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79)
2023(15917)
2022(13634)
2021(12986)
2020(10704)
2019(24606)
2018(24317)
2017(47163)
2016(25834)
2015(28842)
2014(28898)
2013(28883)
2012(26526)
2011(23582)
2010(23577)
2009(21511)
2008(20980)
2007(18626)
2006(16368)
2005(14188)
作者
(74873)
(62739)
(61959)
(59203)
(39418)
(30180)
(27942)
(24528)
(23661)
(22337)
(21273)
(21071)
(19910)
(19747)
(19650)
(19112)
(18753)
(18453)
(17881)
(17768)
(15736)
(15364)
(15214)
(14439)
(14207)
(13972)
(13937)
(13906)
(12834)
(12602)
学科
(102268)
经济(102152)
(75855)
管理(70635)
(53640)
企业(53640)
(49299)
方法(44362)
数学(38856)
数学方法(38436)
(37056)
农业(32783)
中国(27986)
业经(25342)
(23383)
地方(22837)
(21369)
(18284)
财务(18221)
财务管理(18162)
企业财务(17259)
(16902)
贸易(16893)
(16451)
理论(15789)
(15646)
银行(15581)
技术(15442)
(15432)
(15190)
机构
学院(360019)
大学(358178)
(143404)
经济(140416)
管理(139142)
研究(124507)
理学(121145)
理学院(119829)
管理学(117722)
管理学院(117105)
中国(92732)
(79946)
科学(79815)
(75961)
(70693)
(64264)
业大(62150)
农业(61957)
研究所(58458)
中心(56549)
(53571)
财经(53113)
(48480)
北京(47300)
(46335)
师范(45810)
(44554)
(42446)
经济学(42438)
(40754)
基金
项目(249645)
科学(194564)
研究(180868)
基金(180152)
(158898)
国家(157530)
科学基金(133398)
社会(112928)
社会科(106598)
社会科学(106565)
(98744)
基金项目(95845)
自然(87141)
自然科(85067)
自然科学(85043)
自然科学基金(83516)
(82466)
教育(81459)
编号(74170)
资助(73713)
成果(60256)
重点(56056)
(54805)
(54194)
(51635)
课题(50589)
创新(48151)
科研(48106)
国家社会(46404)
教育部(46063)
期刊
(160190)
经济(160190)
研究(105981)
(79507)
中国(71951)
学报(64565)
科学(57232)
(56456)
农业(54055)
大学(48756)
管理(47090)
学学(46473)
教育(37285)
(32014)
金融(32014)
业经(29991)
技术(28913)
(25922)
财经(25644)
经济研究(24589)
(21856)
问题(21765)
(20211)
业大(18148)
科技(17745)
技术经济(16899)
图书(16496)
理论(16486)
世界(15882)
现代(15834)
共检索到531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费之光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后,大大缓解了土地资源压力。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在具体操作中产生了很多难以确保农民基本权利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大影响了我国土地政策推行,也影响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增长的路径,以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传华  
完善土地财产权制度,提高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比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方法。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过程中,土地财产具有较大的增收潜力。然而受制于农村土地转让的制约,土地财产权难以实现,使得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为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应从强化农民土地产权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农村征地制度改革、扩大经营性土地开发范围、搭建农村建设用地交易平台、扩大农民土地抵押贷款试点、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平衡机制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欣  
财产性收入作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构建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是必然要求。一方面,建议完善关于农村宅基地、土地流转等的配套制度,增加农民的补偿性收入;另一方面,完善农村金融信贷业务,推进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为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创造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烂  
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指出农民缺乏财产性收入并不是因为农民家庭没有财产,而是因为农民家庭所拥有的财产缺乏合法所有权制度的保障,这使得农民家庭拥有的资源是一种僵化资产,无法转化为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本。因此,解决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起一种能够将农民拥有的资产转化为资本的所有权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鸿渊  刘可  
经济新常态下,扩大内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本文将农民收入增长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其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和环境条件分析上,研究结果表明:受制于既有的农村产权制度和环境条件,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面临制度与环境双重困境,且两者互为因果,影响和制约着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必须以改革创新农村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加强环境建设,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庆荣  
当前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越来越小情况下,增加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源泉障碍、思想障碍、制度障碍、基础障碍等原因,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拥有量少,必须认真分析和对待。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绍周  彭博  马也  
农民财产性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中极具潜力的部分。当前,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面临着资源禀赋、制度安排等多方面的制约,其中制度性制约又是主要因素。一些制度安排或者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或者是由于界定不够清晰等原因对农民的财产权利保护不够有力,从而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造成制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需要针对这些制度性的约束进行实践探索,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等途径多管齐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洪仙  
9亿农民的消费状况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存在着内在的、强劲的互动关系。增加农民收入、提振农民消费能力、扩大农民消费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客观要求。以往已实施多年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及措施的边际效应已明显衰减。若要实现以消费为主的内需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就必须进行以确认农民各项基本权利为前提、以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为基础、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目的的制度性创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志强  
福建省泉州市的农民与我国其他地方的农民一样并不缺乏"财产",其最重要的"财产"即为土地、住房等不动产。但由于农民这些不动产的权能不完整,无法转化为真正体现其价值增值的"财产"。再加上农民从动产方面获取收入的渠道狭窄,造成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偏低,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优化泉州农民财产性收入形态的对策思路,为我国农民提高财产性收入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选择,有利于减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晓光  
农民,土地作为其根本保障,是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财产。农民因为土地的产权主体不清晰,产权内容不明确,土地的市场化功能发挥不充分,未能真正拥有土地的物权权利,因而无法完全享受土地所能带来的财产性收入。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经济发达地区合肥市高新区的调研,依据当地农民在获得土地财产性收入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探讨并提出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方法与对策,即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合理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挖掘土地的市场化功能;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与监督等,最终有利于保障和提高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财产性收入不仅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增长势头强劲,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新增长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民房产和宅基地增值收益是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障农民在这三个方面的财产权利,需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积极探索农户房产和宅基地所有权并轨的途径,让农户对房产(包括宅基地)拥有完全的财产权利,建立并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近几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财产性收入高速增长,且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一变化和发展趋势符合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导向。文章就此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就拓宽投资渠道,努力创造一个让居民稳定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环境谈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宁  夏锋  
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核心是推动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制度。发挥土地保值增值的作用,首要任务是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进而实现农地产权的商品化、货币化,促进土地流转,并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失地农民财产权益的紧迫性,重要的是提高农民在土地交易过程中的谈判地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俊敏  
当前,增加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农民收入水平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投资渠道少、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等原因却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低、增速不稳、来源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培养农民投资理财观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旭红  
作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财产性收入的提高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城乡居民财产权利平等的必然要求,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然而,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不够完善、农民的房产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村资本市场不够健全等原因,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长期面临着基数小、获得渠道狭窄、增速不稳定等问题。土地、房屋及资金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分别从这三个角度探讨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无疑是抓住了破解难题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