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8)
2023(2740)
2022(2260)
2021(2149)
2020(1844)
2019(4006)
2018(3996)
2017(7111)
2016(4160)
2015(4688)
2014(4505)
2013(4488)
2012(4369)
2011(4024)
2010(4175)
2009(3653)
2008(3911)
2007(3402)
2006(3111)
2005(2789)
作者
(14691)
(12538)
(12496)
(11757)
(8145)
(6050)
(5456)
(4781)
(4779)
(4556)
(4461)
(4417)
(4307)
(4228)
(4030)
(3837)
(3810)
(3725)
(3683)
(3582)
(3382)
(3217)
(3187)
(3045)
(2960)
(2817)
(2775)
(2648)
(2631)
(2568)
学科
(14201)
经济(14179)
管理(8495)
(8254)
(8099)
(6577)
企业(6577)
方法(5919)
数学(4845)
数学方法(4726)
(4039)
中国(3434)
(3153)
(3036)
业经(2943)
(2849)
税收(2811)
(2778)
理论(2773)
(2755)
农业(2688)
地方(2486)
(2407)
贸易(2406)
(2386)
金融(2384)
环境(2343)
(2304)
(2299)
银行(2284)
机构
大学(65068)
学院(63017)
研究(28032)
科学(21161)
(20311)
中国(20001)
经济(19808)
管理(19688)
理学(16963)
理学院(16613)
(16301)
(16161)
管理学(16025)
管理学院(15913)
研究所(15493)
(14547)
农业(13118)
业大(12066)
中心(11809)
(10582)
(10545)
(10532)
师范(10368)
(10057)
(10035)
实验(9488)
实验室(9143)
(9043)
北京(8983)
科学院(8794)
基金
项目(46139)
科学(35863)
基金(34215)
(32973)
国家(32777)
研究(28633)
科学基金(26166)
自然(19348)
自然科(18886)
自然科学(18878)
自然科学基金(18546)
基金项目(18163)
(17171)
社会(16889)
(16367)
社会科(15866)
社会科学(15860)
资助(13660)
教育(12941)
重点(12010)
计划(11032)
编号(10415)
(10214)
(10037)
科技(9871)
科研(9783)
成果(9165)
(9126)
专项(8972)
创新(8684)
期刊
(22203)
经济(22203)
研究(17285)
学报(16764)
科学(14826)
(13725)
中国(11716)
大学(11445)
学学(10966)
农业(9365)
(6708)
管理(6472)
教育(6245)
(5430)
资源(4764)
业大(4730)
(4500)
(4228)
金融(4228)
林业(4225)
农业大学(3670)
财经(3626)
技术(3539)
科技(3382)
经济研究(3349)
自然(3281)
(3065)
问题(2899)
国际(2869)
世界(2851)
共检索到92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兴伟  刘尊雷  姜亚洲  林楠  张辉  程家骅  
根据2004年12月和2008年12月东海区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利用多元分析[非度量多变量排序(nMDS)、SIMPER],对比分析正常年份(2004年)和拉尼娜(La Ni?a)年份(2008年)不同生态属性鱼类的变化特征,探究鱼类群落结构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2008年冬季与2004年冬季相比,调查水域的种类组成由45种增加至61种,其中,暖水性种类比例减少,暖温性种类比例增加。主要优势种年间变化不大,仍为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两者资源密度之和分别占总资源密度的59.95%和55.16%。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家骅  丁峰元  李圣法  严利平  李建生  梁振林  
根据1964、1982、1999和2005年6月渔业生物资源底拖网监测资料,分析了东海北部近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964、1982、1999和2005年间,4次监测中出现的鱼类种类数分别为64、78、64和47种;4次监测中主要优势种类均为带鱼,但其资源量正逐渐降低;其它优势种类由20世纪60年代的底层优质鱼类,转变为80年代的中上层鱼类,随后转变为现在的群落结构简单、底层和中上层鱼类均较少的状况;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呈现由1964年到1982年升高,随后又逐渐降低的趋势;1964—2005年间鱼类群落长度谱变化状况表明,该海域内的鱼类呈现小型种类和小个体增多,大个体减少,且长度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官文江  陈新军  李纲  
根据浙江近海鲐鱼生产统计数据和东海北部即日本五岛西部、济州岛西南部等海域鲐鱼资源量数据,以及海表水温、Nio 3.4指数,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海洋环境对东海鲐鱼资源影响的异同性。结果表明:东海海表水温与浙江近海鲐鱼CPUE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东海北部鲐鱼资源量呈负相关关系(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冰  陈新军  田思泉  钱卫国  刘必林  
研究大范围环境变化对茎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对指导渔业科学生产、掌握资源变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05—2009年我国鱿钓船鱿钓生产数据,结合表温(SST)、0~200 m垂直水温(15 m水层温度T15,50 m水层温度T50,100 m水层温度T100,200 m水层温度T200)等资料,研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和2009年10—12月受厄尔尼诺影响,作业渔场分布在79°W~84°W、10°W~17°S海域,最适SST为19~22℃;2007年10—12月受拉尼娜影响,作业渔场分布在81°W~85°W、10°W~14°S海域,最适SST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鸿  牛建功  刘春池  谢鹏  梁杰锋  蔡林钢  马徐发  张人铭  
