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1)
2023(10757)
2022(8985)
2021(8677)
2020(7264)
2019(16442)
2018(16603)
2017(31994)
2016(17568)
2015(19851)
2014(19312)
2013(18893)
2012(17484)
2011(15808)
2010(16122)
2009(14899)
2008(14540)
2007(13071)
2006(11613)
2005(10062)
作者
(49128)
(41594)
(40651)
(38888)
(26234)
(20104)
(18399)
(15896)
(15670)
(14722)
(14298)
(14182)
(13359)
(12844)
(12603)
(12528)
(12093)
(12021)
(12020)
(11774)
(10272)
(10197)
(9997)
(9715)
(9310)
(9298)
(9172)
(9022)
(8445)
(8279)
学科
(72169)
经济(72099)
(54156)
(47508)
管理(43038)
(32566)
企业(32566)
农业(31692)
方法(28198)
数学(25234)
数学方法(24634)
业经(19842)
地方(19574)
中国(18231)
技术(16378)
(14151)
(14139)
(12775)
(11649)
贸易(11639)
(11380)
(11250)
农业经济(10870)
理论(10866)
(10552)
银行(10528)
(10475)
金融(10471)
环境(10383)
(10194)
机构
学院(240639)
大学(234741)
(96074)
经济(93924)
管理(92640)
研究(81885)
理学(80033)
理学院(79111)
管理学(77366)
管理学院(76932)
中国(63447)
(59668)
科学(52284)
(49696)
农业(45702)
业大(43453)
(41838)
(40295)
中心(39330)
(39005)
研究所(38118)
(33485)
师范(33204)
财经(31180)
(30706)
北京(30312)
(29904)
(29072)
农业大学(28695)
(28202)
基金
项目(163872)
科学(128177)
研究(121844)
基金(115284)
(100664)
国家(99712)
科学基金(85190)
社会(75833)
社会科(71345)
社会科学(71325)
(69345)
基金项目(61474)
(55258)
教育(54798)
自然(54439)
自然科(53152)
自然科学(53140)
自然科学基金(52144)
编号(51453)
资助(46615)
成果(40779)
(37205)
重点(36578)
(36209)
课题(35533)
(35048)
创新(33972)
(33300)
科研(30665)
国家社会(30321)
期刊
(113349)
经济(113349)
研究(67021)
(62962)
中国(53464)
农业(43029)
学报(37700)
科学(35791)
管理(31202)
大学(29639)
(28903)
教育(28338)
学学(27896)
业经(25132)
(24126)
金融(24126)
技术(23346)
(21660)
问题(15832)
经济研究(14881)
农村(14393)
(14393)
农业经济(14179)
(13774)
财经(13586)
资源(13571)
科技(13290)
技术经济(12743)
统计(12326)
世界(12131)
共检索到364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陈玲  
新贺泵站的变迁史的启示是,能否有效整合分散农户、克服搭便车难题,是乡村水利体制顺利运转的关键。尽管组织模式能够将水利体制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克服搭便车难题,但在人民公社走向终结、原有治理体制解体的情况下,组织模式已经无法继续维系下去。在农户个体数量众多且呈高度分散状态、农民分化程度日益加剧的状况下,水利供给的市场化和合作化都因为缺少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和技术手段而无法对分散农户进行整合以克服搭便车难题。要走出当前农田水利困境,既需要强化国家及其基层代理人在水利供给中的组织者角色,使水利体制嵌入进乡村治理之中,又要求优化和重构农田水利的社会基础,加强农村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具有权利义务平衡观念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在许多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但由于相关政策不配套或相关政策缺乏实施基础,税费改革在解决了一些“三农”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些问题。自2002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荆门农村进行农田水利调查,得以较长时段的观察税费改革给农田水利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事业,集中精力建设了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到2000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8.5万座,引水坝80多万座,水闸3万多座,大中型泵站5500多座。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使我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水利工程已陷入严重困境之中。以泵站为例,全国500多座大型泵站中,有350座老化严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当前,对于灌溉面积在1万亩以下的水利设施,主导性的改革思路是市场化,即租赁、承包、拍卖。这一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泽柱  
从应对入世和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 ,湖北省荆门市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坚持以质取胜 ,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产业 ,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 ,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方面收到了一些初步的成效。本文结合湖北荆门市的实际 ,就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孝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绍基  
西南地区严重旱情显示,典型的丘陵半丘陵地区一向是水旱问题突出,而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缓解水旱问题的有效途径。湖北省安陆市通过三种筹资模式,较好解决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问题,同时确保了农业发展用水和人畜饮水安全,被水利部和财政部批准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市,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伟松  李江风  姚尧  谭旭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的基础。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为例,基于三生空间格局重构的视角,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农户调查法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进行适宜性评价和整治类型划分,为农村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政策提供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GIS叠加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进行合理评价,并将适宜性结果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4种类型。4种类型的面积分别为226.15,282.16,537.53,228.92 hm2。(2)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采用农户调查法,将土地整治类型划分为城镇吸纳型、挖潜型、保留型、迁弃型,并在空间上做出具体的时序安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代家宏  彭巨涛  黄小兰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荆门位于湖北中部,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临长江、踞汉江,焦柳铁路、长荆铁路、沪蓉高速、二广高速在此交汇,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现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和荆门经济开发区,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元锋  冯中朝  
本文运用关联分析方法对荆门市改革开放至今的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进行动态分析 ,从农业结构本身的变动情况出发分析了农业结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最后得出结论并对荆门市农业及其内部结构调整进行了前景展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地处江汉平原的荆门市,2006年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干旱,导致全市水稻不同程度地减产。然而,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造成旱灾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更重要的因素却是人为的,这实在让人倍感意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泽柱  
从宏观经济的现实分析,产业结构失衡已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一、荆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闫盈全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看到了一份材料,荆门市审计局在审计质量控制、项目安排、培训经费保障、目标考核和激励措施方面均大力推进市县审计机关"一体化"发展,从2007年试行以来,这种立体审计模式结出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2005年荆门区域遭受大旱,由于大中型水利设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农民只能依托小水利抗旱,造成水稻因旱减产。荆门旱灾的形成源于近年水利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及税费改革导致了农田水利系统的衰退。改变这种令人堪忧的状况,必须确定并协调好国家、乡村组织及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和使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端锋  
新时期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大中小型水利系统脱节;市场化管理失序;农民用水户协会水土不服,无法发挥作用等,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农民被排除在外,管理混乱;妨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致使农业干旱连年发生。新时期农田水利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两方面入手,统一规划。建议国家财政出资建立农田水利治理专项补贴,恢复统筹灌溉模式;恢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事业单位性质,重构管理运行机制;强化乡镇水利服务中心的职权,恢复其管理职能;设置新的村民小组长,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雪峰  郭亮  
本文以在湖北省沙洋县农田水利调查为基础,分析了与农田水利有关的五大利益主体的行为逻辑,探讨了当前农田水利陷入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当前农田水利困境的政策建议。文章认为,中国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经营条件下面,离开村社这个最小的有效灌溉单位,国家无论向农村投入多少水利资金,都无法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文章的结论是,国家当前对农田水利的投资,不只是要用于工程设施建设,而且要着眼于机制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