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62)
- 2023(6101)
- 2022(5262)
- 2021(4787)
- 2020(4069)
- 2019(9045)
- 2018(9156)
- 2017(16840)
- 2016(9519)
- 2015(10575)
- 2014(10492)
- 2013(10180)
- 2012(9710)
- 2011(8846)
- 2010(9164)
- 2009(8594)
- 2008(9026)
- 2007(8097)
- 2006(7246)
- 2005(6818)
- 学科
- 济(33817)
- 经济(33738)
- 管理(32436)
- 业(27231)
- 企(23957)
- 企业(23957)
- 财(12859)
- 制(12778)
- 方法(12098)
- 数学(9971)
- 数学方法(9806)
- 学(9505)
- 农(9071)
- 体(8844)
- 中国(8683)
- 业经(8601)
- 务(7909)
- 财务(7890)
- 财务管理(7868)
- 体制(7568)
- 企业财务(7497)
- 银(7179)
- 银行(7153)
- 行(6823)
- 融(6816)
- 金融(6813)
- 环境(6337)
- 划(6175)
- 地方(5724)
- 农业(5598)
- 机构
- 大学(142720)
- 学院(140653)
- 济(53939)
- 研究(53325)
- 经济(52719)
- 管理(48497)
- 理学(41177)
- 理学院(40609)
- 管理学(39778)
- 管理学院(39511)
- 中国(39297)
- 科学(34614)
- 农(30988)
- 京(30960)
- 财(29464)
- 所(29135)
- 研究所(26432)
- 农业(24660)
- 业大(23837)
- 中心(22993)
- 江(22744)
- 财经(22215)
- 经(20019)
- 北京(19435)
- 院(18704)
- 省(18392)
- 范(17993)
- 师范(17703)
- 州(17474)
- 经济学(16985)
- 基金
- 项目(94083)
- 科学(73361)
- 基金(68885)
- 研究(65037)
- 家(62526)
- 国家(62060)
- 科学基金(51398)
- 社会(41098)
- 社会科(38858)
- 社会科学(38848)
- 省(36529)
- 基金项目(36032)
- 自然(34361)
- 自然科(33510)
- 自然科学(33492)
- 自然科学基金(32924)
- 划(32102)
- 教育(29739)
- 资助(27717)
- 编号(24456)
- 重点(22263)
- 制(22083)
- 成果(21702)
- 部(21119)
- 发(20019)
- 创(19868)
- 计划(19025)
- 创新(18855)
- 课题(18510)
- 科研(18171)
共检索到217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德滋 李洪杰 李香菊 张艳敏 郭北海 王贵启
以 2 4个冬小麦品种 (或品系 )为试材 ,研究测定了冬小麦对莠去津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在苗前土壤喷 30 0 0mL/hm2 莠去津的条件下 ,出苗后 30d有 6个品种表现不敏感 (T) ,7个品种表现中感 (MS) ,4个品种表现中抗 (MT) ;小麦根部受莠去津的为害重于地上部。观察了不同反应型小麦品种之间杂种F1、F2 和BC1的敏感和不敏感植株分离比例 ,小麦对莠去津反应受细胞核基因控制 ,与细胞质基因无关。该基因属单基因遗传 ,敏感性为隐性 ,不敏感性为显性。研究了莠去津对小麦幼胚培养的影响 ,低浓度莠去津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没有明显影响 ,高浓度莠去津降低了愈伤组织...
关键词:
冬小麦 除草剂 莠去津 敏感性 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倩 张聪 吴洁 蒲志刚 王大一 阎文昭 邓科君 张勇 郑雪莲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甘薯在潮霉素以及basta选择下的耐受性,为甘薯的遗传转化提供依据,本试验选取了四川省常用甘薯栽培品种(材料),川薯164与西成薯007,以叶片为外植体,分别接种于含有6-BA、NAA及不同浓度梯度的潮霉素及basta的培养基上,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基因型甘薯的最适抗性压。结果表明,川薯164与西成薯007叶片抗hyg的最适选择压分别为20~30,15~20 mg/L,川薯164与西成薯007叶片抗basta的最适选择压均为1.0 mg/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强翠翠 程家森 谢甲涛 付艳苹 姜道宏
为了与播前除草措施相配合,达到油菜轻简化栽培的目的,开展了盾壳霉对田间常用灭生型除草剂草甘膦和草铵膦敏感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草甘膦和草铵膦原药对盾壳霉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714.3μg/mL和574.5μg/mL;草甘膦对盾壳霉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弱,EC50为1 019.8μg/mL,而草铵膦原药对孢子的萌发基本没有抑制作用;2种除草剂原药均抑制核盘菌菌丝生长,EC50分别为1 695.8μg/mL和223.5μg/mL;2种除草剂商品制剂对盾壳霉孢子没有杀灭作用,但延迟孢子的萌发,影响盾壳霉对核盘菌菌核的寄生。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生产中盾壳霉可以与草甘膦和草铵膦2种除草剂进行混合施用。
关键词:
盾壳霉 核盘菌 草甘膦 草铵膦 敏感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琼 陈国奇 姜英 王庆亚 姚振威 董立尧
[目的]明确我国稻田发生较多的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crus-galli)、硬稃稗(E.glabrescens)和无芒稗(E.crus-galli var.mitia)3种稗属(Echinochloa spp.)杂草对稻田常用除草剂的敏感水平,以及光头稗(E.colonum)、西来稗(E.crus-galli var.zelayensis)、长芒稗(E.caudata)、水稗(E.phyllopogon)和水田稗(E.oryzoides)5种发生较少的稗属杂草对稻田主要除稗剂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水平。[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供试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
关键词:
稗属 除草剂 敏感性 抗药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刚 杨习文 田霄鸿 李生秀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基因型对施锌的反应。通过比较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大小(是否大于1),以及根据培养过程中植株的生长表现,将供试的25种小麦基因型划分为两类:即缺Zn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结果还表明,供Zn可以促进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均较大幅度提高了叶绿素SPAD值(25个小麦基因型中18个的增幅都超过10%),而根冠比则相对保持稳定。小麦种子中的锌含量、幼苗根冠比与小麦叶片叶绿素SPAD值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由于地上部积累了较高浓度的Zn,缺Zn非敏感型可有效减轻缺Zn对其造成的危害。非敏感型与敏感型相比较,缺Zn条件下地上部和根系锌含量平均值分别高出96.6%和28.8%,而在供Zn...
