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0)
- 2023(11053)
- 2022(9468)
- 2021(8786)
- 2020(7498)
- 2019(17251)
- 2018(16975)
- 2017(33022)
- 2016(18263)
- 2015(20687)
- 2014(20631)
- 2013(20790)
- 2012(19558)
- 2011(17811)
- 2010(17724)
- 2009(16444)
- 2008(16313)
- 2007(14983)
- 2006(13138)
- 2005(11534)
- 学科
- 济(82129)
- 经济(82061)
- 业(49509)
- 农(48411)
- 管理(40369)
- 农业(32041)
- 方法(31840)
- 数学(28846)
- 数学方法(28607)
- 企(27181)
- 企业(27181)
- 地方(24192)
- 中国(19805)
- 业经(19530)
- 财(19196)
- 学(16961)
- 制(14648)
- 贸(13601)
- 贸易(13597)
- 易(13115)
- 收入(12471)
- 发(12235)
- 环境(12047)
- 地方经济(11602)
- 农业经济(11072)
- 银(10565)
- 银行(10535)
- 和(10495)
- 融(10345)
- 金融(10341)
- 机构
- 学院(261899)
- 大学(256485)
- 济(107373)
- 经济(104935)
- 管理(96049)
- 研究(92435)
- 理学(82954)
- 理学院(81888)
- 管理学(80410)
- 管理学院(79934)
- 中国(70349)
- 农(66866)
- 科学(60620)
- 京(53828)
- 农业(51680)
- 所(48697)
- 业大(47029)
- 财(46316)
- 研究所(44521)
- 中心(44427)
- 江(42000)
- 范(36940)
- 师范(36630)
- 财经(36262)
- 省(33498)
- 北京(32975)
- 州(32829)
- 经(32826)
- 院(32389)
- 经济学(32280)
- 基金
- 项目(177913)
- 科学(138919)
- 研究(130083)
- 基金(126625)
- 家(111010)
- 国家(110000)
- 科学基金(92654)
- 社会(81325)
- 社会科(76508)
- 社会科学(76482)
- 省(73668)
- 基金项目(68855)
- 划(60030)
- 自然(59329)
- 自然科(57773)
- 自然科学(57757)
- 教育(57514)
- 自然科学基金(56692)
- 编号(54721)
- 资助(49676)
- 成果(43382)
- 发(41441)
- 重点(40605)
- 部(38708)
- 课题(37338)
- 农(36919)
- 创(36195)
- 科研(34315)
- 创新(33963)
- 发展(33114)
- 期刊
- 济(125179)
- 经济(125179)
- 研究(72869)
- 农(68661)
- 中国(52144)
- 农业(46593)
- 学报(44918)
- 科学(41285)
- 财(34387)
- 大学(33450)
- 学学(31819)
- 管理(27005)
- 业经(26529)
- 融(24388)
- 金融(24388)
- 教育(24013)
- 业(22888)
- 技术(21466)
- 问题(18614)
- 经济研究(17227)
- 财经(16639)
- 资源(16478)
- 版(15770)
- 农村(14740)
- 村(14740)
- 农业经济(14541)
- 经(14294)
- 经济问题(13170)
- 世界(13146)
- 技术经济(12941)
共检索到388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振 贺俊平
利用SPSS18.0软件,运用层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计算加权平均离差、加权变异系数,从时间、空间和成因上分析了河南省农民纯收入的差异。时间上,河南省各地区农民纯收入的综合差异在2000~2003年间增速较大,2004~2008年间收入差距仅有小幅度的增长;空间上,位于豫中地区的郑州市收入最高,围绕其周围的豫北地区收入次之,豫东地区最低。农业收入、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收入、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收入、工业收入、文教卫生业收入、牧业收入等是影响农民纯收入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农民纯收入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姗姗 蔡建明 刘彦随
利用1996—2007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和典型调研资料,从时间、空间及时空三个角度分析了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其演进格局,根据108个县域1996—2002年、2002—2007年农民收入年增长量进行聚类分析和类型区划分,逐类分析各类型区农民纯收入增长变化的特点,并分析了农民收入区域差异格局形成的成因。结果表明:低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和东部,空间布局近似"Y"字型,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种植收入;低农民收入高增长速度区分散分布于河南省中部、北部、南部、西部,紧邻市辖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收入和从事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高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区位于郑州都市圈内,紧邻郑州市,近似环状布局,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较大;高农民收入高增长速度区位于郑州市,紧邻郑州市市辖区,农民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增收渠道逐步多元化。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地理区位不同和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是农民纯收入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时空分异 区域差异 河南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世辉 葛党桥
运用马尔可夫链对河南省18个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状态进行预测,结果发现,从人均纯收入来看,2006年河南省各地市农村已全部达到总体小康状态;从2010年起再发展五到十年,河南省达到全面小康的农村地区会逐渐增多,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要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农民增收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加快城镇化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完善并严格执行农民增收减负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恒运 刘明正 管清生 赵桂枝
河南省农村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河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马恒运,刘明正,管清生,赵桂枝社会经济现象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某一因素对另一因素的作用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如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毫无疑问可以增加农村人均纯收入,但是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家君 鲁丰先
文章结合河南省实际系统分析了人力资源概念、计量及其地域特点,按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景况将河南省域划分为4 个区,并就其形成原因予以剖析,在中国很具代表性。旨在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区域人力资源并制定适宜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地域结构 HRDI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燕
[目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解决农民增收有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法了解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构成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而结合定量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区域角度和时间角度对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构成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差异特征及形成的原因。[结果]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构成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整体上看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江西省和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持平,高于河南省和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比重随时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晓楠 运迎霞 任利剑
