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3)
- 2023(11853)
- 2022(10259)
- 2021(9636)
- 2020(8239)
- 2019(18867)
- 2018(18659)
- 2017(36512)
- 2016(20340)
- 2015(22808)
- 2014(22746)
- 2013(22561)
- 2012(21422)
- 2011(19675)
- 2010(20185)
- 2009(18785)
- 2008(19013)
- 2007(17650)
- 2006(15747)
- 2005(13975)
- 学科
- 济(84548)
- 经济(84456)
- 业(60884)
- 管理(52326)
- 农(48165)
- 企(39029)
- 企业(39029)
- 方法(35775)
- 数学(31804)
- 农业(31644)
- 数学方法(31416)
- 业经(21303)
- 中国(21106)
- 财(20724)
- 学(18919)
- 制(17560)
- 地方(17321)
- 贸(16747)
- 贸易(16742)
- 易(16293)
- 策(14810)
- 银(13548)
- 银行(13500)
- 行(12939)
- 发(12335)
- 融(12282)
- 金融(12279)
- 及其(11999)
- 环境(11947)
- 务(11715)
- 机构
- 学院(299244)
- 大学(296231)
- 济(123182)
- 经济(120560)
- 管理(112797)
- 研究(104845)
- 理学(97368)
- 理学院(96235)
- 管理学(94391)
- 管理学院(93848)
- 中国(80302)
- 农(72797)
- 科学(66723)
- 京(62058)
- 农业(56518)
- 财(56129)
- 所(55462)
- 业大(51912)
- 研究所(50511)
- 中心(49293)
- 江(47721)
- 财经(43948)
- 范(40471)
- 师范(40074)
- 经(39899)
- 北京(38352)
- 州(36928)
- 经济学(36602)
- 院(36286)
- 农业大学(34957)
- 基金
- 项目(196727)
- 科学(154547)
- 研究(142606)
- 基金(142541)
- 家(125263)
- 国家(124141)
- 科学基金(104869)
- 社会(89420)
- 社会科(84326)
- 社会科学(84296)
- 省(77977)
- 基金项目(75728)
- 自然(68450)
- 自然科(66847)
- 自然科学(66822)
- 自然科学基金(65686)
- 划(65679)
- 教育(65046)
- 编号(59224)
- 资助(57987)
- 成果(49172)
- 重点(44598)
- 部(44160)
- 发(43584)
- 课题(40581)
- 创(40091)
- 农(38797)
- 科研(37911)
- 创新(37510)
- 教育部(36854)
- 期刊
- 济(141778)
- 经济(141778)
- 研究(85584)
- 农(73501)
- 中国(58618)
- 学报(51019)
- 农业(49575)
- 科学(47132)
- 财(41418)
- 大学(38323)
- 学学(36493)
- 管理(35874)
- 融(31366)
- 金融(31366)
- 教育(29967)
- 业经(28270)
- 业(24330)
- 技术(23703)
- 财经(21148)
- 经济研究(20639)
- 问题(19964)
- 经(18087)
- 版(17254)
- 世界(15449)
- 农村(15227)
- 村(15227)
- 技术经济(14901)
- 农业经济(14652)
- 资源(14433)
- 业大(13999)
共检索到447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2013年CGSS数据中的农民样本,使用Probit模型探究农民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农民群体存在较高的自我雇佣率,高达27.14%;不同就业类型之间的个体特征差异较小,主要差异体现在社会网络和家庭特征上,表明信息、资金约束是农民从事自我雇佣的主要障碍;农民自我雇佣具有较高的收入,这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以及缓解贫困具有积极作用;但与农民工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民自我雇佣群体在收入和规模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
农民 自我雇佣 收入 社会网络 决策因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娟 尹庆双
人口特征、家庭特征、就业偏好都对农民工自我雇佣选择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为农民工优化就业选择奠定良好基础,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限制了农民工由雇员向自雇者这一就业身份的转变。自雇仍是农民工就业的一种次优选择,随着家庭流动规模的扩大,其不失为一种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就业选择。随着农民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提升以及外部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自雇"就业在缓解我国就业矛盾的同时,有助于农民工实现更高收入,谋取更大发展空间,激活市场活力。
关键词:
农民工 自我雇佣 代际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彩容 吴声怡
以福建沙县为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无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社会文化因素次之,家庭人口数因素的影响最小;具体来讲,有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自我雇佣起决定性作用;地区的重商文化氛围和家族文化越浓,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越容易选择自我雇佣;家庭人口数越多,农村劳动力的自我雇佣行为越有可能发生。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自我雇佣 农村就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宁光杰 孔艳芳
自我雇佣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由于其流动性和非正规性,市民化问题更需要关注。本文从农民工意愿、主观评价、融合程度和市民化能力等方面构建市民化程度评级体系,以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自我雇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自我雇佣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整体偏低,长三角地区的市民化程度高于珠三角地区,在考虑选择偏差的情况下两地间差异增大。学历、与本地人交往等因素对市民化的影响在长三角地区更显著。地方政府要根据不同地区自我雇佣农民工的特征差异,制订相应的市民化政策;要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高自我雇佣农民工各项能力的市民化回报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宁光杰 孔艳芳
自我雇佣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由于其流动性和非正规性,市民化问题更需要关注。本文从农民工意愿、主观评价、融合程度和市民化能力等方面构建市民化程度评级体系,以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自我雇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自我雇佣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整体偏低,长三角地区的市民化程度高于珠三角地区,在考虑选择偏差的情况下两地间差异增大。学历、与本地人交往等因素对市民化的影响在长三角地区更显著。地方政府要根据不同地区自我雇佣农民工的特征差异,制订相应的市民化政策;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可 张俊飚 丰军辉
在农业从业人员以女性为主的现实背景下(特殊背景),本文探讨了自我雇佣型农村妇女(特殊群体)对农业废弃物基质化产业技术(特殊技术)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我雇佣型农村妇女对各类农业废弃物基质化产业技术的需求意愿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对增产型技术、劳动节约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有需求的自我雇佣型农村妇女所占比例分别为60.2%、56.7%、38.4%。影响自我雇佣型农村妇女对各类农业废弃物基质化产业技术需求意愿的因素同中有异:从共同因素来看,受教育水平、合作社成员身份、技术关注频率、农教推广员的服务得分对其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意愿、增产型技术需求意愿、现代管理技术需求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2013年CHIP数据中的农户样本,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评估了在校正自选择偏差后从事自我雇佣行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事自我雇佣确实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幅度达6%。对收入进一步细分显示,在高收入组,自我雇佣群体收入高于雇员,但在低收入组,雇员群体的收入要高于自我雇佣群体。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新的认识途径,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从事自我雇佣。
