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23)
- 2023(18628)
- 2022(16036)
- 2021(14753)
- 2020(12581)
- 2019(28578)
- 2018(28183)
- 2017(54298)
- 2016(29660)
- 2015(33148)
- 2014(32800)
- 2013(32160)
- 2012(29492)
- 2011(26595)
- 2010(26491)
- 2009(24184)
- 2008(23583)
- 2007(20940)
- 2006(18514)
- 2005(15383)
- 学科
- 济(118813)
- 经济(118678)
- 业(85141)
- 管理(81016)
- 企(63070)
- 企业(63070)
- 方法(56606)
- 农(50112)
- 数学(49973)
- 数学方法(49321)
- 农业(33183)
- 中国(29302)
- 财(29292)
- 业经(29257)
- 学(26709)
- 地方(23173)
- 贸(21571)
- 贸易(21564)
- 制(21108)
- 易(20930)
- 技术(19059)
- 务(18390)
- 财务(18318)
- 财务管理(18278)
- 理论(18272)
- 环境(17879)
- 企业财务(17369)
- 银(16806)
- 和(16740)
- 银行(16727)
- 机构
- 学院(422683)
- 大学(422673)
- 管理(165177)
- 济(164800)
- 经济(161418)
- 理学(145246)
- 理学院(143602)
- 管理学(140683)
- 管理学院(139940)
- 研究(139924)
- 中国(103359)
- 科学(92128)
- 农(91792)
- 京(88387)
- 业大(73991)
- 财(72143)
- 农业(71626)
- 所(71210)
- 研究所(65740)
- 中心(65325)
- 江(61175)
- 财经(59378)
- 范(55034)
- 经(54483)
- 师范(54359)
- 北京(54276)
- 院(49955)
- 经济学(49390)
- 州(49198)
- 农业大学(46041)
- 基金
- 项目(302025)
- 科学(236336)
- 基金(219667)
- 研究(212895)
- 家(194826)
- 国家(193192)
- 科学基金(164764)
- 社会(134221)
- 社会科(126990)
- 社会科学(126954)
- 省(118934)
- 基金项目(116927)
- 自然(110227)
- 自然科(107710)
- 自然科学(107674)
- 自然科学基金(105749)
- 划(100332)
- 教育(97778)
- 资助(90294)
- 编号(85720)
- 重点(68010)
- 成果(67882)
- 部(65946)
- 发(63965)
- 创(62539)
- 科研(58814)
- 创新(58447)
- 课题(58423)
- 计划(56930)
- 教育部(55656)
- 期刊
- 济(173593)
- 经济(173593)
- 研究(114198)
- 农(88780)
- 学报(78231)
- 中国(75000)
- 科学(68083)
- 农业(60242)
- 大学(58581)
- 学学(55800)
- 管理(55025)
- 财(52466)
- 教育(41557)
- 融(35674)
- 金融(35674)
- 技术(34543)
- 业经(33949)
- 业(29087)
- 财经(27911)
- 经济研究(26441)
- 问题(24076)
- 经(23796)
- 版(23386)
- 业大(22088)
- 科技(21782)
- 图书(20773)
- 统计(19616)
- 技术经济(19537)
- 理论(19010)
- 资源(18850)
共检索到594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云涛
文章以农民非农初职为研究对象,用Kaplan-Meier估计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描述与分析了农民非农初职间隔及其影响因素作用的代际差异。研究发现,农民非农初职间隔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的非农初职间隔比老一代农民非农初职间隔更短;人口特征等相关变量对新、老两代农民非农初职间隔的影响各不相同,对老一代农民非农初职间隔解释力更强,而对新生代农民非农初职间隔的解释力较弱。这说明,与老一代农民相比,正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主力军的新生代农民,其非农职业流动已经具有不同的流动特征,需要加以独立考察。
关键词:
农民 非农初职间隔 代际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勇
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微观数据,在综合考虑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持久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农户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收入差距的增大会导致农村储蓄率的提高;农村居民储蓄率的生命周期特征并不明显,但在考虑了家庭的教育、医疗支出以后,储蓄率呈现出显著的U型生命周期特征,并且在45~49岁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低点;家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农户储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农户储蓄率与其财富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户主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性别对农村居民储蓄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储蓄率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文太林 何佳怡
在我国老龄化与少子化背景下,儿童照顾问题日益突出,应合理分担政府和家庭的照顾责任。公众福利态度是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和2017年两期数据,研究了我国民众儿童照顾责任态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为厘清政府与家庭的儿童照顾责任边界,实现儿童照顾责任在家庭和政府间的有效分配提供实证依据。研究表明,自利因素中,老年人、家庭经济地位低、受教育年限长的群体更支持政府承担儿童照顾责任。平等因素中,性别平等观和社会公平感弱的群体更支持政府承担儿童照顾责任。发展因素中,与2006年相比,2017年民众对政府承担儿童照顾责任的认同感显著提升。但从总体上来讲,民众仍然倾向于由个人和家庭承担儿童照顾责任。研究认为,一方面要始终将家庭作为儿童照顾的最基本责任主体,增强家庭照护能力;另一方面,政府也应明确自身在儿童照顾上的责任定位,通过托育服务、收入补充、时间弥补等手段降低儿童照顾成本并提升民众的社会公平感,同时还要加强对家庭照顾的政策支持。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婷 郭亚军
基于对陕西省565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的调查数据,从农民工异质化视角出发,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分别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两代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存在代际差异。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重视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加强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规范实施,以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等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意愿。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代际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 婷 郭亚军
基于对陕西省565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的调查数据,从农民工异质化视角出发,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分别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两代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存在代际差异。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重视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加强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规范实施,以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等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意愿。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代际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三峰 杨德才
本文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m-Logit模型检验了农民个体特征因素对其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干部利益假说在土地调整过程中并不存在;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存保障,年龄的增长、个人收入的增加及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多并没有使农民放弃其对土地的占有;基于土地的保障功能和"恋土情结",人均土地较少的农民倾向于通过土地调整来获得土地;农民及其家庭成员在享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后,其土地调整倾向会显著降低。因此,要解决政府稳定土地承包权政策与农民偏好土地调整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一方面要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民 土地调整意愿 土地制度 影响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小山 张应阳