关键词:
冬小麦 基因型 锌用量 缺锌敏感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翔 张帆 金宗来 邓香芹 吴灵通 Warusawitharana Hasitha 周伟军
【目的】分析大麦对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生理反应,研究该除草剂处理对大麦幼苗的生理指标及根系细胞亚显微结构、有丝分裂的影响,为明确丙酯草醚在大麦田的使用安全性和作用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在大麦四叶期喷施不同浓度丙酯草醚,分析处理后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蛋白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并研究100 mg·L-1浓度丙酯草醚对根尖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田间推荐浓度100 mg·L-1丙酯草醚在处理初期对大麦幼苗的影响较小,但随处理时间延长,该浓度处理对大麦叶片ALS活性、蛋白含量、光合系统各项参数的抑制作用加剧,并造成根尖细胞液泡体积减小、数量减少、微粒体数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籍贵苏 杜瑞恒 侯升林 程汝宏 王新玉 赵秀萍
目的研究细胞质抗除草剂基因对谷子性状和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质抗除草剂谷子与敏感型谷子正反交和多代回交等方法,获得了同核异质杂交群体和近等基因系,比较其F1、F2、回交和复合杂交世代的群体差异和近等基因系的生长发育差异。结果具有抗除草剂细胞质的谷子苗期发育迟缓、抽穗晚,灌浆时间短;用其杂交获得的回交、复合杂交及F2的多数群体表现了生长弱势。但是具有细胞质除草剂抗性的谷子,在杂交F1代可产生较大的杂种优势;回交、复合交和F2代有较大的分离,并且个别组合表现了与敏感细胞质一样的丰产性。结论细胞质抗除草剂基因对谷子的生长和性状发育有影响,但利用杂交种可避免细胞质抗性产生的不利影响,获得丰产性;对抗...
关键词:
谷子 细胞质除草剂抗性 遗传 发育 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香菊 王贵启 李秉华 Blackshaw R E
1997~2001年,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生物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就麦秸覆盖与苗后除草剂减量施用相配合对免耕玉米田杂草的控制作用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播种后田间采用麦秸覆盖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杂草的发生。当麦秸覆盖量为4500~7500kg/hm2时,玉米田杂草密度比不覆盖的处理降低49 1%~96 1%,在这样的小区除草剂采用定向喷雾,即使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玉农乐和阿特拉津的用量比常规用药量减少1/4时,小区内除草效果仍可以达到91 8%~94 3%。
关键词:
麦秸覆盖 除草剂 玉米田 杂草控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章建新 赵明 王美云 苏宝林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小麦单核期、双核期小孢子和单核期花药壁对高温的敏感性研究表明 :小麦单核期花药中小孢子和绒毡层细胞对高温 (4 5℃ )最敏感 ,处理仅 10min就可引起细胞内线粒体等细胞内膜系统破裂或破碎 ,而花药表皮内壁和中层需高温处理 30min才能发生相同的超微结构变化 ,随着小孢子的发育 ,其对高温的敏感性下降 ,发生相似变化的高温处理时间为 30min。
关键词:
小麦 花药 高温 超微结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锦程 戴魏真 万永乐 吴守鹏 吴向辉 毕亚玲
为筛选防除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的高效除草剂,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明确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田17种茎叶除草剂对阿拉伯婆婆纳的活性,同时对筛选出的10种活性较高的除草剂开展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吡氟酰草胺、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二甲四氯钠、啶磺草胺、异丙隆、酰嘧磺隆、辛酰溴苯腈、二氯异噁草酮10种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活性较高,鲜重抑制率达89.10%~95.18%,其中吡氟酰草胺、啶磺草胺、辛酰溴苯腈毒力较高,GR90 (抑制杂草生长90%时的除草剂剂量)分别为89.28、6.52、155.42 g·hm~(-2) [有效成分(下同)],低于其1/2推荐剂量;其次为唑草酮、双唑草酮、甲基二磺隆和噻吩磺隆,鲜重抑制率为76.60%~87.63%;氟唑磺隆、唑嘧磺草胺活性较差,双氟磺草胺无使用价值。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120 d,二氯异噁草酮216 g·hm-、啶磺草胺15 g·hm~(-2)对阿拉伯婆婆纳防效最高,鲜重防效分别为97.11%和95.59%;其次为吡氟酰草胺262.5 g·hm~(-2)、苯磺隆22.50 g·hm~(-2)、二甲四氯钠1 260 g·hm~(-2),鲜重防效84.06%~90.39%,此5种药剂在推荐剂量时对阿拉伯婆婆纳均有较好防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晗 张佩 张玉华 张健 董立尧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侵入麦田恶性杂草鬼蜡烛(Phleum paniculatum)的适宜田间防除药剂。