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0)
2023(11723)
2022(9918)
2021(9419)
2020(7972)
2019(18246)
2018(18199)
2017(36092)
2016(18987)
2015(21332)
2014(20998)
2013(20445)
2012(18279)
2011(16088)
2010(16098)
2009(14650)
2008(14011)
2007(12100)
2006(10425)
2005(8599)
作者
(50339)
(42741)
(42070)
(39975)
(26678)
(20279)
(19060)
(16756)
(16106)
(14753)
(14396)
(14355)
(13089)
(13047)
(12911)
(12702)
(12407)
(12360)
(12257)
(12053)
(10355)
(10298)
(10283)
(9990)
(9609)
(9536)
(9168)
(9149)
(8508)
(8349)
学科
(83003)
经济(82927)
(60530)
管理(52104)
(47298)
(39919)
企业(39919)
方法(37482)
数学(34027)
数学方法(33394)
农业(31330)
业经(21097)
中国(18691)
(18072)
(14993)
地方(14373)
(13824)
技术(13190)
(12846)
贸易(12837)
(12565)
理论(11908)
(11601)
土地(11572)
(11571)
(11051)
(10887)
财务(10833)
财务管理(10808)
环境(10593)
机构
学院(259906)
大学(253204)
(108096)
管理(107630)
经济(106058)
理学(94793)
理学院(93921)
管理学(92028)
管理学院(91573)
研究(78294)
中国(61383)
(57371)
(50890)
科学(47556)
(45446)
业大(44261)
农业(43843)
中心(39968)
(37621)
财经(37261)
(36990)
(34298)
研究所(33774)
经济学(32395)
(31713)
师范(31416)
经济管理(30906)
北京(30307)
经济学院(29437)
(29256)
基金
项目(185422)
科学(148416)
研究(137315)
基金(136583)
(118273)
国家(117240)
科学基金(102947)
社会(88559)
社会科(83737)
社会科学(83714)
(73800)
基金项目(72750)
自然(66828)
自然科(65346)
自然科学(65333)
自然科学基金(64125)
教育(63506)
(60809)
编号(56838)
资助(55078)
成果(43345)
(41818)
重点(41166)
(40145)
(39659)
课题(37381)
创新(36938)
国家社会(36888)
教育部(36055)
人文(35779)
期刊
(115046)
经济(115046)
研究(66288)
(60239)
中国(49799)
农业(41002)
科学(36852)
学报(36679)
管理(35411)
(34144)
大学(30098)
学学(28894)
业经(26363)
技术(24932)
教育(24634)
(23346)
金融(23346)
(19331)
财经(17408)
问题(16559)
经济研究(16294)
(14950)
农村(14228)
(14228)
农业经济(14045)
(13682)
统计(13131)
技术经济(12996)
资源(12737)
(12253)
共检索到362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浩  施光荣  
本文基于分层模型视角,利用CGSS2005的农村数据研究了农民阶层分化对其土地产权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模型的分层效应对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产生了显著影响;在耕地资源越丰富的村庄,主观感知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越低的农民越偏好土地私有化;在人均收入越高的村庄,主观感知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越低的农民也越偏好土地私有化;但用农民务农时间、家庭总收入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3个指标表示的客观分层对农民偏好土地定期调整和土地私有化的影响都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郭忠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逐渐分化为不同职业的农民阶层,由于职业选择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民在经济收入、产权偏好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他们对土地流转意愿与决策行为的选择也出现分化,因此,研究由于农民职业分化导致的产权偏好不同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笔者对江苏省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职业分化、产权偏好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类别、非农收入比重、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是否拥有转让权、地权稳定性、地区虚拟变量对土地流转有正向影响,年龄则对土地流转有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戎杰  蒋建林  邢泷  
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1的数据,运用probit模型,探究在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基础下,农村土地租赁以及农民阶层的分化对于农民借贷渠道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租赁对非正规渠道借贷有正向显著作用,对正规渠道借贷无显著影响;收入分化对正规渠道借贷有正向显著作用,对非正规渠道借贷有负向显著作用;职业分化对正规渠道借贷有负向显著作用,对非正规渠道借贷无显著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洪彬  于桂娥  
在农村农民内部各阶层拥有土地情况是不同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导致了农民阶层分化为不同的农业阶层。流转障碍使得分散在不同农业阶层间的土地资源难以向强势农业阶层转移,同时城镇对农民非农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使得非强势农业阶层掌握的土地资源被固化,从而限制了农民各阶层的市民化进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伟宜  顾自安  
在对部分省份高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科类角度入手,文章描述了特定阶层子女对特定科类的偏好指数分布,并构建偏好模型对此做了分析。结论表明,缩小各阶层子女在不同科类中的机会差异,必须以收敛各阶层的收入差距为前提。同时,高等教育相关政策亦应做出相应调整以便为各阶层子女提供更为平等的入学机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浩  
