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7)
2023(7516)
2022(6291)
2021(5852)
2020(4759)
2019(10495)
2018(10551)
2017(19245)
2016(10552)
2015(11562)
2014(11340)
2013(10921)
2012(9793)
2011(8975)
2010(9238)
2009(8388)
2008(8240)
2007(7947)
2006(7085)
2005(6000)
作者
(27968)
(24390)
(23659)
(22233)
(14784)
(11616)
(10362)
(9284)
(9039)
(8324)
(8121)
(7930)
(7550)
(7419)
(7271)
(7202)
(7067)
(6841)
(6790)
(6694)
(6052)
(6013)
(5836)
(5738)
(5675)
(5442)
(5378)
(5154)
(4915)
(4909)
学科
(44393)
(44059)
(38088)
经济(38057)
管理(29653)
农业(29349)
(24642)
企业(24642)
技术(16621)
业经(15615)
中国(12463)
技术管理(11274)
方法(10495)
农业经济(9864)
(9328)
地方(9073)
(9049)
(8905)
农村(8901)
数学(8698)
数学方法(8582)
(8574)
理论(7863)
发展(7757)
(7735)
(7318)
(7284)
教育(7206)
土地(6961)
(6819)
机构
学院(144687)
大学(134795)
(58877)
管理(58040)
经济(57662)
理学(50409)
理学院(49988)
管理学(49295)
管理学院(49038)
研究(46343)
(44918)
中国(35745)
农业(33832)
业大(28533)
科学(27728)
(27124)
(23883)
(23191)
中心(23027)
(22500)
农业大学(20611)
研究所(20325)
经济管理(19115)
(18900)
师范(18754)
(18644)
财经(17923)
技术(17917)
(17372)
(17324)
基金
项目(97893)
研究(78954)
科学(77985)
基金(67130)
(57541)
国家(56849)
科学基金(49553)
社会(49341)
社会科(46252)
社会科学(46242)
(44183)
基金项目(36511)
教育(36291)
编号(35227)
(34121)
自然(29313)
自然科(28657)
自然科学(28651)
自然科学基金(28167)
成果(27452)
(27363)
(27205)
创新(24471)
课题(24286)
资助(24166)
(23233)
(22699)
重点(21790)
(21047)
(20767)
期刊
(72504)
经济(72504)
(51622)
研究(39473)
中国(39223)
农业(34949)
教育(24057)
学报(20403)
科学(20312)
业经(19758)
管理(19448)
(16922)
大学(16805)
(16099)
技术(16028)
学学(15936)
(14900)
金融(14900)
农业经济(13315)
农村(12996)
(12996)
科技(10631)
问题(10226)
(8984)
农村经济(8690)
技术经济(8596)
世界(8409)
职业(8387)
经济问题(8361)
经济研究(8035)
共检索到220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默  张艳  周明亮  
在分析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背景的基础上,将影响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因素划分为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从而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框架,即: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力求着重培养以具有较强的责任感、热爱农业为基础的,品德优良的农科人才;以具有扎实农业专业知识为主体的农科专业性人才;以具有较强独立分析与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特色的农科特色性人才;以品德优良、知识扎实、能力特色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承铭  
本文结合广东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探讨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构建及其实现问题。首先,从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和服务定位方面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选择的现实理由;其次,从应用型人才类型、层次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最后,结合广东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分析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上,从学科专业建设上、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构上、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及素质拓展为内容的三个课堂整合等方面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庄森  戴廷波  刘国瑜  
科教协同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分析我国农业高校在科研、专业、师资、资源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与不足,从体系构建、资源共享、师资队伍、课程与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农业高校以科教协同推进农科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法与举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凌瑛  
教师专业发展是影响教育行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教师专业发展基础在于教师精神、教师知识以及教师能力。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开展相应研究,阐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提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运行机制,最终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伟廉  
当下中国乃至世界的高教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问题。而提高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一定意义上讲属于同一个问题。作为人才培养过程来讲,只有把这个问题具体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并逐级加以落实的时候,质量、创新才有真正的保障,这也是实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冬  郭娜娜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迎接人工智能时代和推动科技进步需求的应有之举,而高等教育课堂则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基于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多面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在构建课堂模式时应当着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新目标。文章以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为根基,以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重点,以"变"为核心理念,尝试构建"自主多选半自由"的翻转课堂模式,并且提供三条可选学习路径,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通过"五步两分六环节",完成多面向应用型创新人才科学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路利云  董慧  
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目标应该是整个培养体系的核心与基础,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培养类型、规格和质量。地方院校要立足学校实际,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遵循教育规律、厘清应用型本科人才类型、规格和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加强对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结构中应用知识的传授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互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允成  韩娟  海江波  刘斌让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研究型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研究型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满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更多、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龚添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了"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发展,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新探索并对其解构与重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卓宝  王孙禺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若干特色李卓宝王孙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类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高等学校是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所培养的人才大多数将成为21世纪我国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和领导人才。因此,...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  
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在现代变革中凸现的一种文化景观。在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高职教育逐渐构建了较具特点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但仍未摆脱传统教育中那种"功利性实用教育"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从能力本位、人性提升、全面发展三个层面上认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强  
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必须关注"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应当关注"全面",高等职业教育目的不可忽视"发展"。培养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的的基本定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立杰  李刚  
今天的教育改革,要面向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元的,我们尝试用价值观教育、基本素养、关键能力以及21世纪概念加以梳理与归纳。培养目标也是多形态的,冰山隐喻、驾驶隐喻、涟漪隐喻是对培养目标特征的描绘。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关注从理想课程到文本课程再到课堂教学的课程层级间的转化。课程标准、教材是文本的课程,也是两个重要的课程载体。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标准中的转化,应关注培养目标的结构化分解与综合,以及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充分融合;在教材编写中,中介性转化、多形态转化、聚焦式转化、多层次转化等方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世禄  
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重点建设的院校应当是高职创新的实践者,要做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作为第二批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单位行列的成员之一。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政府和行业企业。扎实推进示范院校建设,通过系统设计和理性搭建管理平台.在办学方法的战略选择上进行了创新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云飞  肖贻杰  徐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