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73)
- 2023(18327)
- 2022(15864)
- 2021(14693)
- 2020(12491)
- 2019(28202)
- 2018(27953)
- 2017(54056)
- 2016(29739)
- 2015(33176)
- 2014(32889)
- 2013(32555)
- 2012(30249)
- 2011(27303)
- 2010(27281)
- 2009(25108)
- 2008(24595)
- 2007(21911)
- 2006(19586)
- 2005(16977)
- 学科
- 济(118319)
- 经济(118193)
- 业(86504)
- 管理(82065)
- 企(63859)
- 企业(63859)
- 方法(51616)
- 农(50861)
- 数学(45269)
- 数学方法(44760)
- 农业(33688)
- 中国(30837)
- 财(29957)
- 业经(28959)
- 地方(26734)
- 学(25442)
- 制(23074)
- 贸(22456)
- 贸易(22441)
- 易(21782)
- 策(19073)
- 技术(18851)
- 环境(18725)
- 务(18108)
- 银(18066)
- 财务(18040)
- 财务管理(18001)
- 银行(17995)
- 理论(17569)
- 行(17108)
- 机构
- 学院(420112)
- 大学(417635)
- 济(166835)
- 管理(163593)
- 经济(163154)
- 研究(143662)
- 理学(142237)
- 理学院(140621)
- 管理学(138175)
- 管理学院(137418)
- 中国(107566)
- 科学(91791)
- 农(90188)
- 京(88211)
- 财(75033)
- 所(73351)
- 业大(71782)
- 农业(70112)
- 研究所(67050)
- 中心(66666)
- 江(63648)
- 财经(59915)
- 范(54998)
- 北京(54762)
- 经(54733)
- 师范(54397)
- 院(51562)
- 州(50886)
- 经济学(48726)
- 省(47527)
- 基金
- 项目(290695)
- 科学(226814)
- 基金(209608)
- 研究(208594)
- 家(184710)
- 国家(183125)
- 科学基金(155813)
- 社会(130784)
- 社会科(123660)
- 社会科学(123622)
- 省(115578)
- 基金项目(111800)
- 自然(102986)
- 自然科(100558)
- 自然科学(100527)
- 自然科学基金(98734)
- 划(96303)
- 教育(94845)
- 资助(85683)
- 编号(85236)
- 成果(68406)
- 重点(65230)
- 部(63521)
- 发(62822)
- 创(59948)
- 课题(58502)
- 创新(55936)
- 科研(55584)
- 教育部(53558)
- 计划(53319)
- 期刊
- 济(185746)
- 经济(185746)
- 研究(119986)
- 农(87740)
- 中国(81293)
- 学报(74515)
- 科学(65631)
- 农业(59409)
- 管理(56063)
- 大学(55964)
- 财(55016)
- 学学(53138)
- 教育(43351)
- 融(40500)
- 金融(40500)
- 业经(35104)
- 技术(33999)
- 业(29303)
- 财经(28421)
- 经济研究(27795)
- 问题(25627)
- 经(24206)
- 版(22549)
- 科技(21466)
- 业大(20704)
- 图书(20486)
- 技术经济(19743)
- 资源(19470)
- 理论(19281)
- 现代(18747)
共检索到617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彩霞 杨林伟 李永前
农用地膜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因残膜回收率低,使得生态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宜居,亟需对云南省地膜污染防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政府、企业与农户的访谈与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地膜污染防治的多层影响因素,并通过结构方程检验影响因素的显著性,从而简化问题,提出对策。研究发现:家庭总收入、地膜规格、揭膜时间、残膜处理方式、政府或者企业组织培训、残膜回收补贴、专业回收公司等对地膜污染防治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有效防治地膜污染,需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补贴,制定地膜规格,培训地膜使用技能,建立专业回收网点,推广作物适时揭膜技术,加大可降解地膜的研发与普及力度。
关键词:
农用地膜污染 多层因素分析 污染防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颖昊 李建华 冯浩杰 周涛 靳拓 徐志宇
[目的]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农用地膜污染治理已成为关注重点之一。系统研究如何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引入农用地膜污染治理过程,实现“谁污染,谁付费”的农用地膜产品生命周期闭环,可为全国农用地膜污染高效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方式和经验。[方法]该文在系统梳理农用地膜治理政策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系统研究了农用地膜回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建立、运行、发展的途径和规律,提出地膜污染治理过程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市场化模式的影响机制。[结果]市场化模式制度嵌入的失效,是农用地膜残留污染治理问题的主要症结,生产者责任延伸制重新建立了地膜残留污染治理责任的分摊机制,是更为可靠的市场化模式,但其构建也陷入“市场化模式实现条件的苛刻性”和“企业垄断的必然性与市场配给的竞争性之间的矛盾”双重困境;此外,从具体原因来看,制度嵌入影响机制还包括政府投入机制建立、企业责任落实与利益诉求的平衡,以及农户价值诉求识别偏差等方面。[结论]因此,政府应在推动和维护机制建立运行过程中,完善制度保障,考虑企业利益导向,帮助农户识别价值诉求,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跳出困境,有效融入农用地膜市场场域,引导构建市场化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瑞波 王久臣 尹建锋 李欣欣 张田野 朱平国
[目的]农用地膜是继化肥、农药后的第三大农业生产资料,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我国地膜使用量已达147万t,覆盖作物高达50余种,覆盖栽培面积达1 840万hm2,成为地膜覆盖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由于我国缺乏国家层面地膜污染防治的上位法,大量地膜残留在农田中,回收利用率不足2/3,亟需加快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立法,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地膜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现有地膜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立法现状、国外立法经验借鉴、我国地膜污染防治立法面临的问题和可行性。[结果]为从根本上解决农用地膜污染突出问题,有必要制定一套管用、实用的地膜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依法妥善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弥补国家层面地膜污染防治立法上的空白,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和支撑。[结论]建议加快制订国家层面农用地膜污染防治上位法,立法内容要全覆盖、全方位做出具体规定,法律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农用地膜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加大农用地膜普法宣传力度,建立农用地膜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闫宁 郑宏刚 余建新 王波 刘锡勉
