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8)
2023(3213)
2022(2675)
2021(2679)
2020(2192)
2019(4818)
2018(4889)
2017(9757)
2016(5459)
2015(5996)
2014(5882)
2013(6044)
2012(5632)
2011(5323)
2010(5482)
2009(5184)
2008(5069)
2007(4773)
2006(4475)
2005(3903)
作者
(15120)
(13608)
(12958)
(12284)
(7974)
(6458)
(5746)
(5268)
(5071)
(4556)
(4448)
(4295)
(4132)
(4107)
(4004)
(3982)
(3795)
(3750)
(3709)
(3575)
(3410)
(3364)
(3350)
(3243)
(3138)
(3043)
(3029)
(2899)
(2760)
(2710)
学科
(43340)
农业(28736)
(27211)
(26362)
经济(26327)
业经(12052)
管理(10735)
农业经济(9564)
(8833)
农村(8829)
(8006)
企业(8006)
(7043)
方法(7026)
土地(6636)
(6512)
劳动(6512)
(6332)
农业劳动(6287)
(6228)
发展(6192)
(6191)
人口(6048)
收入(5902)
数学(5891)
数学方法(5853)
中国(5834)
动力(5759)
劳动力(5736)
地方(5733)
机构
学院(81317)
大学(75356)
(38666)
(36970)
经济(36406)
管理(33745)
理学(29840)
理学院(29624)
管理学(29274)
管理学院(29146)
农业(29107)
研究(26739)
中国(22570)
业大(20786)
农业大学(17553)
科学(15995)
(14709)
(13827)
中心(13812)
(13723)
经济管理(13181)
(13114)
(12979)
研究所(12346)
(10989)
(10864)
财经(10340)
发展(10060)
(10049)
科学院(9885)
基金
项目(54163)
科学(43230)
研究(42381)
基金(39531)
(33836)
国家(33388)
科学基金(28890)
社会(27912)
社会科(25884)
社会科学(25876)
(24680)
(23005)
基金项目(21800)
编号(19210)
教育(17462)
自然(17439)
(17382)
自然科(17005)
自然科学(17003)
自然科学基金(16706)
资助(14754)
成果(14503)
(13610)
(13129)
(12714)
(11672)
(11482)
课题(11447)
重点(11409)
国家社会(11343)
期刊
(49216)
经济(49216)
(46956)
农业(31751)
研究(19986)
中国(19313)
业经(16170)
(13751)
科学(13228)
学报(13119)
农业经济(13038)
农村(12662)
(12662)
大学(11015)
学学(10831)
(10460)
金融(10460)
农村经济(8549)
问题(8087)
管理(7819)
(7727)
世界(7370)
经济问题(6863)
(6727)
社会(6177)
技术(6044)
社会科(5780)
社会科学(5780)
业大(5494)
资源(5368)
共检索到122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一、农民自组织的发育成长 (一)概况 在整个农业支持与服务组织系统中,近年来,以协会、研究会、联合会、促进会、研究所、服务社(站、部)、合作社等等名称出现的,以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即自我使用(或利用)为基本目标的农民自组织纷纷涌现,井成为整个服务体系中引人注目的一类组织。这引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孟娥  
自组织理论认为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需具备四个基本条件: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必须远离平衡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必须是通过涨落的有序。分析目前的农民组织,村民选举委员会受压力型体制的影响,还不能认定为农民自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因为得到体制认同,部分已成长为成熟的农民自组织。农民维权组织自组织程度低,给组织本身及其行为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应该积极行政,引导农民进行自组织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琳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没有为农民自组织界定身份,因而无法为农民自组织发展提供有效融资支持。在立法层面建设难以取得快速突破的状态下,应通过金融政策与机制创新先行的办法,尽快解决农民自组织发展壮大的资金约束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柯  
农民自组织作为农民自发组建的乡村民间组织,受组织自身管理能力、相关法律制度和外部环境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约束。为创新农业组织制度,壮大弱势农民群体实力,必须加快相关制度及法规建设力度,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创造适合农民自组织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孟娥  
部分学者提出,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农民自组织生长的条件,发展农民组织是揠苗助长。通过论证,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与农民自组织的成长是完全自洽的。在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为农民自组织的成长提供了条件。同时,农民异质性的加强、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农村阶层的分化等都使农民自组织的成长具备了可能性,关键在于政府要积极合理地引导和规范农民自组织的成长和壮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杰贵  
当前我国农民自组织发展呈现"内卷化"危机。其可细化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民自组织文化"内卷化";二是农民自组织制度"内卷化";三是农民自组织绩效"内卷化"。而农民自组织文化"内卷化"主因在于乡村文化"内卷化";农民自组织制度"内卷化"主因在于农民自组织自身的资源约束与其外部制度环境影响;农民自组织绩效"内卷化"主因在于农民自组织成员自组织意识和能力约束以及农民自组织内部制度不完善。超越农民自组织"内卷化"危机路径包括三方面:一是降低传统乡村文化"内卷化"的消极影响,创新农民自组织文化,超越农民自组织文化"内卷化";二是转变农民自组织制度创新模式,超越农民自组织制度"内卷化";三是完善农民自组织内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迪亮  
