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2)
- 2023(4564)
- 2022(3792)
- 2021(3784)
- 2020(3217)
- 2019(7211)
- 2018(7316)
- 2017(13762)
- 2016(7720)
- 2015(8783)
- 2014(8851)
- 2013(9005)
- 2012(8046)
- 2011(7380)
- 2010(7623)
- 2009(7469)
- 2008(7518)
- 2007(7294)
- 2006(6814)
- 2005(6166)
- 学科
- 农(43465)
- 业(36863)
- 济(30408)
- 经济(30383)
- 农业(28887)
- 管理(26729)
- 企(17711)
- 企业(17711)
- 业经(13087)
- 农业经济(9617)
- 制(9326)
- 财(9141)
- 方法(9018)
- 村(8912)
- 农村(8908)
- 策(8590)
- 发(7496)
- 中国(7347)
- 数学(7151)
- 土地(7096)
- 数学方法(7093)
- 劳(6784)
- 劳动(6784)
- 地方(6418)
- 体(6403)
- 发展(6324)
- 展(6322)
- 农业劳动(6274)
- 银(6199)
- 银行(6195)
- 机构
- 学院(110645)
- 大学(104248)
- 管理(47502)
- 济(44539)
- 经济(43411)
- 农(42789)
- 理学(38959)
- 理学院(38643)
- 管理学(38150)
- 管理学院(37939)
- 研究(34928)
- 中国(32716)
- 农业(32326)
- 业大(25186)
- 京(22610)
- 科学(22048)
- 财(20001)
- 农业大学(19443)
- 江(19278)
- 中心(18968)
- 所(18364)
- 研究所(16356)
- 业(16265)
- 省(16136)
- 经济管理(16043)
- 州(15206)
- 财经(14208)
- 北京(13736)
- 发(12885)
- 经(12867)
- 基金
- 项目(68432)
- 科学(53010)
- 研究(52284)
- 基金(48166)
- 家(41741)
- 国家(41231)
- 科学基金(35180)
- 社会(31960)
- 社会科(29747)
- 社会科学(29738)
- 省(28933)
- 基金项目(26255)
- 农(25509)
- 编号(23890)
- 划(22438)
- 自然(22350)
- 教育(21897)
- 自然科(21740)
- 自然科学(21737)
- 自然科学基金(21348)
- 资助(18705)
- 成果(18347)
- 发(15575)
- 业(15180)
- 部(14961)
- 课题(14865)
- 重点(14653)
- 创(14068)
- 性(13659)
- 制(13600)
共检索到181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林 马文奇 张福锁
中国农田养分资源管理和高产高效理论与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在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产量和养分利用率可同步提高15%—30%([1]),显示育种、栽培、养分管理等综合集成技术增产增效潜力巨大。但该体系着重考虑了化肥养分的高效利用,对粮田有机肥的施用考虑较少,更是忽略了牧草养分管理研究。与此同时,种植业生产与畜牧业生产如何匹配、如何提高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林 柏兆海 王选 曹玉博 马文奇 张福锁
中国由于农牧分离和不合理的养分管理方式导致了农田硝酸盐淋失、水体富营养化、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研究中国"土壤-作物-畜牧业"生产系统(即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通过优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保持养分合理流动与循环,减少各个环节的养分环境排放,提高系统利用率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可为"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面源污染阻控"等国家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中国农牧系统养分投入、利用率和环境排放等特征、国内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晓萌 王寅 焉莉 冯国忠 高强
【目的】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及畜牧产品生产地,农牧产品大量生产影响养分流动的趋势,而不同地区的养分流动又存在一定差异,明确不同地区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流动特征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为区域农牧系统氮、磷养分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整理1984—2014年统计资料数据和查阅相关文献参数,利用NUFER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以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农牧系统为研究对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怡斐 柏兆海 马林 聂永强 江荣风
【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模式及农牧系统结合程度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这种改变对农牧体系养分流动以及环境排放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论文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为例,分析其1985—2014年农牧系统生产结构、养分流动和损失时空变化特征,确定农牧系统养分损失的关键节点和影响因素,为栾城区以及其他县级行政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FER模型:nutrient flow in food chain,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并结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彦 吕新
【目的】以天山北麓绿洲农耕区——新疆农八师148团农田为研究对象,以193个耕层土壤(0~30cm)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分析数据为变量进行农田土壤养分精确管理分区研究。【方法】模糊c-均值聚类法被用来进行分区,以棉田产量为外部变量,采用FPI、c-φ多次组合法及基于外部变量的多元回归法来确定适宜的模糊控制参数。【结果】研究区最佳分区数为4,模糊指数为1.6。各管理分区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都较分区前全研究区有所减小,而分区间土壤养分差异显著。研究区的平均混乱度指数为0.19,不同模糊类别交叠程度小,地理空间上土壤的隶属关系相对明确。【结论】通过选取适宜的外部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建杰 郭彩霞 李莲芬 张强
【目的】探明山西省农牧交错带农牧生产系统的氮素流动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进一步为山西实施区域养分资源管理、加快农牧交错带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整理统计资料、文献数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使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和GIS,估算山西省农牧交错带(主要涉及大同、朔州、忻州、吕梁、临汾和太原等6个地市)42个县区农牧生产系统的氮素账户平衡、流动路径及损失途径。【结果】不同县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危常州 侯振安 朱和明 鲍柏杨 张福锁
