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10)
2023(16966)
2022(14225)
2021(13155)
2020(11264)
2019(25459)
2018(25158)
2017(48782)
2016(26482)
2015(28927)
2014(28462)
2013(28367)
2012(25989)
2011(22791)
2010(22710)
2009(21092)
2008(20835)
2007(18631)
2006(16401)
2005(14160)
作者
(75382)
(63139)
(63114)
(59482)
(40149)
(30534)
(28299)
(24767)
(24102)
(22404)
(21529)
(21313)
(19961)
(19877)
(19568)
(19264)
(18808)
(18650)
(18145)
(18145)
(15772)
(15520)
(15405)
(14701)
(14265)
(14137)
(13955)
(13895)
(12671)
(12576)
学科
(113765)
经济(113631)
(105032)
(87295)
企业(87295)
管理(85629)
方法(51757)
(49080)
数学(43020)
数学方法(42561)
(36185)
业经(34768)
农业(32484)
中国(26192)
(25353)
财务(25316)
财务管理(25282)
企业财务(23911)
地方(22577)
(22105)
技术(20347)
(20230)
贸易(20221)
(19580)
(18581)
(18302)
(17745)
(17621)
理论(16570)
(16514)
机构
学院(373226)
大学(363916)
(156999)
经济(154148)
管理(150357)
理学(130636)
理学院(129343)
管理学(127276)
管理学院(126598)
研究(117722)
中国(92454)
(78719)
(74219)
科学(73045)
(72632)
业大(61729)
农业(61039)
(58969)
财经(57995)
(57134)
中心(56487)
研究所(53625)
(52917)
经济学(47590)
(46136)
北京(44772)
经济学院(43412)
(43140)
财经大学(42758)
师范(42594)
基金
项目(256380)
科学(203355)
基金(188857)
研究(182472)
(165471)
国家(163968)
科学基金(142382)
社会(119475)
社会科(113177)
社会科学(113144)
(103241)
基金项目(101192)
自然(93837)
自然科(91773)
自然科学(91744)
自然科学基金(90163)
(84817)
教育(82124)
资助(76222)
编号(71830)
重点(57297)
(56526)
(55819)
(55700)
成果(54947)
(51708)
创新(51677)
科研(49741)
国家社会(49641)
课题(48482)
期刊
(175972)
经济(175972)
研究(101141)
(77588)
中国(67207)
学报(60175)
(58780)
管理(56224)
科学(56037)
农业(52434)
大学(45984)
学学(44657)
业经(35451)
(34993)
金融(34993)
技术(32611)
财经(28224)
(27815)
经济研究(26407)
教育(25367)
(24238)
问题(23983)
技术经济(20025)
(19936)
商业(18127)
世界(17864)
现代(17298)
财会(17260)
科技(17245)
统计(17084)
共检索到541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姚万军  杨文璐  毛鸿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德州市200多家农资流通企业的问卷调查表明,农资价格上涨速度超过了农产品价格上涨速度,导致农民利润空间缩窄。而中间流通企业仍然维持在盈亏平衡状态,并没有在化肥价格上涨中获得超额的利润。同时,流通企业流通成本费用较高,流通体系不健全、效率低下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调整农业、能源和农资3方面的关系,稳定农资价格和构建以连锁农资超市为代表的现代农资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书芳  
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发展,德州市于2006年建立了市、县(市、区)二级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开展为期5年的定期定点耕地质量监测活动,为耕地质量建设提供连续的定性、定量的依据。概述了耕地质量检测的必要性,介绍了山东省德州市开展耕地质量监测的技术方法,分析了该市11个耕地土壤质量指标的监测结果,提出了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制定耕地质量建设规划等3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静茹  蔡文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玮莹  李仕冀  邵长秀  杨婷  胡华浪  邓祥征  孙志刚  
【目的】“合村并居”作为农村发展与城乡融合的一种典型的地理空间形式,但是目前缺少定量刻画与评估“合村并居”地理空间演变的科学方法,因此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基于卫星遥感与地理景观理论的定量刻画农村居民点地理景观格局的方法,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分析农村居民点自2007年以来的地理景观格局演变规律。【方法】以山东省德州市为研究区,通过2007、2015、2020年Landsat遥感数据刻画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筛选景观格局指数,并基于熵权法定量分析县域农村居民点演变进程。【结果】①市域尺度上,相比于2007—2015年,2015—2020年农村居民点变化进程加快,原自然村居民点斑块面积和斑块数量减少趋势明显;②斑块尺度上,较小面积的农村居民点数量减少幅度大,现存农村居民点形状的不规则程度与复杂程度降低;③县域尺度上,各县之间农村居民点变化进程存在一定差距,其中德城区农村居民点变化进程最快,夏津县进程最为缓慢。【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有效刻画了农村居民点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特征,可为“合村并居”科学评估、规划设计与政策推进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左喆瑜  
本文利用条件价值法以山东省宁津县为例研究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支付意愿。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农户表现出对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但农业较低的比较收益及农户较低的风险承受能力直接限制了其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支付能力。因而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推广喷灌、滴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具有可行性,但投入需采取农户与政府共担的方式,且政府需承担其中较大部分投入。通过双边界离散选择—双变量Probit模型计算得到样本农户对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11.44元/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珍   张丙华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开展专门调查研究,对山东省德州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做法、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刚  吕冰  
