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5)
- 2023(3803)
- 2022(3083)
- 2021(2959)
- 2020(2379)
- 2019(5395)
- 2018(5172)
- 2017(9199)
- 2016(5237)
- 2015(5584)
- 2014(5451)
- 2013(5142)
- 2012(4749)
- 2011(4086)
- 2010(4211)
- 2009(3562)
- 2008(3402)
- 2007(2912)
- 2006(2505)
- 2005(2186)
- 学科
- 济(17006)
- 经济(16997)
- 管理(10245)
- 业(8550)
- 方法(7397)
- 数学(6824)
- 数学方法(6623)
- 企(5880)
- 企业(5880)
- 学(5710)
- 中国(5429)
- 地方(4899)
- 农(4838)
- 财(3755)
- 农业(3273)
- 业经(3131)
- 环境(3084)
- 制(2783)
- 理论(2654)
- 和(2618)
- 贸(2490)
- 贸易(2486)
- 地方经济(2480)
- 发(2474)
- 易(2351)
- 生态(2343)
- 融(2298)
- 金融(2296)
- 银(2293)
- 银行(2273)
- 机构
- 学院(68195)
- 大学(67943)
- 研究(27157)
- 济(22494)
- 经济(21822)
- 管理(20705)
- 科学(20631)
- 中国(19011)
- 农(18005)
- 理学(17929)
- 理学院(17576)
- 管理学(16819)
- 管理学院(16714)
- 京(15660)
- 所(14825)
- 业大(14659)
- 农业(14342)
- 研究所(13819)
- 中心(12182)
- 江(10270)
- 财(10213)
- 院(10166)
- 省(10140)
- 范(10080)
- 师范(9911)
- 北京(9741)
- 农业大学(9441)
- 室(9345)
- 科学院(9228)
- 技术(9172)
- 基金
- 项目(52314)
- 科学(40147)
- 基金(37880)
- 家(36365)
- 国家(36157)
- 研究(31890)
- 科学基金(29625)
- 自然(22011)
- 自然科(21504)
- 自然科学(21494)
- 自然科学基金(21080)
- 省(20991)
- 基金项目(20338)
- 社会(18912)
- 划(18468)
- 社会科(18079)
- 社会科学(18072)
- 资助(15417)
- 教育(14876)
- 重点(12581)
- 计划(12293)
- 编号(11348)
- 发(11322)
- 科技(11173)
- 科研(10538)
- 创(10449)
- 部(10360)
- 创新(9955)
- 大学(9177)
- 专项(8778)
共检索到101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迪 陈仲新 周清波 刘佳
【目的】样本布局是空间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优化设计样本布局对于提高抽样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降低抽样调查成本、改善抽样外推总体精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现有农作物种植面积空间抽样调查技术体系中存在样本布局设计合理性不足的问题(如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进行样本布局设计时,无法保证各样本单元间相互独立、彼此间不存在空间相关性;而以往系统等距布样方式又存在样本间隔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现行农作物种植面积空间抽样调查效率。【方法】选取安徽省蒙城县和冬小麦种植面积为研究区和研究对象,以正方形网格作为抽样基础单元,基于蒙城县2009年和2010年的冬小麦空间分布数据(分别源自ALOS AVNI...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迪 周清波 陈仲新 刘佳
抽样单元尺寸是空间抽样调查方案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合理的抽样单元尺寸对降低抽样调查费用、改善抽样外推总体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农作物种植面积空间抽样调查中抽样单元尺寸的优化设计,论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以冬小麦种植面积为研究对象,选取正方形网格作为抽样单元,遵循传统抽样理论中抽样单元间相互独立原则,通过分析不同抽样单元尺寸与对应该尺寸下的抽样框内总体单元间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抽样单元尺寸的初选。为最终实现抽样单元尺寸优选,基于初选的8种抽样单元尺寸,分别构建抽样框,采用以抽样单元内冬小麦面积占单元面积比例(麦土比)为分层标志的分层抽样方法进行了研究区冬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锦水 赵莲 陈联裙 胡潭高 董燕生
【目的】利用传统遥感与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测量,只能获得区域总量,无法有效获取农作物种植面积空间分布信息。针对以上不足,开展区域总量控制下的冬小麦种植面积空间分布优化研究,从而提高冬小麦种植面积测量的空间分布精度。【方法】将整个遥感影像像元划分为3部分:"纯净冬小麦像元"、"混合冬小麦像元"和"典型非冬小麦像元"。综合软、硬分类方法各自的优势,在区域冬小麦总量面积一定的前提下,设定阈值确定混合冬小麦像元的空间分布范围。【结果】传统遥感与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出的冬小麦结果RMSE为0.13,优于硬分类方法(RMSE为0.16)和软分类方法(RMSE为0.20)。【结论】区域总量控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珺雯 张锦水 潘耀忠 孙佩军 朱爽
