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4)
- 2023(17179)
- 2022(14299)
- 2021(13472)
- 2020(11463)
- 2019(25959)
- 2018(25401)
- 2017(49465)
- 2016(26582)
- 2015(29588)
- 2014(29342)
- 2013(29154)
- 2012(26512)
- 2011(23325)
- 2010(23327)
- 2009(21527)
- 2008(21135)
- 2007(18849)
- 2006(16454)
- 2005(14597)
- 学科
- 济(107579)
- 经济(107432)
- 业(82924)
- 管理(79455)
- 企(60880)
- 企业(60880)
- 农(49281)
- 方法(47327)
- 数学(42232)
- 数学方法(41722)
- 财(41657)
- 农业(32395)
- 中国(28998)
- 制(26858)
- 业经(26642)
- 务(22039)
- 财务(21991)
- 财务管理(21929)
- 地方(20882)
- 企业财务(20866)
- 学(20730)
- 体(18840)
- 银(18739)
- 银行(18697)
- 贸(18516)
- 贸易(18504)
- 易(18062)
- 融(17725)
- 金融(17721)
- 行(17718)
- 机构
- 学院(367888)
- 大学(366008)
- 济(156731)
- 经济(153776)
- 管理(141417)
- 研究(124167)
- 理学(122258)
- 理学院(121024)
- 管理学(118910)
- 管理学院(118242)
- 中国(97734)
- 财(81104)
- 农(76615)
- 京(75323)
- 科学(74523)
- 所(62563)
- 财经(60624)
- 农业(59282)
- 业大(59172)
- 中心(58694)
- 研究所(56058)
- 江(55880)
- 经(55299)
- 经济学(48907)
- 北京(46364)
- 财经大学(44892)
- 院(44432)
- 经济学院(44182)
- 范(43937)
- 师范(43379)
- 基金
- 项目(249867)
- 科学(197707)
- 基金(184564)
- 研究(180723)
- 家(161992)
- 国家(160633)
- 科学基金(138123)
- 社会(117361)
- 社会科(111138)
- 社会科学(111108)
- 省(97271)
- 基金项目(97189)
- 自然(89593)
- 自然科(87560)
- 自然科学(87530)
- 自然科学基金(85999)
- 教育(82555)
- 划(81413)
- 资助(75310)
- 编号(71346)
- 成果(57506)
- 部(56669)
- 重点(56381)
- 发(53433)
- 创(52468)
- 制(49925)
- 国家社会(49660)
- 创新(49191)
- 课题(48950)
- 科研(48746)
- 期刊
- 济(174016)
- 经济(174016)
- 研究(109495)
- 中国(76458)
- 农(75847)
- 财(67905)
- 学报(60565)
- 科学(55011)
- 管理(51397)
- 农业(50982)
- 大学(47512)
- 学学(45532)
- 融(39776)
- 金融(39776)
- 教育(32356)
- 业经(31754)
- 财经(31107)
- 技术(30597)
- 经济研究(27375)
- 经(26721)
- 业(25251)
- 问题(23635)
- 版(20005)
- 世界(17968)
- 技术经济(17371)
- 理论(16778)
- 贸(16656)
- 统计(16619)
- 财会(16607)
- 科技(16277)
共检索到556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绍周 彭博 马也
农民财产性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中极具潜力的部分。当前,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面临着资源禀赋、制度安排等多方面的制约,其中制度性制约又是主要因素。一些制度安排或者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或者是由于界定不够清晰等原因对农民的财产权利保护不够有力,从而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造成制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需要针对这些制度性的约束进行实践探索,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等途径多管齐下。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制度性 农民收入 约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烂
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指出农民缺乏财产性收入并不是因为农民家庭没有财产,而是因为农民家庭所拥有的财产缺乏合法所有权制度的保障,这使得农民家庭拥有的资源是一种僵化资产,无法转化为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本。因此,解决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起一种能够将农民拥有的资产转化为资本的所有权制度。
关键词:
农民 财产性收入 制度障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财产性收入不仅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增长势头强劲,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新增长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民房产和宅基地增值收益是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障农民在这三个方面的财产权利,需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积极探索农户房产和宅基地所有权并轨的途径,让农户对房产(包括宅基地)拥有完全的财产权利,建立并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词:
产权制度改革 农民财产 收入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费之光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后,大大缓解了土地资源压力。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在具体操作中产生了很多难以确保农民基本权利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大影响了我国土地政策推行,也影响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增长的路径,以供借鉴。
关键词:
农民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欣
财产性收入作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构建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是必然要求。一方面,建议完善关于农村宅基地、土地流转等的配套制度,增加农民的补偿性收入;另一方面,完善农村金融信贷业务,推进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为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创造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庆荣
当前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越来越小情况下,增加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源泉障碍、思想障碍、制度障碍、基础障碍等原因,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拥有量少,必须认真分析和对待。
关键词:
农民 财产性收入 制约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鸿渊 刘可
经济新常态下,扩大内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本文将农民收入增长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其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和环境条件分析上,研究结果表明:受制于既有的农村产权制度和环境条件,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面临制度与环境双重困境,且两者互为因果,影响和制约着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必须以改革创新农村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加强环境建设,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农民收入 农村产权 结构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传华
