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1)
- 2023(2841)
- 2022(2309)
- 2021(2291)
- 2020(1858)
- 2019(4071)
- 2018(4162)
- 2017(8424)
- 2016(4580)
- 2015(4972)
- 2014(4917)
- 2013(5025)
- 2012(4609)
- 2011(4351)
- 2010(4456)
- 2009(4211)
- 2008(4104)
- 2007(3931)
- 2006(3637)
- 2005(3148)
- 学科
- 农(42989)
- 农业(28581)
- 济(22733)
- 经济(22705)
- 业(22523)
- 业经(10407)
- 农业经济(9514)
- 村(8772)
- 农村(8767)
- 发(6854)
- 土地(6604)
- 劳(6448)
- 劳动(6448)
- 农业劳动(6282)
- 人口(6105)
- 发展(6087)
- 展(6085)
- 管理(5808)
- 收入(5768)
- 动力(5742)
- 劳动力(5724)
- 农业人口(5680)
- 制(5629)
- 分配(5476)
- 地方(5368)
- 建设(5299)
- 中国(5293)
- 方针(5229)
- 及其(5194)
- 策(5106)
- 机构
- 学院(67345)
- 大学(60589)
- 农(37096)
- 济(31914)
- 经济(31431)
- 农业(27859)
- 管理(27360)
- 理学(24245)
- 理学院(24093)
- 管理学(23802)
- 管理学院(23710)
- 研究(22520)
- 中国(19306)
- 业大(19231)
- 农业大学(16843)
- 科学(13376)
- 业(12890)
- 经济管理(12038)
- 中心(11916)
- 京(11789)
- 所(11640)
- 江(10866)
- 研究所(10431)
- 财(10429)
- 发(10095)
- 省(9830)
- 发展(9397)
- 展(9386)
- 科学院(8829)
- 财经(8112)
- 基金
- 项目(44882)
- 研究(36106)
- 科学(35467)
- 基金(32099)
- 家(27457)
- 国家(27062)
- 农(23944)
- 社会(23727)
- 科学基金(23124)
- 社会科(21956)
- 社会科学(21951)
- 省(19599)
- 基金项目(17894)
- 编号(17109)
- 划(14382)
- 教育(14176)
- 自然(13276)
- 自然科(12930)
- 自然科学(12929)
- 自然科学基金(12698)
- 成果(12512)
- 资助(11531)
- 业(11493)
- 发(11470)
- 村(10758)
- 农业(10707)
- 部(10371)
- 制(10085)
- 课题(9917)
- 发展(9761)
共检索到101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商汤
今年8月,流火依旧。洛阳市的一纸《关于鼓励农民转市民进城定居的实施意见》,把这个中原古都放在了今夏炙热的舆论烤箱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旦
文章提出农村男女比例失衡是导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力。首先,当适婚年龄段青年男女比例失衡时,男性婚姻挤压现象会成为一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未婚男青年将会在婚姻市场中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提高自己在追求配偶过程中的竞争力,外出打工挣钱成为一个合理途径。再者,男孩的父母会通过对当地青少年男女比例的观察来调整他们对儿子将来择偶过程中所要面临的竞争压力的预期,从而决定是否有必要通过外出务工积累财富来提高其儿子将来在婚姻市场中的竞争力。最后,性别比失衡将通过对未婚男青年及男孩父母的影响而间接影响到其他人群进城务工的意愿,如单身女性或是女孩的父母,从而导致全体农村居民进城务工比率的增长。
关键词:
男女比例失衡 农民工 婚姻市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翌琳 张心雨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本文基于中国CGSS微观调查数据,利用逻辑回归、逐步回归、随机森林等方法对农民进城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民进城定居意愿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不是政策方面的阻碍,在流向上,县级市和小城镇是农民进城定居的首选。从个体来看,家庭收入越高、越年轻、教育程度越高、所在村务农氛围较弱、所在村生活更加便利以及西北地区的农民进城定居意愿更强烈。从政策角度,应统筹城乡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新农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有序推进就近城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定溶
农民进城就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城镇化水平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但目前农民进城就业环境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从而制约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与速度。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应以体制改革为先导 ,以完善管理和服务为基础 ,以增加就业岗位的政策促进为前提 ,以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为动力 ,由此来降低农民进城就业的风险与成本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向城镇转移。
关键词:
城乡经济 劳动力转移 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这样置换当然划算"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永丰村青年农民小陈近来特别开心。今年7月底,他正在如皋市政府为失地农民举办的职业培训班中学开叉车,为进工厂做准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大丰
农民进城行为事关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农民进城行为受农民进城收益的驱使 ,受农民进城成本的制约 ,由农民对进城后的预期来决定。强化利益驱使 ,降低进城成本 ,改善农民对进城后的预期是促使农民进城 ,提升城市化水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农民进城行为 进城收益和成本 预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建坤 苏强
