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9)
2023(7309)
2022(6092)
2021(5956)
2020(4817)
2019(10844)
2018(10783)
2017(21332)
2016(11742)
2015(13146)
2014(13255)
2013(13093)
2012(12428)
2011(11270)
2010(11876)
2009(11207)
2008(11115)
2007(10571)
2006(9898)
2005(9052)
作者
(32586)
(27729)
(27047)
(26137)
(17347)
(13207)
(12216)
(10487)
(10451)
(10155)
(9402)
(9060)
(8782)
(8690)
(8685)
(8223)
(8129)
(8107)
(7887)
(7735)
(7078)
(6932)
(6754)
(6566)
(6399)
(6309)
(6247)
(6084)
(5673)
(5612)
学科
(47458)
经济(47403)
(45889)
(40586)
农业(30342)
管理(30328)
(19713)
企业(19713)
业经(15634)
中国(15487)
(13204)
地方(12460)
(12248)
(12017)
方法(12007)
数学(10372)
农业经济(10287)
数学方法(10117)
及其(10015)
(9875)
政策(9529)
(9324)
贸易(9318)
(9251)
农村(9245)
(9119)
(9108)
银行(9107)
方针(9087)
(8768)
机构
学院(165277)
大学(157932)
(71729)
经济(70005)
管理(63104)
研究(58598)
理学(52477)
理学院(51985)
管理学(51159)
管理学院(50852)
中国(49741)
(46035)
农业(34515)
(34480)
(33752)
科学(32803)
(29885)
(29185)
中心(29158)
业大(28716)
研究所(25986)
财经(24676)
(22585)
(22335)
(22221)
(22151)
师范(22105)
北京(21504)
农业大学(20690)
经济管理(20103)
基金
项目(98146)
研究(80232)
科学(77044)
基金(68213)
(57412)
国家(56711)
社会(49604)
科学基金(48405)
社会科(46415)
社会科学(46404)
(40504)
编号(36700)
教育(35593)
基金项目(35174)
(32211)
成果(30968)
自然(28297)
资助(27606)
自然科(27551)
自然科学(27547)
(27194)
自然科学基金(27045)
课题(25054)
(23329)
(22261)
(21833)
重点(21593)
(20909)
(20419)
(19974)
期刊
(96201)
经济(96201)
研究(54547)
(52180)
中国(42970)
农业(34983)
(25023)
(25012)
金融(25012)
教育(22272)
业经(21711)
科学(21212)
学报(21068)
管理(20546)
大学(17679)
学学(16350)
(15758)
技术(15655)
农村(14493)
(14493)
农业经济(14289)
问题(13749)
经济研究(11836)
财经(11623)
世界(10678)
经济问题(10053)
(10000)
(9456)
农村经济(9331)
图书(8563)
共检索到280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洪霖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宅基地管理工作环节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索。本文针对居住点的规划和规模,居住点宅基地的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等相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风田  傅晋华  
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的一些县市,地方政府开始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而强制要求农民参加,造成许多不良后果。本文从目前农民集中居住的现状出发,着重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到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言奇  
以苏州市F社区为个案,研究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中的三大问题:空间、网络以及参与。在阐明社区空间、网络以及参与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塑造社区空间、如何拓展社区人际网络以及如何推动社区公众参与等,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叶祥凤  廖功磊  
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在"农民"变"市民"的转化过程中能否实现安居乐业是令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某市A区30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劳动力就业调查为基础,分析其就业状况及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建华  孙峰  吉云松  王英利  
在农民集中居住建设从试点向全面推开的背景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阐述了农村居民对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意愿,探讨了政府对集中居住建设的实施措施和建议。实施过程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农村居民的理解与支持,保护好他们的建设情感;做好镇村规划,既科学合理、反映时代气息,又注重实用、体现风俗特色;加强制度创新,既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又要落实配套资金和规范土地流转;拓宽就业渠道,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高效、民主的服务管理机制。把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民主、人居和谐、科学文明的社区化新型乡村,实现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成  
农民集中居住是一个自然生长的历史过程。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方式强制推动农民大规模的集中居住,违背了以工业化引导城市化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泯灭了农民独立的人格,侵蚀了农民的财产权,窒息了农村社会市民化的空间,导致其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展望未来,只有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前提下,以建设法治中国为契机,推进制度改革,充分保障农民的权利,才能确保农民集中居住的良性推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明  金童生  
常熟地处富饶美丽的长江三角洲前缘。2003年,实现GDP 47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65.66亿元,人均GDP达到5547美元。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9万人,总户数34.18万户。全市有12个镇319个行政村。2003年底,常熟农村自然村落达10588处,其中,10户以下的村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东淼  李武呈  
