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6)
2023(10639)
2022(9411)
2021(8992)
2020(7523)
2019(17331)
2018(17580)
2017(34565)
2016(18768)
2015(21282)
2014(21278)
2013(21284)
2012(19257)
2011(17349)
2010(17244)
2009(15832)
2008(15322)
2007(13544)
2006(11922)
2005(10080)
作者
(53589)
(44972)
(44174)
(42165)
(28151)
(21533)
(19991)
(17781)
(16935)
(15731)
(15219)
(14892)
(13968)
(13876)
(13480)
(13479)
(13453)
(13063)
(12711)
(12457)
(11232)
(10952)
(10789)
(10318)
(10115)
(10047)
(9928)
(9821)
(8975)
(8858)
学科
(77126)
经济(77043)
(60612)
管理(51129)
(46902)
(39798)
企业(39798)
方法(33622)
农业(31189)
数学(29313)
数学方法(29016)
业经(20987)
中国(18362)
(17586)
地方(16028)
(15867)
(14045)
(12830)
贸易(12825)
(12489)
技术(12101)
(11724)
环境(11523)
理论(11453)
(11215)
财务(11157)
(11155)
财务管理(11135)
(11055)
农业经济(10682)
机构
学院(265260)
大学(262552)
管理(110914)
(105302)
经济(103011)
理学(97321)
理学院(96364)
管理学(94846)
管理学院(94400)
研究(85465)
中国(64055)
(61170)
(55355)
科学(54126)
业大(47338)
农业(46817)
(43934)
(42451)
中心(40136)
研究所(38852)
(38030)
财经(35839)
(34273)
北京(34229)
师范(34017)
(32758)
经济管理(31343)
(30887)
(30076)
农业大学(29593)
基金
项目(186151)
科学(146242)
研究(138802)
基金(134584)
(116269)
国家(115211)
科学基金(99410)
社会(86279)
社会科(81312)
社会科学(81289)
(73899)
基金项目(73117)
自然(64778)
自然科(63199)
自然科学(63188)
自然科学基金(62037)
教育(61752)
(60759)
编号(59195)
资助(54300)
成果(46686)
(41233)
重点(40470)
(40094)
课题(38608)
(38559)
创新(35791)
科研(35292)
人文(34870)
教育部(34822)
期刊
(118273)
经济(118273)
研究(73794)
(63679)
中国(49112)
农业(43524)
学报(42070)
科学(39605)
管理(35109)
大学(32495)
(31313)
学学(30849)
教育(26975)
业经(25355)
(22568)
金融(22568)
技术(22337)
(19825)
问题(16810)
财经(16002)
经济研究(15594)
(14370)
农业经济(14230)
农村(13728)
(13728)
图书(13673)
科技(13503)
理论(13484)
(13405)
技术经济(13233)
共检索到376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彦斌  赵世强  
本文研究了农用地利用过程中农用地改变用途的外部成本有关问题 ,包括外部性的经济分析、外部成本内部化和外部成本的计量方法等问题。分析了外部成本与农用地资源多功能性、多价值性之间的关系 ,将外部成本理解为经济人福利水平的损失 ,并且通过对价值型计量结构、核算型计量结构两种计量结构的探讨发现利用核算型计量结构能够克服价值型计量结构的局限。在核算型计量结构中应用基于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模型 ,可以更有效地对间接经济损失进行计量 ,因而就农用地改变用途的外部成本计量而言 ,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种较为有前途的计量方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庆  邓良基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 ,介绍和解析美国农用地价格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并对目前美国存在的农地发展权、交易成本以及遥感技术应用等问题的研究进行阐述 ,为中国农用地价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伟  吴群  
农用地内部流转可分为“直流式”和“间流式”两种途径,降低交易费用,有利于调动流转积极性,增加农用地流转数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利用;行政干预下的流转造成了农民利益的损失。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建立中介、规范管理、实行流转补贴等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月明  梁山  
对农用地也要分等定级许月明,梁山(河北农业大学)为解决农用地浪费,除加强宣传有关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人们在思想上形成以土地法规为准绳,珍惜利用每寸土地的自觉意识外,还需要对土地的质量、生产能力做出科学评估,确定其质量等级与价格,以乡、村为最基本单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郧文聚  王洪波  王国强  张蕾娜  
研究目的:建立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建立了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农用地当前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核算农用地实际产能的技术方法,并且形成了通过三层次产能比较优化农用地利用的机制。研究结论:将农用地产能划分为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当前理论产能和实际产能三个层次并且分别核算,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农用地产能安全问题并合理开发农用地生产潜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玮  朱志远  苗建军  
分析城市非农用地的生态成本有助于城镇化过程中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利用环境DEA技术,测算中国28个省区市在不同碳减排压力下经济发展与土地保护的协调难易度和城市非农用地的生态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一般环境约束下,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充分挖掘了经济发展的潜力;但在严格环境约束下,却能实现碳排放继续减少和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双重目标。城市非农用地生态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土地利用强度和污染费用,它与前三个因素是正相关关系,与后两个因素是负相关关系。在城镇化进程中全国各地区城市非农用地生态成本差别较大,三大区域中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生态成本最大,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生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洪斌  罗明  鞠正山  吴克宁  