通过田间试验、土壤测试和农田地理信息资源开发 ,试图建立新疆芳草湖农场综合肥料效应模型 ,并以MapInfo 6 .0GIS为平台 ,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棉田养分管理和精准施肥计算机系统。试验证明 ,与肥料效应函数法相比 ,综合肥料效应模型的肥料推荐量能够反映土壤养分对作物产量的贡献 ,适用范围更广 ,推荐施肥量比肥料效应函数法更准确可靠。将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专家知识库与GIS整合 ,实现了以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为核心的基于GIS的计算机推荐施肥系统。系统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查询、统计汇总、施肥推荐和结果打印、地图编辑维护、专题地图为一体 ,基本实现了以GIS为平台的棉田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推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朝辉
以消耗有限的资源为代价生产足够的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并保证环境安全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1])。我国是世界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小麦、玉米和水稻总产量分别占全球的18%、22%和28%~([2])。为支撑粮食生产,消耗了大量养分资源。2014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氮磷钾养分消耗分别为1 508、573和374万吨~([3])。总体上看,我国养分资源
关键词:
粮食作物 养分资源管理 养分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受农业部财务司和科技教育司委托,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验收。该项目于2008年启动,由我校主持,参加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吉林大学、扬州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四川省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芳 王堃
本文分析了农牧交错带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农牧业经济的特点。通过对农业生产影响因素以及农业与畜牧业的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该区农业与牧业发展在土地等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农业与牧业在产品的提供方面又存在着互补关系。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对农牧业发展起着负作用。在农牧并存是该区必然选择的前提下,发展农牧业经济必须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建立农牧业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生态改善的良性运行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立英 孙芳
在耕地与草地交错、种植业与养殖业为支柱产业的特殊区域,种养业结合经营就会产生产品互补关系。基于此,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种养业之间产品互补是以饲料饲草和肥料为纽带的种养业物质互补,而且种养业互补产品关联度较大,种养业交互效应远远高于单项经营种植业的效益。由此所得启示: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向应当是采用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种养业产品互补经营模式。
关键词:
农牧复合系统 种养业 交互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玉博 邢晓旭 柏兆海 王选 胡春胜 马林
农牧系统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两个子体系,畜禽粪便管理是连接两个子系统的重要环节。农牧系统氨挥发主要发生在畜禽饲舍、粪尿储藏、粪尿处理、粪尿和化肥施用等环节。农牧系统氨挥发是大气氨排放的主要源,是中国近年来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农田化肥施用和畜牧业"饲喂-饲舍-储藏-处理-施用"各环节的氨挥发减排研究一直是农业和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总结农牧系统氨挥发减排技术时,考虑了"饲喂-饲舍-储藏-处理-施用"链条的各个环节。过去10多年,欧美国家对于农牧系统氨挥发减排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而中国的氨减排技术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解宗方 韩纯儒
本文对我国农牧系统氮素转化循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並对系统生产力及效率与世界水平进行了比较,为农牧生产提供了决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志华 安萍莉 刘亚玲 郑大玮 妥德宝
随着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的退化 ,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应退化。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研究表明 :194 9— 1995年间 ,粮食单产与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 730kg·hm-2 和 0 0 8%的较低水平 ,天然牧草产量及其光能利用率则不断下降 ,分别由 82 5kg·hm-2 和 0 0 5 %下降到 375kg·hm-2 和 0 0 2 % ,农田养分输出大于输入 ,生态系统趋于退化。 1996年后这种状况有所缓解 ,粮食产量、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转向上升 ,农田养分输入转向大于输出 ,农田生态系统开始得到恢复 ,但天然牧草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退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庆 卢文喜 刘佳雪
吉林省西部是我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趋势明显。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多目标、多变量、多回路、非线性的反馈系统,目前对这一巨大复杂系统的修复或重建还没有较好的研究方案。以前郭县为例,应用生态经济学、反馈控制理论和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通过对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中的变量调控,优化建设方案,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农牧业协调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