所谓农民合作社,是指在农村改革后产生的,以农民为主体并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遵循国际公认的合作社基本原则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和组织的重大创新,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制度创新都是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中实现的,后者决定着制度创新的性质、方向、范围和进程。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总体而言,农民合作社在我国农村的兴起,既不是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创新,也不是农民在逐利动机驱使下自发实现的诱致性制度创新,而是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秀燕  付金存  董长瑞  
本文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社会融合专题调查,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论证工会和自组织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会和自组织均能显著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且工会作用更为明显;从分指标来看,工会大幅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和社会保险享有率,自组织对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和降低农民工劳动强度具有积极作用,两类组织均加入的农民工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就业稳定性和社会保险享有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应深化对劳工集体组织的认知,以对转型期农民工组织建设和就业质量提升贡献政策及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杰贵  
当前我国农民自组织发展的文化困境主要包括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等四个方面。乡村社会资本现代转型是超越农民自组织发展的文化困境路径之一。一是乡村社会资本现代转型有利于超越农民自组织文化概念认知和分类认知困境;二是乡村社会资本现代转型有利于农民自组织文化客观性普及和农民自组织文化内化,从而实现农民自组织文化认同;三是乡村社会资本现代转型有利于超越农民自组织文化来源认识、文化形成路径、文化本质认知和文化发展趋向定位等困境,从而实现农民自组织文化自觉;四是乡村社会资本现代转型有利于超越农民自组织文化创新的组织内部环境困境和外部环境困境,从而实现农民自组织文化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杰贵  
当前我国农民自组织发展的文化困境主要包括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等四个方面。乡村社会资本现代转型是超越农民自组织发展的文化困境路径之一。一是乡村社会资本现代转型有利于超越农民自组织文化概念认知和分类认知困境;二是乡村社会资本现代转型有利于农民自组织文化客观性普及和农民自组织文化内化,从而实现农民自组织文化认同;三是乡村社会资本现代转型有利于超越农民自组织文化来源认识、文化形成路径、文化本质认知和文化发展趋向定位等困境,从而实现农民自组织文化自觉;四是乡村社会资本现代转型有利于超越农民自组织文
[期刊] 求索  [作者] 潘旦  
随着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创业行动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创业农民工的数量和创业规模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群体倾向于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实证研究表明,个人特征、教育水平、工作经历、制度环境等因素对农民工创业能力存在一定影响。依据组织增权理论,农民工自组织通过组织化路径增强农民工创业影响因素的正向作用,如加强教育培训以激发创业意愿,塑造良好形象以拓展社交网络,加强政策倡导以改善政策环境,着眼性别差异以彰显个体特征,进而提升农民工群体创业成功率,实现农民工群体的经济增权目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在社会科学中,自组织指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自愿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分工合作和协同行动的需要,进而形成了群体认同感和公认的行为规则,进行自我管理并共享收益的过程或状态。自组织是在简单规则下,依据统一愿景而演化出来的开放系统。NGO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更适合自组织的方式。规则简单就容易理解和传播,便于达成共识和采取共同行动,使每个人都有足够自由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王璐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民由身份属性向职业属性的转变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较为普遍地面临着政策资源分割、培训方式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对小农户的带动不足、后顾之忧难以解决等现实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和发展。本文以四川省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改革试点为例,深入剖析彭山区、丹棱县的地方性探索,探讨如何通过制度配套和政策供给的双重支撑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良性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雨村  岳芙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遏制农村衰落、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完善农村建设的重要工程,如何科学地制定具有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是规划工作者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对当前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中的特色缺失现象分析,提出社区特色营建策略,旨在激发村民自治能力,找寻村民参与途径,改变现有"千村一面"的趋势,对苏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潘旦  
城乡收入差距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因,因而农民工群体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经济利益诉求。作为公共治理网络中的一个主体,农民工自组织能够通过组织化手段满足农民工群体的经济利益诉求,如充当信息组织平台以提高农民工就业概率,整合社会资源以开展教育培训,宣传社会保障以避免经济困境,调解劳资纠纷以获取合理收益。通过组织化手段增强农民工群体的经济权益,改善农民工群体的经济弱权状况,实现农民工群体的经济增权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