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1)
- 2023(11436)
- 2022(9084)
- 2021(8375)
- 2020(6846)
- 2019(15662)
- 2018(15495)
- 2017(30021)
- 2016(16927)
- 2015(19396)
- 2014(19685)
- 2013(19237)
- 2012(17812)
- 2011(16079)
- 2010(16330)
- 2009(15057)
- 2008(15051)
- 2007(14112)
- 2006(12428)
- 2005(11179)
- 学科
- 济(72149)
- 经济(72088)
- 业(49053)
- 农(47356)
- 管理(38840)
- 农业(31257)
- 企(27798)
- 企业(27798)
- 方法(27625)
- 数学(24525)
- 数学方法(24321)
- 中国(23068)
- 业经(20723)
- 地方(16251)
- 财(15184)
- 制(14506)
- 学(13247)
- 发(13084)
- 贸(12951)
- 贸易(12947)
- 易(12597)
- 发展(10865)
- 银(10858)
- 展(10846)
- 银行(10832)
- 农业经济(10787)
- 体(10441)
- 行(10340)
- 策(10272)
- 技术(10258)
- 机构
- 学院(244198)
- 大学(236157)
- 济(99801)
- 经济(97614)
- 管理(88353)
- 研究(83768)
- 理学(75853)
- 理学院(75038)
- 管理学(73686)
- 管理学院(73255)
- 中国(63466)
- 农(61800)
- 科学(51781)
- 京(49592)
- 农业(47556)
- 所(43714)
- 财(43167)
- 业大(42823)
- 中心(40032)
- 研究所(39624)
- 江(39380)
- 范(34076)
- 财经(33965)
- 师范(33783)
- 经(30812)
- 北京(30791)
- 州(30553)
- 经济学(30093)
- 技术(29373)
- 农业大学(29263)
- 基金
- 项目(158752)
- 科学(124011)
- 研究(121611)
- 基金(111087)
- 家(96142)
- 国家(95183)
- 科学基金(80042)
- 社会(75383)
- 社会科(70859)
- 社会科学(70835)
- 省(65577)
- 基金项目(59095)
- 教育(57114)
- 划(54142)
- 编号(53853)
- 自然(48697)
- 自然科(47467)
- 自然科学(47454)
- 自然科学基金(46570)
- 资助(43535)
- 成果(42909)
- 发(37461)
- 课题(37402)
- 重点(36263)
- 部(35548)
- 农(34905)
- 创(32852)
- 性(31233)
- 创新(30643)
- 年(30553)
- 期刊
- 济(117377)
- 经济(117377)
- 研究(67590)
- 农(65353)
- 中国(53185)
- 农业(43998)
- 学报(39373)
- 科学(35604)
- 教育(33002)
- 财(32393)
- 大学(30257)
- 学学(28673)
- 管理(26902)
- 技术(25918)
- 业经(25810)
- 融(24895)
- 金融(24895)
- 业(21390)
- 问题(17464)
- 经济研究(16645)
- 财经(16244)
- 农村(14769)
- 村(14769)
- 农业经济(14535)
- 版(14482)
- 职业(14023)
- 经(13968)
- 世界(13100)
- 经济问题(12349)
- 技术经济(12247)
共检索到367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钧
农民职业化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也是我国农民走出传统身份束缚的最终之路。在我国农民职业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本文在分析农民职业化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制度经济学的层面探索对农民职业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农民职业化 新型农民 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莉敏
随着我国城乡互动的增多,农村劳动力有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农民职业化是指农民从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的动态变化,最终实现专业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职业精神的提升过程。农民职业化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纪律制度、需要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引导、需要健全的教育培训体系支撑,以促进农民的职业化。
关键词:
农民职业化 新型职业农民 社会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凯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如何改革创新、合理设计、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这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有限、宅基地流转受限、政府垄断土地供应市场、农民缺少利益表达权等问题。我国应从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合理界定农村建设用地价值、规范宅基地流转机制和制定科学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四个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效益最大化,切实保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玉华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在本文中,笔者从协同治理的角度入手,在充分研究农民工职业化现状的基础上,借助现代治理方法,提出促进农民工职业化的有关路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新闻媒体、政府与公民等之间应构建起协同发展的机制,实现良性互动,促使农民工职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农民工职业化 实现路径 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丹
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农产品短缺状况彻底终结,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广大农民的收入增长却不太理想。要使得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农村经济保持永久活力,探索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路径,就成为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 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玲妹
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它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在具备一定经济条件时逐步解决。从我国国情看,解决农民保障问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尚不具备完全由政府买单的物质基础,而是要先建立城乡有别、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再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及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变,使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保障体系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