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基于地区差异性带来的复杂社会影响而处于持续修订和演变进程之中。采用量化内容分析方法,以2004—2021年间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326份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文献为数据研究样本,在对政策强度及政策数量分析基础上进行了政策的阶段划分,进而对各阶段政策态度变化、政策主题构成和政策区域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最终在政策演变规律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政策过程和政策内容的本质性概括和总体性认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海林  
"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政府关注更多的是经济政策层面,缺少社会心理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关注。本文在对苏北王村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的策略,来理解策略是如何影响社会心理和社会制度的建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紧扣农民需求、亮点建设的示范效应、市场化取向、抓阄、地基供给小于需求的原则。具体策略的运用抓住了农民的心理,形成中心村建设的内在驱动力,并建立了良好的制度环境,降低了集中居住过程的交易成本,减少了内耗,保障了中心村建设顺利进行。内在心理和外在制度促进了内在性发展,为参与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东淼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及农民上楼问题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诸多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单一立场将农民集中居住视作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兴起及乡村振兴的政策转向背景下,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目标的发展主义政策路径逐渐受到反思和质疑。借助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视角,结合Y村城郊开发区农民集中居住不同阶段的微观案例,揭示发展话语如何凭借现代城市替代传统乡村的发展真理性,对农民的传统生计进行边缘化建构和经济指标转译,从而使农民的主体生计诉求让位于集中上楼的政策规划。以此对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及长期以来的乡村改造政策背后的发展主义逻辑进行理论追溯和反思,并探讨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乡村建设及城镇化的新发展语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东淼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及农民上楼问题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诸多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单一立场将农民集中居住视作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兴起及乡村振兴的政策转向背景下,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目标的发展主义政策路径逐渐受到反思和质疑。借助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视角,结合Y村城郊开发区农民集中居住不同阶段的微观案例,揭示发展话语如何凭借现代城市替代传统乡村的发展真理性,对农民的传统生计进行边缘化建构和经济指标转译,从而使农民的主体生计诉求让位于集中上楼的政策规划。以此对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及长期以来的乡村改造政策背后的发展主义逻辑进行理论追溯和反思,并探讨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乡村建设及城镇化的新发展语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向华  曹复明  倪冰  
为及时掌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集中居住点安置房的价格和有关收费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价费政策提供依据,近期我们选择了苏州、南通、泰州、盐城四个市11个县、市(区)的19个拆迁安置点、集中统建点、规划自建点等农民集中居住区安置建房的价费及有关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越  
近年来,在土地集约利用、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农民集中居住是在我国许多省市逐渐兴起并迅猛发展。学术界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是否要开展集中居住、应该如何开展集中居住、现有集中居住实践的效果等几个方面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研究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比较研究的视角较为缺乏,更缺乏对特定群体的关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孟焕民  徐伟荣  陶若伦  卢水生  
农民集中居住区是我国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催生的新型居民社区形态,既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又不同于现有的城镇居民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需要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该文就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中的规划选址、社区规模、建设标准、配套设施、管理体制、配套服务、居民身份转换、社区经济和就业等十个方面的存在问题和破解之道提出了看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程琳  史源渊  
基于对村社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资本主导型3种农民集中居住模式的实证调研分析,揭示了3类集中居住模式的困境乃是政府、资本与农民需求之间的背离所致。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更为宏观和根本的制约因素则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半工半耕的生计模式和庭院的多重功能。在此背景下,只有采取"政府引导、农民参与、成本共担、因地制宜"的"政府+村社"集中居住建设模式,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满足农民住房需求,进而促进农村长远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