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9)
- 2023(12850)
- 2022(10760)
- 2021(10321)
- 2020(8689)
- 2019(19437)
- 2018(19302)
- 2017(37165)
- 2016(20150)
- 2015(22036)
- 2014(21771)
- 2013(21447)
- 2012(19718)
- 2011(17511)
- 2010(17369)
- 2009(15790)
- 2008(15058)
- 2007(13067)
- 2006(11384)
- 2005(9803)
- 学科
- 济(82104)
- 经济(82000)
- 业(61465)
- 管理(52063)
- 农(50688)
- 企(39499)
- 企业(39499)
- 方法(36081)
- 农业(33751)
- 数学(32410)
- 数学方法(31958)
- 业经(22729)
- 财(20279)
- 中国(20209)
- 地方(18281)
- 制(16559)
- 学(16064)
- 贸(13314)
- 贸易(13305)
- 易(12975)
- 发(12846)
- 农业经济(12560)
- 技术(12552)
- 银(12165)
- 务(12159)
- 银行(12141)
- 财务(12119)
- 财务管理(12094)
- 策(11796)
- 环境(11768)
- 机构
- 学院(274347)
- 大学(269432)
- 济(111697)
- 经济(109464)
- 管理(108067)
- 理学(94640)
- 理学院(93620)
- 管理学(91893)
- 管理学院(91379)
- 研究(88969)
- 中国(68334)
- 农(65094)
- 科学(55788)
- 京(54013)
- 农业(49831)
- 财(49569)
- 业大(47788)
- 中心(44505)
- 所(43875)
- 江(42017)
- 研究所(40097)
- 财经(39792)
- 经(36448)
- 范(36072)
- 师范(35716)
- 经济学(33309)
- 州(33052)
- 北京(32174)
- 省(31766)
- 院(31397)
- 基金
- 项目(195175)
- 科学(155234)
- 基金(143598)
- 研究(141871)
- 家(125589)
- 国家(124447)
- 科学基金(107868)
- 社会(91832)
- 社会科(86654)
- 社会科学(86630)
- 省(78803)
- 基金项目(76965)
- 自然(70526)
- 自然科(68955)
- 自然科学(68935)
- 自然科学基金(67707)
- 教育(64696)
- 划(64297)
- 编号(57575)
- 资助(57078)
- 成果(44786)
- 重点(43534)
- 部(43533)
- 发(42627)
- 创(40675)
- 课题(38506)
- 国家社会(38098)
- 创新(38022)
- 科研(37865)
- 教育部(37024)
- 期刊
- 济(123192)
- 经济(123192)
- 研究(73995)
- 农(68497)
- 中国(53657)
- 农业(46706)
- 学报(45706)
- 科学(42097)
- 财(37625)
- 大学(35781)
- 管理(35285)
- 学学(34157)
- 业经(27570)
- 融(27347)
- 金融(27347)
- 教育(26701)
- 技术(23025)
- 业(21745)
- 财经(19001)
- 问题(17742)
- 经济研究(16616)
- 版(16348)
- 经(16260)
- 农业经济(15034)
- 农村(15008)
- 村(15008)
- 资源(14520)
- 业大(12963)
- 世界(12903)
- 经济问题(12775)
共检索到396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军奎
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为宏观背景,通过"深描"甘肃省东南部L村农民在婚姻、养老、教育、居住4个维度上的生活实践,试图对L村农民的观念和行为变化作出深入观察和解释性理解。研究发现,农民身上所具有的诚实、憨厚、守望相助等传统特质正在快速弱化,中国人的民族性中最具根性的温和、含蓄、内敛的特质在农民身上正逐步消解,透过村民观念与行为的变化,似乎可以看到中国人民族性变迁的隐约轨迹。民族性与社会环境变迁之间存在着建构与解构的双向互驱关系一一民族性以内敛而持久的文化性力量建构着社会秩序,急剧转型中的社会环境在重塑农民价值观念体系的同时,也在悄然改造着他们的民族性。"民族性"意义上的农民性格特质变化只有...