为完善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的渔业生态评估及体系养护,2016年11月在博尔塔拉河流域展开资源调查,于干流设置4个监测断面,对该水域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本调查共采集鱼类1515尾,隶属于3目5科14属,共计15种,均为硬骨鱼类;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指数)获得的博尔塔拉河干流的鱼类优势种共计3种,分别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和新疆高原鳅(Triplophysastrauchii)。基于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的二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60%相似水平上空间聚类,可将博尔塔拉河分为上游及下游2组,物种聚类在50%相似水平上可分为Ⅰ~Ⅳ共计4组。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冬季鱼类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温度和溶氧。对照历史资料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流域的土著鱼类种类减少;外来鱼类种类逐年增加;经济鱼种减少;鱼类群落小型化明显。本研究可为该流域生态环境评估、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渔业资源养护提供基础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程济生  俞连福  
根据1991年和2000年冬季在黄海中南部和东海中北部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黄、东海底层鱼类群落的资源状况、重要种类的生态优势度与结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量指数明显下降,个体小型化使生物资源密度显著上升;重要种类成分发生演替,优势度有较大变化;物种丰富度指数(D)下降极其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也有所下降,但不显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温健  钱梦婷  余为  陈新军  刘必林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为短生命周期头足类,其栖息地易受气候及海洋环境的影响。本文利用1950-2015年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距平(SSHA)数据,计算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分析不同强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期间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的变动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弱厄尔尼诺和中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强厄尔尼诺事件期间,茎柔鱼渔场水温偏暖,海面高度偏高,适宜的SST和SSHA范围减小,适宜的栖息地面积减小。弱拉尼娜事件期间,水温偏暖,海面高度偏高;中强度拉尼娜和强拉尼娜事件期间,水温偏冷,海面高度偏低。相较之下,强拉尼娜事件期间较为适宜的栖息地面积明显多于中强度拉尼娜和弱拉尼娜事件。此外,随着厄尔尼诺强度的增加,适宜的栖息地纬度重心向南偏移;随着拉尼娜强度的增加,适宜的栖息地纬度重心向北偏移。不同强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期间茎柔鱼渔场环境存在明显差异,适宜的栖息地范围及空间分布不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亚洲  程家骅  李圣法  
根据1991年1月和2004~2006年1月东海北部水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从物种和同功能种团两个层面分析了东海北部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特征的变化。同功能种团是生态系统中起着相似生态作用、并占据相近或相似生态位的若干物种集合体,本研究结合各鱼种的摄食习性和活动能力差异,将该水域内的鱼类划分为8个同功能种团,分别为浮游动物食性种团、浮游/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杂食性种团、活动能力强的游泳动物食性种团、软骨鱼类种团、活动能力弱的游泳动物食性种团。结果显示,冬季东海北部鱼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同功能种团多样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经过十余年后,尽管该群落的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芳  康建成  周尚哲  郑琰明  吴涛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2002年发布的全球海域硝酸盐和磷酸盐及温盐数据库资料(WORLD OCEAN DATABASE 2001),研究东海外海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的三维时空过程。结果表明:表、底层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均从西向东减少,底层水至东海大陆坡—冲绳海槽又出现高值;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向东海入侵路径在底部呈现营养盐浓度高值带;表层营养盐的浓度普遍低,尤其是黑潮流经区表层海水,表层浓度次高值仅在长江口外海区季节性的出现。东海外海海域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分布变化和海域营养盐的输入量、海水温度、营养盐的物理扩散、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海洋生物活性及温、盐跃层强弱有关,东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稳  秦松  赵静  
