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2)
- 2023(12338)
- 2022(10847)
- 2021(10205)
- 2020(8605)
- 2019(19811)
- 2018(19765)
- 2017(39293)
- 2016(20980)
- 2015(23906)
- 2014(23808)
- 2013(23917)
- 2012(21657)
- 2011(19646)
- 2010(19482)
- 2009(17826)
- 2008(17328)
- 2007(15399)
- 2006(13548)
- 2005(11554)
- 学科
- 济(93569)
- 经济(93471)
- 业(68190)
- 管理(59909)
- 农(47394)
- 企(47046)
- 企业(47046)
- 方法(42392)
- 数学(37696)
- 数学方法(37358)
- 农业(31498)
- 业经(22799)
- 财(22080)
- 中国(21107)
- 制(18450)
- 地方(17903)
- 学(16344)
- 贸(15547)
- 贸易(15542)
- 易(15086)
- 技术(14286)
- 体(13542)
- 务(13068)
- 财务(13001)
- 财务管理(12971)
- 理论(12866)
- 环境(12573)
- 银(12411)
- 银行(12377)
- 企业财务(12375)
- 机构
- 学院(300798)
- 大学(298979)
- 管理(125769)
- 济(123329)
- 经济(120817)
- 理学(110422)
- 理学院(109368)
- 管理学(107710)
- 管理学院(107190)
- 研究(94824)
- 中国(72029)
- 农(63540)
- 京(61929)
- 科学(58117)
- 财(53976)
- 业大(50405)
- 农业(48661)
- 所(46359)
- 中心(44872)
- 财经(44080)
- 江(42616)
- 研究所(42153)
- 经(40468)
- 北京(38484)
- 范(37968)
- 师范(37664)
- 经济学(35959)
- 经济管理(35080)
- 州(34624)
- 院(33459)
- 基金
- 项目(209948)
- 科学(165925)
- 研究(156173)
- 基金(153342)
- 家(131947)
- 国家(130787)
- 科学基金(113693)
- 社会(99117)
- 社会科(93681)
- 社会科学(93658)
- 基金项目(82542)
- 省(82374)
- 自然(73400)
- 自然科(71685)
- 自然科学(71673)
- 自然科学基金(70416)
- 教育(70372)
- 划(67872)
- 编号(65121)
- 资助(62703)
- 成果(51507)
- 部(47155)
- 重点(45624)
- 发(44541)
- 创(43684)
- 课题(42852)
- 创新(40602)
- 教育部(40481)
- 国家社会(40406)
- 人文(40328)
- 期刊
- 济(134177)
- 经济(134177)
- 研究(85041)
- 农(64877)
- 中国(53804)
- 学报(46091)
- 农业(44166)
- 科学(42934)
- 管理(40660)
- 财(38748)
- 大学(36098)
- 学学(34278)
- 教育(29586)
- 融(28072)
- 金融(28072)
- 业经(27441)
- 技术(24933)
- 财经(20697)
- 业(20262)
- 经济研究(19179)
- 问题(18934)
- 经(17429)
- 理论(15306)
- 版(15050)
- 技术经济(14899)
- 科技(14536)
- 图书(14426)
- 农业经济(14262)
- 实践(14145)
- 践(14145)
共检索到426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进强 李景国
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客观科学测算农民进城购房的支付能力,对制定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政策均有重要意义。结合农民进城购房的特点,构建了农民进城前的纵向财富积累的首付支付能力指标,与农民进城后收入市民化的当期财富获取能力的月供支付能力指标,对全国以及大部分地区农民进城购房支付能力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地区间存在支付能力差异,但差异逐渐趋于平稳发展态势;2010-2011年为21世纪以来支付能力最低点,但2016年全国住宅价格出现普遍性上涨并存在持续性,可能会出现新的支付能力最低点;农民高收入家庭具有有限的城镇住房支付能力,中等偏上与中等收入家庭支付能力较弱,中等偏下与低收入家庭支付能力严重不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丽艳 王振坡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住房市场化,以及近年房价的持续上涨和住宅供应结构性缺陷,我国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正面临严重的购房支付能力问题。本文以天津为例,对不同收入阶层家庭的房价收入比、月还款额与月收入比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其购房的真实处境,提出应积极引导住宅梯度消费,在完善房地产市场机制的同时,有效运用行政手段,多渠道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使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建坤 苏强
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农民进城买房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进城买房的行为和意愿主要是由家庭成员就业结构决定的,农户家庭人口的非农化就业比重越高,农户越有可能已经进城买房,越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进城买房。农民进城买房行为可以描述为:家庭成员非农化就业水平较高的农户,主要受到家庭人口就业结构的影响,出于便于就业、子女教育、投资等方面的考虑,选择在农户家庭所在地的城镇购买商品房,进而实现部分家庭成员的进城居住。
关键词:
农民 进城 买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侦 王承璐
笔者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探究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购房意愿的关系及其代际差异。两项问卷结果表明,农民工将在城市购买住房作为其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面;同时,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购房意愿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又存在年代差异,农民工年龄越小,在城市购房的意愿越强。本研究结果对更好地认识转型过程中农民工的认同困境、帮助政府思考城镇住房政策、更有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感知价值 农民工 城市归属感 购房意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侦 王承璐
笔者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探究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购房意愿的关系及其代际差异。两项问卷结果表明,农民工将在城市购买住房作为其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面;同时,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购房意愿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又存在年代差异,农民工年龄越小,在城市购房的意愿越强。本研究结果对更好地认识转型过程中农民工的认同困境、帮助政府思考城镇住房政策、更有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感知价值 农民工 城市归属感 购房意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要解决进城农民在城市的住房问题,因此,创新体制和机制以帮助进城农民在城市拥有自住房,使其真正融入城市、安居乐业,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面对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无力购买城市住房而其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的现实背景,提出了进城农民宅基地退出与城市购房相挂钩的构想,以期引导进城农民积极有序地退出宅基地,提高农村宅基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率,同时解决进城农民的城市住房及房地产库存问题。