【目的】在遥感与空间抽样相结合进行农作物面积调查中,由于传统的基于面积规模的分层指标设计中缺失对遥感识别结果分类误差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影响抽样效率,因此提出基于遥感分类误差校正面积的分层标志——误差校正面积,以期改进农作物种植面积抽样调查效率。【方法】选取北京市通州、大兴区为研究区域,以冬小麦为例,选择16 m分辨率GF-1号影像(获取时间2015年4月4日)为遥感数据源,进行抽样方案的设计。设计与计算高效分层指标,先从像元尺度判断像元相应的错入、错出方向并计算其对应的误差面积,再在抽样单元尺度上统计所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磊 程永政 王来刚 刘婷 胡峰 冯晓
应用面向对象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即首先进行大尺度分割,结合NDVI提取植被信息,将图像分为植被和非植被;然后在植被信息类内再进行小尺度分割,利用NDVI并融入几何特征进一步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在遥感分类的基础上,将线性数据按宽度缓冲,从分类结果中扣除。将扣除结果与地面样方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监测结果减轻了传统分类方法的椒盐效应,监测结果与验证样方数据比较精度为94.06%。
关键词:
遥感 面向对象 冬小麦 面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海峰 周伯燕 陈燕芬 邬明权 牛铮
为探究县域尺度上基于高分一号卫星(GF-1)PMS影像进行冬小麦遥感监测的可行性及精准性,以河南省滑县为研究区,遴选2015年2月上旬GF-1 PMS影像6景,对影像进行辐射定标、FLAASH大气校正、NNDiffuse融合、几何精校正、地图投影转换等预处理后,在外业调查和样本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冬小麦决策树分类模型,模型第1层决策方案中NDVI>0.311的像元为冬小麦,得到冬小麦的粗分类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第2层决策分类,以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的分类精度,分类方案为第1波段地表反射率<0.146、第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亚珍 张瑜洁 孙琛 游松财
黄淮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区,快速准确获取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信息,对于黄淮海平原粮食估产和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2009-2010年冬小麦生育期内MODIS-EVI数据,在利用HANTS算法重构基础上,根据冬小麦植被指数的季节节律性变化规律,构建模型提取黄淮海平原冬小麦面积信息。提取结果用统计数据进行验证,表明黄淮海平原各覆盖省份提取精度均值为62.9%,偏差为33.4,提取精度低,稳定性差。分析研究区域冬小麦生育期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发现同一生育期随纬度增加明显线性推迟,据此对研究区进行了纬向水平分带。然后利用已建立模型分带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信息,提取结果中各省份精度均值为84.4...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来刚 郑国清 陈怀亮 邹春辉 刘忠阳 程永政
针对目前省域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中所存在的监测精度与成本之间相互制约的现实问题,该文以冬小麦主产区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8年我国发射升空HJ卫星提供的遥感影像,通过分区解译,得出2009/2010年度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年际变化率。结合两年冬小麦地面样方进行精度检验表明,利用HJ-CCD影像来进行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全覆盖监测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阚志毅 胡慧娟 刘吉凯 李新伟 张伟
[目的]为探讨多源中等分辨率数据在冬小麦种植时空分布上的应用。[方法]利用2017年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的Landsat8 OLI(抽穗期)和时间序列的GF-1 WFV(2016—2017生育期)数据,在分析各个行政分区的地表覆盖状况、作物结构和地块破碎度差别的基础上,将行政区划分为3种类型不同的提取单元并建立了适合于各自分区的提取模型:(1)利用关键生育期的OLI数据,采用监督分类—神经网络方法提取结构单一、地块齐整的怀远县种植区;(2)基于WFV数据构建五河县及城区种植区的冬小麦全生育期NDVI时间序列曲线,根据NDVI的时间特征构建冬小麦提取的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取结构较复杂、混合像元明显的五河县及城区种植区;(3)在对关键生育期OLI-NDVI数据合理分割的基础上,采用最大似然的面向对象分类法获取种植密集、地块破碎的固镇县种植区。[结果]提取结果采用混淆矩阵和当年度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1)怀远县提取出的冬小麦提取总体精度为97.91%,五河县及城区提取出的精度为97.62%,固镇县的精度为97.42%;(2)全区域冬小麦提取的总体精度为86.82%,Kappa系数为0.84。与当年度统计数据对比的结果表明:2017年蚌埠市的准确提取面积精度可达97.91%,提取面积数据小于蚌埠市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与调查的实际种植地块基本一致。[结论]采用不同方法提取不同空间分布特征的冬小麦种植面积具有较好的精度,该方法可以为市域冬小麦面积提取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迪 周清波 刘佳
