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4)
- 2023(10975)
- 2022(9737)
- 2021(9187)
- 2020(7614)
- 2019(17527)
- 2018(17712)
- 2017(34219)
- 2016(18737)
- 2015(21114)
- 2014(21067)
- 2013(21020)
- 2012(19094)
- 2011(17285)
- 2010(17133)
- 2009(15697)
- 2008(14991)
- 2007(13192)
- 2006(11606)
- 2005(9860)
- 学科
- 济(75085)
- 经济(75005)
- 业(57154)
- 农(47089)
- 管理(47060)
- 企(36037)
- 企业(36037)
- 方法(32625)
- 农业(31333)
- 数学(28548)
- 数学方法(28255)
- 业经(20562)
- 中国(18083)
- 学(17058)
- 地方(16229)
- 财(15496)
- 制(13743)
- 贸(12346)
- 贸易(12341)
- 易(12012)
- 技术(11848)
- 发(11722)
- 环境(11628)
- 策(11113)
- 理论(11016)
- 和(10786)
- 农业经济(10738)
- 体(9957)
- 教育(9934)
- 划(9829)
- 机构
- 学院(266376)
- 大学(263629)
- 管理(108195)
- 济(102587)
- 经济(100348)
- 理学(95083)
- 理学院(94062)
- 管理学(92460)
- 管理学院(92021)
- 研究(89549)
- 农(67842)
- 中国(65685)
- 科学(59417)
- 京(55853)
- 农业(52402)
- 业大(51045)
- 所(46034)
- 研究所(42453)
- 财(41866)
- 中心(41355)
- 江(37931)
- 范(34959)
- 师范(34680)
- 北京(34511)
- 财经(34304)
- 农业大学(33009)
- 经(31415)
- 院(31083)
- 州(30865)
- 经济管理(30717)
- 基金
- 项目(190738)
- 科学(148950)
- 研究(138480)
- 基金(137507)
- 家(121285)
- 国家(120223)
- 科学基金(102160)
- 社会(85046)
- 社会科(80082)
- 社会科学(80059)
- 省(76370)
- 基金项目(74838)
- 自然(68034)
- 自然科(66366)
- 自然科学(66349)
- 自然科学基金(65145)
- 划(63616)
- 教育(61162)
- 编号(58177)
- 资助(54902)
- 成果(45698)
- 重点(42504)
- 发(41695)
- 部(41385)
- 创(39698)
- 课题(38572)
- 创新(36986)
- 科研(36619)
- 农(36367)
- 计划(35643)
- 期刊
- 济(114519)
- 经济(114519)
- 研究(72562)
- 农(70405)
- 中国(48962)
- 学报(48062)
- 农业(48004)
- 科学(43598)
- 大学(35587)
- 学学(33980)
- 管理(33833)
- 财(28027)
- 教育(26150)
- 业经(24847)
- 业(22934)
- 融(21671)
- 金融(21671)
- 技术(21609)
- 问题(16244)
- 版(15090)
- 财经(15002)
- 经济研究(14943)
- 科技(14504)
- 业大(14484)
- 农业经济(14145)
- 资源(13726)
- 农村(13585)
- 村(13585)
- 图书(13489)
- 理论(13150)
共检索到375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英 蔡守华
了解土壤养分的时空间变异特征,可以为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田间精准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江苏省姜堰市西华农场为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详尽地分析了冬小麦播前及不同生育阶段农田土壤速效养分(速效N、P、K)的时空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土壤变量大部分都由趋势、剩余残差的空间相关部分和随机部分组成;不同生育阶段3个土壤变量都具有中等以上空间结构性;碱解氮(AN)的分布格局在冬小麦播前和主要生育期内变化不大;速效磷(AP)苗期和孕穗期空间分布较相似,空间连续性也强,而播前和乳熟期的连续性稍差,出现较多斑块;速效钾(AK)在前三个时期分布较相似,与乳熟期分布有较大差异。作物生育期内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随时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亚斌 宋晓宇 杨贵军 王仁红 全斌 竞霞 刘晓
【目的】研究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溶液中硝态氮及铵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变量追肥对其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为田间作物的栽培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2013—2014年小麦试验为例,采用常规统计分析与地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分别探索土壤溶液中硝态氮与铵态氮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及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获取硝态氮与铵态氮空间分布图,最终比较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内硝态氮与铵态氮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通过常规统计分析发现冬小麦起身期至收获期内,土壤溶液中铵态氮含量受追肥影响不明显,整体呈降低趋势,而硝态氮含量受追肥影响,呈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的趋势;在起身、拔节、开花与灌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鹏 陈阜 李莉
为研究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2006-2007年小麦生长季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生长后期,10~30 cm土层,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秸秆未还田的处理,秸秆还田有利于冬小麦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秸秆还田影响了土壤铵态氮的分布,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含量。冬小麦生长前期和成熟期,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高,生产管理中应减少氮肥施用;进入抽穗期和灌浆期,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低,应增加氮肥施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辉 贺立源 黄魏 江成旺 鲁明星 徐辉 张德才 巩细民
利用GIS对湖北省鄂州市杜山镇耕地速效养分进行了评价研究 ,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定位 ,以 5 0 0m× 5 0 0m网格法取得表层土样 134份 ,分析样品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等 5项指标 ,用综合评分法将耕地速效养分划分为 5个肥力等级并分析讨论了土壤速效养分分布状况及其成因。同时 ,还对基于速效养分等级的推荐施肥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GIS 土壤速效养分 推荐施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叶德练 齐瑞娟 张明才 李召虎
