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6)
- 2023(14293)
- 2022(11588)
- 2021(10539)
- 2020(8878)
- 2019(19933)
- 2018(19747)
- 2017(38290)
- 2016(21268)
- 2015(23540)
- 2014(23639)
- 2013(23409)
- 2012(21553)
- 2011(19404)
- 2010(19444)
- 2009(18079)
- 2008(18179)
- 2007(16737)
- 2006(14617)
- 2005(13049)
- 学科
- 济(89472)
- 经济(89361)
- 业(63856)
- 管理(54674)
- 农(47723)
- 企(41899)
- 企业(41899)
- 方法(37664)
- 数学(33472)
- 数学方法(33189)
- 农业(31347)
- 中国(23794)
- 业经(23555)
- 财(21951)
- 学(19157)
- 地方(17930)
- 制(17836)
- 贸(17294)
- 贸易(17291)
- 易(16866)
- 银(14175)
- 银行(14116)
- 发(13555)
- 技术(13435)
- 行(13406)
- 务(13190)
- 财务(13160)
- 融(13132)
- 金融(13129)
- 财务管理(13126)
- 机构
- 学院(309822)
- 大学(306876)
- 济(127032)
- 经济(124517)
- 管理(114415)
- 研究(107739)
- 理学(99642)
- 理学院(98502)
- 管理学(96695)
- 管理学院(96149)
- 中国(81079)
- 农(80415)
- 科学(70286)
- 京(63711)
- 农业(62928)
- 业大(57916)
- 所(57121)
- 财(55620)
- 研究所(52372)
- 中心(50404)
- 江(47042)
- 财经(44793)
- 经(40886)
- 农业大学(39580)
- 范(39396)
- 经济学(39006)
- 北京(38987)
- 师范(38858)
- 院(37239)
- 州(36942)
- 基金
- 项目(211836)
- 科学(164840)
- 基金(153576)
- 研究(148011)
- 家(137575)
- 国家(136358)
- 科学基金(114324)
- 社会(94883)
- 社会科(89621)
- 社会科学(89591)
- 省(84444)
- 基金项目(82229)
- 自然(75134)
- 自然科(73397)
- 自然科学(73369)
- 自然科学基金(72098)
- 划(70807)
- 教育(66536)
- 资助(61045)
- 编号(59148)
- 重点(48165)
- 成果(46978)
- 发(46803)
- 部(46526)
- 创(43954)
- 农(42646)
- 科研(41313)
- 创新(41195)
- 计划(41010)
- 课题(40507)
- 期刊
- 济(140566)
- 经济(140566)
- 研究(83296)
- 农(80932)
- 学报(60218)
- 中国(59169)
- 农业(54308)
- 科学(51873)
- 大学(44300)
- 学学(42572)
- 财(42235)
- 管理(36218)
- 融(30563)
- 金融(30563)
- 业经(28959)
- 业(27236)
- 教育(26466)
- 技术(23674)
- 财经(21856)
- 经济研究(21454)
- 问题(20658)
- 版(19055)
- 经(18715)
- 业大(17096)
- 世界(15483)
- 技术经济(15164)
- 科技(15047)
- 农村(14982)
- 村(14982)
- 农业大学(14940)
共检索到448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成程 陈利根 赵光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农民对宅基地福利性的认同程度,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民认同宅基地福利性。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民非农化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非农化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的负向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并且就业非农化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的负向影响最大,这说明提高非农就业水平比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更能有效地弱化宅基地福利性认同。此外,个人特征与住房特征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民非农化 宅基地 福利性认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梦琳 舒帮荣
农民分化导致农民宅基地福利认同差异,进而影响其宅基地流转意愿。本文通过江苏省常州市249个农户问卷调查,运用交叉表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分化、福利认同差异和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农民分化各维度下,相对以农就业、低层次收入和无城镇住房的农民,非农就业、高层次收入和有城镇住房的农民对宅基地福利认同度偏低,且更偏向于选择宅基地流转。因此,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需要重视农民分化的影响,制定满足异质性农民的差异性制度需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梦琳 舒帮荣
农民分化导致农民宅基地福利认同差异,进而影响其宅基地流转意愿。本文通过江苏省常州市249个农户问卷调查,运用交叉表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分化、福利认同差异和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农民分化各维度下,相对以农就业、低层次收入和无城镇住房的农民,非农就业、高层次收入和有城镇住房的农民对宅基地福利认同度偏低,且更偏向于选择宅基地流转。因此,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需要重视农民分化的影响,制定满足异质性农民的差异性制度需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利根 王琴 龙开胜
农民宅基地的无偿无期限使用制度以及其多功能性,使得农民宅基地福利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宅基地自身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本文阐述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宅基地福利水平以及影响的方向,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宅基地福利水平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农民宅基地 福利水平 因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林靖 王菲 杨达
根据实地抽样调研数据,采用倍差分析法评估天津华明镇"宅基地换房"对换房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换房后华明镇有就业愿望的无业劳动力比例从9%上升到14%,而且"宅基地换房"政策并没有给换房农民带来收入的增加,反而使农民的纯收入比从前低;但大部分农民对换房以后的生活感到满意。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也是华明镇目前最为严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加快"三区联动"建设,着力完善就业促进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利根 成程
研究目的:揭示现有3种宅基地流转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下的农民福利状况,并提供改善路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研究结果:(1)从短期来看,在无法改变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现实的情况下,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最有利于增加农民福利,而其他两种模式由于存在政府垄断和隐形流转致使农民福利损失较多;(2)从长期来看,增加农民福利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政府主导、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三种模式向宅基地市场自由流转的转变。研究结论:有条件地区尝试推行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不具备条件地区需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或规范隐形流转,最终3种模式都需向市场自由流转转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恩碧 徐杰
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具体分析了宅基地置换政策实施前后上海市庄行镇新华村农民的消费生活在消费环境、住房消费、收入约束和"镇保"制度等方面发生的可喜变化。庄行镇新华村是一个典型、一个缩影,上海市实施的宅基地置换政策及其政策效果,对于我国其他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城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市郊农民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兆林 欧玲 王敏 朱婉晴 周欣悦 杨先平
