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3)
- 2023(15917)
- 2022(13670)
- 2021(12617)
- 2020(10496)
- 2019(23716)
- 2018(23755)
- 2017(45143)
- 2016(25110)
- 2015(28024)
- 2014(28030)
- 2013(27709)
- 2012(25424)
- 2011(22998)
- 2010(22888)
- 2009(20656)
- 2008(19910)
- 2007(17733)
- 2006(15550)
- 2005(13257)
- 学科
- 济(96248)
- 经济(96134)
- 业(71534)
- 管理(68787)
- 企(49650)
- 企业(49650)
- 农(48803)
- 方法(40745)
- 数学(35505)
- 数学方法(35134)
- 农业(32418)
- 中国(25284)
- 业经(24963)
- 学(23669)
- 财(23374)
- 地方(20194)
- 制(19526)
- 环境(18652)
- 贸(17554)
- 贸易(17549)
- 易(17067)
- 技术(15350)
- 理论(15035)
- 和(14872)
- 银(14748)
- 体(14682)
- 银行(14672)
- 划(14256)
- 发(14065)
- 行(13981)
- 机构
- 学院(352646)
- 大学(350154)
- 管理(137778)
- 济(136286)
- 经济(133311)
- 研究(121257)
- 理学(120001)
- 理学院(118653)
- 管理学(116511)
- 管理学院(115910)
- 中国(89532)
- 农(84526)
- 科学(79860)
- 京(74538)
- 农业(65945)
- 业大(65610)
- 所(62594)
- 财(59141)
- 研究所(57602)
- 中心(55694)
- 江(51950)
- 财经(47411)
- 北京(46287)
- 范(45658)
- 师范(45072)
- 院(43371)
- 经(43307)
- 农业大学(42064)
- 州(41559)
- 省(39797)
- 基金
- 项目(249834)
- 科学(193616)
- 基金(179012)
- 研究(178035)
- 家(159390)
- 国家(158013)
- 科学基金(133179)
- 社会(109974)
- 社会科(103751)
- 社会科学(103719)
- 省(99890)
- 基金项目(96194)
- 自然(88737)
- 自然科(86583)
- 自然科学(86556)
- 自然科学基金(84989)
- 划(83967)
- 教育(80143)
- 编号(73320)
- 资助(72215)
- 成果(57947)
- 重点(56068)
- 发(54030)
- 部(53911)
- 创(51874)
- 课题(50058)
- 创新(48436)
- 科研(48301)
- 计划(47833)
- 大学(45073)
- 期刊
- 济(151542)
- 经济(151542)
- 研究(96855)
- 农(83591)
- 中国(69363)
- 学报(67250)
- 科学(57880)
- 农业(56638)
- 大学(49825)
- 学学(47603)
- 管理(45580)
- 财(42708)
- 教育(37326)
- 业经(30564)
- 融(30016)
- 金融(30016)
- 技术(28678)
- 业(27400)
- 经济研究(21858)
- 财经(21528)
- 问题(20922)
- 版(20418)
- 业大(19881)
- 科技(19231)
- 经(18300)
- 图书(16691)
- 农业大学(16606)
- 资源(16356)
- 技术经济(16229)
- 理论(15989)
共检索到509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岳峰 吴文良 孟凡乔 王大鹏 张志华
农田是CO2,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活动贡献了约14%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58%的人为非CO2排放,不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强化了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源特征,弱化了农田固碳作用。土壤碳库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碳库之一,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源/汇。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既可起到增加土壤碳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又能提高土壤质量。农田土壤碳库除受温度、降水和植被类型的影响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施肥量、肥料类型、秸秆还田量、耕作措施和灌溉等农田管理措施的影响。本文通过总结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还田,氮肥管理,水分管理,农学及土地利用变化等农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慧明 周德群 曹杰 葛世龙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分类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技术供给、技术扩散、技术实施的效应等方面评析可再生能源、碳捕捉与储存两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不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给予相应的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坚雄 陈源泉 隋鹏 高旺盛 王彬彬 吴雪梅 熊杰 史学朋 孙自广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贡献,研究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潜力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的涵义,并归纳总结了耕作方式、施肥、水分管理、间套作等农业措施对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农田土壤N2O和CH4、农田生产物资的使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主要为CO2、N2O和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总体能提高表层SOC含量,减少CH4排放,但减少农田土壤N2O排放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争议,耕作方式亦影响投入,从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施肥(特别是配施)能提高SOC含量。施氮肥越多,N2O排放量越大,而CH4主要受有机物料的影...