为了探讨节水灌溉下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在华北平原旋耕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溉处理(常规灌溉W1、节水灌溉W2和无灌溉W3,冬小麦全生育期总灌溉量分别为150,75,0 mm)对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量氮、基础呼吸、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灌溉量可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土壤基础呼吸。随着灌溉量的减少,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随之降低;而W3可显著提高脲酶活性。土壤含水量随灌溉量的减少而降低。水分胁迫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但有降低铵态氮含量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酶 微生物量氮 微生物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晓青 冯浩 王冬林 余坤 左亿球
【目的】探讨不同砾石覆盖量对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以及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的砾石覆盖量(0,2,4,6和8kg/m2)处理,通过连续2年大田试验,探讨不同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覆盖量的增加农田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增大,砾石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冬小麦苗期8kg/m2(S8)砾石覆盖量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对照增加10.09%和11.92%(P<0.05),灌浆期差异不显著,成熟期增加8.87%和9.08%(P
关键词:
砾石覆盖 冬小麦 土壤贮水量 生长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贵桐 李保国 陈德立
报道了利用微气象学法 (梯度扩散法 )测定大面积农田土壤氨挥发的试验结果。在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夏玉米的生产实际中 ,施肥后土壤氨挥发的损失量 (N)在 18 9~ 6 3 5kg·hm- 2 之间 ,占施N量的 9 9%~ 37 0 %。氨挥发过程主要发生在日间 ,日内挥发高峰多出现在 12 :0 0~ 16 :0 0 ,并与季节有关 ,土壤施尿素或碳铵后氨挥发日间变化方式基本一致。当表层 1cm土壤的NH4 (N)下降到 2 0~ 30mg·kg- 1时 ,施肥引起的氨挥发基本结束。
关键词:
氨挥发 微气象学法 农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军芳 周晓芬 孙丽敏 冯伟 杜金钟 崔瑞秀 孙苏卿
以藁城、无极、正定三个县(市)为例,分析了当前太行山前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土壤养分状况与农田氮、磷、钾三要素养分平衡特征。结果表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三县(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由1.13%提高到1.86%,全氮平均含量由0.73g/kg提高到1.14 g/kg,速效磷含量由10.3 mg/kg提高到29.83 mg/kg,速效钾含量由103.0 mg/kg提高到117.2 mg/kg,总体而言,土壤有机质虽有大幅提高,但仍然处于低水平,全氮由很低水平提高到中等水平,速效磷由中等水平提高到高水平,速效钾略有提高,处于中等水平;三县(市)农田氮、磷、钾总体均处于盈余状态,平均盈余量分别为11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贝 王纪华 杨武德 陈立平 黄文江 郭建华 宋晓宇 冯美臣
【目的】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养分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以及多年轮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国家精准农业示范研究基地为例,利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结合《北京土壤养分分等定级标准》,分析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结果】从2000—2007年,研究区严重缺乏磷、钾养分,且含量等级呈下降趋势;土壤全氮含量虽在部分区域偏高,但盈亏等级也呈下降趋势;有机质含量略微增加,处于平衡状态。不同年度的各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1.00%—51.71%,属于中等程度的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效磷、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空间分布稳定。速效钾在2001年空间分布规律与2000年和2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琪 景豆豆 杨珍平 张春来 高志强
为合理利用夏闲期光、热和水资源,提高山西南部农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研究种植绿肥苜蓿对后作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探索有助于提高小麦的生产力的苜蓿种植模式。试验为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苜蓿不同播量,分别为7. 5(S),15. 0(M),22. 5 kg/hm~2(L),副区为不同还田日期:9月10日(T1)、9月20日(T2)、9月30日(T3),以常规复种玉米为对照(CK),于后作小麦的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测定农艺性状、土壤养分,并于成熟期测定小麦产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供试夏闲期种植苜蓿各处理下,后作冬小麦的株高、绿叶数、单株干质量及倒二叶长宽,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大播量中还田日期的LT2处理下,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 20~3. 38倍和4. 08~5. 42倍。冬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6. 3%,5. 8%,4. 1%,比对照增产3. 9%。大播量中还田日期的LT2处理更有利于该地区小麦产量的提高,该试验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玉建 朱建华 王殿昌 刘淑云 张晓艳 尚明华 王风云 封文杰
以潮土区2007年GPS实时定位的104个采样点小麦产量数据为基础,基于地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小麦产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建立了小麦产量的空间变异模型,形成了小麦产量的空间分布图,阐明了影响小麦产量分布不均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潮土区农田地块小麦产量平均值为47.426 g/kg,最高值为64.508 g/kg,最低值为20.163 g/kg,球状模型是本研究小麦产量连续性分布的最佳模型,其块金值/基台值为1.655,表明在变程为171.62 m范围内具有弱的空间变异性,农田地块东南部和南部为小麦产量的高值区,由此向外小麦产量逐渐降低,基本呈圈层分布,说明小麦产量具有...
