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2)
2023(13834)
2022(11000)
2021(10037)
2020(8589)
2019(19132)
2018(19296)
2017(37741)
2016(20358)
2015(22835)
2014(22749)
2013(22359)
2012(20109)
2011(17880)
2010(18368)
2009(17524)
2008(17575)
2007(16122)
2006(14464)
2005(13395)
作者
(59389)
(49737)
(49457)
(46682)
(31588)
(23815)
(22429)
(19334)
(19044)
(17866)
(16908)
(16675)
(16046)
(15877)
(15629)
(15279)
(14805)
(14451)
(14411)
(14116)
(12470)
(12390)
(12235)
(11632)
(11295)
(11224)
(11154)
(11082)
(10125)
(9835)
学科
(92973)
(90271)
经济(90144)
(73782)
企业(73782)
管理(67642)
(46625)
方法(40596)
数学(32565)
数学方法(32021)
业经(31224)
农业(31027)
(26478)
中国(25031)
(20379)
(19067)
财务(19025)
财务管理(18998)
技术(17958)
企业财务(17939)
(16902)
理论(16419)
(15399)
贸易(15387)
(15213)
银行(15183)
(15092)
(14996)
地方(14587)
(14502)
机构
学院(297596)
大学(289270)
(127251)
经济(124916)
管理(120275)
理学(102996)
理学院(102078)
管理学(100234)
管理学院(99742)
研究(94454)
中国(80097)
(65507)
(60743)
(58324)
科学(57034)
农业(50483)
业大(48872)
(47981)
(47382)
财经(45791)
中心(44878)
研究所(43183)
(41573)
经济学(37924)
北京(37637)
(36852)
经济管理(34431)
经济学院(34274)
财经大学(33473)
(33277)
基金
项目(193781)
科学(153979)
基金(142318)
研究(140657)
(123819)
国家(122644)
科学基金(106859)
社会(91924)
社会科(86851)
社会科学(86827)
(78033)
基金项目(74274)
自然(69381)
自然科(67881)
自然科学(67865)
自然科学基金(66706)
(63243)
教育(63101)
资助(58928)
编号(57030)
成果(43987)
重点(42985)
(42767)
(42594)
(42590)
(42405)
创新(39301)
课题(38459)
国家社会(38065)
科研(36914)
期刊
(148647)
经济(148647)
研究(85829)
(67078)
中国(60681)
管理(47393)
(46525)
农业(45179)
学报(44262)
科学(43577)
大学(35100)
(34762)
金融(34762)
学学(33827)
业经(30705)
技术(28449)
(24331)
教育(24098)
财经(22627)
经济研究(22299)
问题(19677)
(19438)
技术经济(17808)
世界(15771)
统计(15587)
(15379)
农村(15183)
(15183)
(14595)
现代(14520)
共检索到451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嘉浩  王国军  
在无风险RCK模型的基础上逐步引入风险、保险和保费补贴,先通过理论模型探讨了保费补贴的规模效应和风险分散效应通过微观农户对宏观总产值产生的影响,之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各级保费补贴额度对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机制检验,最后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保费补贴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风险分散的作用不显著,其中中央保费补贴是主导因素;配套补贴制度下,财政压力和应收保费不利于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业保险应提高补贴弹性,建立地区差异化、险种精细化的补贴比例动态调整机制,扩大保障广度和深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雄武  
在我国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转轨时期,对中外农业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加以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不仅能使我们从质量上明确其不足,而且从数量上做出量化比较找出差距,以便为国家制定农业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取向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拟从如下11个方面加以分析。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才津津  王丹  
文章构建了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据,采用模糊物元模型、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方法测度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空间自相关性来看,各省份间绿色农业生产水平表现出强依赖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省份的发展逐渐具备独立性;影响我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的障碍因子较多,主要包括农药使用量、面源污染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才津津  王丹  
文章构建了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据,采用模糊物元模型、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方法测度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空间自相关性来看,各省份间绿色农业生产水平表现出强依赖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省份的发展逐渐具备独立性;影响我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的障碍因子较多,主要包括农药使用量、面源污染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成   唐晶   李颖   李谷成   冯中朝  
[目的]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文章旨在厘清我国农业生产“服务规模化”与“土地规模化”二者之间的替代抑或互补关系,以实现粮食总产最大化的目标。[方法]文章以农机服务为研究切入点,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讨农机服务对粮食总产、播种面积的影响,以及不同土地规模下农机服务对粮食总产的影响程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农机服务投入会提高粮食单产以及播种面积,且农机服务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表现出阶段性的变化特征,农机服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会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增加而先下降后扩大,即“服务规模化”的作用会受到“土地规模化”发展的约束,虽然“服务规模化”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替代“土地规模化”的不足或相对滞后,但是“服务规模化”的生产效应又依赖于“土地规模化”程度的发展。[结论]基于以上研究,该文建议,在推动我国农业规模化的过程中,应当阶段性的和差异性的采取“服务规模化”和“土地规模化”两种路径方式,充分利用二者互为补充以及相互替代的关系,以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斌  丁毅  
