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6)
2023(11322)
2022(10010)
2021(9459)
2020(7887)
2019(18018)
2018(18265)
2017(35330)
2016(19141)
2015(21613)
2014(21518)
2013(21475)
2012(19534)
2011(17584)
2010(17541)
2009(16020)
2008(15288)
2007(13504)
2006(11864)
2005(10109)
作者
(55334)
(46587)
(45724)
(43560)
(29075)
(22330)
(20660)
(18445)
(17567)
(16271)
(15833)
(15478)
(14446)
(14396)
(14049)
(14048)
(13925)
(13594)
(13155)
(12918)
(11654)
(11313)
(11161)
(10697)
(10456)
(10446)
(10209)
(10147)
(9369)
(9221)
学科
(77130)
经济(77049)
(58341)
管理(48792)
(47195)
(37269)
企业(37269)
方法(33066)
农业(31406)
数学(28811)
数学方法(28493)
业经(21153)
中国(18808)
(17017)
地方(16412)
(16097)
(14019)
(13167)
贸易(13161)
(12813)
技术(12099)
(11834)
环境(11813)
理论(11726)
(11177)
(11105)
农业经济(10810)
教育(10398)
(10358)
(10294)
机构
学院(270572)
大学(267448)
管理(110637)
(105522)
经济(103211)
理学(97011)
理学院(96015)
管理学(94419)
管理学院(93957)
研究(89654)
中国(66516)
(64324)
科学(58121)
(56578)
业大(49579)
农业(49401)
(45224)
(43331)
中心(41697)
研究所(41518)
(38818)
(35663)
财经(35349)
师范(35345)
北京(35096)
(32295)
(31823)
(31526)
经济管理(31271)
农业大学(31139)
基金
项目(191417)
科学(149475)
研究(141631)
基金(137420)
(119683)
国家(118595)
科学基金(101457)
社会(87070)
社会科(81986)
社会科学(81962)
(76520)
基金项目(74624)
自然(66458)
自然科(64822)
自然科学(64809)
自然科学基金(63623)
(63123)
教育(63078)
编号(60354)
资助(55202)
成果(47563)
重点(42152)
(41754)
(41731)
课题(39732)
(39622)
创新(36848)
科研(36501)
(35181)
大学(35179)
期刊
(119144)
经济(119144)
研究(74787)
(66796)
中国(49612)
农业(45758)
学报(45563)
科学(41902)
管理(35148)
大学(34782)
学学(33074)
(29362)
教育(28363)
业经(25805)
(22746)
金融(22746)
技术(22678)
(21082)
问题(16773)
经济研究(15905)
财经(15495)
(14847)
科技(14343)
农业经济(14306)
图书(14100)
业大(13726)
农村(13713)
(13713)
理论(13612)
资源(13122)
共检索到384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温福  张伟明  孟军  
生物炭以其良好的解剖结构和理化性质,广泛的材料来源和广阔的产业化发展前景,成为当今农业、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分析、评述了生物炭在土壤、作物、农田生态系统等领域应用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其未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从低碳、循环、可持续视角,客观、辩证地探讨了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价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生物炭在修复土壤障碍,提升耕地生产性能和作物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生物炭产业的方向与建议,旨在为中国生物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兰  曹明明  王俊宇  于清军  
虽然生物炭因自身特性决定了其矿化缓慢,但生物炭矿化仍能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内部及外部物质循环,该方面的研究对于区域碳格局、碳平衡和储碳改土都具有重要意义。人工合成的生物炭的原材料、制备条件以及所处土壤类型的不同,其矿化率不能以自然形成的土壤黑炭类推。研究方法从CO_2流量测定法、常规差减法发展到稳定同位素(13)C技术的应用,使得生物炭矿化研究更加精确。生物炭特性受其源材料、制备温度、制备过程升温率、最终温度及其后续处理等影响,进一步影响其矿化阶段特点。生物炭矿化的根本是因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而该作用是多种菌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黎定军  周清明  罗宽  
烟草由于具有易于遗传工程操作、绿叶面积大、生长期短的独特优点,被广泛用于植物分子农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至今,已有多种医用蛋白质,如单克隆抗体、疫苗、人体外激素等通过转基因烟草生产出来,其临床应用及大田栽培试验正在进行.烟草叶绿体转化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为植物分子农业最终解决转基因产品产量低及花粉造成基因漂移或逃逸等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虽然烟草分子农业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其在新世纪的开发应用前景无疑是广阔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张文忠  马殿荣  张树林  
综合评述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改良和杂交稻育种之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水稻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在常规超级稻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两方面都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和新组合。这些超级稻新品种、新组合已广泛地应用于水稻生产实践,并已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唐亮  
对30年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中国在常规超级稻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培育出105个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新品种和新组合。在大力推广超级稻品种的同时,高度重视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努力构建产学研紧密衔接的超级稻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机制。通过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广适、抗逆的超级稻,中国再次实现了水稻单产水平的新突破,综合生产能力继株型改良和杂交稻育种之后有了进一步提高,为中国稻作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芳芳  罗昌泰  廖迎春  房焕英  周际海  沈发兴  袁颖红  
