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1)
- 2023(8345)
- 2022(7014)
- 2021(6815)
- 2020(5743)
- 2019(13124)
- 2018(13043)
- 2017(25183)
- 2016(13872)
- 2015(15456)
- 2014(15099)
- 2013(14958)
- 2012(13975)
- 2011(12815)
- 2010(13470)
- 2009(12717)
- 2008(13009)
- 2007(12308)
- 2006(11546)
- 2005(10327)
- 学科
- 济(53669)
- 经济(53610)
- 业(50353)
- 农(45801)
- 管理(42862)
- 农业(30314)
- 企(30003)
- 企业(30003)
- 业经(16788)
- 方法(16039)
- 财(15566)
- 策(14622)
- 制(13933)
- 中国(13711)
- 数学(13311)
- 数学方法(13052)
- 学(11841)
- 地方(11803)
- 及其(10587)
- 农业经济(10175)
- 贸(10032)
- 贸易(10028)
- 银(9992)
- 银行(9975)
- 发(9878)
- 易(9801)
- 行(9471)
- 政策(9314)
- 村(9240)
- 农村(9228)
- 机构
- 学院(196081)
- 大学(190428)
- 济(80952)
- 经济(79047)
- 管理(77972)
- 研究(69445)
- 理学(64760)
- 理学院(64043)
- 管理学(63039)
- 管理学院(62629)
- 中国(57770)
- 农(54111)
- 科学(42582)
- 京(41491)
- 农业(40819)
- 财(38896)
- 所(36233)
- 业大(36142)
- 江(33902)
- 中心(33304)
- 研究所(32583)
- 财经(28389)
- 省(26432)
- 北京(26115)
- 州(26074)
- 经(25723)
- 范(25653)
- 师范(25460)
- 院(24765)
- 农业大学(24696)
- 基金
- 项目(122727)
- 科学(95964)
- 研究(93161)
- 基金(87363)
- 家(76490)
- 国家(75724)
- 科学基金(63641)
- 社会(57143)
- 社会科(53679)
- 社会科学(53662)
- 省(49188)
- 基金项目(45865)
- 教育(40604)
- 自然(40532)
- 划(40497)
- 编号(40083)
- 自然科(39487)
- 自然科学(39476)
- 自然科学基金(38764)
- 资助(35340)
- 成果(33056)
- 农(30148)
- 发(27902)
- 课题(27442)
- 重点(27405)
- 部(27062)
- 创(24766)
- 性(24486)
- 制(23362)
- 创新(23178)
- 期刊
- 济(105484)
- 经济(105484)
- 研究(57993)
- 农(57764)
- 中国(45963)
- 农业(38513)
- 科学(30730)
- 学报(30617)
- 财(29681)
- 管理(27811)
- 融(25721)
- 金融(25721)
- 大学(24549)
- 业经(23474)
- 学学(23374)
- 教育(20089)
- 业(19733)
- 技术(16827)
- 问题(14605)
- 农村(14585)
- 村(14585)
- 农业经济(14120)
- 财经(13258)
- 经济研究(12639)
- 版(12138)
- 世界(11818)
- 经(11394)
- 资源(10805)
- 经济问题(10745)
- 现代(10103)
共检索到318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邵战林 朱道林 李瀚鹏
研究目的:研究农牧交错带农林牧用地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对策。研究方法:归纳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调查和统计制度、法律法规和部门分割管理是导致农牧交错带农林牧用地矛盾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提高土地立法规格、完善土地调查和统计制度、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因地制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解决农林牧用地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香宝 张增祥 布和敖斯尔
利用陆地卫星 T M 1∶5 ×104 1991 年和1996 年春末同一比例尺同时相影像,对位于我国北方农林牧交错带的科右前旗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气象卫星 N O A A A V H R R(1k m ×1k m )1 ,2 波段数据计算月平均植被指数( N D V I) ,进而研究该区域耕地变化的脆弱季相。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归纳出科右前旗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对耕地持续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遥感 农林牧交错带 耕地动态变化及管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波 赵海霞 郭卫华 刘辉 张新时
在皇甫川流域生态及自然地理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同步进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等政策运行情况和农户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在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皇甫川流域农业现状的相关矩阵分析,研究了当地农牧业在生态和经济上的不合理性,以及面对冲击发展草产业、推行圈养舍饲的必要性与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相伟 丁四保
本文立足于"内化"自然地理要素的方法定量评价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各种要素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作用(正向为能力、负向为成本)平衡结果,表征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认为现阶段其可持续发展成本主要为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成本,并对此进行了成本核算。研究表明,这种成本的地域分布规律不明显,但时间轴上具有累积放大的特点,需要及时治理,并提出了优先进行退耕还草和草原抚育、成本"外溢"等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甘超华 马礼 南秋菊
退耕还林还草作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重建的切入点,在实际操作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对当前退耕还林还草的社会经济特征、政策安排、协调机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区域粮食适度自给定位、部门协调机制创新、产权制度改革、区域产业专业化分工、适度生态移民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进行政策优化调控的主要途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全功