本文以浙江省浦江县农作物种植的现状规模为基础,以农户农业生产调查和统计年鉴为样本数据,以规模农业与资金投入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工具,构建浦江县农业种植的最佳稳定性参数,并根据浦江县在全省所处的经济地位及其区域优势,认为该地区完全具有规模经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利用该模型得出在其粮食自给率达到80%以上时,其整体经济收益与粮食自给率并不呈完全负相关,可以通过对其水稻、蔬菜和以葡萄为代表的水果的种植规模进行调整,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模拟结果还显示,在粮食自给率达到85%时,水稻、蔬菜、葡萄理论最优种植面积为13502 hm2、1570 hm2、628 hm2。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韵菲  尤飞  栗欣如  
以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特尔斐法,分析淮河流域2008年和2012年的农业生产水平、资源环境保障度、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度三个方面的综合水平,探讨其时空聚类格局。结果表明,2008-2012年5年间,淮河流域各市的农业生产水平全面提高,整体平均提高11.75分;整体资源环境保障度上升3.6分,其上升速度远低于生产水平发展的速度;区域之间的开发和保护存在不平衡,使本区域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发生空间聚集,并且在5年间,协调度低的城市以西北—东南走向的条带状格局向西转移。本区域整体的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度均值从2008年的0.14下降到2012年的-0.11,恶化态势明显。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晓英  李先德  
中国已成为农业保险大国,但农业保险产品单一,保费补贴不能充分反映保障水平,尤其是中国从2013年3月1实行的《农业保险条例》,尚未对上述问题的改进作出相关规定。为此,本文在分析美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美国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和分层次的保费补贴制度,并借鉴美国经验提出开发中国农业保险产品和提高保费补贴效率的相关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若瑾  
以水稻保险为例,通过四川省628个小型农户的双边界竞价实验(DBDC)数据,研究保费补贴政策对农户参保意愿的激励效果。竞价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访农民(59%)愿意为水稻保险支付10元/亩保费,高于现行保费水平(4元/亩)。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单一提高补贴水平、降低保费不会大幅提升农户购买意愿。因此,保费成本并不是小型农户主要经济负担,单纯提高政府补贴不足以大幅推进参保意愿和参保率的上升。实证结果也表明,有农作物损失经历、务农年限短的农民购买意愿更强烈,农险补贴政策重心应由小户生产者向大型农业经营者转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祖荣  
本文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运用经济学供求理论,采用投保率水平度量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建立了农业保险适度保费补贴率决定模型,揭示了适度保费补贴率变动的一般规律。基本结论是:在一定的农业保险政策目标条件下,适度保费补贴率决定于农业保险的公平精算费率与无补贴情况下农户的需求状况;适度保费补贴率随农业保险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即随农业保险供求状况的变动而变动,其一般规律是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实现过程,因而应适时调整保费补贴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祖荣  
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已实施多年,但补贴比例缺乏理论依据,影响了补贴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风险的特殊性,进而探讨了农业保险的价格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实质,提出了保证一定投保率条件下确定适度保费补贴比例的方法,为政府科学制定保费补贴政策、确定保费补贴规模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徽省自2008年开始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六年多来,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试点工作稳步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各级财政已累计投入保费补贴73.4亿元,支持全省累计承保农作物5.9亿亩、牲畜1157万头、森林6297万亩,为1.2亿户次农户提供2020亿元的风险保障,资金放大效应达28倍;累计赔付近53.7亿元,4168万次农户从中受益。农业保险在"三农"发展中的"防火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易福金  陆宇  王克  
本文基于中国现行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包干制”,通过构建农业保险公司的赔付决策模型,对当前保费补贴模式引发中国农业保险赔需错位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并通过2008-2019年省级政策性玉米保险数据验证了“包干制”保费补贴模式引起赔付水平与生产风险反向变动的假说。研究发现,现有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方式会导致玉米干旱风险变化不能得到保险赔付水平的同向反应,基于不同干旱指标的检验结果均支持这一结论。从机制上来说,农业保险公司可以利用保费补贴在管理费用和纯保费之间灵活分配的权限,优先使用保费补贴支付农业保险经营管理费用,这会导致保险赔付空间被挤占,反而降低赔付支出,引致保险赔付水平与生产者实际保障需求错位,最终偏离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目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季焜  王晓兵  智华勇  黄珠容  Scott Rozelle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2004年国家在取消农业税同时开始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补贴数额逐年增加。尽管这项政策转变具有历史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对其影响做深入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6省份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所获得的1000多户农户数据,详细分析了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的相关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农户都得到了补贴,对农民收入提高发挥了一定作用;补贴并没有扭曲市场,对粮食生产和农资投入没有产生影响。建议国家把农业各种补贴合并为农民的收入支持,同时加大提高粮食生产力的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