2023(2057)
- 2022(1814)
- 2021(1704)
- 2020(1627)
- 2019(3865)
- 2018(3860)
- 2017(6959)
- 2016(4244)
- 2015(4813)
- 2014(4801)
- 2013(4540)
- 2012(4178)
- 2011(3815)
- 2010(3905)
- 2009(3618)
- 2008(3449)
- 2007(2948)
- 2006(2470)
- 2005(2127)
- 学科
- 济(18435)
- 经济(18426)
- 方法(13358)
- 数学(12689)
- 数学方法(12387)
- 管理(10351)
- 业(9535)
- 企(8407)
- 企业(8407)
- 学(4957)
- 理论(3058)
- 中国(2962)
- 财(2856)
- 农(2845)
- 环境(2249)
- 业经(2238)
- 技术(2233)
- 地方(2151)
- 贸(2136)
- 贸易(2134)
- 划(2099)
- 易(2075)
- 务(1977)
- 和(1976)
- 财务(1962)
- 财务管理(1959)
- 麦(1890)
- 企业财务(1873)
- 农业(1873)
- 策(1767)
- 机构
- 学院(60920)
- 大学(60839)
- 研究(21614)
- 管理(21523)
- 济(20506)
- 经济(20105)
- 理学(19505)
- 理学院(19240)
- 农(18428)
- 管理学(18379)
- 管理学院(18293)
- 科学(17682)
- 农业(15180)
- 业大(14320)
- 中国(14265)
- 所(12724)
- 京(12714)
- 研究所(12065)
- 农业大学(9820)
- 中心(9668)
- 室(9610)
- 实验(9141)
- 实验室(8886)
- 业(8814)
- 技术(8706)
- 江(8469)
- 重点(8414)
- 省(8169)
- 科学院(7982)
- 财(7981)
- 基金
- 项目(46719)
- 科学(36578)
- 基金(34954)
- 家(32957)
- 国家(32770)
- 科学基金(27306)
- 研究(26954)
- 自然(21278)
- 自然科(20870)
- 自然科学(20863)
- 自然科学基金(20458)
- 省(20016)
- 基金项目(17926)
- 划(17318)
- 社会(15731)
- 资助(15384)
- 社会科(14968)
- 社会科学(14964)
- 教育(13499)
- 计划(12071)
- 重点(11179)
- 科技(10625)
- 创(10060)
- 科研(9855)
- 部(9527)
- 发(9488)
- 创新(9451)
- 编号(9409)
- 专项(8795)
- 业(8592)
共检索到79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喻敏 胡承孝 王运华
选择 34个冬小麦品种 ,研究它们对缺钼反应的差异。在同一严重缺钼酸性黄棕壤上 ,比较苗期地上部干物重 ,初筛及复筛中籽粒产量及钼效率系数 ,最后筛选出钼高效品种 970 0 3和钼低效品种 970 14。缺钼条件下 ,高效品种 970 0 3能获得与施钼处理相当的产量 ,而低效品种只能获得施钼处理产量的一半。初步研究表明970 0 3钼效率高的可能机理是缺钼逆境下钼的吸收能力和韧皮部的钼运输能力较强。
关键词:
冬小麦 钼效率 筛选 钼累积 钼分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刚 杨习文 田霄鸿 李生秀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基因型对施锌的反应。通过比较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大小(是否大于1),以及根据培养过程中植株的生长表现,将供试的25种小麦基因型划分为两类:即缺Zn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结果还表明,供Zn可以促进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均较大幅度提高了叶绿素SPAD值(25个小麦基因型中18个的增幅都超过10%),而根冠比则相对保持稳定。小麦种子中的锌含量、幼苗根冠比与小麦叶片叶绿素SPAD值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由于地上部积累了较高浓度的Zn,缺Zn非敏感型可有效减轻缺Zn对其造成的危害。非敏感型与敏感型相比较,缺Zn条件下地上部和根系锌含量平均值分别高出96.6%和28.8%,而在供Zn...
关键词:
冬小麦 基因型 锌用量 缺锌敏感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淑琴 蒋春志
应用Eberhart和Rusel的模式和Tai的模式分析了黄淮北片水地高肥组1990~1991年区域试验中13个小麦品种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Eberhart和Russel模式中,bi对品种稳定性的评价较为笼统,而Tai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分解,对新品种的推广和利用提供了更多、更精确的信息,用此方法分析区域试验的数据有助于更精确地评价品种,使其得到合理的推广和利用,同时在栽培管理方法上可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冬小麦,基因型,环境,互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秀领 马瑞昆 刘淑贞 蹇家利 鲁建立
以三年的冬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系为材料,测定分析了离休叶片失水速率(RWL),叶片蒸腾速率(TR)和叶片初始含水量(IWC),结果表明,RWL,TR和IWC都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品系间排序在不同次测定中有波动,但呈基本稳定的趋势。不同试验区同一天RWL的测定结果综合可比性较好;年度间RWL测定结果稳定,RWL和IWC趋向正态分布。RWL和TR无相关关系,RWL和IWC有微弱的正相关趋势,三个性状与产量都不相关。根据此结果在选择高产性状的同时选择较低的RWL和TR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台萃 武泰存 王景安
通过溶液培养的方法,以京冬8号、临远7069为材料,研究了缺锰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锰浓度为0.001 μmol/L时对两品种茎叶干重影响明显不同,京冬8号显著降低,而临远7069却显著升高;两品种在完全缺锰时的叶绿素含量均比低锰时显著升高;缺锰、低锰抑制了京冬8号NO3--N的吸收,但对临远7069无显著影响;缺锰胁迫对两品种的碳氮代谢影响各不相同,对临远7069的影响主要是抑制糖合成氨基酸的过程,对京冬8号的影响主要是抑制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关键词:
缺Mn胁迫 小麦 生理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郎明林 温树敏 陈荣敏
研究了在同一培养条件下随机抽取的72种冬小麦配组花培群体基因反应型,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花培反应差异很大,但一般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没有绿苗分化的组合占33%;供试配组愈伤组织诱导率(A值水平)近似正态分布;高愈伤诱导率的组合中,出现高绿苗分化率组合的机率很小,但出现高绿苗诱导率组合的机率最大,在低愈伤诱导率(
关键词:
冬小麦 配组 花培群体 基因反应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志江 丁在松 王金明 赵明
