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8)
2023(9010)
2022(8190)
2021(7887)
2020(6520)
2019(15306)
2018(15378)
2017(29698)
2016(16258)
2015(18476)
2014(18361)
2013(18181)
2012(16624)
2011(14886)
2010(14669)
2009(13221)
2008(12620)
2007(10714)
2006(9307)
2005(7937)
作者
(47172)
(39065)
(38758)
(36820)
(24721)
(18801)
(17526)
(15550)
(14807)
(13823)
(13352)
(12932)
(12199)
(12172)
(11957)
(11952)
(11756)
(11688)
(10987)
(10914)
(9723)
(9435)
(9324)
(8812)
(8778)
(8675)
(8628)
(8529)
(7940)
(7799)
学科
(61553)
经济(61485)
管理(45758)
(42537)
(35846)
企业(35846)
方法(30302)
数学(26094)
数学方法(25813)
(16057)
中国(15148)
(14658)
(14470)
业经(13720)
地方(12492)
(11177)
贸易(11172)
理论(10968)
(10845)
农业(10767)
(10665)
(10177)
技术(9945)
环境(9840)
(9534)
财务(9475)
财务管理(9460)
教育(9166)
企业财务(8902)
(8815)
机构
大学(228287)
学院(225976)
管理(92298)
(83509)
经济(81555)
理学(80909)
理学院(80017)
管理学(78616)
管理学院(78224)
研究(74240)
中国(52898)
(48771)
科学(48645)
(37994)
(37612)
(36755)
业大(36398)
研究所(34567)
中心(33092)
(30875)
北京(30800)
财经(30408)
(30105)
农业(30029)
师范(29853)
(27712)
(26893)
(25963)
师范大学(24296)
技术(24045)
基金
项目(161962)
科学(126125)
研究(117747)
基金(116670)
(102307)
国家(101455)
科学基金(86331)
社会(71594)
社会科(67690)
社会科学(67671)
(63338)
基金项目(62948)
自然(57772)
自然科(56378)
自然科学(56366)
自然科学基金(55334)
(53882)
教育(53313)
编号(48568)
资助(47859)
成果(39280)
重点(35820)
(35134)
(33875)
(33583)
课题(32939)
创新(31237)
科研(31217)
项目编号(30228)
大学(30040)
期刊
(88431)
经济(88431)
研究(64634)
学报(39111)
中国(39001)
科学(35259)
(34731)
管理(32453)
大学(28490)
学学(26757)
(26031)
教育(25305)
农业(24605)
技术(18753)
(15772)
金融(15772)
业经(14874)
财经(13995)
图书(13826)
经济研究(13509)
(12603)
理论(12289)
科技(12061)
(11678)
实践(11633)
(11633)
问题(11443)
(10538)
情报(10515)
技术经济(10454)
共检索到315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江  康书江  李鸿祥  郭晓维  王纪华  
测定了冬小麦不同群体条件下主要生育时期不同器官的乙烯释放量,结果表明,乙烯的释放是存在于小麦各生育时期的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在不同蘖位的分蘖和不同部位的小穗、小花及同位叶片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乙烯释放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起身期退化分蘖明显高于其它优势茎蘖,拔节后迅速下降,高密度下这一过程有所推迟;劣势小穗和劣势小花高于优势小穗和优势小花;功能初期和正在衰老的叶片高于功能盛期的叶片。表明乙烯参与了小麦优劣势器官转化的调控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凤路  赵明  王志敏  王树安  赵久然  郭景伦  
以顶端败育类型(3631)和非败育类型(0425)杂交种为材料,对其籽粒发育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败育类型玉米果穗上部籽粒在授粉后0~8d阶段,发育状况中部优于基部、更优于顶部,而乙烯释放量则表现出顶部>基部>中部。采取乙烯处理进行籽粒离体培养也证明乙烯不利于籽粒发育,是引起籽粒败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翁惠玉  武宗信  
1989~1991年在山西省临猗县和太原两地,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喷施,研究其增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乙烯利在小麦旗叶刚伸出时喷施,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增产最多的是亩喷施20g有效成分乙烯利,亩增产小麦32~48kg,增产率达10.22%~22.8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叔方  
