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2)
2023(3600)
2022(3009)
2021(2758)
2020(2456)
2019(5494)
2018(5494)
2017(10227)
2016(6153)
2015(7150)
2014(7020)
2013(7114)
2012(7112)
2011(6633)
2010(6479)
2009(5705)
2008(5707)
2007(5211)
2006(4758)
2005(4441)
作者
(21848)
(18251)
(18131)
(17262)
(11888)
(8987)
(8329)
(7277)
(7185)
(6632)
(6359)
(6267)
(6213)
(6169)
(6153)
(5766)
(5720)
(5590)
(5536)
(5364)
(4851)
(4696)
(4649)
(4397)
(4201)
(4193)
(4128)
(3981)
(3973)
(3920)
学科
(21362)
经济(21329)
管理(15353)
(13259)
(10033)
企业(10033)
方法(9410)
(8164)
数学(8008)
数学方法(7880)
(6874)
中国(6081)
(5519)
(4696)
贸易(4695)
环境(4637)
(4579)
(4573)
(4397)
农业(4260)
业经(4253)
(3966)
地方(3965)
金融(3965)
(3733)
银行(3691)
资源(3610)
(3571)
理论(3570)
教育(3209)
机构
大学(91900)
学院(90058)
研究(40536)
(34202)
经济(33390)
中国(29164)
管理(28573)
科学(28553)
(28098)
理学(24153)
(23992)
理学院(23791)
管理学(23142)
管理学院(23004)
农业(22994)
研究所(22239)
(21550)
业大(19772)
中心(17507)
(14957)
(14616)
(14548)
(14248)
农业大学(14017)
北京(13880)
(13317)
科学院(13147)
(12903)
(11842)
研究院(11612)
基金
项目(62309)
科学(46245)
基金(43330)
(42112)
国家(41776)
研究(39550)
科学基金(32254)
(24669)
自然(23574)
自然科(22965)
自然科学(22953)
自然科学基金(22560)
(22506)
社会(22306)
基金项目(22111)
社会科(20896)
社会科学(20889)
资助(19597)
教育(17942)
重点(15378)
计划(15104)
编号(14729)
科技(14351)
(14263)
(13658)
科研(12965)
成果(12642)
(12542)
(12506)
(12325)
期刊
(37848)
经济(37848)
研究(25781)
(25232)
学报(24343)
中国(21115)
科学(19013)
农业(17732)
大学(16636)
学学(15813)
管理(10902)
(10579)
(10194)
教育(9954)
(8193)
金融(8193)
业大(7396)
技术(6366)
农业大学(6273)
经济研究(6014)
(5859)
财经(5525)
业经(5497)
世界(5424)
林业(5087)
问题(5035)
(4795)
科技(4782)
中国农业(4685)
(4441)
共检索到141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杭忠  张皓迪  王贵龙  刘天骥  李洪琴  刘匆  李虹  翟旭亮  薛洋  罗莉  
为比较鳜短期饥饿与摄食的生理状态,实验以我国鳜主产区广东省的冬季水温为参照,在(13±1)°C的水温条件下,选取体质量为(84.13±0.14) g的鳜90尾,分为饥饿组(饥饿15 d)和摄食组(摄食15 d),实验结束后测定各项理化指标。结果显示:(1)摄食组鳜的体质量、肝糖原、全鱼与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饥饿组,摄食组增重7.54%,而饥饿组减重8.39%。(2)摄食组鳜血浆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饥饿组,但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饥饿组,各类血细胞数量与血糖水平则无明显差异。(3)摄食组鳜的消化酶活性显著高于饥饿组,肠道组织结构发育更好。(4)摄食组鳜肝脏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饥饿组,且饥饿组部分肝细胞有明显的结构损伤,脂滴数量显著少于摄食组。(5)摄食组鳜的血浆溶菌酶活性和血浆、脾脏、肾脏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饥饿组。(6)摄食组与饥饿组鳜背肌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差异。但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差异,摄食组鳜背肌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饥饿组,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高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饥饿组。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摄食组增重而饥饿组减重,两种处理增重量差值达15.93%,且饥饿组存在消化和免疫能力下降,肝脏抗氧化能力减弱,细胞结构损伤的隐形危害,而摄食组的鳜消化、免疫及肝脏功能相对正常,背肌蛋白与脂肪含量更高,脂肪酸组成得到改善,氨基酸组成稳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欢欢  陈超  张廷廷  李炎璐  孔祥迪  刘莉  马文辉  
研究了在水温为(23±0.5)℃,盐度为29?30的培育条件下,饥饿胁迫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仔鱼生长、摄食、存活等一系列的变化。结果显示,2.5日龄体长出现负增长现象,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4.5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耗殆尽;仔鱼摄食率随日龄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最终为0,最大值出现在卵黄囊和油球消失之后的当天,即5.5日龄仔鱼达到最大初次摄食率,摄食率为66.67%;6日龄仔鱼的初次摄食率为最大初次摄食率的1/2,仔鱼达到不可逆点,其混合营养的时间为2?3 d,即仔鱼初次摄食率发生到达不可逆点的时间为2.5 d;云纹石斑鱼仔鱼孵化出膜后的3?6 d为其摄食的重要时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欢欢  陈超  张廷廷  李炎璐  孔祥迪  刘莉  马文辉  