在对城市密度进行定量评分的基础上,借助ArcGIS、GeoDA、SPSS软件,分析2002-2012年河南省城市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2012年,河南省高、中、低密度城市由省域中部向外围圈层式分布,城市综合密度、人口密度、居民点密度、经济密度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十年间,城市综合密度逐年升高,省域中部及边缘城市密度等级基本稳定,夹层城市密度等级略变,综合密度热点城市波动变化,冷点城市增加,城市密度可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参考指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恒运
本文从动态上考察了人均纯收入的特点。通过分析得出:河南人均纯收入的两大特点是农业收入占90%以上,价格的作用约占50%;农村收入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是:农村工业的规模和效益极不同步,即产值占50%以上,而人均纯收入只占1%。鉴于此,河南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均纯收入,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农牧业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提高农村工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农牧业的稳定增长,一方面要增加物质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将农业的经营风险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轨道,在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上大做文章。对于提高农村工业经济效益,一方面稳定规模,以销定产,努力抓好销售环节;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乡镇工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钦春
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河南省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板块,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经济总量逐步提高。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却相对较低,这将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本文立足于河南省农民收入现状,解析农民收入结构,剖析农民收入倍增的难点,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探寻农民收入增长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倍增 难点 现实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文亮 王春涛 陈文峰 孟德友 范况生
依据河南1995—2009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地统计分析法对农民收入水平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态势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1995—2009年间河南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绝对差异持续增大,而相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增大态势;县域农民收入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态势,整体上呈以豫中和豫西北县市为中心,以豫北、豫东、豫东南和豫西南地区县市为外缘的核心-边缘型空间格局,西北和东南部县市间差距在拉大,两极分化趋势增强。由此认为,加快提高豫东和豫东南农业县域的农民收入水平是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彬菡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西部山区县存在农民纯收入与全国翻番目标差距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农民转移就业度不高、农民财产性收入逐年下降、财政金融扶持农民增收成效不大等问题,提出了抓紧实施促进山区县农民收入增长专项计划、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加快农村改革创新步伐帮助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强化财政支农资金扶持、创新和调整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西部山区县 农民纯收入 增长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瑞
据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调查数据表明,河南省各地区农民支出差异较大,且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文章从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地区差异的现状着手,对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河南省各地区农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差异较大问题方案的模型,为合理调整河南省农民消费结构,尽快消除消费支出地区差异较大并继续扩大的现象,实现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民消费支出 河南省 因子分析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余庆年 王虎威
深入理解和掌握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原因对保护耕地并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中国产粮第二大省河南,以县域为单位,基于河南省1980—2020年土地利用长时序空间数据,采用重心转移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揭示全省158个县级评价单元1980—2020年来耕地“非农化”的空间分布特征、时空迁移路径和集聚特征,以期为河南省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河南省耕地资源东西分布差异大,集中连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耕地总面积随时间推移呈波动减少。(2)耕地“非农化”等级时空差异较大,豫西地区耕地“非农化”较为缓和,中部和东部地区呈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态势。(3)河南省耕地“非农化”空间不均衡性增强,空间格局小幅波动,耕地“非农化”重心以先向东南和西南后向东北的路径迁移。(4)河南省耕地“非农化”空间分布格局在4个时期均呈现出集聚特性,空间集聚程度先增大后减小,高—高和低—低聚类主导格局变化。本研究揭示了1980—2020年河南省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格局,为政府管控耕地“非农化”现象、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钦普
河南省是我国化肥使用总量和使用强度最大的省份,化肥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提出化肥使用环境风险指数和环境安全阈值的概念,构建化肥使用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化肥使用环境风险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河南省化肥使用环境风险指数从1989年开始大于0.5,进入低风险期,到1995年进入中等风险期(风险指数大于0.65),目前即将进入严重风险期(风险指数大于0.8);(2)2012年河南省18个地市化肥使用平均环境风险程度为0.79,处在中等风险与严重风险的分界处,其中8个地市为中等风险,10个地市为严重风险。同时有9个地市为氮肥使用严重风险,13地市为磷肥使用严重风险,2个地市为钾肥使用严重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伟 王晓莉
要想真正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要对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和来源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本文对河南一个有代表性的村 (付庄村 )农民收入基本状况及增收途径进行了详尽分析 ,并由此得出结论 :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是人多地少 ,是人和地的矛盾 ,农民收入低和农村贫困只是这一矛盾的外在表现。实际情况是 :农业内部增长潜力是有限的 ,减轻负担也是权宜之计 ,只有大多数农民走出了农村 ,脱离了农业 ,“三农”问题才能最终解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最后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