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6)
- 2023(7605)
- 2022(6567)
- 2021(6153)
- 2020(5377)
- 2019(12451)
- 2018(12408)
- 2017(24549)
- 2016(13587)
- 2015(15395)
- 2014(15612)
- 2013(15746)
- 2012(14854)
- 2011(13584)
- 2010(13885)
- 2009(13035)
- 2008(13228)
- 2007(12379)
- 2006(10807)
- 2005(9591)
- 学科
- 济(61651)
- 经济(61601)
- 农(45786)
- 业(43020)
- 管理(30364)
- 农业(30098)
- 方法(25858)
- 数学(23456)
- 数学方法(23262)
- 企(22123)
- 企业(22123)
- 业经(16342)
- 中国(14357)
- 财(13123)
- 学(13026)
- 地方(12801)
- 制(12278)
- 贸(11298)
- 贸易(11295)
- 易(10993)
- 农业经济(10063)
- 发(10015)
- 村(9084)
- 农村(9072)
- 土地(9039)
- 银(8768)
- 银行(8738)
- 策(8612)
- 体(8535)
- 行(8351)
- 机构
- 学院(202290)
- 大学(198171)
- 济(84932)
- 经济(83161)
- 管理(76067)
- 研究(70282)
- 理学(65742)
- 理学院(65032)
- 管理学(63887)
- 管理学院(63534)
- 农(59585)
- 中国(54929)
- 农业(46106)
- 科学(45494)
- 京(41565)
- 业大(39533)
- 所(37578)
- 财(36041)
- 中心(34362)
- 研究所(34261)
- 江(32154)
- 财经(28568)
- 农业大学(28299)
- 范(26255)
- 师范(26009)
- 经(25897)
- 北京(25454)
- 经济学(25117)
- 州(24775)
- 省(24712)
- 基金
- 项目(133365)
- 科学(103572)
- 研究(96583)
- 基金(95522)
- 家(84066)
- 国家(83297)
- 科学基金(69644)
- 社会(60259)
- 社会科(56618)
- 社会科学(56598)
- 省(54024)
- 基金项目(51713)
- 自然(44895)
- 划(44509)
- 自然科(43741)
- 自然科学(43727)
- 自然科学基金(42932)
- 教育(42695)
- 编号(41267)
- 资助(38103)
- 农(33490)
- 成果(32823)
- 发(30399)
- 重点(30173)
- 部(29882)
- 课题(27283)
- 创(27127)
- 科研(25989)
- 创新(25419)
- 业(25176)
- 期刊
- 济(98234)
- 经济(98234)
- 农(62836)
- 研究(54874)
- 农业(42396)
- 中国(39801)
- 学报(35579)
- 科学(32488)
- 大学(26655)
- 财(26576)
- 学学(25630)
- 业经(22622)
- 管理(20619)
- 业(20501)
- 融(20415)
- 金融(20415)
- 教育(16391)
- 技术(16294)
- 问题(14914)
- 农村(13979)
- 村(13979)
- 农业经济(13800)
- 财经(13354)
- 经济研究(13130)
- 版(12830)
- 世界(11478)
- 经(11361)
- 资源(11212)
- 经济问题(10938)
- 技术经济(10750)
共检索到298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雯佳 赵森
对农民而言,土地具有三项基本的社会功能,即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益和给予社会保障,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用地被征用的力度不断加大,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农用地被征用与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征地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期望能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线索。
关键词:
农用地 征用 失地农民 博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雄 张安录 宋敏 闫敏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农用地征收以满足各部门各方面的用地需求,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农用地使用权征用。长期以来,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偏低及补偿不到位,使农用地使用权主体农民的权益受损而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本文在区域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分解求和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研究方法来分析湖北省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中农民的成本收益并进行相应的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农民由于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两年每公顷耕地的成本收益差额分别为:武汉市江夏区是16 652.20元/hm2,新洲区是29 753.82元/hm2,麻城市是35 602.06元/hm2,平均值是26 255.77元/hm2。测算...
