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7)
2023(4244)
2022(3593)
2021(3589)
2020(2981)
2019(6590)
2018(6734)
2017(13355)
2016(7503)
2015(8397)
2014(8535)
2013(8599)
2012(8230)
2011(7587)
2010(7866)
2009(7470)
2008(7609)
2007(7238)
2006(6695)
2005(5998)
作者
(22974)
(20133)
(19395)
(18469)
(12148)
(9774)
(8674)
(7882)
(7556)
(7020)
(6830)
(6754)
(6192)
(6182)
(6137)
(6022)
(5878)
(5732)
(5559)
(5376)
(5069)
(5013)
(4924)
(4699)
(4647)
(4530)
(4487)
(4267)
(4091)
(4084)
学科
(44089)
(35715)
经济(35677)
农业(29209)
(28039)
管理(14144)
业经(11998)
土地(11892)
农业经济(9723)
方法(9676)
(9050)
农村(9043)
(8798)
(8773)
数学(8425)
数学方法(8253)
中国(8136)
(8059)
(7957)
企业(7957)
地方(7099)
发展(6835)
(6829)
(6799)
劳动(6797)
(6479)
(6422)
收入(6370)
农业劳动(6288)
及其(6288)
机构
学院(112186)
大学(107369)
(46921)
(45337)
经济(44302)
管理(41363)
研究(40227)
农业(35944)
理学(35322)
理学院(34950)
管理学(34176)
管理学院(34016)
中国(33780)
业大(27413)
科学(26657)
(24066)
农业大学(22343)
(21998)
中心(20430)
研究所(19761)
(19202)
(17613)
(17087)
(17003)
(14994)
师范(14849)
(14565)
经济管理(14520)
科学院(14437)
北京(14359)
基金
项目(71190)
科学(54827)
研究(52515)
基金(50479)
(44738)
国家(44223)
科学基金(36663)
社会(32546)
社会科(30185)
社会科学(30175)
(29323)
(27372)
基金项目(27125)
编号(23782)
自然(23380)
(23354)
自然科(22775)
自然科学(22770)
自然科学基金(22322)
教育(22007)
资助(19928)
成果(18558)
(16525)
(16035)
重点(15437)
课题(14981)
(14824)
(13924)
(13553)
(13494)
期刊
(61712)
经济(61712)
(53668)
农业(36458)
中国(31614)
研究(29193)
学报(21806)
科学(20578)
业经(16959)
大学(16811)
(16333)
学学(16168)
农业经济(13370)
农村(13190)
(13190)
(12800)
金融(12800)
(11810)
管理(10098)
教育(9847)
问题(9592)
(9163)
技术(9132)
农村经济(8875)
资源(8669)
世界(8379)
业大(8070)
经济问题(7631)
农业大学(7436)
社会(7046)
共检索到179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慧敏  张莉琴  张凤荣  孔祥斌  安萍莉  
该文提出了农用地分等的土地利用系数"两步法"计算方法,该方法既能反映区域的土地利用实际水平和土地利用能力水平,又能反映土地利用中的经济关系。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土地利用能力系数与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的乘积;其中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作物的实际产量除以当地该作物的生产潜力;土地利用能力系数等于充分发挥利用能力下的作物产量除以当地该作物的生产潜力;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等于作物的实际产量除以充分发挥利用能力下的产量。应用C D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两步法"土地利用系数统计模型。运用该统计模型对我国15个省(自治区)的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估算的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土地利用实际水平最高的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蓉晔,谈志浩,黄劲松,叶方,周生路  
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是农用地分等研究中的两个重要系数。文章在分析两系数作用和国家"规程"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从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两方面对系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并以无锡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使两系数等值区划分和数值计算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建波  王国强  王莉  胡纪鹏  
不同层次的农用地分等成果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向。文章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导向,以农用地利用等别与自然等别的高低延伸顺序与耕地最低需求量相结合,确定出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以基本农田数量的105%~110%为基准,将县级利用等别图与自然等别图重叠的区域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交叉运用分等的土壤肥力图、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曲线图来选择作物适宜生长区和改良土地用养结构;以分等因素图作为限制因子的选择标准来划分土地限制类别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凤荣  徐艳  安萍莉  孔祥斌  
研究目的:研究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剖析农用地分等过程及其产生的各种成果的内涵,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找出可应用的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结果:综合运用tαj、jβ、CL值和调查得到的二级区作物最高产量,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用来计算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自然质量等指数和自然质量分既可用于划定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区,也可应用于耕地占补平衡规划,用于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和现有低产耕地的改造或整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祥斌  李翠珍  张凤荣  郧文聚  