敏感型受体小麦品种鉴定的匮乏制约了农杆菌介导小麦的发展。以Gus基因检测及PCR检测为方法,对68个品种的成熟胚愈伤检测Gus基因表达,对8个品种的幼胚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受体材料扬麦10、师栾02-1、石家庄5号、周麦18、山东01-35、泰山008、Y9-63、邯郸3475经PCR检测,检测到目标基因,为农杆菌侵染敏感型受体材料;扬麦10、师栾02-1侵染后,Gus基因能够表达,且以恢复培养14 d的侵染效果最好,Gus基因表达的愈伤数量增加与蓝斑体积增大,可作为体系优化的受体材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承孝 王运华 谭启玲 庞静 魏文学 陈浩 陈志伟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钼营养对冬小麦无机氮组分的影响。越冬期冬小麦总氮、非蛋白氮及硝态氮含量均随土壤有效钼含量提高而下降 ,且分别在土壤有效钼含量 0 .0 96、0 .136、0 .2 16mg/kg以后趋于稳定。施钼能提高冬小麦幼苗硝态氮含量 ,随后体内硝态氮含量均因施钼而下降 ;缺钼时 ,冬小麦硝态氮含量在拔节期前不断提高 ,而在适宜供钼水平下则相反 ;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及产量成显著的负、正相关关系 ,缺钼导致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可能是硝态氮的积累降低铁的活性 ,进而阻碍叶绿素的合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启彪 李路 胡承孝 谭启玲 孙学成
以正常钼与过量钼水平水培种植的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过量钼供给下小麦亚细胞组分钼含量及叶片代谢物的变化来探究冬小麦耐受过量钼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在过量钼水平下,根系亚细胞组分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原生质体/叶绿体钼含量分别是地上部的219、38、25和62倍;根部和地上部的可溶性部分中钼的积累比例分别为71.85%和88.54%;在过量钼胁迫下小麦叶片苹果酸、延胡索酸的含量分别上升了2.08倍和2.07倍,β-丙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L-谷氨酰胺的含量分别上升了2.78、1.89、1.67和1.91倍。结果表明,根系具有阻控过量钼向地上部运输的作用,植物液泡是过量钼存储的主要部位,过量胁迫下产生的有机酸、氨基酸可能在液泡中与钼螯合以降低其生物毒性,增强小麦的耐过量钼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松伟 胡承孝 谭启玲 孙学成 赵小虎 庄光泉 袁迎春
采用改良霍格兰营养液试验,研究施钼处理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氮代谢的影响,并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对钼的响应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钼处理后冬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提高,硝态氮的含量显著降低,代谢产物铵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施钼处理对冬小麦氮代谢具有促进作用.施钼处理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氮代谢影响差异的原因在于2个冬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不同.与冬小麦钼高效品种相比,冬小麦钼低效品种施钼处理后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以及地上部硝态氮、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地下部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幅度更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云月 胡道芬 刘敏 刘立军
用不同基因型的冬小麦品种(系)花药在W142培养基(改进的W14培养基)上获得了较高的出愈率,但不同基因型之间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用Pharmacia公司PhastSystem电泳仪对不同基因型小麦花药及其愈伤组织蛋白质进行等电聚焦电泳(IEF)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观察到不同基因型花药蛋白质之间存在着差异,并且初步认为这种蛋白质差异与出愈率有相关性。不同基因型花药愈伤组织之间观察不到明显的带型区别,但它们和花药比较,却明显有新蛋白质的产生,这可能与出愈过程生化变化有关。
关键词:
小麦,基因型,出愈率,电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凯 崔玉亭 周顺利 张英华 王志敏
为了解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水分条件的反应,本试验在春浇2水和春不浇水2种条件下对33个小麦基因型材料籽粒部分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籽粒铁、锌、锰、铜、碘含量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水分处理对这些微营养成分的影响效应也因基因型而异。籽粒铁、锌、铜含量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而微量元素含量与粒重和产量的关系则因元素类型和水分条件而异。通过对不同基因型铁、锌含量的比较分析,筛选出几个高铁高锌基因型材料(如刘春1号)。
关键词:
小麦 微量元素 基因型差异 水分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瑞昆 贾秀领 蹇家利 刘淑贞 鲁建立
根据4年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在冬小麦基因型产量和株高变异较大时,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与产量构成和植株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RWL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多数情况下,RWL与产量和千粒重呈负相关,与株高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基因型位次随失水时间的变化,有低失水,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和高失水4种类型。RWL与产量的负相关随失水时间延长而减弱。基因型差异以失水2~3h最为明显,且更具有较大生理意义,因此提出以离体2~3h为测定RWL的适宜时间。否定了国外多年延用6~9hRWL作为指标的结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向辉 邵运辉 任中信 郑飞
以3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起垄栽培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栽培可以提高灌浆初期小麦旗叶及子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灌浆后期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子粒蛋白质含量,但不同基因型品种之间存在差异。起垄栽培可以显著提高藁麦8901和郑麦975子粒蛋白质含量,而对弱筋品种豫麦50号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