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1)
2023(12359)
2022(10842)
2021(10347)
2020(8572)
2019(19979)
2018(20045)
2017(38673)
2016(21015)
2015(23812)
2014(23941)
2013(23788)
2012(21839)
2011(19610)
2010(19466)
2009(17583)
2008(17128)
2007(14977)
2006(13244)
2005(11183)
作者
(60177)
(50368)
(49350)
(47227)
(31530)
(24192)
(22534)
(19860)
(19004)
(17667)
(17062)
(16766)
(15773)
(15584)
(15248)
(15130)
(14951)
(14533)
(14381)
(13947)
(12573)
(12136)
(12050)
(11632)
(11309)
(11241)
(11091)
(11071)
(10084)
(9927)
学科
(83893)
经济(83732)
(62303)
管理(54132)
(48569)
(40271)
企业(40271)
方法(34838)
农业(32501)
数学(30345)
数学方法(29995)
业经(22125)
中国(20953)
地方(20692)
(18232)
(17879)
(15212)
(14475)
贸易(14466)
(14033)
环境(13133)
技术(13030)
(12654)
理论(12623)
(12537)
(11538)
农业经济(11122)
教育(11112)
(10937)
(10925)
机构
学院(293560)
大学(290744)
管理(118876)
(113297)
经济(110674)
理学(103804)
理学院(102663)
管理学(100925)
管理学院(100421)
研究(97280)
中国(72722)
(65778)
科学(62654)
(61925)
业大(51350)
农业(50277)
(48656)
(48422)
中心(45665)
研究所(44467)
(42821)
(40344)
师范(40050)
财经(38893)
北京(38636)
(35418)
(35145)
(34799)
经济管理(33055)
师范大学(32094)
基金
项目(206560)
科学(161440)
研究(153840)
基金(147917)
(128520)
国家(127340)
科学基金(109047)
社会(94775)
社会科(89188)
社会科学(89164)
(81874)
基金项目(80425)
自然(70950)
自然科(69161)
自然科学(69146)
教育(68525)
(68016)
自然科学基金(67867)
编号(65826)
资助(59110)
成果(52382)
重点(45513)
(45031)
(44964)
课题(43517)
(42560)
创新(39600)
科研(39087)
大学(37992)
国家社会(37963)
期刊
(128209)
经济(128209)
研究(82527)
(67427)
中国(56895)
学报(47549)
农业(46064)
科学(44488)
管理(37590)
大学(36306)
(34556)
学学(34132)
教育(32406)
业经(26922)
技术(24788)
(24659)
金融(24659)
(21824)
问题(18483)
图书(17505)
财经(17032)
经济研究(16896)
(16014)
资源(15496)
科技(15046)
农业经济(14535)
理论(14324)
(14300)
农村(14219)
(14219)
共检索到424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凤荣  
近年来,青海藏区农(牧)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保障制度得到初步建立,在维护农牧区贫困人口基本生存权利、避免两极分化、规避社会风险、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牧)区低保标准确定尚不科学,加之标准偏低,导致部分农(牧)区贫困人员仍享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或享受不充分的问题。论文以建立指标科学、能够适用于整个藏区农牧区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核心目标,深入分析藏区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的不足,提出政策建议,为青海藏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凤荣  
农村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缓解农村贫困两种手段,在遏制农村贫困现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泽库县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调研了泽库县两项制度衔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两项制度衔接的措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凤荣  
近年来,青海藏区农(牧)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保障制度得到初步建立,在维护农(牧)区贫困人口基本生存权利、避免两极分化、规避社会风险、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牧)区低保标准确定尚不科学,加之标准偏低,导致部分农(牧)区贫困人员仍享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或享受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以建立指标科学、能够适用于整个藏区农(牧)区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核心目标,深入分析藏区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的不足,提出政策建议,为青海藏区农(牧)区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凤荣  
农村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缓解农村贫困的两种手段,在遏制农村贫困现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泽库县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仍存在牧民对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认识的偏差、家庭收入难以核实、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现有低保标准低以及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两项制度衔接应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虎技能  王晓军  
培训经费短缺、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流于形式、学用脱节、语言沟通障碍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制约着边远农牧区的教师培训工作。校本培训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它降低了培训成本,可望满足全员培训的需求;它是在工作中的学习,能提高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它从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培训易于落实;它将学习与实践完美结合,解决了培训的"价值异位";它是源自"本土"的培训,能有效地解决培训中因"沟通障碍"造成的"视界错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尚荣  史春喜  