根据2016—2020年浙江南部鱼类资源调查数据,运用广义加性模型研究浙江南部各季节鱼类资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基于2020年环境数据探究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最佳模型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47.9%、68.0%、56.6%和45.6%,交叉验证回归线的斜率平均值为0.74~1.02,模型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良好。水温、盐度和叶绿素是影响浙江南部海域鱼类资源密度的主要因子,在不同季节对鱼类资源密度有不同的影响机制。水温在夏季和秋季对鱼类资源密度影响极显著(P<0.05);盐度在不同季节对鱼类资源密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秋季,鱼类资源密度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冬季则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盐度为31.5时达到最大值;除冬季外,其他季节叶绿素浓度与鱼类资源密度均显著相关(P<0.05)。总体上,2020年春季、夏季鱼类资源密度相对较高,秋季和冬季鱼类资源密度则相对偏低。空间上,春季,温台渔场的鱼类资源密度明显高于鱼山渔场;夏季,温台渔场和鱼山渔场鱼类资源均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27.8°N~28.4°N、121.7°E~122.9°E以及28.9°N、122°E海域附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聂振林  王咏雪  胡成业  求锦津  孙鹏  田阔  水柏年  
根据2014年11月(秋季)和2015年5月(春季)在三门湾进行渔业资源调查以及同步调查的6个主要环境因子数据(水温、盐度、悬浮物、p H、溶解氧及化学需氧量等),对三门湾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6个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捕获鱼类33种,其中以季节性洄游种类和暖水性种类为主。春、秋季优势种各有5种,其中棘头梅童鱼、龙头鱼和孔虾虎鱼为共同优势种。应用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NMDS)和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可得,春、秋鱼类群落均可划分为2组,其中1组主要分布在湾内,而另1组主要分布在湾口,在不同站位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长度谱分析结果显示,鱼类群落长度谱的斜率和截距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RDA分析结果表明,鱼类群落主要受温度、溶解氧、悬浮物和p H等环境因子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波  李忠义  金显仕  
根据2009年8月和10月对渤海渔业资源的底拖网调查,采用胃含物分析、聚类分析和功能群划分的方法研究了渤海鱼类群落的功能群组成及其主要种类。结果表明,渤海夏、秋季鱼类群落包括7个功能群,分别为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杂食性功能群、底栖动物食性功能群、虾食性功能群、虾/鱼食性功能群、鱼食性功能群和广食性功能群;其中主要功能群为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杂食性功能群和虾/鱼食性功能群;主要种类有小黄鱼、蓝点马鲛、斑、赤鼻棱鳀、银鲳和黄鲫。圆筛藻、中华哲水蚤、太平洋磷虾、长额刺糠虾、中国毛虾、甲壳类幼体、日本鼓虾、六丝矛尾虎鱼、小黄鱼、双壳类和腹足类是当前渤海夏、秋季鱼类群落的主要饵料种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圣法  
利用1997~2000年东海渔业资源的调查资料,应用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curves,简称ABC曲线)方法及生物量谱分析东海鱼类群落的状况。调查过程中共出现的鱼类有350种,隶属于29目、121科、239属。按数量排序,前57种鱼类的累积数量百分比达到了99%,其中48种类的平均个体体质量低于50g,占84.2%,这些鱼的累积数量百分比高达97.7%,生物量百分比为82.5%;平均个体体质量在50~100g之间的种类有6种,而平均个体体质量大于100g的种类只有3种。主要优势种类为竹鱼(Trachurus japonicus)、发光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丰硕  刘垚  齐磊  曹翰  隋金玲  
【目的】探讨北京城市绿地冬季鸟类群落特征,为北京市未来绿化隔离带建设及冬季城市鸟类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1月—2014年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北京市六环内的城市绿地鸟类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并对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相似度指数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使用SPSS 22.0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绿地间群落特征的差异。研究涉及绿地共40处,根据绿地地理位置、功能结构等特征,分为郊野公园(n=18)、城区公园(n=7)、带状绿地(n=10)和校园绿地(n=5)4种类型。【结果】共记录到12目30科57种鸟,共8 853只,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共35种(61.40%),雁形目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梅春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昝肖肖  
根据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胶州湾中部海域进行的逐月定点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秋、冬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该海域秋、冬季共捕获鱼类50种,隶属8目,28科,42属;秋、冬季鱼类的相对资源量存在明显的月间变化,平均网获质量为每网865.29~5173.71g,平均网获尾数为每网111~717ind。秋、冬季优势种组成有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主要由暖温性和暖水性的季节洄游种变为地域性的暖温性和冷温性种,仅六丝钝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为秋、冬季的共有优势种。种类丰富度指数(R)变化范围为2.08~3.25,多样性指数(H′)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