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5)
- 2023(9281)
- 2022(7694)
- 2021(7224)
- 2020(5551)
- 2019(12566)
- 2018(12331)
- 2017(23193)
- 2016(12726)
- 2015(14345)
- 2014(14409)
- 2013(14714)
- 2012(14107)
- 2011(13137)
- 2010(13616)
- 2009(12787)
- 2008(12751)
- 2007(11904)
- 2006(11212)
- 2005(10472)
- 学科
- 济(63377)
- 经济(63305)
- 农(49576)
- 业(42229)
- 农业(33233)
- 管理(30108)
- 中国(22341)
- 地方(21825)
- 业经(19899)
- 企(19257)
- 企业(19257)
- 发(15443)
- 方法(13821)
- 制(13594)
- 农业经济(12716)
- 发展(11935)
- 展(11908)
- 数学(11576)
- 银(11429)
- 银行(11419)
- 数学方法(11412)
- 行(11153)
- 融(10770)
- 金融(10769)
- 学(10758)
- 财(10500)
- 地方经济(10254)
- 贸(10191)
- 贸易(10177)
- 环境(9915)
- 机构
- 学院(191486)
- 大学(184317)
- 济(82110)
- 经济(80257)
- 研究(72836)
- 管理(70506)
- 中国(59044)
- 理学(58588)
- 理学院(57919)
- 管理学(57042)
- 管理学院(56691)
- 农(53223)
- 科学(43416)
- 京(40813)
- 农业(39904)
- 所(38308)
- 财(35937)
- 中心(34466)
- 研究所(33893)
- 业大(33649)
- 江(32666)
- 范(28148)
- 师范(27951)
- 省(26908)
- 财经(26493)
- 州(26478)
- 北京(26414)
- 院(24813)
- 农业大学(24019)
- 发(23886)
- 基金
- 项目(117105)
- 研究(91847)
- 科学(91532)
- 基金(81090)
- 家(69901)
- 国家(69102)
- 社会(58335)
- 科学基金(57997)
- 社会科(54721)
- 社会科学(54707)
- 省(49063)
- 基金项目(42745)
- 编号(40458)
- 教育(39154)
- 划(39049)
- 自然(33553)
- 成果(33268)
- 发(33123)
- 自然科(32517)
- 自然科学(32511)
- 自然科学基金(31884)
- 资助(31729)
- 农(30525)
- 课题(27836)
- 发展(27285)
- 展(26807)
- 重点(26198)
- 部(25387)
- 创(23943)
- 国家社会(23694)
- 期刊
- 济(112188)
- 经济(112188)
- 研究(60628)
- 农(59971)
- 中国(51486)
- 农业(40612)
- 学报(29207)
- 科学(28878)
- 业经(25517)
- 融(25246)
- 金融(25246)
- 财(24810)
- 管理(23351)
- 教育(23236)
- 大学(22817)
- 学学(21319)
- 业(18554)
- 技术(16733)
- 问题(16068)
- 农业经济(15449)
- 农村(15137)
- 村(15137)
- 经济研究(14129)
- 资源(12568)
- 财经(12490)
- 世界(12188)
- 经济问题(11900)
- 版(11516)
- 经(10809)
- 图书(10493)
共检索到323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甫宁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调整农民就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民问题并最终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在农业和农村内部,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和城市人口密集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附加值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当围绕中心工作,帮助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帮助农业生产向高价值产品转移,实现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期目标。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劳动力 大规模转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史振厚
建设新农村,在政府推动和社会参与的前提下,关键是发动农村的主体———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新型农民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自立意识、合作精神、法制观念和创业本领,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借鉴国外经验,新型农民的培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意识。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农民素质 农民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蕊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我国农村有许多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价值并没有完全发挥与展示出来,这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本文以基于农民增收视角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为题,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提出具体的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农村 人力资源 开发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辉
目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应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完善农村的教育环境,积累农村人力资本等途径,来有效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以此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真正富起来。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农民增收 农民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小东
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关键在教育。如何积极利用各类教育和培训提高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挥农村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 教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春根
提高农民的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目的,但局限于农业、农村的视野,就会使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农业资源稀缺的矛盾突出。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城市化水平提升和农户收入增加的双赢结局,是一条现实的选择路径。目前农民素质不适应于现代化的现状严重阻滞着劳动力的转移,解除这种阻滞,就必须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资本投入,提升为人力资本。这种投入是巨大而长期的,单靠农民自身难以达到目的,而政府在此时应该成为这一服务的提供者,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城市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培训是人力资本投入的路径之一,衢州"万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人力资源 农民素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童光荣 郭笑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必须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市场化的进程 ,重点培育农村教育资本市场 ,提倡社会共同办教育 ,鼓励民间资本对教育进行投资。知识经济条件下农村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是农村教育市场化。推进农村教育市场化 ,切实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农村教育市场化是农村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农村教育 人力资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尧
本文从解决农村贫困的核心战略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呼唤农村教育改革;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呼唤农村高等教育发展;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不是梦;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对策五个方面,论述了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由之路的新观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轶楠
在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诸多因素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影响至深的根本问题,尽快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无疑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之后才是持久的,才是永远不会变旧的。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多元化 新农村建设 农民素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凤珠
本文根据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即农村城市化;讨论了农村城市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关系;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从思想、制度、管理服务机制、就业、收入、教育和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新农村建设是意义深远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注重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等外在面貌,更要注重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序开发。新农村建设的五项目标要求有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做支撑,但我国目前的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禀赋,确保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源 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春梅 马玉芳
新时代农村建设背景下,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的开发策略无法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本文深入探讨了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开发策略。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具有提供人力支持、提供劳动力资源、提供城乡发展统筹工具的意义。但是,当前农村对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不够重视,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体系不健全,以及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缺失,也对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了负面影响。以促进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制定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和科学的农村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再结合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合理的劳动力转移制度,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祁永寿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既是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与其他地区相比,青海省农村劳动者素质比较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本文将对青海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瑛
本文论述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如何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以服务于农村经济,提出了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问题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