关键词:
农田 温室气体 净排放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米松华 黄祖辉
【目的】对主要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适用性评价。【方法】在汇整多学科文献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得到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管理措施"初始清单";应用修正式德尔菲法筛选出农业减排技术和管理措施"最终清单"。【结果】研究筛选出确定性强、可行性强、减排潜力大、对产量有增产或稳产影响、农户易于采纳的3大类18项具有适用性的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管理措施,其中:农田氧化亚氮减排适用性技术侧重养分管理和耕作制度;稻田甲烷减排适用性技术侧重水分管理和品种选择;畜牧业减排适用性技术侧重饲料管理和粪便管理。【结论】"最终清单"显示高产减排品种的选育推广应成为农业减排技术体系的重点;同时,配套补偿激励...
关键词:
修正式德尔菲法 农业减排技术 最终清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兴庆 程郁 张玉梅 伍振军 李青 刘昌新
农业活动是我国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重要排放源,在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农业部门肩负着重要责任。我国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走势取决于未来农业活动量变化和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变化两大因素。本文的预测模拟思路是,先预测主要农产品城乡人均消费量变化,再根据人口总量和城乡结构变化推算主要农产品消费总量变化,然后根据设定的自给率变化推算主要农产品国内生产量变化,最后根据设定的减排技术进步率变化推算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在本文设计的四种情景中,“低自给率+高技术进步率”情景不仅达峰时间早、峰值低,而且达峰后下降幅度大,应成为未来理想的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情景。为此,本文认为应从法律约束、行政规制、利益激励、道德感召等多维度综合施策,让农业生产者、农业服务商、农产品消费者、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尽快采取实际减排行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尚洁 刘杏认 李迎春 柳晓婉
【目的】农业生态系统增温潜势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部分。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明确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增温潜势的影响,以期为减缓气候变化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山东省桓台县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中开展了3年田间定位试验,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①对照(CK);②施用生物炭9.0t·hm~(-2)·a~(-1)(C);③全量秸秆还田(S);④秸秆还田配施9.0 t·hm~(-2)·a~(-1)生物炭(CS)。4个处理均施等量的氮磷钾化肥,其中氮肥为尿素,用量为200 kg·hm~(-2)·a~(-1),磷肥为过磷酸钙,用量为55 kg·hm~(-2)·a~(-1),钾肥为硫酸钾,用量为40 kg·hm~(-2)·a~(-1)。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各处理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_4)的排放通量并计算净全球增温潜势(N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析连续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增温潜势的影响。【结果】(1)综合3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与CK处理相比,S和CS处理的年平均生态呼吸排放量(Re)分别增加了47.8%和67.9%(P<0.05);C处理的年平均N_2O累积排放量降低了20.3%(P<0.05),而S和CS处理的N_2O年平均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3.6%和41.4%(P<0.05)。(2)与CK处理相比,C、S和C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年平均变化量(ΔSOC)均有显著增加,其中CS处理增幅最大,增加了150.6%(P<0.05)。与第1年相比,C、S和CS处理第3年的ΔSOC均有显著增加(P<0.05),分别增加了21.7%、20.8%和17.8%。各处理的NGWP和GHGI均存在显著差异,与CK相比,C、S和CS处理的年平均NGWP分别降低了163.5%、171.7%和273.0%(P<0.05),与第1年相比,C、S和CS处理第3年的NGWP均有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73.4%、58.8%和54.7%。与CK相比,C、S和CS处理的年平均GHGI分别降低了236.2%、253.3%和388.9%(P<0.05),C、S和CS处理第3年的GHGI较第1年分别降低了126.3%、98.2%和108.6%(P<0.05)。就产量而言,C、S和CS处理的作物产量保持相对稳定,有轻微增长,但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单施化肥相比,在施化肥的基础上添加生物炭、秸秆还田、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的措施均能够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前提下抑制增温潜势,其中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农田增温潜势,因此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是增加农田固碳、缓解气候变化的一项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齐玉春 郭树芳 董云社 彭琴 贾军强 曹丛丛 孙良杰 闫钟清 贺云龙
农田碳库是全球碳库最活跃的部分,对管理措施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灌溉技术作为中国旱作农业的重要管理措施,其变化势必会对农田温室效应贡献及土壤碳固存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但相关试验数据及机理研究迄今仍十分缺乏。文章综述了灌溉对农田土壤呼吸及其不同组分、氧化亚氮(N2O)与甲烷(CH4)源汇通量以及农田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定量影响,比较了上述参数变化对不同灌溉方式、灌溉量、灌溉频率、灌溉年限以及灌溉水质等的差异响应,剖析了可能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1)灌溉通常将增加土壤的碳排放,但土壤呼吸与灌溉量间并非线性关系。在水分亏缺条件下,土壤呼吸与灌溉量呈现正相关,而过量灌溉则会降低土壤呼吸;灌溉影响土壤呼吸的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海林 孙国峰 陈继康 陈阜
土壤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暖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护性耕作具有减少土壤侵蚀、提高秸秆利用效率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等特点,对土壤碳汇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在保护性耕作上对土壤碳循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保护性耕作碳循环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保护性耕作的农田碳效应及其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对国内外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碳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客观详尽的阐述,并再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以期对中国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碳固定 碳排放 碳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玲 丁浩
