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4)
- 2023(5681)
- 2022(4622)
- 2021(4566)
- 2020(3874)
- 2019(8665)
- 2018(8652)
- 2017(16695)
- 2016(9509)
- 2015(10632)
- 2014(10706)
- 2013(10967)
- 2012(10380)
- 2011(9230)
- 2010(9625)
- 2009(9031)
- 2008(9411)
- 2007(8643)
- 2006(7876)
- 2005(6877)
- 学科
- 农(44788)
- 济(40317)
- 经济(40183)
- 业(38590)
- 农业(29594)
- 管理(26718)
- 财(23094)
- 企(18368)
- 企业(18368)
- 业经(13765)
- 方法(12940)
- 财政(12620)
- 制(12393)
- 数学(11365)
- 中国(11260)
- 数学方法(11241)
- 政(10197)
- 农业经济(9868)
- 务(9820)
- 财务(9779)
- 财务管理(9736)
- 体(9451)
- 地方(9435)
- 企业财务(9336)
- 村(9297)
- 农村(9289)
- 策(8905)
- 及其(8521)
- 发(8278)
- 学(7933)
- 机构
- 学院(138490)
- 大学(134146)
- 济(58435)
- 经济(57273)
- 管理(51430)
- 研究(48237)
- 农(47479)
- 理学(44597)
- 理学院(44133)
- 管理学(43321)
- 管理学院(43110)
- 中国(38821)
- 农业(35887)
- 财(34113)
- 科学(30063)
- 业大(28315)
- 京(27571)
- 所(26043)
- 研究所(23035)
- 江(23002)
- 中心(22738)
- 财经(22737)
- 农业大学(21880)
- 经(20549)
- 省(19390)
- 范(17847)
- 师范(17706)
- 业(17629)
- 经济管理(17286)
- 州(16985)
- 基金
- 项目(88097)
- 科学(68792)
- 研究(66671)
- 基金(63761)
- 家(55346)
- 国家(54750)
- 科学基金(46028)
- 社会(42663)
- 社会科(39854)
- 社会科学(39841)
- 省(35627)
- 基金项目(34137)
- 编号(28765)
- 教育(28491)
- 划(28409)
- 自然(28111)
- 农(28030)
- 自然科(27394)
- 自然科学(27383)
- 自然科学基金(26889)
- 资助(25093)
- 成果(23984)
- 部(20221)
- 发(19678)
- 重点(19441)
- 课题(18678)
- 性(18491)
- 制(17864)
- 国家社会(17744)
- 创(17653)
共检索到219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旭宇
目前我国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国有资产、收入以及其他资源资产的权益严重缺失。导致这种缺失的原因在于农民财产权界定不够完整和清晰、农民财产非资本化、财产权配置不平等以及分配体制不合理等。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需从上述诸方面着手。
关键词:
农民 财产权益 缺失 原因 保障 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曲颂 郭君平 李荣耀
在充分保障进城落户农民“三权”的前提下,构建“三权”财产权益实现机制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处在重要窗口期。本文立足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以户籍关系变化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调整为逻辑主线,审视进城落户农民“三权”的内涵演化,梳理进城落户农民“三权”处置的政策脉络和地方探索,进而剖析构建进城落户农民“三权”财产权益实现机制的关键难点。研究认为,构建进城落户农民“三权”财产权益实现机制的关键难点在于辨明农民进城落户与融入城镇的关系,厘清集体内部转让与市场资源配置的边界,着力解决“三权”退出补偿不足的核心问题,确立“以用定转、转用联动”一体化机制,抓住集体成员身份去留的根本症结,以及做好退村进城之间权利保障的接续衔接。在此基础上,应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多层级多元化补偿机制、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软硬兼施”完善引导机制、统筹推进改革与完善配套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小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旭宇
农民的财产权益不仅包括有形财产的权益,还包括很多无形财产的权益;不仅是一种"归属"的权益,更是实施一系列"行为"的权益;不仅具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属性,更具有资本的属性;既包括很多显性权益,也包括大量的隐性权益。但这些权益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忽略了,这是农民财产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深层原因。要完整地认识、全面地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就必须重视这些被忽略的方面。
关键词:
农民 财产权益 无形 资本 隐性 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娟 姜开勤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其失地途径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土地征用;二是“农地的隐性市场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上访事件连连不断,诱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是因为农民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更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对未来的希望和千百年来凝聚在土地中的财产权益。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保障失地的财产权益,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土地征用过程中失地农民财产权益的流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素君 郑小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国英 汪阔朋
从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出发,阐述了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及问题,同时从地方性政策歧视、农民工本身文化素质较低、企业隐性的不安全成本以及特定区域内其主流文化的排他性方面分析了制约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原因,认为要从确立公平的制度保障、提供有效的培训保障和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保障等方面来构筑农民工的就业权益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民工 权益 保障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生瑛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以农民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权益为依据。目前,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造成的原因有多种,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土地政策、人口结构与政治因素等。本文通过对各种因素的解读与分析,得出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根源是政治因素,是农村组织弱化、农民利益表决权的阻塞、政治决策不公平及路径依赖等导致。
关键词:
农民 社会保障权益 经济条件 政治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涛
文章认为农民权益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三方面,现实中的农民权<公民权,集中表现为农民的财产权和发展权,人们必须正确认识"农民权益"的科学内涵;今后保护农民权益的总路径是彻底扭转农民"得<失"的状况,基本路径是"不取",根本路径是"多予"。
关键词:
农民权益 缺失 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旭宇
从理论上讲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权益问题 ;权益问题能否解决或解决好 ,关系到整个“三农”问题能否解决或解决好。从实践中看 ,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实际权益缺失又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 ,正视农民权益缺失的现状 ,寻找其原因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民权益缺失 原因 保护 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永安 温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生态文明战略,但鉴于农村土地的私人财产权属性与主权范围里的社会政治属性这双重属性,形成了国土空间开发的主体——国家(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紧张关系。长期以来,社会认识将国家(政府)对于土地的主权与农民行使土地财产权对立起来,认为公权大于私权,主权大于人权。受此意识影响,在征地拆迁以及土地规划的政策操作层面形成了公权权力过大、农民私人财产权被压制的不平衡权力关系,引发出社会不稳定因素,并且导致公权不受控制下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实则国土空间格局的"恶化"。文章通过对政治治理的"元问题"追问,认为公权与私权之间可以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相协调,提出通过"二级多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元明 刘远
以"三集中"和"两置换"方式推动的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不清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缺位、土地市场化流转机制难于形成等原因,致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一是转变观念,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目标;二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股权形式将集体土地量化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组建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土地的市场化流转;四是建立健全流出土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再就业和创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
城镇化 农地流转 农民权益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锋
从现实看,农民土地使用权尚未充分发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功能。农民土地使用权是物权而不是债权,是农民最重要、最大的财产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需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严格用途管制和严格规划管理下,赋予农民集体更加完整的建设用地及宅基地使用权,让土地使用权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农地财产权 土地物权化 “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晓鸣 张克俊
城镇化是我国今后最大的内需,如何使2亿多农民工真正市民化则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民能不能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以及如何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这首先要弄清楚农民的土地是不是农民的财产权以及如何才能行使完整的财产权。本文认为,目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具有财产权属性,但权能不完整、具有脆弱性。让农民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的根本是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破除农民获取土地财产收益的行政权障碍;在此基础上还必须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流转起来并通过产权整合实现增值,同时要加强户籍、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