在界定宅基地退出与城市购房相挂钩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思路,并剖析了目前面临的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要解决进城农民在城市的住房问题,因此,创新体制和机制以帮助进城农民在城市拥有自住房,使其真正融入城市、安居乐业,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面对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无力购买城市住房而其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的现实背景,提出了进城农民宅基地退出与城市购房相挂钩的构想,以期引导进城农民积极有序地退出宅基地,提高农村宅基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率,同时解决进城农民的城市住房及房地产库存问题。在界定宅基地退出与城市购房相挂钩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思路,并剖析了目前面临的三大问题和障碍:第一,进城农民宅基地退出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收益分配问题;第二,退出的宅基地与期望购买经济适用房所在城市的不一致问题;第三,购买经济适用房面临的支付能力不足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通过出租、招拍挂、复垦等途径盘活退出的宅基地资产,实行保障房指标地域政策限制与经济适用房市场交易相结合,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住房供应模式创新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相结合等对策与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栾贵勤 周雯瑜 孟伟
面对"居高难下"的房价,上海城市居民是否还有足够的住房支付能力来满足自身的刚性需求值得探究。及时了解上海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有助于相关部门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住房保障政策,改善上海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本文通过分析、计算上海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来确定适用于上海的房价收入比取值范围,并在当前收入水平、住房价格条件下,计算上海城市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从而对上海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取值范围 住房支付能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静静 王英杰
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八个年度九个省份的微观数据,构建纳入住房支付能力的哈里斯-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运用Probit方法,检验住房支付能力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别控制了劳动者职业特征、健康状况和家庭负担之后,较低的住房支付能力均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就业的概率。因此,提高流向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住房支付能力,有利于促进城乡人口流动,进而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静静 王英杰
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八个年度九个省份的微观数据,构建纳入住房支付能力的哈里斯-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运用Probit方法,检验住房支付能力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别控制了劳动者职业特征、健康状况和家庭负担之后,较低的住房支付能力均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就业的概率。因此,提高流向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住房支付能力,有利于促进城乡人口流动,进而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房地产去库存确定为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一,要求通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为研究政策可行性,本文对温州农民工1进城购房情况开展专项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农民工进城购房需求旺盛,引导农民工进城购房去库存有较大的政策空间。如果合理引导,消除约束性因素,将有利于消化城市特别是县城的房地产库存,促进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农民工 房地产 去库存 可行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海娟
农民工城市化嵌入特定的城乡关系中。把城市化看做是一个过程,则"半城市化"就是农民工还需依靠农村资源进城居住及完成家庭再生产的阶段。通过对中西部地区进城购房农民工群体的分析发现,"半城市化"阶段的农民工家庭通过代际分工形成"农村支持城市"机制,农村社会系统既为农民工进城提供各种资源,又为农民工城市化提供社会保障。"半城市化"是农民工应对城市化的积极适应阶段,对中国城市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启示我们,有序城市化的政策选择是坚持当前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农民工在农村的基本权益。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化 半城市化 城乡关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荫 韩笑 胡越
本文利用北京、天津和武汉3地357份问卷调查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民工城市购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城市购房意愿有待提高;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外出打工人数、收入水平、打工居住条件、对居住条件现状满意度和房价预期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购房意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成斌 周兵
文章使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统计发现,流动半径超出县域以外的外出农民工选择回流自建住房的比例为47.6%,选择异地购房与就地购房的比例分别为30.2%和22.2%。因此新型城镇化理论应以"回流自建住房、异地购房、就地购房"的三元概念替代"城乡二元"结构的传统概念。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表明,在影响异地与就地购房选择的因素中,异地购房受到的干扰因素更为复杂。统计数据同时还显示,"拉力"因素对就地和异地购房的影响均远高于"推力"因素。城镇"拉力"占据主导地位表明,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应更多关注影响城镇"拉力"的因素,减少将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等农村因素与城镇化进程相"挂钩"或"捆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捷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本文根据全国228村的实地调查数据,利用Logit和Tobit模型重点考察社会资本及结构对农民进城择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根植于农民群体内的社会资本这一非正式制度在进城择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其中,村域交往、村域信任和村域互惠对农民进城择业行为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村域交往、村域信任对进城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此外,男性、年龄、身体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家庭人均年收入也对农民进城择业有不同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