对大白菜采后离体叶片乙烯释放进行分析发现大白菜不同品种有不同的乙烯释放特性。相同离体叶片组进行比较,品种Nemesis乙烯释放量低于品种Parkins。在贮藏期间Nemesis最外层叶片释放量高于其他叶片,其他叶片几乎无乙烯释放;Parkins中间叶片乙烯释放量最高,而最外层叶片乙烯释放量最低。离体叶片对外源乙烯的反应和叶片衰老程度没有直接关系,叶片内源乙烯释放量高,外源乙烯处理后乙烯释放增加量也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胜民  席芳  
研究了青梅果实采后果肉硬度、乙烯释放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 ,果肉硬度 3d后急剧下降 ,5~ 7d下降最快 ,而乙烯释放量 5d后则迅速上升 ,于第 9天达到高峰 ,果实硬度下降与乙烯释放上升呈显著负相关 (r =- 0 782 3)。SOD和POD活性于采后 3d开始迅速升高 ,第 5天同时达到峰值。CAT活性一直下降 ,第 5天后检测不出。MDA含量呈峰型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荣敏  卢少源  张荣芝  
选取9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材料,在水旱两种条件下分别测定了5个生育时期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切叶失水率、叶绿素含量及a/b比值等抗旱性生理指标,以明确各指标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和测定的最佳时期。结果表明,脯氨酸在起身期测定,丙二醛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在拔节期测定,切叶失水率、叶绿素a/b比值在抽穗开花期测定,叶绿素总含量在挑旗期测定,其结果与抗旱性相关最显著。这对抗旱性鉴定指标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陶宗娅  邹琦  
用浓度分别为0.05、0.25、1.0、5.0、10.0、20.0mmol/L的SA溶液分别浸渍小麦幼苗地上部分(浸苗45min)和根部(浸根8h),自然光下8h后取第二展开叶测定。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叶片活性氧代谢的调节,探讨了SA抑制乙烯生物合成与活性氧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SA浓度增加,H2O2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酚特异性过氧化物酶(PPOD)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O2-产生速率则先降低后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降低,乙烯产生速率略有升高后迅速降低。小麦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对SA浓度小于1.0mmol/L的处理敏感。乙烯产生速率对外源SA敏感,体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大庚  依艳丽  郑西来  李亮亮  刘孝义  
试验采用恒温振荡法和土柱淋洗法研究了土壤对石油烃的吸附及其释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石油烃溶液浓度较低条件下,供试土样对石油烃的等温吸附线均呈y=ax+b直线关系,石油烃吸附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去除土壤有机质的条件下,土壤对石油烃最高吸附量由1082.32mg·kg-1下降到165.63mg·kg-1。土壤中石油烃的释放是极其缓慢的,石油烃的释放率分别为0.86%、0.73%和1.3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夏新莉  郑彩霞  尹伟伦  
本文采用对盆栽樟子松苗木进行土壤干旱胁迫处理的办法 ,研究其针叶SOD活性水平、MDA含量以及膜脂成分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 ,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MDA含量逐渐上升到最高水平 ,在严重干旱末期下降 ,但仍处于高水平 ;IUFA在严重干旱胁迫下开始下降 ,乙烯伴随着IUFA水平明显的下降而产生 ,同时苗木走向死亡。这些结果表明樟子松针叶受土壤干旱胁迫 ,酶促保护系统破坏导致膜脂过氧化 ,MDA明显提高 ,同时IUFA水平降低 ,并产生伤害乙烯 ,针叶受到伤害进一步加剧 ,苗木走向死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勇  沈春章  傅廷栋  董元彦  
采用不同浓度不同配方的化杀灵WP对Napus SW 0742油菜进行处理,测定杀雄后盛花期油菜的乙烯释放量,研究油菜育性转换与乙烯释放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化杀灵处理后的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化杀灵应用于Napus SW 0742油菜的最佳用药浓度为1.4 g/L,化学杀雄效果越好,乙烯释放量越高,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油菜雄性不育有直接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海涛  李彦  刘兆辉  沈玉文  江丽华  谭德水  宋效宗  刘苹  