关键词:
自我雇佣 农民收入 倾向性得分匹配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易雄
文章以湖南省24县为例,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调查、个案访谈、文献资料调查及经济学模型构建等方法,研究了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决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能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是否创业的决策行为,但性别的影响却不显著。年龄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影响具有稳健性,受教育程度对创业发生概率的影响不再显著,创业意愿与能力已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是否进行创业的主要原因,教育的影响不再明显。外部经济环境、资金条件及政策环境也会对新型职业农民是否进行创业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创业 决策机制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易雄
文章以湖南省24县为例,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调查、个案访谈、文献资料调查及经济学模型构建等方法,研究了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决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能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是否创业的决策行为,但性别的影响却不显著。年龄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影响具有稳健性,受教育程度对创业发生概率的影响不再显著,创业意愿与能力已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是否进行创业的主要原因,教育的影响不再明显。外部经济环境、资金条件及政策环境也会对新型职业农民是否进行创业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创业 决策机制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斌
近年来,暂时雇佣(Contingent employment),尤其是知识员工的暂时雇佣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本文从组织需求和知识员工个体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兴起的动因,并且从雇主数量和雇佣工作涉入雇佣组织程度两个维度对知识员工暂时雇佣的类型进行了归纳,最后对这些暂时雇佣类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知识员工 暂时雇佣 雇佣类型 雇佣动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志胜
着眼于当前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广泛存在但又被长期忽视的农民工自我雇佣现象,首次利用2010-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推算了自我雇佣农民工的真实规模,探讨了该群体的市场表现、福利状况和个体特征,并对自雇佣活动的进入机制进行初步考察。研究发现,近年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从事自雇活动的农民工比重维持在四成左右,自我雇佣已成为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形式。即使与正规受雇就业相比,农民工的自我雇佣行为依然存在明显的收入优势,但自雇农民工的劳动条件及享有的就业福利都要显著差于其他就业类型的农民工。同时,初步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自我雇佣行为存在明显的自选择性,一旦无法进入正规部门或正规岗位实现就业,农民工更有可能会选择自我雇佣,而不是无奈接受非正规受雇。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尽管自我雇佣常被看作非正规就业,但一刀切式的正规化可能并非最优策略,甚至会带来效率和福利的双重损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CHIP2007全国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自我雇佣行为决策及自我雇佣收入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自我雇佣收入与工资获得者收入的差距对农民工自我雇佣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家庭结构和人口特征都影响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和收入水平。从事自我雇佣者的收入要高于工资获得者,但从事自我雇佣的人力资本回报率要低于工资获得者。自我雇佣与工资获得者的预测收入差距对农民工的自我雇佣行为决策有重要影响,二者收入差距的对数形式每提高1个单位,农民工的自我雇佣概率提高87个百分点,表明在工资部门中受到的歧视将使农民工被迫选择自我雇佣就业形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永福 杨梦婕 宋月萍
自我雇佣一直是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一种重要的就业选择。本文利用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自我雇佣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为了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偏差的问题,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分析方法分别进行卡尺匹配和倾向得分加权处理。研究结果显示,自我雇佣给农民工带来的收入增长幅度较小。本文认为,中国农民工自我雇佣与真正意义的自主创业有显著的区别,是他们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受限后的次优选择,而且聚集于批发零售业等传统服务行业,难以得到风险贴水等回报。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 自我雇佣 倾向得分分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莉
自我雇佣兼具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的功能。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使用2002年和2013年CHIP数据,估算了我国自我雇佣就业的收入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自我雇佣整体上呈现收入溢价效应;(2)2013年自我雇佣者的收入溢价效应明显高于2002年;(3)城镇自我雇佣劳动者获得的收入溢价不仅在绝对值上高于农民工自我雇佣者,而且在增长幅度上也大于后者;(4)作为成功的自我雇佣者,雇主获得的收入溢价大大高于非雇主;(5)受教育水平、经营起始资金数量是决定自我雇佣者能否成功的关键。据此,采取各项措施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实现自我雇佣,尤其是加大自我雇佣者的人力资本培训力度和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助力他们成长为成功的自我雇佣者,既有利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有利于实现我国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目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晖 温作民 李丰
论文基于苏州市高新区东渚镇的调研数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实证分析失地农民雇佣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再就业培训、家庭非农劳动收入等对失地农民就业,包括被雇佣和自主创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拆迁收入等变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适量的拆迁补偿相对而言能够促进失地农民的创业活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就业培训体系、社会保障体制、扶持失地农民创业及探索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金发放模式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