利用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研究中的农村数据,分析了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从偏好的分布来看,有37.2%的农民偏好土地调整,而62.8%的农民偏好稳定的土地产权,但他们对永久土地使用权的偏好(23.9%)并不太强烈。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主要受个体、家庭和社区三类解释变量的影响,从研究结果来看,"土地情结说"难以成立,而政策变量的影响不确定;"理性小农"的特点虽然明显,但不能解释全部;村庄社区变量对农民的偏好有重要影响,但呈减弱的趋势;区域因素也会影响农民的偏好。因此,在较长时期内,土地调整的压力依然很大,但在农民认同、规则明确的条件下,村组内部的土地调整与产权稳定可以相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乡—城"迁移假定农民由乡村向城市迁移,这一假定遮蔽了实践中农民迁移方向的多元性,阶层分化是基本影响因素。以武陵山区龙马乡为例,田野调查发现公共品供给贫困,农民普遍要求迁移。然而实践中农民迁移路径受制于农户拥有的初始资本和可持续生计来源,不同阶层农民的迁移路径呈现层级性。农民迁移在目的地上表现为从城镇、中间集镇到中心村的地域层级,各迁移路径性质分别是非农化迁移、过渡性迁移和农村内部迁移,这种农民迁移实践可以归纳为"层级迁移"。层级迁移是农民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农民迁移基本规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露  
应理性看待我国西部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问题:已实际存在但分化相对不足,适度阶层分化有利于西部农村实现后发赶超。延展阶层分化空间、调整阶层分化瞄准机制、消除阶层分化的制度性障碍是提高西部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广度和深度的必要手段。阶层分化还具有策源性特点,要警惕其过度分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国伟  安部淳  
以杭州市郊县绪塘草莓产地为例,探明了由农户自主选择草莓种植并自行承担销售、流通任务而"自下而上"的农民型主产地形成机制。依据时间脉络,划分出了产地形成的历史阶段。基于农户阶层分化视角,结合主产地形成的商品化、农民经济、生产力及阶层视点,着重探讨了主产地形成的生产与流通要素。农民型主产地的生产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主业经营层是生产的中坚力量,而流通的承担者则是从2~3亩的经营农户中分化出来,农外兼业层也是产地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柏峰  
农民在不同时期进行土地流转的动机和目的有所不同。本文在湖北省京山县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形式有主动长期限流转、被动长期限流转、短期限流转三种。土地流转对农民的阶层分化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土地制度安排忽视了举家务工阶层和村庄贫弱阶层的利益,因此,他们对土地制度的态度与"中农阶层"不同。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保护贫弱农户地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惠献波  
论文以河南省(滑县、兰考县)1028名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响应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住房数量、家庭负债水平、职业分化、经济分化是影响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响应意愿的关键性因素。最后,论文提出了加大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万能  原新  
本文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的机制和阶层分化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评析。中国农民尽管在职业、收入和消费等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阶层差异,但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还处于过渡阶段,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从长期来看,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将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改变中国既有社会结构的同时,也给中国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制度变革带来新的挑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新伟  
分化与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双重逻辑。进入新时代以来,西部的农民阶层分化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转移人口的流向,以及农民群体的异质性等方面发生了新变化。在此背景下,西部农村的社会整合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失衡、农村转移人口"融城困难"且"返乡无力"、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内生动力,以及传统的农村社会整合力量式微等问题。需要从"东西一体"与"城乡融合"的逻辑出发,通过大力发展西部的职业教育、破除阻碍农村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制度藩篱、优化西部农村的居住布局,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助推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同山  牛立腾  
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的提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农户的分化。分化产生的异质性农户对土地有不同的依赖程度、价值认知和产权偏好,也就必然具有不同的土地退出意愿。本文立足于农户人口分化、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的现实背景,运用全国23个省(市、区)64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把农户退出农村土地的方式分为长期出租、政府征用、宅基地换城镇房和承包地换养老保险等四种,在多重共线性和模型适当性检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计量分析人口、职业和经济因素对农户土地退出意愿及方式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除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耕地亩均收入外,劳动供养率、脱离农业的程度、成员在城镇定居、参与土地流转等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封闭僵化的传统社会向开放流动的现代社会过渡。在社会转型中,农民阶级不断流动,不断分化,为学者研究分析农民阶级的分化分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民阶级分化分层的历史动因、分层标准、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