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1)
2023(4426)
2022(3740)
2021(3555)
2020(3019)
2019(6616)
2018(6656)
2017(13386)
2016(7128)
2015(7817)
2014(7710)
2013(7958)
2012(7401)
2011(6758)
2010(6886)
2009(6569)
2008(6317)
2007(5983)
2006(5451)
2005(4821)
作者
(19485)
(17285)
(16596)
(15765)
(10272)
(8182)
(7350)
(6651)
(6374)
(5785)
(5751)
(5517)
(5240)
(5161)
(5128)
(5079)
(4952)
(4879)
(4764)
(4649)
(4267)
(4258)
(4201)
(4148)
(3895)
(3847)
(3842)
(3633)
(3463)
(3443)
学科
(43811)
(32896)
经济(32852)
(30216)
农业(29024)
管理(16056)
业经(12515)
方法(10865)
(10195)
企业(10195)
数学(9836)
数学方法(9760)
农业经济(9660)
(8881)
农村(8875)
(8199)
中国(7444)
(7406)
收入(7033)
土地(6905)
(6676)
劳动(6675)
发展(6472)
(6470)
地方(6415)
(6414)
(6378)
人口(6354)
农业劳动(6300)
(6100)
机构
学院(105694)
大学(99353)
(47845)
经济(47042)
管理(43496)
(40564)
理学(38556)
理学院(38257)
管理学(37705)
管理学院(37543)
研究(33280)
农业(30471)
中国(28557)
业大(23049)
科学(19400)
(19254)
(18797)
农业大学(18514)
中心(17512)
(16694)
(16228)
经济管理(15690)
研究所(14989)
财经(14941)
(14330)
(13662)
(13004)
师范(12921)
经济学(12866)
(12673)
基金
项目(69989)
科学(56172)
研究(53576)
基金(51963)
(44440)
国家(43898)
科学基金(38292)
社会(35971)
社会科(33518)
社会科学(33508)
(28313)
基金项目(28274)
(25517)
编号(24013)
自然(23555)
自然科(23039)
自然科学(23036)
教育(22737)
自然科学基金(22652)
(21926)
资助(19683)
成果(17845)
(16352)
(15748)
(14779)
国家社会(14703)
重点(14493)
(14351)
(14201)
人文(14178)
期刊
(61908)
经济(61908)
(47990)
农业(32416)
研究(27618)
中国(22359)
业经(18595)
科学(15913)
学报(15738)
(14156)
(13649)
金融(13649)
大学(13404)
农业经济(13130)
学学(13116)
农村(12933)
(12933)
(12102)
管理(10746)
问题(8988)
农村经济(8685)
世界(7938)
(7747)
经济问题(7490)
技术(7325)
经济研究(7319)
社会(6798)
财经(6770)
教育(6739)
社会科(6355)
共检索到157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汝秀梅  
农民消费行为合理与否受其自身的素质、消费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及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制度的导向作用是消费行为产生的基础性要素,部分农民的非合理性消费行为日渐凸显。从社会文化层面上剖析,农民非合理性消费的本质是消费异化,心理诱因是"社会遵从"与"心理补偿",其消极后果会削弱农民生产性投入、抑制农业经济发展,造成城乡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断层",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峰  
本文在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农民的经济行为是否理性的有关学术争论进行梳理和流派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争论中不可回避的两个问题:一是研究中的经济生活与其他生活的界限;二是经济理性的适用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忠旭  齐继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认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促进其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进行分析,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双边规制结构,即中间性组织,而中间性组织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其存在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兆博  
本文运用现代消费理论对中国的农民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在对模型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作为计量模型,认为农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农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和农民消费行为的生命周期特征是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这些因素实际上反映了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必须积极推动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农村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  朱信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汉  
民间借贷行为在中国的很多经济高速发展而又缺乏正规金融支持的地区非常普遍,借贷的双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自愿的合同行为。这种行为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但民间借贷也产生了很多非合理性的消极作用。因此,对其进行规范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将从这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建伟  张立中  
本文以牧民、农民、城镇居民的家计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对1 980年以来内蒙古牧民、农民、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比较分析,发现他们的消费水平均有所提高,但呈现非均衡性;消费结构均有变迁,牧民消费行为明显不同于农民和城镇居民。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牧民生活消费水平高于农民,但低于城镇居民。从发展趋势上看,牧区经济发展的趋势好于农区,牧区与城镇的差距逐步缩小;而农区与牧区、城镇的差距在拉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永强  蒲晨曦  彭有幸  
农民消费方式的选择对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实地调研的数据,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农民绿色消费的各个意识维度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并研究了诱致性因素对农民绿色消费意识-绿色消费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农民绿色消费的不同意识维度对消费行为影响的力度和方向不同,绿色消费意识结构中的责任观念与环保知识之间存在正向交互效应,诱致性因素对农民绿色消费意识-绿色消费行为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效应,在绿色消费意识-诱致性因素-绿色消费行为模型中,不同变量对消费行为影响的传导路径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金荣  
无论是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或是国家为农民提供的消费环境,都存在诸多不利于农民做出发展性消费的选择,只有改变这些环境,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发展型消费模式,才会真正促使农民实现自身发展,进而推动农村发展,最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龚志民  陈笑  
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主题。已有研究中,收入分配往往用收入差距来刻画,但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并不是一个恰当的命题,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如何影响消费需求才更体现问题的本质。本文从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入手,深入分析了收入分配影响消费需求的机制,并从劳资收入分割和劳动者内部收入差距的角度刻画劳动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实证分析发现,劳动收入占比与消费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基尼系数与消费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并得出更合理的收入分配能够激发消费需求的结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伏秋  
我国居民节日消费中的非合理性及其引导曾伏秋一、节日与节日消费风俗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又是人们经济生活的一部分。透过节日和节日消费活动,不但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渊源,而且还可以透视出一个民族的消费风俗和消费行为。中国各民族的节日消费风俗,大体可...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梁振华  杨建仑  王燕明  
由温饱转向小康农民消费行为变化分析梁振华,杨建仑,王燕明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研究农民的消费,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对于预期实现全国由温饱向小康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了深人、全面认识农民消费行为的变化规律,我课题组于1...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本课题组对农民消费行为和开拓我国农村市场问题作了下列7项专题研究:①中国农村消费的总量状况和结构特征;②中国农民消费行为的计量分析;③中国农民耐用消费品消费行为的专项研究;④中国农民住房消费行为的专项研究;⑤中国农民对彩电、电冰箱、摩托车的消费需求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天祥  李贵荣  
近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在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的巨大压力下 ,呈现出停滞不前的态势。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目前的整体消费水平较低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有较大的潜力和开发余地。因此 ,深入分析我国农民消费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并探讨可能采取的对策 ,无疑对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梁振华  杨建仓  王燕明  
为了深入、全面认识农民消费行为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92年9-12月间,分赴三个省二市四县(区),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指从业类型)农户的消费现状、消费倾向进行了实证调查和追踪观察,以实证和统计资料相结合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了以下趋势或规律:(1)农民消费不但有阶段性,而且具有层次性,处于不同阶段的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消费重点和追求目标。(2)在供给有保证情况下,决定农民消费投向的决定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在收入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占有情况、家庭成员的构成、生活习俗及有关政策等,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3)转变时期(指由温饱向小康转变,下同),是农民生活消费(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