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6)
2023(12346)
2022(10762)
2021(10120)
2020(8571)
2019(19584)
2018(19602)
2017(38279)
2016(20585)
2015(23200)
2014(22852)
2013(22745)
2012(20857)
2011(18898)
2010(18771)
2009(17169)
2008(16530)
2007(14666)
2006(12913)
2005(11179)
作者
(60271)
(50617)
(49928)
(47585)
(31794)
(24362)
(22501)
(20071)
(19009)
(17787)
(17106)
(17012)
(15904)
(15780)
(15478)
(15319)
(15231)
(14788)
(14397)
(14078)
(12789)
(12318)
(12269)
(11571)
(11391)
(11328)
(11190)
(11066)
(10323)
(10151)
学科
(84058)
经济(83973)
(62017)
管理(52761)
(48198)
(40174)
企业(40174)
方法(35792)
农业(31859)
数学(31403)
数学方法(31085)
业经(22178)
中国(20568)
(18317)
地方(17944)
(17769)
(15550)
(14867)
贸易(14860)
(14442)
技术(13091)
环境(12789)
(12387)
理论(11935)
(11914)
银行(11877)
(11699)
(11639)
(11318)
(11097)
机构
学院(292063)
大学(288874)
管理(118189)
(116329)
经济(113833)
理学(103673)
理学院(102580)
管理学(100861)
管理学院(100358)
研究(98223)
中国(73287)
(70685)
科学(63462)
(60807)
农业(54539)
业大(53378)
(50096)
(48499)
研究所(46010)
中心(45670)
(42274)
财经(39547)
(37778)
北京(37689)
师范(37414)
(36255)
(34552)
(34334)
农业大学(34070)
经济管理(33535)
基金
项目(206951)
科学(161653)
研究(151705)
基金(149076)
(130646)
国家(129471)
科学基金(110388)
社会(94238)
社会科(88895)
社会科学(88872)
(82362)
基金项目(80573)
自然(72151)
自然科(70392)
自然科学(70375)
自然科学基金(69095)
(68129)
教育(67233)
编号(63575)
资助(60002)
成果(50018)
重点(45763)
(45330)
(45241)
(43007)
课题(42130)
创新(40063)
科研(39430)
国家社会(38282)
大学(37888)
期刊
(129077)
经济(129077)
研究(80754)
(71952)
中国(54218)
学报(50299)
农业(49420)
科学(45935)
大学(38024)
管理(37765)
学学(36209)
(33139)
教育(28899)
业经(27362)
(25967)
金融(25967)
(23869)
技术(23869)
问题(18260)
经济研究(17737)
财经(17673)
(16054)
科技(15156)
业大(14967)
(14919)
农业经济(14791)
图书(14696)
农村(14396)
(14396)
理论(14366)
共检索到416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举  郑大玮  潘志华  程玉臣  
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的中部,年降水量平均只有280 ̄350mm。由于冬春季地表大部分裸露,风蚀沙化已相当严重,因此应控制耕作,鼓励农民种草,耕作种植模式应以粮草带状间作为主。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可有效增加地表粗糙度,比对照裸地平均降低近地面5cm风速31.6%,风蚀量平均降低79.4%;减缓地表风蚀粗化,>1mm的砾石为对照裸地的25%;生物量达3773kg/hm2,是天然草场的5.7倍。同时具有轮作培肥土壤的的作用,是适应当地条件的有效、简单、经济可行的防风蚀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妥德宝  段玉  赵沛义  郑大玮  陈铭  赵举  
对内蒙古阴山北麓旱农区不同类型耕地土壤风蚀及其影响因素的野外观察与室内分析,揭示了该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的特点及风蚀作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观察研究了粮草、粮薯和灌草带状间作及其残茬覆盖度对减轻农田土壤风蚀的作用,指出在农田防护林不完善的阴山北麓旱农区,采用带状留茬间作轮作具有良好生态效应,可以有效地控制农田风蚀沙化,减轻风蚀危害,进而明确了不同类型退化农田应采用的带状留茬间作轮作方式与增产增收配套技术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永  赵举  程玉臣  
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气候条件是造成风蚀重要因素,年平均气候侵蚀力为154.5,属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侵蚀力水平强的地区,超过风蚀气候侵蚀力“极重”级(C≥100)的分级标准。在季节上的气候侵蚀力分析,春季最强为80.3,以下依次是冬季38.7、夏季18.9、秋季16.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永来  陈智  孙悦超  王荣莲  
【目的】揭示农牧交错区带状间作农田土壤的抗风蚀效应,为防治农田土壤风蚀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农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移动式风洞和与之配套的风速、集沙仪测试设备,对3种残茬覆盖地表(小麦留茬,65%盖度,20cm茬高;小麦留茬,76%盖度,30cm茬高;莜麦留茬,90%盖度,30cm茬高)在给定的5个风速(6,9,12,15和18m/s)等级下,其地表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风蚀量随测点距离风洞试验段进口位置(模拟保护性耕作带宽度)的增加(3,3.75,4.5,5.25和6m)所呈现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随测点距风洞试验段进口距离的增加,3种地表在不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崔思朋  
边疆历来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对象,历史时期中国能够实现统一与国家安定,自然离不开对边疆尤其是北部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发展农业可视为汉代以来中原王朝治理边疆的常用手段,在北部边疆地区的推行尤为普遍,农业的推行及产生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发展变化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雄  窦铁岭  冯丽肖  张维宏  张立峰  