关键词:
湖北省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军连 张凤荣
将两种性质不同的土地适用同一种法律程序的做法,是产生征地问题的重要原因。 对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均发生转移的,取消征用制度,选择农用地转用与征购路径。 对土地所有权转移、使用权人不发生变更的,可选择转用与整建制转归国有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静
研究目的:从农用地角度,研究合理征用补偿标准的构成、测算方法以及权益的分配机制,从而建立合理的补偿标准。研究方法:收益还原法,实证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农用地合理征用补偿价格应包括农用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和土地发展权价值,其中社会保障价值和土地发展权价值构成征地补偿的主体。研究结论:现行的区片价基本能体现农用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但是没有体现土地发展权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穆向丽 张安录
作为一种权利保障和利益平衡机制,行政补偿制度对弥补因公共利益而合法地给特定产权主体带来的损失以及切实保护私人财产权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目前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行政补偿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完善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行政补偿 农地征用 土地使用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明芬 常敏
本文通过对农用地隐性市场的调研,发现农用地存在三大类隐性市场,即违法市场、触法市场和失范市场。前两类隐性市场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规模较大,影响较深;后一类隐性市场区域差异不明显。农用地隐性交易的市场主体多元化,但地方政府是主要违法主体。分析表明,农用地隐性市场的存在是相关制度安排非均衡的结果。因此,修补土地制度的纵向断裂和横向裂缝,以及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权力约束,是治理该市场的重要政策取向。
关键词:
农用地 隐性市场 制度缺陷 权力约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穆向丽 孙国兴 张安录
本文利用笔者对湖北省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对农户农用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户主受教育年限、农户对征地后生活改善预期、农户对征地补偿满意程度、农户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征用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户主是否有非农劳动技能等因素对农户农用地征用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是农户农用地征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秋计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际工作中对农用地整治潜力的统计特征相关信息利用的还不充分。根据调查资料及潜力评价模型,结合设定的集约利用水平,利用蒙塔卡洛对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模拟,取得有关潜力的统计信息并分析影响农用地整治潜力的主要敏感性因素,最终给出潜力分布的区间及其概率特征,研究成果为科学合理制定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用地 整治潜力 蒙塔卡洛 概率特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雷震 邢祖礼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问题是经济转型时期诸多理论问题的连接点,尤其需要正确的理论为人们提供洞察。本文揭示了政府在农村土地征用中独特的行为特征,廓清了征地面临的约束。对价格管制模型进行修正后提出了一个政府与农民间的博弈模型,试图为认识我国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的诸多特征和内在逻辑提供一个便捷通道。
关键词:
土地征用 约束条件 政府行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军民
农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受土地供求状况、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人口规模和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是土地利益相关者利益驱动机制作用的结果,是土地资源流动定律的反映。现行法律所规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制度,存在着对农民不公平、土地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为了实现公平、有效的土地利用制度目标,必须合理配置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实现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资源保护的平衡。
关键词:
农用地 建设用地 土地非农化 权利配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庆 邓良基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 ,介绍和解析美国农用地价格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并对目前美国存在的农地发展权、交易成本以及遥感技术应用等问题的研究进行阐述 ,为中国农用地价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农用地价格 农地发展权 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爱清
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利用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和成效主要体现在"农用地生产率"这一最基本、最常用的重要指标上。目前学术界尚未从区域差异性角度对中国农用地生产率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这不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提升全国农用地生产率的战略措施。文章基于相关调查和统计数据,对2017年中国农用地生产率的省级差异性以及基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划分的各个土地利用区域的农用地生产率空间差异性格局进行总体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性非常突出,西部地区农用地占了全国的65.78%,但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及全国的30%,农用地生产率呈现出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显著递减的特点。省级行政区农用地生产率最大为江苏省,达11.07万元/公顷;最小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其农用地生产率不及江苏省的1%。从农用地生产率与土地综合生产率的对比(即"农用地生产率差距")来看,总体上亦呈现出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特点。省级行政区农用地生产率差距最大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和广东省,均达91%以上,最小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农用地生产率差距仅为1.04%。建议农用地生产率较低、农用地生产率差距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因地制宜地切实强化农业土地资源的特色开发和合理利用,大幅度提升农用地生产率,为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农用地 生产率 区域差异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庶 金晓斌 杨绪红 单薇 周寅康
农用地整治项目作为一项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土地利用的结构、方式等进行改造的实践活动,在显著改变土地利用活动的同时,也对区域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工程实施碳效应、土地结构碳效应、土地利用方式碳效应三方面对农用地整治的碳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江苏宜兴市农用地整治项目为例进行了测算。主要结论如下:1项目整治后,土地结构变化碳储量增加3 718t,工程建设净碳排放量约为6 830t,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年碳汇量增加5 459t;2项目区耕地碳储量增加11 071t,耕地面积增加是主要原因;3灌溉排水工程是影响碳排放量的最重要的工程类型,水泥、钢材和柴油等工程建设物资投入是促使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来源;4区域...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用地整治 碳效应 碳核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