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农民进城买房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进城买房的行为和意愿主要是由家庭成员就业结构决定的,农户家庭人口的非农化就业比重越高,农户越有可能已经进城买房,越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进城买房。农民进城买房行为可以描述为:家庭成员非农化就业水平较高的农户,主要受到家庭人口就业结构的影响,出于便于就业、子女教育、投资等方面的考虑,选择在农户家庭所在地的城镇购买商品房,进而实现部分家庭成员的进城居住。
关键词:
农民 进城 买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唐宗力
文章使用2009和2014年在安徽农村地区调查所收集的数据,分析了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定居城市行为和意愿上呈现的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近5年来,农民工大量回流,在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和县市城区就近打工,早出晚归,已成为一种新趋势。与此同时,农民工落户定居城市的行为和意愿不进反退,导致这种状况的农村"拉回"和城市"推出"的因素都在增强,以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将农民固定在某一个城市的城镇化目标可能难以推进。文章建议在取消城乡户籍上的附加利益,为统一户籍和最终取消户籍创造条件的同时,加强新农村建设,并将其纳入城镇化进程中。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移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琳 刘彦随
基于"推—拉"理论、新经济学劳动力流动理论,剖析了农民进城落户意愿的城乡作用力、农民进城落户的内部影响因素,并结合郸城县169份农户有效问卷和村干部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农民进城落户意愿可用"推力—拉力"范式解释,包括生活便捷程度、子女的受教育环境、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家庭收入和非农就业、消费和生活成本,其中,便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子女受教育环境是最大的城镇拉力,没有稳定的非农工作是最大的城镇推力。②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村庄因素三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生活水平、亲朋好友是否进城落户、村庄医疗卫生条件是影响郸城县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程度、亲朋好友是否迁户的影响效应为正,年龄、家庭生活水平及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影响效应为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甄延临 董玉良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加快推进城市化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手段。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以农民为主体,充分了解农民进城意愿,并按照城乡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有效的引导才是快速、有效、健康、持续的城市化形式。本文以嘉兴市为例,在对农民意愿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嘉兴市第二次农村普查资料,通过数据整理与深入研究,分析了嘉兴城市化目前遇到的问题与主要矛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民进城意愿 嘉兴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常青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中春
我国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农民异地搬迁进城滞后。近年来,浙江省龙游县在组织贫困山区农民搬迁进城的过程中,通过政府组织和服务,引入市场化运作,盘活城乡资源,创造了一个政府引导、组织、服务、管理农民进城的新模式。从龙游县的探索实践看,政府在农民进城中主要扮演调查规划者、建房安居者、就业创造者、确定服务标准者、提供基本服务者、城乡挂钩者、资产保护者、利益平衡者的角色。今后10年,组织推进农民异地搬迁进城将是时代主题,建议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引入政策性公司,强化市场化运作;实行城乡发展挂钩,用好土地指标;促进社会广泛参与,分解搬迁成本;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动管理创新。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迁徙 政府行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更是我国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地处西部的农业和人口大省的四川,情况更是如此。据统计,2004年,四川有1400多万农民外出务工,其中70%进入了城市就业,全年寄带回现金382 亿元。另据抽样调查显示,1997—2004 年7年时间里,四川农民人均收入增加899.8元,年均增加128.5元,其中有72.5元是工资性收入,占56.4%。可以说,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已成为近年来四川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随着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和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多,城乡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民工争取职业向上流动,追求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企业按生产经营的需要,追求效益最大化,而愿意用农民工;政府为支持国企改革,维护稳定,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农民工进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