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2)
2023(6373)
2022(5369)
2021(5189)
2020(4205)
2019(9497)
2018(9499)
2017(19479)
2016(10591)
2015(11709)
2014(11541)
2013(11578)
2012(10819)
2011(10049)
2010(10530)
2009(9840)
2008(9857)
2007(9277)
2006(8638)
2005(7771)
作者
(28964)
(24895)
(24323)
(23272)
(15638)
(11915)
(10928)
(9426)
(9347)
(8996)
(8330)
(7975)
(7974)
(7827)
(7796)
(7384)
(7300)
(7214)
(7108)
(6938)
(6222)
(6129)
(6082)
(5765)
(5705)
(5659)
(5657)
(5339)
(5043)
(4966)
学科
(46141)
经济(46100)
(45388)
(43543)
农业(29968)
管理(28671)
(22942)
企业(22942)
业经(15170)
方法(13821)
(13449)
数学(12151)
数学方法(11988)
中国(11986)
(11380)
地方(10549)
(10481)
贸易(10476)
(10322)
农业经济(10128)
(10057)
及其(9646)
政策(9284)
(9204)
(9105)
农村(9099)
方针(8921)
(8436)
(8435)
阐述(8435)
机构
学院(153964)
大学(145856)
(70796)
经济(69410)
管理(63465)
理学(54524)
理学院(54077)
管理学(53446)
管理学院(53141)
研究(52207)
(44372)
中国(42973)
农业(33355)
(30607)
(29574)
科学(28664)
业大(27405)
(26006)
中心(25349)
(25052)
财经(23188)
研究所(23048)
(21027)
经济管理(20673)
农业大学(19912)
(19330)
经济学(18991)
(18680)
师范(18578)
北京(18224)
基金
项目(95164)
科学(75935)
研究(75405)
基金(68925)
(58237)
国家(57589)
科学基金(49898)
社会(48354)
社会科(45436)
社会科学(45427)
(38450)
基金项目(35728)
编号(33371)
教育(32672)
(30514)
自然(30286)
自然科(29564)
自然科学(29558)
自然科学基金(29082)
资助(27908)
成果(26910)
(26878)
(22603)
(21995)
课题(21905)
重点(20505)
(20469)
(19843)
(19684)
国家社会(19269)
期刊
(88839)
经济(88839)
(50809)
研究(45586)
农业(34263)
中国(33179)
业经(21438)
(21192)
金融(21192)
(20952)
管理(20631)
科学(20470)
学报(18806)
大学(15905)
(15689)
学学(15333)
农业经济(13959)
农村(13901)
(13901)
教育(13842)
技术(13175)
问题(12802)
经济研究(11130)
世界(10872)
财经(10778)
经济问题(9583)
(9148)
农村经济(9080)
(8676)
技术经济(8450)
共检索到242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武军  樊苗  
基于收益共享和损耗共担的策略,考虑价值损耗,引入期权机制,对农超对接中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研究,引入的期权契约不仅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并且其定价参数与价值损耗相关,最后根据生鲜农产品的特征,通过数例分析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喜  何荣双  
本文在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构建了单渠道、供应商开通直销渠道和零售商开通直销渠道3种渠道结构,以零售商为Stackelberg领导者,针对生鲜农产品在价值损耗和消费者需求等方面进行特征分析,重点探讨了市场偏好、生鲜农产品价值衰减系数和有效价值期3个参数对生鲜农产品在双渠道供应链决策中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价值衰减系数增大、有效价值期缩短,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和线下价格都会降低;零售商开通直销渠道并不会影响供应商的批发价格决策;当供应商开通直销渠道时,零售商的线下价格随着网络直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提高,供应商的直销价格随着网络直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提高;当开通直销渠道时,总利润会随着直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先减少后增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体允  
从生鲜农产品物流特点入手,在分析"农超对接"对生鲜农产品物流优化原理的基础上,探讨"农超对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生鲜农产品"农超对接"中物流优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冬梅  施国洪  姚冠新  徐静  戴盼倩  
在碳排放约束情境下,研究生鲜农产品订购与保鲜策略。首先,度量订购与保鲜中的碳排放,构建碳排放约束下考虑保鲜的生鲜农产品订购模型,模型中以碳强度为减排衡量指标。其次,分析保鲜因子对碳排放量、最优服务率的影响,分别研究碳排放最小和碳强度最小的订购与保鲜策略,证明碳强度最小时最优订购与保鲜策略的唯一存在性,得出实现生鲜农产品零售企业碳强度最小的条件。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与理论的有效性,探讨变质率、碳价和碳限额对订购与保鲜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限额确定时,提高碳价后碳强度增大,订购周期缩短;当碳价确定时,碳强度随碳限额的增加而降低,但碳强度变化不影响保鲜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凯  谢丹凤  余曼  
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生鲜度,农产品质量逐渐成为影响生鲜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消费者感知视角,通过构造生鲜农产品质量-价格-需求函数而建立零售商的利润函数,本文分析了零售商一次降价和多次降价情形下的最优订货策略和定价策略,获得了使零售商利润最大化的最优价格折扣和最优订货量,发现最优价格折扣在很大程度上受产品初始价格与感知质量弹性的影响。因此,在一次降价和多次降价情形下,不同感知质量弹性的生鲜农产品应制定不同的最优定价折扣和最优订货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俊花  张志红  