关键词:
农民 观念 行为 民族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林
由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动,农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研究农民的教育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农民教育期望观、男女教育观、农民的学校教育观、农民的教育投资观、农民的教育政策观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山东、四川、内蒙古、甘肃四省区部分地区农民教育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民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改进。
关键词:
农民 农村 教育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苗
本文结合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对甘肃省静宁县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探讨。调查中发现,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民增收困难;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未满足需求,农民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在强化舆论宣传、加大资金整合、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增加农村基础投入、强化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的支持。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视角 贫困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泉 王萌萌
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升和农村社会进步至关重要。利用1990-2009年相关金融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存在长期性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信贷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农村储蓄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负效应。因此,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拓宽农民投资渠道,并不断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支持,提高农村金融企业融资能力,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仍然是未来时期甘肃省和类似欠发达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农民收入提升的必要之举。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 甘肃省 实证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文君
以甘肃省L县B村为例,从村民参与角度探讨了整村推进的实践逻辑和扶贫效果。研究表明,在一个县域之内扶贫机制既定的情况下,村民参与机制是影响整村推进扶贫效果和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由于对扶贫资源的性质和利益相关者认识不清,在村民集体参与下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但资源的平均主义分配导致益贫效果减弱;贫困户能力贫困,自愿参与项目中资源获致受限,造成资源向中等及以上农户集中,影响整村推进的目标实现。为了实现整村推进的扶贫目标和精准扶贫,建议明确整村推进资金和项目的性质,对农户分类,加强贫困群体的参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阎述乾 何洲
近年来,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从事行业及服务内容多样化、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等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促进了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依然存在着服务层次低、经营不稳定及扶持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根据合作社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是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后发展的整体思路。
关键词:
甘肃省 农民专业合作社 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雪雁 毛笑文
本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基于农户调查资料,采用多样本非参数检验及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甘肃省汉、藏、回族地区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张掖市、甘南州、临夏州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张掖市农户生活满意度最高,临夏州次之、甘南州最低;家庭收入及收支平衡状况、相对生活水平、抗风险能力、社会信任度均对农户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横向相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大,抗风险能力的影响次之;民族属性对农户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金红 马丁丑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已成为其健康成长的桎梏。基于罗虚戴尔原则、国际合作社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为主要依据,以甘肃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化度测度指标体系,对合作社的异化程度进行分析,探讨其异化原因。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化倾向严重,综合异化值高达40.12%。其中,盈余分配的异化程度最高,异化值达50.75%;其次是制度建设和民主管理,异化值分别为35.53%和33.42%;入社自愿与退社自由方面的异化程度相对较低,仅22.64%。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雅丽 葛庆 穆瑞芳
以具有东西部典型代表的广东省和甘肃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消费文化观念各维度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提出了东西部地区的消费文化观念的区域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两地区的消费者在"物质和精神"、"开放与保守"两个维度上表现差异明显。最后,从差异性的消费文化观念出发为企业提出了若干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
消费文化观念 区域差异化 营销策略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俊才 金启昊 张欢
政府能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其组织领导、宣传教育、信用评价和政策激励等优势。甘肃省定西市政府通过强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户贷款获取能力,增强了金融机构经营实力。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应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信用奖惩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征信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俊杰
1 问题的提出和资料来源 农民的生育观念,近年来在人口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它之所以受到重视,直接的原因,来自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困境。随着农村人口控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农民意识深处那一套顽强的观念传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象传宗接代的宗祧观念、养儿防老的现实需要等等,都是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尤其是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并从1992年起进入低生育率阶段,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偏高的事实,越发表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现实性。 现实的挑战激发了理论的探索。在人口研究中,十多年来围绕农民生育观念,已有了不少分析和讨论,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和成果。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论著基本上一直是随机散见各处,尚未得到系统的整理。由此引发出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1.由于缺乏对于研究成果的系统检讨,很难在学科内部对某一专门问题产生知识上的积累。这种人自为战的结果,常常不易导致或至少是延缓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或飞跃。这实在是非常可惜。2.更深的一个问题是,通过对于这些研究的“再研究”,我们可以:a.尽量把握其在思路上基本的内在逻辑(Internal Logic),找出它未曾注意的一些盲点;b.同时,我们还可以看看,在这些论著中,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云虹 赵硕
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从甘肃省农业结构的现状出发,首先分析了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如:农业结构调整受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产品结构单一、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供需信息不对称,区域结构不合理、未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建设落后、农机农技水平较低,结构调整的人才支撑不足、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等,进而强调将农业结构调整与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相结合,从优化农业产业、产品和区域结构,降低农业生产、物流和要素成本,合理定位政府、农民、市场三者关系,补齐农业基础设施、技术和投资短板,促进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倡导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培训教育,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若冰 余小龙 王玉 陈剑英 方建平
通过调查乡村医生学历教育状况,分析目前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研究乡村医生的培训和素质状况,为提高村医质量提供依据。依据地理位置、人口密度、诊所规模及区域划分等情况,整体抽取甘肃省机内13市的3 550名乡村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受教育程度、培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目前乡村医生的学历以中专最多,学历较2000年之前有明显提高,乡村医生总体培训次数较少,培训层次不高,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效果较差。调查结果表明应该加强对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注重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的方法与形式,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培训质量管理,使其初步具备处理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急难重症和突发卫生事...
关键词:
乡村医生 培训 调查与思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芳 王军锋
本文作者的“农民对惠农政策落实状况的反映”问卷抽样调查和其他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农民对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状况总体上满意程度较高,但部分农民对有些惠农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所抱怨,反映出提高惠农政策的落实效果仍然是农村工作中的一个亟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惠农政策 落实状况 调查分析 甘肃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林娟 戴亨钊
财政支农支出是甘肃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推动力。当财政对农业每增加1%的投入,农民人均收入将增加148.8元;甘肃省财政农业支出项目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的顺序依次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