研究目的:研究云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汇总的方法,为省级汇总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数据归纳法,以定量化为主的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建立了云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汇总方法体系。研究结论:本研究方法满足省级成果汇总要求,保证省级成果的可比性,以及省级与县级属性数据的可追溯性与空间分布的一致性。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用地分等 数据汇总 分等单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颖昊 周涛 靳拓 徐志宇
[目的]农用地膜污染防治是推动农业农村污染合作治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的重要内容,因此系统研究不同主体在农用地膜回收利用工作中行为模式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可为全国农用地膜污染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经验。[方法]该文基于农用地膜生命周期污染防治的逻辑链条分析,系统研究了废旧地膜回收过程中的价值生成和绩效损失途径,提出地膜污染防治典型合作模式与治理路径。[结果]废旧地膜回收机制建立初期,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导向培育环保意识和市场,通过补贴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大和持续发展,但会降低企业核心竞争力,造成政府在生产环节的绩效损失。[结论]在典型农用地膜污染治理模式中,政府主导型、混合型模式适合废旧地膜回收机制建立初期,有利于从宏观层面调动市场资源,建立起“生产—回收”的市场内循环机制;在市场内循环机制建立成熟后,一般由政府主导型转为混合型,并在混合型后期逐步过渡为生产者主导型,使得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成为一个非政府主导行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雅琴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之一的义务教育在云南省的财政支出总额并不低,但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却存在较大差距。为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应从义务教育经费标准着手,研究云南省"民族、山区、贫困"的特殊省情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最终实现根据客观需要确定支出标准的目标。实证研究发现,山区面积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产生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和平 王智鹏
科学剖析农用地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机制,对实现农用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及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将农用地面源污染、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农用地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BM-Undesirable模型对1990~2017年江西省农用地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差异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探讨相关因素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1990~2017年间江西省农用地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均值为0.749,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各设区市农用地生态效率空间格局演变轨迹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扁平"U"型特征,高效率地区由"连片"分布向"点状"分布再向"连片"分布变化,空间格局趋于非均衡化发展;(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复种指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劳均播种面积对农用地生态效率产生显著正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则产生显著负影响。最后,从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摒弃过度依赖资源要素投入与环境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精耕细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农用地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健 许亿欣 徐上 张红亮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难点之一。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运行阶段普遍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农户能否以付费形式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供给,对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云南省拉市海流域作为案例地点,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测度农户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服务的支付意愿,并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运行成本讨论农户意愿支付水平的成本有效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有意愿且有能力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付费,低、中、高三种处理效果下,农户的实际意愿支付水平可以覆盖适宜工艺的运行成本;各处理效果下,农户的主体意识、与环境改善相关的收入对其意愿支付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收费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应加快建立起农户付费制度,拓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资金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振玉 李玉勤 贺晓丽 王彦
