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3)
- 2023(13153)
- 2022(10435)
- 2021(9543)
- 2020(7441)
- 2019(16866)
- 2018(16947)
- 2017(31412)
- 2016(17430)
- 2015(19184)
- 2014(19326)
- 2013(19074)
- 2012(18000)
- 2011(16530)
- 2010(16984)
- 2009(15894)
- 2008(15718)
- 2007(14199)
- 2006(13420)
- 2005(12556)
- 学科
- 济(78935)
- 经济(78827)
- 农(50195)
- 业(50106)
- 管理(39175)
- 农业(33547)
- 企(28118)
- 企业(28118)
- 中国(27510)
- 业经(25039)
- 地方(24088)
- 方法(20056)
- 制(18621)
- 发(17225)
- 数学(16392)
- 数学方法(16198)
- 学(16095)
- 银(14379)
- 银行(14338)
- 发展(14158)
- 展(14126)
- 融(14094)
- 金融(14093)
- 行(14037)
- 财(13867)
- 体(13807)
- 农业经济(12808)
- 贸(12418)
- 贸易(12403)
- 易(11941)
- 机构
- 学院(249788)
- 大学(245625)
- 济(104355)
- 经济(102121)
- 研究(98841)
- 管理(88502)
- 中国(76463)
- 理学(74252)
- 理学院(73362)
- 管理学(72019)
- 管理学院(71574)
- 农(66241)
- 科学(60376)
- 京(54709)
- 所(52020)
- 农业(50668)
- 财(46993)
- 研究所(46742)
- 中心(44648)
- 业大(44333)
- 江(42219)
- 范(36155)
- 师范(35718)
- 北京(34960)
- 院(34849)
- 财经(34716)
- 省(34581)
- 州(33053)
- 经(31474)
- 农业大学(31041)
- 基金
- 项目(159470)
- 科学(124507)
- 研究(119304)
- 基金(112125)
- 家(99480)
- 国家(98464)
- 科学基金(82055)
- 社会(75427)
- 社会科(70850)
- 社会科学(70832)
- 省(65107)
- 基金项目(58529)
- 划(53897)
- 教育(52907)
- 自然(50362)
- 编号(49837)
- 自然科(49107)
- 自然科学(49093)
- 自然科学基金(48207)
- 资助(44199)
- 发(41817)
- 成果(41466)
- 重点(36681)
- 农(35944)
- 课题(35944)
- 部(34577)
- 发展(33686)
- 展(33133)
- 创(33054)
- 国家社会(31206)
- 期刊
- 济(136584)
- 经济(136584)
- 研究(81178)
- 农(71144)
- 中国(67358)
- 农业(47973)
- 学报(44105)
- 科学(41082)
- 大学(34154)
- 教育(34067)
- 管理(33257)
- 财(33111)
- 学学(32042)
- 融(30798)
- 金融(30798)
- 业经(28276)
- 业(23219)
- 技术(21967)
- 经济研究(19382)
- 问题(18796)
- 财经(16932)
- 农村(15877)
- 村(15877)
- 农业经济(15632)
- 版(15140)
- 世界(15077)
- 经(14740)
- 业大(13284)
- 经济问题(13087)
- 资源(12290)
共检索到415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俊梁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瓶颈。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次飞跃要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关键措施。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贯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对生产关系调整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抵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各地农村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拓宽农民组织化领域,培养新时期的新型农民,夯实农民组织化发展的基础,要成为现阶段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农民组织化 农村改革 第二次飞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俊梁 张雅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治理结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扩张很快,但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合作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合作社内部的摩擦效应所抵消,合作社的组织资源未得到充分发挥。文章认为,为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效运作,在治理结构设计上要充分重视不同成员的能力差异与利益关系,区分两类决策类型并赋予不同的投票权,设立独立监事以加强合作社内部的监督与制衡。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治理结构 独立监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祥瑞 陶克涛 孟凡有 傅仲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即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笔者认为 ,新阶段应以市场为导向 ,在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动下 ,以利益为纽带 ,变小农经济为规模化效益 ,实施产业化经营 ,增强农业的竞争地位 ,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敏
组织与制度创新:中国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关键唐敏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的准确判断,无疑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为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农业发展速度越来越低,一些大宗农产品处于徘徊和低水平的增长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立仁
现代农业发展到今天,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遇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困扰,如何解决,该文分析提出要靠农村改革的"二次飞跃"加以推进和突破。各地在这些方面的率先实践,为积极探索农村改革的"二次飞跃"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益范本,更深层次的实践和探索,还将会提供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揭示更多的带普遍意义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
农村改革 “二次飞跃” 动力与载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学艺
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建国以来第三个黄金发展期,农村农业形势很好,但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看,三农问题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仍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头号问题。从经济社会结构层面来认识,三农问题说到底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必须从改革"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城乡体制层面才能得到解决。城乡体制的差距是根本的,是目前最大的差距,许多城乡差距之间的问题也由此产生。要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行农村第二次改革,把农民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
关键词:
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第二次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武惠恩 王志明
产业化:农业第二次飞跃的战略选择武惠恩,王志明一、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自强自立,实现腾飞的必由之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引导千家万户农民进入日益发育的市场,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自强自立的高效益产业,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又一次重大而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施虹
“两个飞跃”理论指明了我国农村的发展道路,我国农村在完成第一次飞跃的基础上,要逐步实现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的核心是发展集体经济。目前农村集体经济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的地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二是农村集体资产存在流失现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需要从思想认识、机制等多方面解决问题,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好的乡(镇)村领导班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匡小明
论述了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两化”的联动效应,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深层矛盾,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城镇化 联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阎寿根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1994年农村工作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股份合作发展很快,而农业中的股份合作只是刚刚起步。为了推动农业股份合作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本期专门开辟“农业股份合作制”专栏,刊出浙江省武义县实行农业股份合作的经验性文章,以及一些知名专家就农业股份合作制发表的见解。希望能引起关注,并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卫武 李崇光 刘春仁
通过对湖北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转轨分析,认为湖北农村经济已基本实现第一次飞跃;重点阐述了二次飞跃的内涵和期望目标。通过纵横向两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了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有利条件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紧紧抓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小康,走向富裕这个中心目标,提出了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路线,对双重目标的统一、农业二次开发、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论述。
关键词:
湖北,农村二次飞跃,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陆学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士明
乡镇企业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机制崔士明农村改革十多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据有关资料表明,1993年虽然全国资金短缺,乡镇企业仍然得到了持续高涨的发展,全年总产值达到2.9万亿元,上交国家税金950亿元,纯利润16...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绍东 邰俊杰 卜俊煜 高雅婷 邓宏伟 陈文琦 姚瑾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已实现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第一次飞跃",但仍需要向规模化经营和集体经济方向进行"第二次飞跃"。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两条路径,提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一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一条路径。而生产关系改革引领生产方式演进和生产力水平跃升,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二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二条路径。在对安徽小岗和贵州塘约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可以明确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方向,着力改变目前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空置"状况,恢复和增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功能。在此基础上,分类设计农地制度的三类具体形式,一是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大中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引导种田大户和家庭联合农场发展的中小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引导"农户+公司"模式发展的农地股份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