【目的】了解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征及其与冬小麦氮素吸收特性在时空上的匹配性,为其在冬小麦一次性施肥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外膜表面形貌特征、氮素在静水与麦田中的释放特征、氮素释放与冬小麦氮素吸收的相关关系,不同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时间动态以及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有效氮累积量与冬小麦吸收量的匹配关系。【结果】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涂膜外观完整、致密,无明显孔隙。C型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水中的累积释放曲线呈"S"型,释放期约为45 d;在麦田中的累积释放曲线呈拉长"S"型,释放期约为180 d。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土壤中的氮素累积释放量与冬小麦氮素累积吸收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田间的氮素释放峰有两个,分别在苗期和拔节期,分别占全年氮素释放量的30.83%和23.53%。从氮素吸收与氮素释放在生育期匹配性来看,孕穗期之前,两者呈"错峰"关系,氮素释放峰在前,氮素吸收峰在后。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处理不同土层在关键生育期土壤硝、铵态氮含量和有效氮累积量显著增加,0—30 cm土层在冬小麦返青、孕穗、灌浆期,30—60 cm土层在冬小麦孕穗、扬花、灌浆期,60—90 cm土层在冬小麦返青、扬花、灌浆期。【结论】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缓释性满足缓释肥国家标准;在静水和麦田中的氮素释放特征相似,但在麦田中的释放期更长;其在麦田中的氮素释放规律与冬小麦氮素吸收规律基本一致,只是在孕穗期之前释放峰对应的生育时期,较吸收峰提前了一个生育时期;水性树脂包膜尿素较普通尿素更能提高不同土层在冬小麦关键生育时期的氮素供应能力,实现氮素供应与冬小麦根系吸收在空间上的匹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宏伟  张改生  王军卫  王小利  方振武  
在小麦发育的 Feekes8.5时期用化学杂交剂 GENESIS进行处理 ,分别在小麦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测定幼穗中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研究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与乙烯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化学杂交剂 GENESIS诱导后 ,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在 3个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随着 GENESIS喷施剂量的增加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率也相应增加 ,同时幼穗中乙烯释放量也表现出相同的增长趋势。表明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生化机理在于 GENESIS诱导小麦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增加 ,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小麦雄性不育有直接关系。同时 ,利用乙烯合成抑制剂 (AVG)处理细胞核质互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廷刚  杜小凤  王伟中  顾大路  杨文飞  吴雪芬  钱新民  吴传万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廷刚  杜小凤  王伟中  顾大路  杨文飞  吴雪芬  钱新民  吴传万  
为探明乙烯利和劲丰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淮麦31为材料,研究了乙烯利和劲丰对小麦各营养器官花后干物质积累动态、花前和花后干物质再转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和劲丰处理能增强小麦灌浆中后期上部功能叶片和节间的干物质积累,并促进其灌浆后期干物质转运。与对照相比,乙烯利降低了花前花后暂贮干物质的总输出量,增加了成熟期干物质在各营养器官中的分配量和比例,减少了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降低了籽粒产量、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劲丰则能促进花前和花后两个时期暂贮干物质的输出,降低成熟期干物质在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留生  韩碧文  何钟佩  
以京冬6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嘌呤(BA)、乙烯利及其配合使用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有效改变了小麦蛋白质含量及组分、氨基酸组成、沉降值、面筋含量等品质指标和千粒重。开花期喷施 BA 50mg/L 和灌浆期喷施乙烯利50mg/L 的复合处理,籽重和品质指标同时显著提高,表明了化学控制手段在协调碳氮物质代谢,实现产量品质协同提高方面的应用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