研究了在水温为(23±0.5)℃,盐度为29?30的培育条件下,饥饿胁迫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仔鱼生长、摄食、存活等一系列的变化。结果显示,2.5日龄体长出现负增长现象,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4.5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耗殆尽;仔鱼摄食率随日龄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最终为0,最大值出现在卵黄囊和油球消失之后的当天,即5.5日龄仔鱼达到最大初次摄食率,摄食率为66.67%;6日龄仔鱼的初次摄食率为最大初次摄食率的1/2,仔鱼达到不可逆点,其混合营养的时间为2?3 d,即仔鱼初次摄食率发生到达不可逆点的时间为2.5 d;云纹石斑鱼仔鱼孵化出膜后的3?6 d为其摄食的重要时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瑞才  周莲贞  张金标  
本文于1987、1988两年近缘新对虾的繁殖季节,研究了早期饥饿对近线新对虾幼体发育、变态的影响,饥饿时间与幼体变态时间的关系;幼体及后期幼体各阶段摄食卤虫无节幼体、褶皱臂尾轮虫数量的变化;幼体各阶段的适宜饵料种类及密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艺峰  林霞  吴望星  徐同成  麦康森  
采用一直投喂(S0R0)和周期性饥饿2 d再投喂2 d(S2R2)、饥饿7 d再投喂2 d(S7R2)、饥饿7 d再投喂7 d(S7R7)4种投喂方式,研究周期性饥饿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形态参数的影响,并对形态参数进行典型判别分析。实验周期为8周,所用饲料为浮性饲料。结果表明,4种处理对花鲈的形态参数影响有显著差异(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鹏  樊启学  张磊  赵志刚  董俊锋  刘文奎  杜海明  
研究了在20.3~24.8℃条件下分别饥饿0 d、4 d、8 d、12 d和16 d后恢复投喂16 d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体质量损失率显著增大;肝体指数变小,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粗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较快,饥饿后期下降速率降低,各饥饿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饥饿后期下降明显,饥饿12 d、16 d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孟庆武  张秀梅  张沛东  李健  
2004年5月,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营造半精养、精养养殖模式,研究短期饥饿(0(对照组)、1、2、3、4、5、6d)对凡纳滨对虾仔虾摄食行为、摄食率及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模式中仔虾的摄食行为和摄食率都随饥饿天数的增加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半精养模式中,经饥饿再投喂后仔虾的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随饥饿天数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精养模式中,胃蛋白酶活力也呈现以上趋势,但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则在饥饿初期波动,然后下降。凡纳滨对虾仔虾遭遇饥饿胁迫后,通过提高摄食强度、摄食率及消化酶的分泌量来进行能量补充。但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其应对饥饿胁迫的能力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强  李孟均  周传江  陈先均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观察、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等方法研究了饥饿胁迫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的摄食、生长、形态和存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0±1.5)℃时,饥饿组和投喂组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48%,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达到100%。饥饿组仔鱼抵达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为13.5 d,50%累计死亡率出现时间基本上与PNR出现时间相同(13.5 d),表明第13.5天为白甲鱼早期发育中较为敏感的阶段。试验期间,饥饿仔鱼体重、体长、眼间距和体高分别在第6、7、11和12天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志兰  陈波  柳敏海  罗海忠  毛志增  夏枫峰  傅荣兵  
在水温29.2±0.2℃条件下,对点带石斑鱼幼鱼(1.832±0.03 g)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试验。对照组(S0)持续投喂30 d,饥饿组S2、S4、S6、S8和S10分别饥饿2 d、4 d、6 d、8 d和10 d后再分别恢复投喂28 d、26 d、24 d、22 d和20 d。结果表明:饥饿组在恢复投喂后,体重迅速增重,且S2的体重超过了S0,但两者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他各饥饿组的体重均显著低于S0和S2组(P<0.05)。点带石斑鱼经饥饿再恢复投喂,其特殊生长率和摄食率均显著高于S0(P<0.05);食物转化率呈波动变化,各饥饿组的食物转化率大部分均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露姣  陈立侨  宋兵  