近年来,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日益成为食品安全中备受关注的焦点。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此已有一定研究,但针对蔬菜出口产地的农药使用行为及其对农民健康影响方面的实证研究却相当缺乏。本文根据在山东省取得的调研数据,深入研究了蔬菜出口产地的农药使用行为及其对农民健康的危害。结果表明,农民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存在着未能严格按照标签对农药进行稀释等一系列不规范的使用行为;而且不规范地使用农药和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对农民的整体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其中是否采取保护措施对农民的皮肤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喷洒次数对农民的呼吸系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大力度宣传正确使用农药的方法以及强化对农药使用的监控措施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栾淞婷  
在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改善了农村市场环境,提高了农民劳动技能,并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农民增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受到农民自身、所从事产业和所在区域三大主要因素的制约,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受到我国投资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为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需要加大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物流配套系统、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以及农村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建设和投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耀邦  莫明荣  梁自力  陈升民  徐超君  黄裕志  
该文报告了广西利用农业资源公里网点监测技术,调查了970户农户涉及农民增收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劳务收入等情况,分析了农户收入构成特点,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以及农户增收的潜力,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碧云  徐学荣  
我国各级政府眼下注重于民生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格外重视基层的三农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才能更好的解决农业的特殊性地位,农村地区的广泛以及农民群体的庞大这三类现象。为了能够达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我国政府把农民的收入作为三农的核心,并且宏观调控是以财政为主,通过以上种种手段,达到最后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眼下我国政府的工作计划是尽可能的消除城乡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差距,还要在此基础上维护农民的经济权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发展农业,完成最后要将农民收入达到国家规划的水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建伟  
德州"两区同建"(农村居住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被誉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典型范例,在有效推进人口就地城镇化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再次跟踪调研表明,从总体发展看,"两区同建"存在"数量—速度—质量"的结构性问题;从推动力量看,存在"政府主导"和"市场作用"的"真空地带";从产业定位看,存在现有产业相对低端、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与高端产业引入难、与本地劳动力匹配难的"两难选择";从社区建设看,存在农村社区硬件"城市化"和软件"农村化"的"逆向反差";从制度创新看,在利用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建伟  
德州"两区同建"(农村居住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被誉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典型范例,在有效推进人口就地城镇化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再次跟踪调研表明,从总体发展看,"两区同建"存在"数量—速度—质量"的结构性问题;从推动力量看,存在"政府主导"和"市场作用"的"真空地带";从产业定位看,存在现有产业相对低端、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与高端产业引入难、与本地劳动力匹配难的"两难选择";从社区建设看,存在农村社区硬件"城市化"和软件"农村化"的"逆向反差";从制度创新看,在利用试验区政策红利上已有成绩,但综合协同利用仍有较大空间。为此,建议确立"扩量"到"提质"的转型目标,发挥政府主导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力推产业园区专业化、协同化和特色化发展,狠抓农村社区规范化、服务化和保障化建设,促进体制机制创新"聚合效应"的发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江华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但是由于思想意识、家庭联产承包模式、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机构等原因,达州市土地流转步伐仍较缓慢、对农民的增收贡献仍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达州土地流转和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后收入增长幅度的调查,分析达州市土地流转的困境和探寻农民增收路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灿明  郭慧芳  
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入手,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农业增效中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建设;重视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天宇  孙庆祥  
本文选取山东省1997-2013年的数据,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农业增加值与商贸流通、资本投入等相关影响因素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分别从商贸流通业发展变量的一次方和二次方两个层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商贸流通发展的二次方变量与农业生产增加值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商贸流通显著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研究发现农业资本投入及农业劳动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