为进一步厘清生物炭在减缓农业生态系统土壤N_2O排放的作用和机制,本研究基于CNKI、Springer、Wiley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以"生物炭"、"农业生态系统"、"N_2O"为关键词,搜索2008—2021年相关文献,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果表明:土壤N_2O可通过多种微生物过程产生,其中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主要过程,硝化细菌反硝化、硝态氮异化还原成铵、化学反硝化等非生物过程也可产生N_2O;生物炭添加对土壤N_2O排放影响的结论不一,多数研究认为生物炭有利于减少土壤N_2O的排放,少数认为生物炭刺激了土壤N_2O的排放或对其无影响;提出了生物炭减缓土壤N_2O排放机制(生物炭本身理化性质的差异、生物炭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氮转化过程);并分析了生物炭降低堆肥土壤N_2O排放的潜力和生物炭促进酸性土壤的植物生产力。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三点展望:有必要建立生物炭特性数据库;系统性的加强生物炭在N_2O减排潜力的估算;进行长期野外田间试验的必要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艺萌  周德群  刘作易  刘永翔  
竹黄是生长在一些竹亚科植物种类竹竿小枝条上的一种药用真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由于大规模人工采集和原生地生境被破坏,导致其生物多样性资源迅速减少。对竹黄的发生发展、寄主范围、生长条件及分类学地位等生物学特性及其药用价值进行了系统概述,介绍了竹黄的人工培育驯化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红  郭建宏  刘文婷  梁宗锁  
生物碱为半夏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镇咳、祛痰、止呕、抗心律失常、抗炎等作用,在抗癌和对帕金森病的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文章对近5年来有关半夏生物碱的含量分布、代谢调控及相关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半夏生物碱类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来宪伟  程延园  许晓丽  杨丽  
职工在工会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对工会保持活力、提高凝聚力、增进工人对工会的认同度、实现工会团结等来说意义重大。在西方学术界中,理解会员的工会参与行为,是许多研究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那些基于组织行为视角的工会参与研究进行回顾,主要包括两方面:(1)"工会参与"概念及其测量的发展;(2)从组织行为视角对"工会参与"影响因素的探索及其理论贡献。此外还将讨论基于西方背景所发展的"工会参与"理论应用于中国工会研究时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思齐  霍燚  张英杰  张晓东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交通—环境"城市空间动态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借鉴LRH一般均衡模型和国际上成功的城市仿真系统(如UrbanSim)的经验、基于GIS开发应用系统构建中国城市空间动态模型的基本思路;进而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分析了该模型在促进中国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预期作用,以及目前学术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明  石太渊  付欣  于淼  
从高粱黑粉菌的特性、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研究利用现状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粱乌米的研究进展,并对高粱黑粉菌未来的开发前景进行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叶欢  危起伟  徐冬冬  岳华梅  竹内裕  阮瑞  杜浩  李创举  
生殖细胞移植是指将供体的生殖细胞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受体体内,供体生殖细胞嵌合到受体性腺,经过增殖、分化并最终发育为功能性配子的过程。作为辅助生殖技术,它不仅为珍稀濒危动物的繁育和保护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生殖干细胞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研究首先在模式鱼类斑马鱼中开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包括先后建立了以胚胎、仔鱼和成鱼为受体的生殖细胞移植体系,精原和卵原干细胞的发现拓宽了供体生殖细胞的选择,受体的选择与制备方法的完善。该技术在缩短鱼类性成熟周期、性控育种、珍稀濒危鱼类保护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成功在多种淡水和海水鱼类中开展了研究和应用。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和经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该技术实践应用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邓福军  李吉莲  王林  陈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松林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fish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describ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ryobi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potentials in preservation of aquatic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examined. The mechanism of cryodamage was discussed. The recent advances and major problems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沙珍霞  陈松林  刘洋  唐启升  
细胞核移植技术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本文介绍了中国和世界上鱼类细胞核移植的研究成果及其最新进展;综述了鱼类细胞核移植的基本程序、方法和影响因素,包括胞质受体的准备、核供体的制备、核移植和核质杂种的培养。并对鱼类细胞核移植的应用、现存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