温室气体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目标。文章的研究目标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温室气体减排相关问题的研究演进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实现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追根溯源及加深对各国在当前气候谈判中存在的重大分歧及原因的理解和认识。依照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演进顺序,文章重点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发现、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估算、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与交易制度、低碳经济研究关注的热点与实质。文章最后对上述问题的演进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与发展重点作出大胆预测,以期对低碳经济时代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与实践创新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世瑜 吴季松
本文在借鉴欧盟和美国二氧化碳减排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今后在制定具体减排目标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同时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提出我国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减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二氧化碳减排 循环经济 减排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寒冰 金晓斌 杨绪红 徐伟义 周寅康
农田土壤作为碳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排放核算是当前的研究重点。为有效识别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提高区域农田碳排放核算的可靠性,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于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施肥、免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效果,并引入土壤类型、作物等变量,分区建立各影响因素对农田土壤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统计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免耕相比,施化肥、增施有机肥、传统耕作将增大土壤碳排放强度,合并效应值分别为0.62、0.64和0.23;不采用秸秆还田将降低土壤碳排放强度,合并效应值为-0.17。模拟结果显示,各变量系数与Meta分析结果相一致,并通过累计概率的正态性检验。建立分区函数模型可为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和不同管理措施下针对性开展农田土壤碳排放核算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凯文
CCER作为一种全新的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其中,而且基于项目的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交易事项逐渐活跃,成为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经济业务事项。本文以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结合核证自愿减排量开发交易流程和《办法》,从核证自愿减排量出售方的角度对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会计处理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碳减排量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翠梅 徐华清 苏明山
温室气体清单反映了温室气体排放和吸收的状况,是制定与衡量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的基础。虽然联合国规定了国家清单采用生产者责任方法编制,但很多研究认为该方法存在"碳泄漏",容易造成发达国家转移减排责任等问题,并提出了其他清单编制方法。本文对已有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研究进行了总结,将其归纳为3大类:生产者责任方法、消费者责任方法和生产—消费者共同责任方法,并进一步总结了3大类方法下的多种估算方法;通过图表、数据等方式分析了各类方法的原理、优点及局限性。通过已有的研究分析推断,未来一段时间内生产者责任方法仍将是推荐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最后展望了我国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坚雄 陈源泉 刘武仁 郑洪兵 隋鹏 李媛媛 史学朋 聂胜委 高旺盛
【目的】研究吉林省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农田的温室气体的净排放。【方法】以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农田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技术、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玉米留茬直播种植技术和玉米灭高茬深松整地种植技术)为例,分别计算土壤固碳量、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农业物资投入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系统计算其温室气体净排放。【结果】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均提高了耕层土壤有机碳(SOC)的含量,其中,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CT2)固碳潜力最大,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了1 955.07 kg C.hm-2.a-1,玉米留茬直播种植技术(CT3)固碳能力最小,仅提高了1 492.26 kg C.hm-2....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温室气体 净排放 吉林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胡宗义
本文利用动态CGE模型——MCHUGE模型仿真分析了在农业部门生产环节开征碳税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农业部门生产环节开征碳税对降低单位GDP能耗,减少CO2排放能起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但对宏观经济和农业各个产业部门资本收益率、产出水平及就业水平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冲击。除家畜肉类(猪肉除外)加工业之外,农业温室气体开征碳税对农业各产业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均呈负向偏离,不利于农户增收和资本积累;除了家畜肉类(猪肉除外)加工业、服装业和皮革制品业等部门产出水平呈正向偏离外,其他产业产出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向偏离。受资本收益率和产业产出下降影响,农业部门就业水平也出现相应的负向偏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