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0)
- 2023(13418)
- 2022(11667)
- 2021(11428)
- 2020(9082)
- 2019(21465)
- 2018(21538)
- 2017(39340)
- 2016(22216)
- 2015(25394)
- 2014(25613)
- 2013(24816)
- 2012(22790)
- 2011(20784)
- 2010(20834)
- 2009(18931)
- 2008(18267)
- 2007(16051)
- 2006(14266)
- 2005(12387)
- 学科
- 济(85143)
- 经济(84968)
- 业(60538)
- 管理(52277)
- 农(50618)
- 企(39861)
- 企业(39861)
- 方法(35820)
- 农业(33671)
- 数学(30047)
- 数学方法(29703)
- 中国(27757)
- 业经(24584)
- 教育(23119)
- 学(19661)
- 地方(18601)
- 财(18348)
- 理论(17287)
- 发(15380)
- 制(15333)
- 技术(13839)
- 贸(13817)
- 贸易(13811)
- 和(13668)
- 易(13439)
- 发展(12600)
- 农业经济(12558)
- 展(12478)
- 策(12425)
- 环境(12028)
- 机构
- 大学(305421)
- 学院(303825)
- 管理(118762)
- 济(115246)
- 经济(112565)
- 研究(106004)
- 理学(103553)
- 理学院(102340)
- 管理学(100572)
- 管理学院(99997)
- 中国(74879)
- 京(66098)
- 科学(65737)
- 农(65204)
- 所(52933)
- 业大(50529)
- 范(49855)
- 农业(49665)
- 师范(49560)
- 财(49452)
- 中心(48602)
- 研究所(48308)
- 江(44935)
- 北京(42118)
- 师范大学(40234)
- 财经(39418)
- 教育(38291)
- 院(37201)
- 州(36312)
- 经(36085)
- 基金
- 项目(208824)
- 科学(165153)
- 研究(161315)
- 基金(148344)
- 家(127871)
- 国家(126539)
- 科学基金(108155)
- 社会(100084)
- 社会科(93458)
- 社会科学(93430)
- 省(83231)
- 基金项目(79381)
- 教育(78124)
- 划(70513)
- 编号(70128)
- 自然(68024)
- 自然科(66364)
- 自然科学(66353)
- 自然科学基金(65155)
- 资助(59030)
- 成果(58535)
- 课题(48998)
- 部(47481)
- 重点(47180)
- 发(45998)
- 创(43180)
- 教育部(40739)
- 项目编号(40551)
- 创新(39876)
- 年(39837)
- 期刊
- 济(132576)
- 经济(132576)
- 研究(96458)
- 中国(69055)
- 农(68223)
- 教育(61241)
- 学报(48466)
- 农业(46772)
- 科学(45310)
- 大学(38482)
- 管理(37963)
- 学学(34934)
- 财(34708)
- 技术(28567)
- 业经(26853)
- 融(24774)
- 金融(24774)
- 业(21236)
- 财经(18109)
- 问题(18109)
- 经济研究(17847)
- 图书(17020)
- 版(16526)
- 经(15334)
- 农业经济(15036)
- 理论(14834)
- 科技(14699)
- 职业(14563)
- 农村(14463)
- 村(14463)
共检索到457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泽龙
传统社会的冬学主要是在农村进行识字教育与思想启蒙。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希望通过多种渠道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来提高粮食产量,故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教育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因此,冬学不再是单一的文化教育,其更加注重农业技术的普及教育,把培养农民正确的生产观、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作为冬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具体实践中则是通过新技术替代传统生产方式,进而实现对农民传统思想观念的改造。1950年代开展的以思想教育与农业生产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冬学为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农村社会改造提供了技术—思想—社会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农民收入、结构调整、市场发育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三个重大课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指出这是九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线。本文是他们承担的国家“八五”期间重点课题的主报告,现发表如下,供研究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翠英
80年代是农民社会文化心理转型的阵痛时期,在农民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精神的震荡和冲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观念的转变。逐步挣脱土地的精神束缚,建立起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二是商品意识的觉醒。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农民的心理空间,农民由自给自足型农民转向市场型农民,标志着农民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三是道德上的困惑与迷惘。自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道德观念的进步,但人们更多的还是困惑与迷惘:道德转型中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性的冲突;“以恶抗恶”者的道德自省与困惑;欲望的泛滥与道德的乏力。而农民社会文化心理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文强