研究农用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是破解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效应的关键。本文从农用地利用单元和农户土地利用单元特征分析入手,得出农户的土地利用目标需求和农用地的供给能力之间存在偏差是农户土地利用微观变化的根本诱因,基于此可以将农户分为粮食需求型、利润需求型、粮食和利润协调型三种类型。进而在探讨农户土地利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农用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框架,构建基于土地产权约束、农用地用途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单元和农地利用单元相互影响的概念框架,并基于农户收益最大化原则对农户家庭的劳动力的分配进行经济学解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月明  梁山  
对农用地也要分等定级许月明,梁山(河北农业大学)为解决农用地浪费,除加强宣传有关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人们在思想上形成以土地法规为准绳,珍惜利用每寸土地的自觉意识外,还需要对土地的质量、生产能力做出科学评估,确定其质量等级与价格,以乡、村为最基本单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莹  胡银根  李坤  吴善发  吴伟鹏  
研究目的:探索县(包含县级市)域范围内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新思路,拓展《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应用领域,加强集约利用研究与集约利用实践工作的衔接力度。研究方法:系数修正法,综合评分法,ArcGis 9.2软件中的Natural breaks分类法。研究结果:对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较为一致且以追求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区域进行耕地集约利用及其时空变异特征研究时,在具备特定资料基础(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前提下,采用系数修正的思路切实可行。研究结论:在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基础上,通过系数修正思路研究耕地集约利用,既可以减少集约利用研究的工作量,又不会降低集约利用工作质量,还可拓展《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的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蕾娜  
目前,要实现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土地质量评价科技成果是其重要技术支撑之一。文章在介绍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进展及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碧林  陈印军  卢布  陈静  
目前我国农用地分等这一重要基础性工作已基本完成,农用地分等成果已经开始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和农业资源管理的具体业务中。该文及时总结了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中在成果检验、"等—级—价"集成应用、应用领域和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典型样带分布规律的分析与检验;开展农用地等、级和价三级综合应用;引入多元统计和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成果检验与分析;及时评价应用效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建  蒋一军  刘松  张清春  
研究目的:探讨标准样地在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比较研究与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农用地分等结果的区域可比性及其全国汇总,直接影响农用地分等的科学性,对全国农用地分等工作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2)分析了标准样地的内涵与类型、设立原则与意义。(3)提出标准样地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构建全国标准样地类比体系。(4)对标准样地的设立与管理提出相关措施建议。研究结论:建立标准样地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全国标准样地类比体系,根据各指标区标准样地农用地分等指数之间的等比关系,进行全国农用地分等结果的统一调整、汇总,是现实可行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存智  
研究目的:厘清中国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综述了国内外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明确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技术要求,明晰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和总体思路,分析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主要方法和处理技术。研究结论:中国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理论与方法不仅体现了当代多学科特征和技术水平,而且促使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实践操作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蕾娜  刘晓燕  
科学合理划定基本农田对于保护耕地、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基本农田保护存在重数量、轻质量、轻生态保护等突出问题。要实现基本农田的科学管理,土地质量评价科技成果是其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在介绍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技术思路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合理确定基本农田数量、空间布局,以及实现基本农田分级管理的应用思路。借助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大好机遇,各地应积极探索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秋香  
研究目的:探索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工作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为区域性农用地分等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保证区域性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质量,准确把握分等工作中5个参数、应用及其相互联系是关键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