关键词:
农田尺度 地统计学 小麦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欢 刘娜 曾文龙 蒋代兵 熊德中
为进一步提高烟田养分的管理水平、改善烟叶品质,对龙岩市植烟土壤主要速效养分进行了区域化研究,采集了龙岩市各县市(区)的植烟土壤22 138个样品,分析了植烟土壤主要速效养分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龙岩市各县市(区)的植烟土壤主要速效养分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异,碱解氮为中等变异,有效磷和速效钾都属于强变异。有效磷具有弱空间相关性,碱解氮和速效钾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龙岩市植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处于缺乏水平的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25.50%、2.20%、45.60%。
关键词:
植烟土壤 速效养分 空间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云马 贾树龙 孟春香 孙彦铭
采用微区模拟方法,研究了免耕条件下,玉米田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玉米田免耕降低了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三种养分含量。其中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影响最大,降低达显著水平;速效磷含量次之;对速效钾含量影响最小。0~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免耕处理比翻耕处理低15.3%~51.2%。20~4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免耕处理比翻耕处理低40.9%~46.7%。
关键词:
免耕 玉米 土壤养分 动态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慧婷 蒙继华 程志强
【目的】研究在均衡施肥模式下,双山农场2012—2016年间土壤速效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分析施肥管理、轮作模式等人为因素和气象、地形等自然因素对速效养分变化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可为土壤速效养分管理和作物变量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双山基地农场为例,通过时间序列HJ-1 CCD遥感数据和作物模型WOFOST反演得到土壤速效养分。基于以上土壤速效养分数据在不同时间尺度(年际间和生长季内)和不同空间尺度(农场尺度和田块尺度)上的速效养分时空变异分析。利用土壤速效养分分级图来定性分析养分在5年内的空间变异特征;选取相应的统计参量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平均含量和变异性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线性回归来分析速效养分的变化量与初始含量的关系;以及养分变化曲线图分析速效养分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在均衡的农田施肥管理模式下,2012—2016年农场的土壤速效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平均值变化不大,速效养分高值和低值都在向中间值靠拢,分别集中于280—360 mg·kg-1、38—42 mg·kg-1和160—200 mg·kg-1,该部分面积比例分别增加18.5%、23.1%和23.8%,养分含量整体呈现均一化特征。AN、AP和AK的变异系数分别从2012年的0.314、0.112和0.257变为2016年的0.131、0.034和0.098,速效养分分布的空间差异性在减弱。AN,AP变化量均与初始值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R 2分别为0.839和0.882,AK的R 2为0.569,其相关性较弱与土壤中的速效钾本身不稳定有关。通过相邻地块的养分变化分析可知,田块尺度上的土壤速效养分也表现出明显的均一化特征,轮作模式是影响田块间养分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对于轮作模式完全相反的#1和#2田块,人工施肥决定了田块内养分变化的总体趋势,对于豆科作物,固氮作用对土壤速效氮的含量变化作用明显。温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但这种影响不足以改变养分变化的总体趋势。土壤的淋洗对养分的空间变异起到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强度较大的降水。降水对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在地形差异较大的区域,表现得更加明显。【结论】农田的施肥管理和作物轮作模式是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的主导因素;其次是气候因素,雨水对土地的淋洗会导致土壤速效养分的流失和下降,该作用在地形差异较大的地区更加明显;速效养分的变化量与养分初始含量关系显著;温度的升高会促进土壤速效养分的降低,其影响力小于降水。以上变化规律均可纳入后期速效养分的预测研究中,对这些影响因子赋予不同的权值,进行预测模型的构建。以期对作物年际间和生长季内的速效养分的变化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利江 郑丽波 柳云龙 俞立中 贾正长
以浙江宁波三七市镇的一块面积为256.2 hm2的农田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对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指数模型;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的C0/(C0+C)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克里格插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