本研究从世贸组织协定有关法律文件及绿色贸易壁垒的分析入手 ,指出入世对我国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残毒有更高更严的要求 ,说明防治农用化学品污染和减少农产品残毒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农业环境和农用化学品污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阐明解决农业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提出 6项适度减少农用化学品投放、减轻农药、化肥污染及减少农产品残毒和保护生态的具体对策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星宇 谢彦明 扈立家 刘珊
根据云南省348户农户林产品交易的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二元Logistic方法分析了林改后农户林产品交易的现状和农户选择中间商交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是否参加培训、交易频率、运输的难易程度和技术适用度对农户林产品是否选择中间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是否为村干部、亲戚朋友是否从事相关工作、林地面积、林产品种类和林产品的品质认证情况对农户林产品交易是否选择中间商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然后,针对农户在选择中间商销售林产品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林产品 中间商 影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国强 张蕾娜 宋艳华
为了探讨农用地产能的概念、核算的基础和方法,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明确了农用地产能的概念和层次;探讨了农用地产能核算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关系,指出农用地分等成果是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础,农用地产能核算是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应用与继续;可以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理论产能,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可实现产能,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核算实际产能,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以不同层次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核算不同层次的产能是可行的。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 产能 核算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涛 乔旭宁 顾羊羊 谢国红
农用地经济效益评价对于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原经济区转型示范市焦作市为例,构建农用地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估区域农用地经济效益水平,借鉴RDA排序分析方法识别主导因素,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对区域农用地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 2007—2015年,焦作市农用地经济效益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呈振荡下降趋势,时空变化特征差异性显著;(2)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效灌溉水平及耕种面积大小是影响焦作市农用地经济效益的主导因素;(3)建议从国土政策引导、科技惠农支持、耕地数量质量保障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等方面采取因地制宜的农用地管控策略,提高农用地产出效率和产投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长坤 宋文博 吴次芳 丁艳喜
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相关数据,利用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了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从动态的视角对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之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河南省农用地利用集约水平不断上升,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长期内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每提高1%,会引起农民收入水平提升0.41%;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内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对农民收入弹性系数较小;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显示农用地集约度的提高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且对收入变化的解释能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宁碧波 田伟利 吴冠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发达地区的农用地流转已经是非常普遍了。通过对浙江省天台县农村居民的调查分析,了解到该地区的农用地流转比率较高,流转形式主要是出租和代耕,流转信息公开度比较差,并且流转的约定形式也主要为口头协议和无约定形式。通过农户对农用地流转的意愿分析,可以得出年龄越小,学历越高的农户越愿意流转自己的农用地;家庭人口越少,外出人口比重越大的农户越愿意流转自己的农用地;非农收入越高的农户越愿意流转自己的农用地等。同时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农用地流转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家庭收入因子、村民特征因子、家庭规模因子和职业因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促进和规范农用地流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卢启程 李怡佳 邹平
为获得影响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云南省4200家农户进行了调查,根据所获得的3432份有效问卷数据,结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和云南省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最大的是其他乡村从业人员比例,其次是乡村从业人员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再次是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和农业人口比例。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农民收入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