[目的]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必然导致农民阶层的分化,不同阶层的农民退地决策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理论界对宅基地退出决策研究长期忽略的问题。[方法]构建分析框架,结合的重庆调查,应用初步与改进B-Probit估计模型,定量分析农民阶层分异的宅基地退出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1)农民阶层异化明显,且不同阶层的农民退地目的存在较大差异,农民退地决策是由退地前后成本、收益与风险共同决定。(2)村庄贫弱阶层农民中,自变量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是否打算改善居住环境、是否需要改善现有社保水平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自变量年龄、房屋结构、是否具有宅基地祖产观念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非农兼业阶层农民中,是否有多处宅基地、子女教育是否存在问题、退地复垦政策是否稳定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变量房屋造价、房屋是否新建、宅基地是否位于城镇规划范围、宅基地是否家庭主要财产、退地补偿发放是否不及时、退地补偿金额是否偏低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4)脱离农地阶层农民中,因变量房屋造价、房屋是否新建、宅基地是否位于城镇规划范围、退地补偿发放是否不及时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结论]针对各农民阶层退地效益偏好不同,实行差异化的退地复垦补偿对策,以稳妥的推进宅基地退出复垦工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珂
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已成为破解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的综合路径。本文基于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基本特征、农民福利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从健全农村宅基地法律保障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拆迁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宅基地 流转模式 农民福利 路径选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林靖 王燕 苑佳佳
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是其市民化的关键。对天津4个"宅基地换房"试点镇的调研表明,"换房农民"换房后虽然平均收入有所增加,但支出的增长更快,净收入有减少的趋势;而其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2012年有50.67%的劳动力没有工作,有36.44%的家庭依靠政府补贴生活。对政府行为与"换房农民"就业的博弈分析表明,一次性货币补偿过多或提供的失业保障过多,都会降低"换房农民"的就业意愿,而政府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则可促进"换房农民"的就业。因此,政府应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构建失地农民多渠道安置体系;完善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涛 张世政
农民特性是宅基地功能发挥的主观性前提,政策工具决定了宅基地功能实现的基本维度,宅基地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农民和政策工具的合力与互动。本文构建了"农民特性-政策工具-宅基地功能"理论分析框架,结合江西余江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以"三权分置"为基础完善相关政策,以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为导向促进制度创新,以市场机制为主线解决宅基地功能间的冲突等建议。
关键词:
农民特性 政策工具 宅基地功能 余江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陈姣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贵阳市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应挖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城镇化改革,加强基层平台的支撑作用,积极维护农村劳动者的各项权益。
关键词:
贵阳市 农村劳动力 就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开胜 刘澄宇 陈利根
农村闲置宅基地治理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全国9省551份调研问卷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民接受闲置宅基地治理方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接受意愿取决于农民依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某种治理方式的未来收益和成本状况的预期。农民接受有偿收回和流转方式的可能性要高于其接受无偿收回和撤并零散居民点方式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年老的农民和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接受无偿收回方式的意愿较高;农民拥有宅基地处数越多,接受撤并零散居民点和有偿收回方式的意愿越高;初中及初中以上教育程度和了解"一户一宅及面积控制"政策的农民更倾向于接受无偿收回和撤并方式;东部地区农民较之西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娇 卢新海 郑玮博 吴郁玲
[目的]文章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福利的认同的理论模型,利用湖北省武汉、仙桃、恩施宅基地流转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价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福利的认同度,从农户主观价值认知视角评估宅基地流转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效应。[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1)总体上,农户认同宅基地流转福利,当前宅基地流转政策改善了农户福利。(2)宅基地流转对农户福利效应存在差异,宅基地流转显著改善了家庭经济、居住条件和心理感受福利,其次为社区环境和社会保障福利,改善农户发展机遇福利效应最低,且农户不认同宅基地流转后发展机遇福利。(3)宅基地流转改善农户福利效应存在禀赋差异,因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优势以及宅基地流转方式不同,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福利的认同存在差异。[结论]当前进一步深化宅基地流转政策改革对于提高农户福利,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户对宅基地流转政策改革期望值较高,为进一步深化宅基地流转政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宅基地流转 农户福利 福利认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宁爱凤 周卓艺 王阳
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模糊函数,对浙江省义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后的农民福利变化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农民福利总模糊综合指数为0.568,农民经济状况模糊综合指数为0.542,居住水平为0.589,社区环境为0.632,社会保障为0.527,政治参与为0.570。研究结果显示,宅基地制度改革后农民福利水平总体得到提升;宅基地制度改革改善了农民的社区环境和居住条件,但并没有显著改善农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保障状况;宅基地制度改革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收入,也降低了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险的获得感。政策含义为,宅基地制度改革须坚持“农民生活质量不下降”“先立后破”的原则;改革推进的着力点分别是促进非农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丰富社区建设,通过着力点的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全方位提升农民福利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民宅基地退出差异性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宅基地确权对不同代际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分析——基于天津248份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
宅基地退出农民不能失声
农民分化对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省的农户调查数据
农户非农化、利益唤醒与宅基地流转:基于浙江农户问卷调查和有序Logit模型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基于安徽省6个县1413户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不同模式下宅基地置换对农民福利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为例
宅基地流转中的主体行为分析——兼论农民利益保护
欠发达地区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