基于河南24个农村社区的调查数据,从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土地意识两方面分析了其对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对其市民化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非农收入比重每增加1个单位,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可能性是原来的1.543倍;农民土地依赖意识对其市民化有显著负向影响,土地依赖意识每增强1个单位,农民市民化意愿就会降低40.01%;农民土地退出意识对其市民化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愿意退出土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是不愿退出土地的5.038倍;农民土地价值意识对其市民化意愿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政府应完善土
关键词:
农民 市民化意愿 非农收入比重 土地意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柠泽 周静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非农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5年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在克服了样本自选择问题后,互联网使用仍然能够为农民带来41.2%~51.1%的非农收入回报。进一步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低学历、中老年农民非农收入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建议政府增加农村地区互联网信息技术设施的投资,为使用互联网的农民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财政补贴,以充分发挥互联网促进农民非农收入增加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农民收入 倾向得分匹配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永久 储金龙
在对皖北近1500名农民城镇化意愿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从代际比较视角初步分析了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决策机制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和分层特征,与第一代农民相比,第二代农民更愿意进城定居,相对中心城区和省会合肥而言,镇区和县城由于具有生活成本相对低、距离家乡近等优势,对皖北农民更有吸引力;2在城镇化决策机制上,希望子女(孙)受到优质教育是皖北农民进城的首要动因,表明优质公共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配置对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导向作用;3个体社会经济特征对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年龄越小、文化水平越高以及在小城...
关键词:
代际比较 城镇化 意愿 影响因素 皖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韦吉飞 李录堂
基于陕西杨凌农高会参会农民的一项调查,运用Probit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民的创业认知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及规模等对农民的创业认知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农民家庭的地理条件及地形特征也是农民创业认知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民的创业欲望、对创业培训的需求较高,但对当前的创业环境及创业前景信心不足;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其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相对而言,青年农民更易于受性别、家庭收入等的影响,而中老年农民对年龄、家庭地理条件及地形特征等更为敏感。
关键词:
农民创业 创业认知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庄哲耕 施生旭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现有主要资金来源是内部融资渠道,外部融资发挥的作用较少。基于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回归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合作社外部融资渠道正规融资体系和非正规融资体系两个方面变量,探讨合作社外部融资渠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作社外部正规融资渠道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合作社盈利能力以及负责人收入水平,有过融资历史的合作社更加容易获得正规渠道的融资;外部非正规融资渠道影响最为显著因素是负责人年龄、文化程度、合作社非正规融资历史、地区GDP、非正规融资利率,有过非正规融资历史的合作社更加容易获得非正规渠道的融资。最后从提高合作社负责人自身素质与实力,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狄金华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问卷数据,考察了中国农村子女赡养行为的现状。农村子女的家庭禀赋对其赡养行为影响的定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子女家庭禀赋效应对赡养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对父母的经济支持产生作用。具体来说,农村子女家庭禀赋越丰富,其对父母经济支持的频率越高,对父母精神慰藉的频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但是对父母生活照料的频率几乎没有影响。其中,家庭经济资本的作用无论是体现在对父母的经济支持还是精神慰藉都处在最主要的位置;家庭社会资本对提供父母经济支持的频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自然资本对提供父母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的频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家庭禀赋 农村子女 赡养行为 资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显洲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和分位数分解法分析了农民工和城市工的工资差异,研究表明:从全国和东部地区来看,城市工和农民工的工资差异主要是来自于两个群体的禀赋差异,歧视所占的比重较小;在中部地区,中、低分位上的系数差异大于禀赋差异,中、高分位上的禀赋差异大于系数差异,对农民工的歧视主要存在于工资分布的低端;在西部地区,随着分位数的提高,工资差异、系数差异和禀赋差异都不断提高,禀赋差异和系数差异为两个群体的工资差异做出了大体相同的贡献。这意味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保护农民工免于工资歧视的政策着力点应放在中部地区的低收入阶层和西部地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韦吉飞 王建华 李录堂
基于西北五省区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培训、社会经历、社会背景、人力资本等对农民的创业行为有正向影响,其中培训的边际影响值最大;年龄因素的影响是负的;性别、父母职业、兄弟姐妹数、父母平均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农民创业 影响因素 边际影响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霍鹏 张静宜 彭楚乔 崔海兴
"新农保"的实施效果取决于农民的参与行为,研究农民参保决策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已有文献对于部分存在于农民群体内部的社会因素以及农民之间、农民与政府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仍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根据内生互动影响理论、信任—合作理论建立分析框架,并基于CGSS2010数据建构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旨在研究社会互动、信任对农民参与"新农保"行为的影响,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会互动 信任 新农保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流动人口女性个体的生育间隔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天津613份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诉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北、安徽两省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家庭与个人因素影响下的农民多元就业选择——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民非农化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贵阳的调查
“城乡居保”农民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24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
农民参与抗旱救援队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南方稻区755份调查数据
基于比例风险模型的更换因素对间隔更换时间的影响研究
职业流动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基于我国七城市的调查数据
农民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差异——基于工作价值认可视角和729份问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