为实现作物面积空间抽样框架优化构建和抽样基础要素(样本容量、样方尺寸)科学制定,以河北省衡水市境内面积42km×42km的冬小麦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选取5种样方尺寸水平(3 000 m×3 000 m、2 000 m×2 000 m、1 000 m×1 000 m、500 m×500 m和300 m×300 m),应用3种传统抽样技术(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进行了冬小麦种植面积空间抽样及总体外推实验。结果表明:3种抽样技术中,分层抽样方法抽样效率最高(抽样相对误差均值0.15%,样本容量均值9~10个);其次是系统抽样(抽样误差均值0.7...
关键词:
传统抽样技术 抽样基础要素 优化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锦水 申克建 潘耀忠 李苓苓 侯东
【目的】探讨利用HJ-1号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测量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结合统计抽样的方法,估算区域冬小麦种植面积,解决单靠遥感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测量时多期影像信息误差积累和生长差异性影响的问题。【方法】以北京市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HJ-1号卫星遥感数据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测量:利用多时相HJ-1号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冬小麦遥感识别结果(56506.67hm2),结合耕地地块数据建立入样总体,以耕地地块内冬小麦遥感识别面积作为分层标志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反推得到北京市冬小麦面积总量(59680hm2)。【结果】多时相冬小麦遥感识别结果MAE为0.17,bias为-0.05,...
关键词:
冬小麦 面积估算 分层抽样 遥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红梅 王礼力
新粮食补贴政策背景下,随着劳动力价格急剧上升和小麦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对农户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意愿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河南省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粮食补贴政策 种植意愿 小麦 比较收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兴生 李忠义 朱秀芳 潘耀忠 赵希振 周巍
传统农业统计野外调查方式的调查效率、数据质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统计调查数据及时精准的要求,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新的农业统计调查方法对提升我国农业统计调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充分了解基于遥感抽样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测量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遥感抽样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测量野外调查系统,将农作物面积测量野外调查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采集、任务分配、调查进展实时监测等整个业务流程集成为一个数字化系统平台,并基于可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了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的核心系统功能。2016年基于遥感抽样的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芳芳 刘金福 路春燕 朱建平 陈远丽 洪伟
以福建闽侯县作为研究区,采用传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空间抽样(空间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空间分层抽样)等方法对研究区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样本抽选、总体推算及误差估计,结果表明:1 500 m×1 500 m格网为最优抽样单元尺寸,空间分层抽样方法的相对误差为3.86%,变异系数为6.03%,抽样成本为6.03,抽样效率高.与传统抽样方法相比,空间抽样方法显著减少样本容量,节约调查成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实 莫兴国 林忠辉 刘苏峡
水资源短缺影响黄淮海平原农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业用水紧张的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区域布局将面临调整。论文利用IPCC 5三种代表性温室气体浓度排放路径(RCP 2.6、RCP 4.5和RCP 8.5)的多模式集成数据,基于VIP(soIlVegetatIon-atmosPheRe InteRfaCe PRoCesses)生态水文模型,模拟了2011—2059年黄淮海平原二级子流域的水资源盈亏变化。在此基础上,针对水分亏缺最严重的子流域,设计无外来调水和维持2000—2010年调水总量水平的两种流域地下水采补均衡情景,对冬小麦种植区域的合理布局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