[目的]评价重金属污染农用地的风险等级,对重金属污染农用地的风险分区进行划定,建立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风险分区分级以及风险控制区划方法,提出不同风险分区的管控对策。[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用地土壤与农作物污染等级进行评价,构建农用地重金属风险控制区划方法体系。[结果]利用目前已有的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可以将土壤与农作物污染等级划分为清洁、尚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5种类型,根据其污染风险等级,按照安全与基本安全保护区、低风险监控区、中风险预警区和高风险限制区对其进行管控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凡文  孙军  
农用地流转价格形成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地租地价理论和土地产权理论等。农用地流转价格主要包括农用地转包价格、出租价格、入股价格、转让价格和其它流转价格等。农用地流转价格的确定方法主要有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基准地价修正法以及纯收益年数法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怡璇  吕芳  
以旅顺口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地形图等图件资料和土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土地经济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属性查询功能和制图技术对旅顺口区农用地分等定级进行研究。在进行分等定级研究工作中,运用叠置法划分分等单元;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分等因素及其权重大小;利用指定作物来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在划分农用地等别时使用等间距法,最后生成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图、利用等别图和经济等别图。最终获得的旅顺口区农用地分等结果显示,旅顺口区自然质量等为8等至12等,共5个等别,其中11等占参与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40.79%,10等占38.79%,8等、12等、9等次之;利用等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常春  金晓斌  周寅康  
研究目的:运用能值理论进行农用地估价。研究方法:能值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农用地价值可以由产品或服务的自然环境系统的无偿能值投入量表征;(2)江苏省丹阳市吕城镇运河片区每年净增能值量合计为4.98×1018sej/a,农用地价值为42.73元/m2,与其他方法结果较一致。研究结论:基于能值理论的农用地估价方法可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贤金  
一、劳动价值论与土地二元价值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而劳动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进而提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转而在《资本论》第3卷中又提到,“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另一种意义”。显然,马克思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慧敏  吴克宁  周勇  魏洪斌  辛亮亮  
耕地自身存在限制因素是阻碍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确定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对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文章依托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项目,以湖北省公安县为研究区,结合2010年农用地分等补充完善成果和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成果,确定了影响耕地质量的9种限制型:排水限制、质地限制、水分限制、障碍层次限制、污染限制、酸碱度限制、有机质限制、灌溉限制以及剖面构型限制。应用自然等提等潜力指数模型,以全局可比的无量纲形式反映出限制型的制约程度和自然等别提升潜力,从而计算出耕地质量限制型谱序,对确定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安县存在12种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组合类型,其中2~5等地以酸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庶  金晓斌  杨绪红  单薇  周寅康  
农用地整治项目作为一项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土地利用的结构、方式等进行改造的实践活动,在显著改变土地利用活动的同时,也对区域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工程实施碳效应、土地结构碳效应、土地利用方式碳效应三方面对农用地整治的碳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江苏宜兴市农用地整治项目为例进行了测算。主要结论如下:1项目整治后,土地结构变化碳储量增加3 718t,工程建设净碳排放量约为6 830t,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年碳汇量增加5 459t;2项目区耕地碳储量增加11 071t,耕地面积增加是主要原因;3灌溉排水工程是影响碳排放量的最重要的工程类型,水泥、钢材和柴油等工程建设物资投入是促使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来源;4区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彦清  杨建宇  严泰来  张超  朱德海  
针对农用地分等中因素法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时各因素权重确定的问题,传统方法只引入正权重,导致对自然质量分起到负向影响的因素实质上也起到"加分"的作用。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参与计算的各因素特点与重要程度,将对自然质量分起"减分"作用的因素引入负权重计算,并详细分析正负权重的比重分配问题,设定正负权重的比重区间,为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分别在未应用负权重与应用负权重两种情况下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分值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负权重使计算的分值区间增大,增加了评价或决策结果的内容,增强了对于结果的可描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