怎样认识20至50年代无锡农民的纯收入——对《第二次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报告》的再研究朱文强引言从1929年至今,“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以下简称“无锡保定调查”或“无保调查”)已举行四次了,目前,第四次无保调查正在进行之中。1988年,《中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20世纪50年代前期,农村私人借贷活动的发生程度与当地经济的增长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农村私人借贷较为活跃的地区,也是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户经济发展不只意味着经济收入水平的增长,同时还意味着私人借贷活动发生的面积扩大,农村私人借贷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云森 齐豪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地区教育的代际影响。使用CHIPS2002的农村部分数据,以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农村实施的基础教育普及政策为父母教育的工具变量,2SLS估计结果发现,母亲教育年限对子女是否接受10年以上教育有正相关因果联系,而父亲教育年限的影响并不显著。分样本估计结果表明,母亲教育对儿子教育、父亲教育对女儿教育分别有显著正的影响。依据家庭背景进一步细分的样本估计显示,这种影响仅限于家庭背景是贫(雇)农、下中农和中农的样本。
关键词:
代际因果关系 农村教育 基础教育普及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毅
李斌《村庄视野中的阶级、性别与家庭结构:以1950年代湘北塘村为中心的考察》(以下简称为《塘村妇女》)一书[1],以湘北塘村为个案,通过大量的口述资料和地方文献,质疑和深化了前人关于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经典论断(1)。不同于以往革命史叙事下以国家为主体的论述,作者围绕性别、家庭和阶级三个维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毅
李斌《村庄视野中的阶级、性别与家庭结构:以1950年代湘北塘村为中心的考察》(以下简称为《塘村妇女》)一书[1],以湘北塘村为个案,通过大量的口述资料和地方文献,质疑和深化了前人关于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经典论断(1)。不同于以往革命史叙事下以国家为主体的论述,作者围绕性别、家庭和阶级三个维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1950—1980年代我国在推行农副产品统购政策时,实行了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是一种商业信用制度,它发端于1949年末推出的棉花预购定金制度,"一五"时期得到完善,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结束。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给农民带来先用钱后卖农产品的实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副产品统购制度所造成的政府与农民的紧张关系,是农副产品统购制度得以推行的"润滑剂"。农副产品预购定金是农村经济组织筹集生产资金的重要来源,成为财政投入与银行信贷投入之外国家向农村经济注入生产资金的第三条主渠道。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对满足农民及农村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促进国家急需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副产品 预购定金 商业信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增延
50年代中国农村的富农经济赵增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决定将过去长期实行的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并且还向世人庄重宣告:这“不是一种暂时的政策,而是一种长期的政策”。①这一承诺,又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端锋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个学科,鲜有不讨论“三农”问题的,这缘于“三农”问题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举国上下的广泛关注,成为世纪之交最具吸引力的公共话题。知识界的讨论自然会溢出学术场域,受到世人的关注和追捧,而其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则在制造和扩大学术市场的同时,其自身也成为当前“三农”大讨论中的一个重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奚正秋 吴志冲 庄荣盛 季学明
九十年代上海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研究奚正秋吴志冲庄荣盛季学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农村人口流入城市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农村,农业有机构成提高。这是农村生产力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林展
利用1930年代中国北方49个村庄2072家农户的调查资料,讨论了民国时期农村社会资本在民间借贷中的作用。使用农户的礼金支出作为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发现社会资本越多的农户,能够借到的资金会越多,具体来说,礼金支出每增加1圆,农户能够获得的贷款将增加7.9圆,但社会资本对借款利率却没有显著影响。对农户礼金支出的分析发现,平均来说,发生了借贷的农户家庭比没有发生借贷的家庭礼金支出要多2.3圆,相当于比没有发生借贷家庭礼金支出多76%。因此,以往认为农户礼金支出是铺张浪费的观点可能忽略了礼金支出对维护社会资本的作用。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这些结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民间借贷 礼金支出 民国农村
[期刊] 预测
[作者]
林清
人们很高兴地看到国家现在开始重新重视对农业的投入,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化肥、农药生产等,为农业丰收创造条件,实现稳产高产。希望能够像这样持之以恒的抓下去。回想1983,1984年农业丰收,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由于1984年的经济过热,造成货币发行过多(当年发行货币262.3亿元,为历年最高额),从1985年开始,农业投入减少,生产量下降,形成农业徘徊局面,影响到工业及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情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