普惠金融是以贫困及低收入人口为目标客户,向他们提供贷款、储蓄和其他基本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青海农牧区作为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市场化进程的迟缓和金融需求的特殊性,使普惠金融的不可或缺性更加突出。通过建设普惠型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有效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是全面推进和谐社会进程的重要保障。目前青海农牧区金融发展滞后,农牧民特别是贫困农牧户和小微企业难以获得正常金融服务,导致地区差距不断扩大。为此,需要积极探索农牧区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强化金融对农牧区贫困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丽萍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文章认为,西部农牧区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牧民就业和增收。发展特色经济,不仅是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农牧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长期和艰巨的创新性实践,应该不断认识和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玉祥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为例,探讨了高原温带半干旱地区藏南农牧区土地沙漠化的面积、类型、分布、危害与成因等。成因分析表明,区内沙漠化的产生与发展是由区内的自然沙漠化过程、气候干旱化加剧过程及人为加速过程共同决定的,是以气候变化为主并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同时,还提出了若干沙漠化防治的对策与措施,包括合理利用耕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发挥草地优势,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开展人工造林,建设防风固沙体系;分步分类实施,整治沙漠化土地;建立治沙机构,重视治沙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伟  曾云英  钟祥浩  
调查农户土地决策,均质化处理农户决策因子,形成土地决策空间图;制作土地覆被图和农户土地决策空间图,通过图像叠加处理,来分析土地覆被变化与农户土地决策及政策因子间的空间联系。西藏农牧区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土地决策决定了土地覆被变化方向,政策因子起修正作用;农户土地决策与土地覆被在空间上和属性上能互相体现;农牧区政策的制定应立足于农户土地决策,在满足农户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引导农户顾及生态环境建设;农户土地决策、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与土地覆被在空间上能互相体现,可通过观察土地覆被变化来监测农户土地决策及政策因子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阿维  张建伟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15年,西藏的农牧民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到2020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要接近全国水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剑指"三农"新挑战,破解"三农"着力点,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使人地充分结合,提出"四个‘如何’,五个‘新’",体现了国家对于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关注。消除西藏农牧区的贫困是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关系到整个西藏社会发展的全局。文章立足于西藏农牧区贫困的现状,从西藏农牧区反贫困存在的缩小差距任务繁重、农牧民增收渠道狭窄、促进发展成本较高、反贫困目标和任务艰巨等问题出发,分析利用了"十二五"之前与"十二五"期间西藏农牧区的扶贫...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波  
西藏是一个传统的农牧大区,健全的信用体系是做好西藏农牧区金融工作的重要保障,研究西藏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全面分析目前西藏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西藏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制度保障缺乏、农户信息系统建立条件不具备、农户信用评价方式存在缺陷等问题和困难,提出推进西藏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三步走"战略和"三个推动"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玲  
西藏自治区各级地方政府借助中央政府和外省市的转移资源 ,坚持不懈地投资于人民健康 ,一方面通过财政支出维护农牧区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另一方面 ,运用政策干预手段推行针对健康高风险群体的保健项目。这不仅为全自治区人口健康指标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而且为其它省 /区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强化公共健康安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然而农牧区的健康教育依然薄弱 ,有关传染病、地方病和生活方式疾病的预防知识传播有效性不高。这需要公共卫生机构和教育机构合作 ,把现代卫生知识融入已有的地方知识 ,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振海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经济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西藏金融机构体系特别是农牧区金融机构仍较为单一,全区684个乡镇中仍约有40%的乡镇为金融服务空白点,部分农牧民仍难以享受到正规的金融服务。因此,着力推进西藏农牧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对于推进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农牧民群众持续较快增收,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严思勃  
为了解和掌握辖区银行业支持三农状况,近期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组织进行了专项调查,了解了金融服务工作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金融业支持三农服务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扶明高  
目前西藏农牧区存在金融服务主体单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较多、流动金融服务任务繁重、县域银行机构经营困难等问题,要解决好农牧区基础金融服务不完善问题,必须解放思想,多措并举,协调联动,破解实践难题,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