"农超对接"的短链流通模式能为农产品流通特别是生鲜农产品流通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小规模生产终究无法与大流通相匹配,发展集约化流通是解决目前国内"农超对接"障碍最为有效的路径。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廊坊市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在市场和政策引导下,生鲜农产品流通逐步走向集约化,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发展集约化流通将是生鲜农产品流通最具优势的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晔  秦梦  
本文利用可靠性理论,将生鲜农产品物流耗损与物流系统的不可靠度对应起来,构建生鲜农产品物流耗损测量模型,定量计算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耗损。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农超对接"背景下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耗损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农超对接"背景下控制生鲜农产品物流耗损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元  李学兰  
农产品的时效性和保鲜性决定了市场对农产品供应模式的要求。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农产品需求区域越来越集中,超市或便利店采购已经成为农产品消费的主要方式。农产品供应网络的稳定性对于农产品流通成本的降低和农户的增收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稳定性目标的实现必须在"农户+合作社+超市"的农超对接模式基础上,充分认识并重视物流的作用。本文基于"农户+合作社+配送中心+超市"模式,构建整数规划网络模型,使用分支定界法进行优化,并用实例说明了农产品供应网络模型可以实现最小化的物流配送费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元  李学兰  
农产品的时效性和保鲜性决定了市场对农产品供应模式的要求。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农产品需求区域越来越集中,超市或便利店采购已经成为农产品消费的主要方式。农产品供应网络的稳定性对于农产品流通成本的降低和农户的增收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稳定性目标的实现必须在"农户+合作社+超市"的农超对接模式基础上,充分认识并重视物流的作用。本文基于"农户+合作社+配送中心+超市"模式,构建整数规划网络模型,使用分支定界法进行优化,并用实例说明了农产品供应网络模型可以实现最小化的物流配送费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祥坤  
本文沿循了"生鲜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及问题-生鲜农产品品牌营销主要模式-生鲜农产品品牌营销路径选择"的逻辑,对"互联网+"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展开探析,认为生鲜农产品的品牌营销路径选择要从定位-传播-创新的角度出发,可以借力生鲜电商平台建立品牌载体和依托,积极拓展网络营销渠道,实施多元化的品牌营销组合策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戴菲  徐燕  
随着零售行业的竞争加剧,传统零售模式受到巨大冲击,以线上线下物流相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应运而生,为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尽管新零售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电商竞争优势明显,但其在冷链物流、产品质量标准及消费者购物体验等环节仍然存在问题。在对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竞争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生鲜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用户场景化消费体验等优化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秀燕  张宇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重塑了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并加快了对生鲜农产品零售业态结构的升级与改造。由此,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变革势在必行,流通体系的优化进程正在加速。本文以PEST理论为框架分析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变革的有利条件与当前流通困局,针对性地提出破解困局的改进策略,旨在突破流通瓶颈、谋求创新发展,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冯琳  
介绍了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通过调研分析了当前可以成为供应链参与主体的角色类型,提出了通过以超市为主体的供应链模式解决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存在问题的可行性,并对此方案的实施给予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婧  陈旭  
本文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双重损耗,引入期权合同研究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订货策略模型。首先假设市场需求受产品新鲜度影响,然后通过建模得到无期权、有期权时的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和供应商最优运送策略。通过比较,得到无期权时零售商最优产品订货量大于有期权时的最优产品订货量,小于有期权时的最优总订货量;有期权时零售商最大期望利润大于无期权时的最大期望利润;供应商成本控制下的最大期望利润大于无期权时的最大期望利润。最后由数值实验得到:供应商的最大期望利润与产品损耗率成反比、与产品批发价成正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峰  袁俊  王猛  陈方宇  
构建了一个由合作社与核心企业组成的二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考虑合作社与核心企业具有公平心理,研究在完全理性与公平心理下的合作社质量投入以及核心企业批发价格定价决策。结果发现:合作社公平偏好行为有助于提升核心企业的定价水平以及自身的质量投入水平,但在核心企业具有公平关切时,合作社公平偏好对其存在抑制作用;同时,核心企业订货量在不同的公平心理下对定价与质量投入也存在不同的影响。在多种公平偏好影响下,供应链盟员对于利润以及公平效用的追逐程度不同将影响盟员利润、效用以及产品的质量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