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3)
- 2023(16267)
- 2022(13856)
- 2021(12838)
- 2020(10862)
- 2019(24860)
- 2018(24733)
- 2017(47089)
- 2016(25775)
- 2015(29132)
- 2014(29349)
- 2013(29127)
- 2012(27365)
- 2011(24881)
- 2010(25097)
- 2009(23168)
- 2008(22940)
- 2007(20904)
- 2006(18495)
- 2005(16785)
- 学科
- 济(113544)
- 经济(113364)
- 业(74069)
- 管理(67314)
- 企(50642)
- 企业(50642)
- 农(50114)
- 方法(45761)
- 数学(40586)
- 数学方法(40039)
- 农业(33282)
- 中国(32322)
- 地方(29074)
- 业经(26798)
- 财(25824)
- 学(22297)
- 制(21823)
- 贸(20410)
- 贸易(20393)
- 易(19729)
- 银(18100)
- 银行(18049)
- 行(17350)
- 发(17225)
- 融(17047)
- 金融(17043)
- 环境(16837)
- 技术(16432)
- 理论(15454)
- 和(15431)
- 机构
- 学院(371407)
- 大学(367429)
- 济(152467)
- 经济(149166)
- 管理(139964)
- 研究(128633)
- 理学(119713)
- 理学院(118286)
- 管理学(116119)
- 管理学院(115431)
- 中国(98560)
- 农(80900)
- 科学(80484)
- 京(78214)
- 财(68594)
- 所(66242)
- 农业(62687)
- 业大(61615)
- 中心(61609)
- 研究所(59835)
- 江(59164)
- 财经(53389)
- 范(50530)
- 师范(49993)
- 北京(48875)
- 经(48328)
- 州(46918)
- 经济学(45484)
- 院(45307)
- 省(43584)
- 基金
- 项目(245526)
- 科学(192449)
- 研究(178796)
- 基金(175965)
- 家(153948)
- 国家(152563)
- 科学基金(130096)
- 社会(112622)
- 社会科(106401)
- 社会科学(106369)
- 省(98975)
- 基金项目(93286)
- 自然(83909)
- 划(82279)
- 教育(82080)
- 自然科(81946)
- 自然科学(81921)
- 自然科学基金(80453)
- 编号(73856)
- 资助(71479)
- 成果(59960)
- 发(57538)
- 重点(55447)
- 部(53748)
- 课题(51210)
- 创(50845)
- 创新(47572)
- 科研(47163)
- 国家社会(46180)
- 发展(45608)
- 期刊
- 济(176623)
- 经济(176623)
- 研究(107589)
- 中国(80652)
- 农(80528)
- 学报(61552)
- 科学(55852)
- 农业(54322)
- 财(52665)
- 管理(49056)
- 大学(46732)
- 学学(44061)
- 教育(42269)
- 融(38268)
- 金融(38268)
- 技术(34007)
- 业经(33916)
- 业(27249)
- 经济研究(25959)
- 财经(25905)
- 问题(24597)
- 经(22295)
- 版(20086)
- 技术经济(18837)
- 图书(18712)
- 世界(17798)
- 统计(17645)
- 资源(17486)
- 科技(16852)
- 理论(16795)
共检索到568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剑富 曾卫明 郭金丰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 ,而农民素质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根本 ,农民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转移、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分析农民素质提高的障碍因素入手 ,力求为提高农民素质寻找合适的道路 ,以更好地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为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人力资本 欠发达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红梅 吕国钧 孙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小琳 晏永刚
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立足于欠发达地区现状,以重庆作为个案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障碍因素 对策建议 欠发达地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名勇 钱龙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否增强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和能力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途径之一。根据贵阳市农民工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个人综合特征、家庭特征和个人满意度对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所在地与打工地距离越近,受教育程度较高、在城市居住时间较长,全家迁移,住房条件越好,已婚,对收入水平越满意、对工作环境越满意的农民工,越倾向于长期留在打工城市。且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倾向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代际差异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樊丽淑 杨义群 贾东生
一、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因素分析 1、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国自1978年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以来,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业产值绝对总量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相对份额却呈不断下降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继河 周波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也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鉴于此 ,本文就江西省农民增收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圆圆
失地农民市民化显著滞后于农地城市化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的内涵式发展,而且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如何提高失地农民市民身份的心理认同度,加快推进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本文基于浙江永康、义乌两地的实证研究表明,政府除了需为失地农民市民化提供所需的物质基础和市民身份匹配的物质保障,一个更为关键的方面是提高征地过程的民主化程度,通过提高失地农民对征地过程的参与程度增强失地农民对政府市民化安置的情感支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苏建 王荣辉