【目的】针对华北农牧交错区退耕林地大面积荒芜资源无效流失的问题,通过榆树幼林-南瓜带状间作,达到林地高效利用与生态-经济效益协同增进的目的。【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榆树幼林与南瓜间作后,瓜蔓覆盖地面,显著提高了南瓜行间和榆树林地的土壤水分含量,林-瓜间作地水分的利用效率较单作提高了23.7%~163.3%;间作改变了南瓜行间杂草群落自然演替的方向,一年生杂草成为优势物种,其饲用营养物质的含量和产量较林带间杂草显著提高。间作比单作南瓜增产24.4%,榆树生物量累积提高28.4%,杂草增产144.4%,南瓜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23.2%。林-瓜间作比单作土地利用效率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芳  冯开文  
该文基于农牧交错带存在的经济生态问题及农牧结合的特征,在政府对"退耕还草"的农户给予补贴的最短期限即将届满的情况下,应用博弈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如果因国家减少退耕补贴,农户退耕收入少于种植农作物的收入时,农户基于自己的利益与生存需求是否愿意继续退耕的迫切问题。结果表明当国家降低补贴标准,农户退耕收入少于种植农作物的收入时,农户不愿意在原退耕的基础上再退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道纬  卢文喜  夏丽华  吴正方  李建东  祝延成  
论述了生态系统管理、草地退化、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现存的生态问题和急需开展的研究项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乔福云  陈莹莹  郅堤港  李捷  郭正刚  
西藏山南地区是典型的高海拔农牧交错带,受自然环境和生态脆弱性的制约,草畜供求关系随生态保护的需求而变化。根据地区生态条件和草地资源状况,本研究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采用不同日食量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县域(以农为主的贡嘎县和以牧为主的浪卡子县)的草畜供求关系。结果表明,2015-2017年贡嘎县和浪卡子县的饲草供给量和粗蛋白质供给量均不能满足畜牧业经济生产和生态保护为目标的需求量,草畜供求关系不平衡。为此,提出了扩大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或调草和减少家畜数量的草畜供求平衡方案,可为西藏山南地区农牧交错带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建杰  郭彩霞  李莲芬  张强  
【目的】探明山西省农牧交错带农牧生产系统的氮素流动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进一步为山西实施区域养分资源管理、加快农牧交错带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整理统计资料、文献数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使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和GIS,估算山西省农牧交错带(主要涉及大同、朔州、忻州、吕梁、临汾和太原等6个地市)42个县区农牧生产系统的氮素账户平衡、流动路径及损失途径。【结果】不同县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廷曜  周广胜  
提出了农牧防护林网区域性防风效应的新概念,同时,根据风洞实验资料和野外系留气球观测资料提出了新的防风效应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农牧防护林体系区域性防风效应E的模式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修长柏  薛河儒  刘秀梅  
本文以详细资料分析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的农村贫困现状、主要问题、致因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反贫困的措施建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全功  
本文阐述了"胡焕庸线"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现状。"胡焕庸线"是在农牧交错带的背景上产生的,其具有内涵多样性、形式非唯一性和数据连续性的特点。农牧交错带始兆于青铜时代西方游牧文化与东方农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稳定发展于夏、商、周,成型于秦、汉。农牧交错带的功能在于能流、物流、人流的交流,耦合和融合;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统一;在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内经济、政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牧交错带不仅是农田与草地景观各异、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草地畜牧业与种植农业并存的地区,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龙兴之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辉  张永康  高照良  
根据农牧交错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选择退耕还草,发展苜蓿草业,对该区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考虑到该区贫困人口占大多数,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退耕还草和草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以旱作农田增产技术、农田保水保土耕作技术、农牧结构优化调整及苜蓿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了该区草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庆瑞  贾科利  刘京  杨云贵  
 应用遥感技术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陕北农牧交错带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校正、增强和自动分类识别,得到1986,1993和2000年3个时期土地荒漠化分布图(数字地图)、空间数据库及其面积统计。结果表明,近15年来该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严重荒漠化土地大幅度减少,中度和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多;荒漠化土地的时空转换频繁且复杂,耕地沙化和林地退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来源,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自然恢复使荒漠化土地发生逆转,区域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但土地生态系统还相当脆弱;其中人畜数量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是驱动荒漠化的主要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