关键词:
经济学 农民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浩军
伴随农村经营体制的转型,蛰伏于传统社队经济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显露并加速释放。从实际出发,多措并举,对其进行合理有序的分流安置既是解决三农痼疾的良方,又能够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于此理念,文章从更广的视域探析了农民分流安置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军 孙福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使农民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社会结构合理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把农民培育成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所面临的困境,重点阐述了把农民培育成中等收入群体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农民 中等收入群体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钮倩
职业化教育在保障农民教育和文化权益中具有不可替代和义不容辞的职能责任。我国农民职业化教育发展滞后,在资源投入、教学效能、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上,以及农民自身思想意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极大影响职业教育惠及农民、农业和农村。加强农民职业化教育意义深远,需要政府、社会、教育主体多方共举,在政策和资源上给予倾向性投入,强化教育资源覆盖面,并充分调动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农民职业化教育发展。
关键词:
农民教育 职业化 文化权益 教育资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昀陶 李旻 司亚伟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空心化日益严重,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女性化的趋势,亟需发展一批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职业农民,以解决"今后谁来种地"的难题。中央一号文件自2012年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至今,全国各地都积极探索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和未来发展路径。培育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农民职业化过程,农民职业化的发展方兴未艾。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实地调研随机入户获得第一手数据,对辽宁省农民职业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农村基础建设、农业收入、文化程度,以及对职业农民的了解程度和性别等因素对农民职业化意愿影响显著。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提出明确职业化农民培育主体、加强推广宣传、完善基础建设和建立准入机制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赵永红 张奎 李前进 黄胜俊
随着在贯彻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方面的任务愈加繁重,对人民银行依法有效履职、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要求也更高了,使得人民银行不仅要通过再监督来揭露潜在的风险,而且要更多地对内部管理过程和结果的效果、效率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评价。实现内审职业化,为人民银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贻玉
农村工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构建新型农民的主体性,才能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自觉克服城市工业化中的种种缺陷,走一条以人的幸福为最终目的的生态化、特色化和集群化的道路。
关键词:
新农村 工业化 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畅 王思怡 马国巍 吴立全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保障农村人力资本和缓解“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农村建设问题具有支撑作用。基于农业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耦合视角,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发展特征和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此为基础探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结果表明,2015—2017年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在0.330~0.351间波动,农民职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在0.323~0.329间波动。考察期内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略超前于农民职业化的发展,且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值区集中在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等西南部城市。黑龙江省两大系统耦合度波动幅度较小,维持在0.478~0.481之间,整体处于拮抗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保持在0.387~0.389之间,耦合协调等级整体处于轻度失调阶段。耦合协调度在空间格局分布上呈现由东北部城市向西南部城市递增趋势。因此,为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向优质协调方向发展,需进一步优化发展较为薄弱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因地制宜制定培育目标;因势利导丰富培育内容;推陈出新探索培育模式;多措并举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来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香品 何雨晴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农村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推进过程是农民从“身份”到“职业”的角色转换过程,面临着诸多挑战。梳理当代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必然之路,以及数字乡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角色转换的现实困境,可以探寻到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推进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保障机制;加强数字素养教育,提升农民数字乡村建设的主体意识;挖掘和盘活涉农人才资源,培养更多“新农人”等方面的实践路径。以数字赋能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治理能力,不断促进农民的职业认同与身份转换,加快推动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化 人工智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