本文旨在通过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调查分析,从抚州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出发,从比较方法来分析,探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改善民营经济融资环境。抚州民营经济要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就必须从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制度创新,加快全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真正从制度上、机制上、管理上、行业上、产品结构上进行探索与调整,从根本上化解民营经济融资瓶颈,使抚州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成为对接发达省市最富活力的民营经济载体。
关键词:
民营经济 融资障碍 分析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安和平 王瑞璞
一、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划分标准的界定关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划分,已有多种方法。多数是按东、中、西部来划分的(主要是沿用国家在制定“七五”计划时使用的方法),即将东部划为发达地区,中、西部划为欠发达地区;或中部划为欠发达地区,西部划为不发达地区。若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巴曙松 赵茂 杨洋 王见
基于云南农村地区2009—2014年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入结构、支出方式四个方面选取变量,采用面板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参与及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信贷发生比约为50%;信用社信贷是农户信贷参与的主要方式,银行信贷较少,非正规信贷是农村信贷的有力补充;非劳动力负担、劳动力人口、固定资产支出正向影响信贷参与及规模;受教育程度高、担任村干部有利于农户获取信用社信贷;而农户的消费支出、生产经营支出并不显著地影响信贷参与及规模。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户 信贷参与 规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玉桃 王雅鹏
西部的农业资源面临危机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其成因 ,并提出了应提高农业水土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合理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保护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
西部 农业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学军 王宇露 孙晓斌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农业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影响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因素又不同于欠发达地区。本文以农业发达地区山东潍坊市的历年农民收入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民收入的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投入和城镇化因子、农业产业化因子、农村市场化因子是影响潍坊市农民收入的主要公共因子。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促进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十大对策。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公共因子分析 增长因素 城镇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方芳 蒲春玲 陈前利 马贤磊
宅基地流转被认为是城乡建设用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渠道,应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由"农民理性"、"政策激励"、"隐形市场"假设可知,农民宅基地流转取决于在政策和市场等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其宅基地的资产实现程度和社会保障替代程度之间的"理性"权衡。基于"农户-政策-市场"三维特征视角,利用新疆四地州(市)340户农民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农户特征、相关政策与市场特征对农民宅基地流入和流出意愿具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上的影响;与相关研究结果相比,既有相同之处,更有显著的地区特点。其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宅基地流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美银 陆彩兰 陈国波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现阶段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总体上较为强烈、流转模式要求多样化、流转收益要求不断提高、对基层政府的管理服务要求逐步提高。影响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的内外部因素较为复杂:地区经济发展、农户对土地流转后就业状况变化预期、家庭成员平均受教育水平、非农收入所占比例等因素对农民土地流出意愿具有积极影响,对农民土地流入意愿具有消极影响;农户家庭成员平均年龄、家庭总人口数等因素对农民土地流入意愿具有积极影响,对农民土地流出意愿具有消极影响;农民对土地流转后生活水平变化预期、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则对农民土地流出意愿和土地流入意愿同时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为了提高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意愿 Logistic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倪庆萍
一、拓展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选择 经济增长有赖于最终需求的不断扩大,而最终需求又是由消费、投资、出口三部分形成。其中投资是一种间接的最终需求,投资的结果是扩大一种潜在的后备生产能力,由于投资乘数效应的巨大作用,从而满足未来某一时期更大量的消费和出口,但如果没有消费和出口的相应扩大,投资的膨胀势必会形成更大规模的资金占压,生产能力闲置。而消费和出口与投资不同,它属于一种直接的最终需求,消费与出口意味着需求的彻底实现,只要消费和出口持续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