本文阐述了"胡焕庸线"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现状。"胡焕庸线"是在农牧交错带的背景上产生的,其具有内涵多样性、形式非唯一性和数据连续性的特点。农牧交错带始兆于青铜时代西方游牧文化与东方农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稳定发展于夏、商、周,成型于秦、汉。农牧交错带的功能在于能流、物流、人流的交流,耦合和融合;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统一;在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内经济、政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牧交错带不仅是农田与草地景观各异、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草地畜牧业与种植农业并存的地区,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龙兴之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崔思朋
边疆历来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对象,历史时期中国能够实现统一与国家安定,自然离不开对边疆尤其是北部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发展农业可视为汉代以来中原王朝治理边疆的常用手段,在北部边疆地区的推行尤为普遍,农业的推行及产生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发展变化上。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圆圆 郭思彤 苏筠
北方农牧交错带对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敏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关于其气候界线及变迁的基础研究,可以为农牧交错带的其他深入研究提供科学支撑。文章基于北方236个气象站点1980~2009年的日气象资料,依据李世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气候指标界定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时段的气候界线,通过叠置法分析农牧交错带的核心区域及气候界线变迁。结果表明:现今(1980~2009年)农牧交错带的分布仍呈现出从东北至西南的带状格局,但范围整体较早期(20世纪80年代前)有所扩张,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交错带面积最广。近30年来,农牧交错带的气候界线东西摆动,但整体上是向东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利文
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985~2005年,北方农牧交错带内生态用地面积减少了1.7%,耕地面积增加了1.5%,耕地面积的增加和林地面积、草地面积的减少呈正相关;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指标未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本文认为,应当重视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减少的现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为农牧交错带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生态用地 农业经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汪璐 宋坤 谌希 张梦缘
以2010年为节点,把中国各个省份2003—2010年及2010—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比节点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分别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具体影响效果。虽然2003—2010年的检验失效,但基于2010—2015年的数据研究结果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种植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影响不显著。同时,农村正规金融对种植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比非正规金融的更强,体现出农村正规金融改革的成效。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需要规范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农林牧渔业 动态面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汪璐 宋坤 谌希 张梦缘
以2010年为节点,把中国各个省份2003—2010年及2010—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比节点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分别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具体影响效果。虽然2003—2010年的检验失效,但基于2010—2015年的数据研究结果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种植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影响不显著。同时,农村正规金融对种植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比非正规金融的更强,体现出农村正规金融改革的成效。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需要规范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农林牧渔业 动态面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芳 乔颖丽
基于农牧交错带种植业与畜牧业并存、农田与草地交错分布的产业与资源特点,对斯恩等的农户效用模型进行扩展,把养殖业引入农户模型,将农户的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同时作为约束条件,依据微观经济理论,对研究区农户农牧业行为目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描述。结果表明:农户经营行为目标具有自给和商品双重特性,具有规避风险、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目标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