完善土地财产权制度,提高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比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方法。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过程中,土地财产具有较大的增收潜力。然而受制于农村土地转让的制约,土地财产权难以实现,使得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为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应从强化农民土地产权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农村征地制度改革、扩大经营性土地开发范围、搭建农村建设用地交易平台、扩大农民土地抵押贷款试点、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平衡机制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关键词:
土地 财产性收入 农民 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小勇
我国农民的经济行为似乎是"非理性的"。本文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分析了农民"非理性"行为产生的经济原因,指出所谓农民的"非理性"行为是农民在既定制度约束下所做出的理性选择。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就应当对农村现行制度进行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考虑到这些制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改革的方案,其核心内容是:(1)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民的自由迁徙;(2)土地国有化,同时赋予农民初始永佃权;(3)获得稳定非农收入的农民以土地永佃权与国家交换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障帐户;(4)国家出售二级土地永佃权,获得二级永佃权的农民享有自由交易土地的权利,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农民 经济理性 制度 市场化 永佃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岳永兵 刘向敏
论文通过对不同途径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不同的改革前景,将增加农民住房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分为前景明朗类、政策依附类、阶段过渡类和鼓励探索类,并针对鼓励探索类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从赋予宅基地收益权能、理清宅基地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边界、推进农房确权颁证和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民住房 财产性收入 宅基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洪仙
9亿农民的消费状况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存在着内在的、强劲的互动关系。增加农民收入、提振农民消费能力、扩大农民消费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客观要求。以往已实施多年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及措施的边际效应已明显衰减。若要实现以消费为主的内需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就必须进行以确认农民各项基本权利为前提、以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为基础、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目的的制度性创新。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农民 消费力 财产性收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刚
金融多样性不仅决定了金融部门的效率,而且还界定了金融规模扩张的受益边际,因此,它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和分配具有重要影响。使用2005-2011年中国省际经验数据的研究发现,金融多样性的上升显著地促进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并降低了财产性收入在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居民间分配的不平等。同时,金融多样性也是金融规模扩张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和分配的门槛条件,只有当金融多样性超过一定的门槛值之后,金融规模的扩张才可能显著地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及平等分配。研究表明,金融结构的优化可能远比金融规模的扩张更为重要。因此,增加中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并促进财产性收入的平等分配,可能需要进一步消除金融市场上存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克俊 高杰 付宗平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呈现出在纯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较大且有扩大、不同地区结构差异明显等特征。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但在现有土地制度的制约下并没有盘活。为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应从明确农民土地财产权、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盘活农村宅基地和房屋财产、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征地制度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修订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这是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农民财产权 农村土地制度 财产性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宁 夏锋
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核心是推动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制度。发挥土地保值增值的作用,首要任务是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进而实现农地产权的商品化、货币化,促进土地流转,并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失地农民财产权益的紧迫性,重要的是提高农民在土地交易过程中的谈判地位。
关键词:
土地 财产性收入 制度障碍 改革路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构建财产权制度、农户资源禀赋对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作用框架,并提出相关假说,基于理论框架,建立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农户数据,定量揭示其影响关系。结果显示:财产权制度的保证和稳定会影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水平,承包地确权的政策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宅基地确权;土地调整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户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禀赋、社会资源禀赋对土地财产权的价值显化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户家庭非农收入水平、地区土地市场化水平等其他因素,正向影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可能。创造条件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收,需从财产权制度层面强化赋权,提高农户土地产权可预期性,从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