报道了饥饿和再投喂对史氏鲟幼鱼摄食、生长以及生化组成的影响。22±2℃条件下,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白肌的RNA/DNA比值不断减小,体重逐渐下降,后者与同期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饥饿7d,鱼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钦  李建林  唐永凯  李红霞  吴钧晟  张磊  沈泽恩  俞菊华  
采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正常摄食、饥饿(14 d)和重摄食(3 d)状态下鲤鱼不同组织和器官中脂肪酶及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lipase,LPL)的活性。结果显示:与正常摄食相比,饥饿鲤鱼肌肉、脂肪和心脏中脂肪酶比活力显著下降(P<0.05),但脂肪和心脏中LPL比活力显著升高(P<0.05);除脂肪中LPL外,重摄食3d的鲤鱼各组织和器官中脂肪酶和LPL比活力比正常摄食和饥饿鲤鱼均显著升高(P<0.05),有明显的补偿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鑫  叶苏杭  李源  甘泉  刘帅朋  潘亚雄  包凌晟  陈圆华  褚武英  
miRNAs作为一类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对生物节律的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究鳜(Siniperca chuatsi) miR-21的时空表达特征以及短期饥饿对其昼夜节律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鳜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幼鱼不同组织以及饥饿5 d后鳜白肌中miR-21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可以检测到较高水平的miR-21,随着胚胎的发育其表达逐渐降低,至原肠胚早期仅能检测到少量miR-21; miR-21在原肠胚后的表达有所提高,但除尾芽期和心搏期外其余各阶段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 miR-21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心、肠和红肌中具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正常投喂时,鳜白肌中miR-21的表达具有昼夜节律性,为昼低夜高的节律性振荡;饥饿5d后,miR-21的表达虽仍具有昼夜节律性,但其中值、振荡幅度、峰值相位等都受到了明显影响;靶基因预测分析显示Arntl2 mRNA的3′UTR序列有miR-21结合的靶位点,且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Arntl2的表达趋势在饥饿5 d后与miR-21的表达趋势相反。结果表明, miR-21呈母源性表达,在神经胚后表达开始上升说明miR-21可能参与调控神经胚后的器官形成; miR-2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组织特异性,但在心、肠和红肌组织中可能有重要功能;饥饿胁迫能够影响miR-21在鳜白肌的节律性表达,并且miR-21可能通过调控昼夜节律基因Arntl2参与鳜的节律性调控从而影响鳜肌肉的生长和逆境胁迫下的生理功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慧  谢友佺  林国文  林小金  陈武  王兴春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鬼鲉(Inimicus japonicus)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特性和仔鱼饥饿致死时间。结果表明,仔鱼和营游泳生活的稚鱼摄食高峰出现在白天,并以白天摄食为主,6日龄仔鱼、17日龄营游泳生活稚鱼的摄食率高峰为10∶00和14∶00。随着生活习性的转变,其摄食节律也发生明显变化,稚鱼和幼鱼在营底栖生活方式的阶段,以夜间摄食为主,另一摄食小高峰出现在早晨。进入底栖生活阶段的29日龄稚鱼、40日龄幼鱼的摄食高峰为22∶00和6∶00。鬼鲉仔、稚、幼鱼各阶段的日摄食率分别为:6日龄仔鱼69.7%,17日龄稚鱼57.7%,29日龄稚鱼42.3%,40日龄幼鱼17.7%。在饥饿条件下鬼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薛素燕  李加琦  李阳  丁敬坤  徐涵  张雯雯  毛玉泽  方建光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摄食、呼吸代谢及能量收支对短期酸化(pH为8.2、7.9、7.6)的响应。结果显示,魁蚶的摄食率和排粪率均受pH影响显著(P<0.05),都随pH的降低而减少。魁蚶的耗氧率受pH影响显著(P<0.05),随pH降低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低pH会一定程度地抑制魁蚶的呼吸;排氨率受pH影响差异不显著,随pH降低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O:N值随pH降低而减小。不同pH条件下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魁蚶的摄食能、呼吸能、排粪能和生长余力均随pH的降低而减少。通过建立能量收支方程发现,pH显著影响魁蚶的能量分配(P<0.05),随着pH的降低,魁蚶的呼吸能和排泄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增加,而排粪能和生长能占比减少,说明低pH条件下,魁蚶会做出适当生理调整降低摄食率,增加代谢率,导致能量减少,继而造成生长余力减少。本研究表明,短期酸化条件下魁蚶的摄食和新陈代谢显著降低,可能是细胞能量需求的增加和氮损失的协同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小波  库夭梅  罗静波  
于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3月对均重为 1.78g、5 .6 3g和 9.5 5 g 3种规格的克氏原螯虾在 15℃、2 0℃、2 5℃和 30℃ 4种温度条件下的代谢进行了测定 ,以探讨体重、温度变化及摄食状态对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耗氧率 (Ro)和NH4+ N排泄率 (RN)与温度正相关 ,与体重呈负相关关系 ,其关系式可分别表示为 :Ro=0 .1382e0 .0 43 5t和Ro=0 .5 70 6W-0 .2 0 13 ;RN=0 .812 7e0 .0 2 2 3t和RN=0 .92 4 3W-0 .12 42 。不同体重试验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代谢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