[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鬼蜡烛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发现小麦田常用土壤处理剂吡氟酰草胺、丙草胺、异丙隆、绿麦隆对鬼蜡烛毒力效果显著,ED90值均低于各自的推荐剂量;茎叶处理除草剂啶磺草胺、炔草酯、异丙隆、三甲苯草酮和氟唑磺隆对鬼蜡烛毒力较好,ED90值亦均低于各自的推荐剂量;甲基二磺隆和精唑禾草灵对鬼蜡烛毒力较差,ED90值分别是各自推荐剂量的2倍和3.5倍。非小麦田除草剂二甲戊灵、乙草胺、甲氧咪草烟、敌草隆、乙氧氟草醚、氨唑草酮对鬼蜡烛毒力较好,ED90值均低于各自的推荐剂量,二甲戊灵和氨唑草酮对小麦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2.49和2.47,一定剂量下对小麦安全。[结论]鬼蜡烛对麦田常用除草剂吡氟酰草胺、丙草胺、异丙隆、绿麦隆、啶磺草胺、炔草酯、三甲苯草酮和氟唑磺隆仍比较敏感,在各自推荐剂量下均能有效防除鬼蜡烛,但对精唑禾草灵和甲基二磺隆不敏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锐 柳建华 许宁
内部控制的实施约束了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从而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业绩,那么理性的经理人必然会要求将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从而实现自身报酬的弥补。鉴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其管理层薪酬业绩的敏感度也越高,而且,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的协同性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更为密切,说明内控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产权 薪酬业绩敏感性 协同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辰颖
在环境规制日益严格、环境治理好坏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制定高管薪酬契约时不仅要考虑财务绩效,也需将环境绩效纳入考核范畴。选取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薪酬与环境绩效、财务绩效的敏感性,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强的企业环境绩效显著优于内部控制弱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强化高管薪酬与财务绩效的敏感性;内部控制弱的企业环境绩效提升会降低高管薪酬,而内部控制强的企业不存在这种现象。建议政府通过奖励与惩罚双重机制,督促企业保护环境;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合理激励高管;高管增强环保意识,辅助企业实现绿色经营,三方协力提升企业环境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吉涛 张边秀 郑岚清
本文利用2006—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研发投入与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研发投入较多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有所减弱,这一关系只存在于制造业非高科技企业中,在高科技企业这一关系不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制造业高科技企业中,亦或是制造业非高科技企业中,内部控制都能够增加研发投入对薪酬业绩的敏感性。为企业今后内部控制增加研发投入对薪酬业绩的敏感性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福年 刘江 杨红燕 张强 雷俊 陈莉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旱地春小麦产量增加的品种特性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可为区域小麦品种选育和作物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布设春小麦长期定位试验(雨养处理),开展不同播期以及播前和生育期间不同灌水处理试验,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划分春小麦气候年型,并利用参数化后的春小麦生长发育模型设置不同气候情景,模拟研究半干旱区雨养春小麦产量对气候年型的响应及其与品种干旱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春小麦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可以分为5个不同的年型,其主要由播前土壤含水量和生育期大气干湿程度(潜在蒸散与降水量之差)决定;所构建的春小麦模型对发育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以及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比,一致性指数均大于0.8,相对均方根误差均小于30%。通过模型模拟发现在播期与播前土壤含水量固定的情形下,当生育期降水量小于140 mm时,对干旱敏感的春小麦品种产量高于与对干旱呈中性的品种,而在生育期降水量大于200 mm时,对干旱不敏感的春小麦品种获得的产量最大。[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春小麦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春小麦发育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及产量形成。对干旱敏感的春小麦品种在极端干旱气候年型下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而对干旱不敏感的春小麦品种则在水分条件相对适宜的气候年型下容易高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